第七百七十二章 宰相必起于州郡,正堂必发于乡间

胡铸是吉州胡氏族长胡载的嫡长子,胡氏自赵宋庐陵开国侯胡公霸时候落脚吉州,至今已经有七代。家大业大,也然是吉州士绅中屈指可数的头面人物,影响力不俗。

这样的家族和宗子,本该是与陆齐大军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事实上吉州境内不少家族都在做着两手准备。一边使人南逃岭南去,一边就在吉州境内数不清的山头处,安营扎寨,囤积粮草,要与陆齐军战斗到底。

说到士绅们的抵抗,不少人看了都会发笑,但话外提点一句,这吉州便是后世的吉安,井冈山之所在。到处都是高山峻岭,地头蛇不是不能全打死,但总是会牵制了齐军一份力量。就跟那癞蛤蟆落在脚背上,吓不死人也恶心死人。

彼处的大家族中只有胡铸选择了光明磊落的投降。

这一是因为大势所趋,天下已然无有可能再颠覆;二是他自持胡氏一族较洁身自好,便是有些不肖子弟也只限于偏支远支,近亲嫡系之中且都值得相信的。

如此就如那黑暗中的一支燃烧的蜡烛,虽然灯光微暗些,却十分之耀眼。

晁盖再使人了解胡家的嫡系,其家族中虽然也有些官僚,可嫡支主脉里,曾祖父胡琏,祖父胡恺,父亲胡载,胡氏嫡脉已三代不仕赵宋,只以“耕读”为业。可以说是‘清白’也。

胡铸本人,自幼读书力学,师从名儒萧楚。这萧楚是一个典型的送入,其中年时正值蔡京当朝主政,萧楚愤嫉其奸,隐居三顾山授徒,并撰成《春秋辨疑》,书中大旨主于以统制归天王,而深戒威福之移于下,也就是指当时的蔡京专权,而触犯皇权之威严。全书议论紧紧围绕权奸柄国而发,持论正大,既合于孔子笔削之义,又婉转痛斥时世。其于书中之论,与胡安国之好牵合时事而动辄乖悖经义的研究方法有别;与孙复之名为尊王而实为深文巧诋之用心亦绝无相合之处,于北宋诸儒中独树一见。可偏偏这样的一个人却是赵宋的忠臣。

晁盖兵进赣南时,就早早使人前去聘请萧楚,后者厉声斥责,坚决不从。可身为其弟子之一的胡铸却巴巴的与晁盖搭上了线,待到陆齐大军进入吉州,胡铸一声大喝,树旗举义,归顺了晁盖。更利用自家的名声为晁盖军平复赣南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至少是在吉州。

如此的,胡铸便成了晁盖的军机秘书之一,而后借着晁盖的面子,将胡铨的户口移到了益都。

在益都,胡铨接受了与吉州时候全然不同的教育。在吉州时候,萧楚最擅长治春秋,儒家经典纵然是真经典,四书五经却也就那么几本。

千年儒学,一代代人的我注他注及历史发明,延伸出了无数个分叉。就像一棵大树发出的无数枝杈。

但终究是有些单一。

而益都呢?

无论是县学、州学,还是私学,国文、算术、地理、历史和体育,这都是必须学的。还有自然常识和兵法、律学、珠算这些可选的辅导课……

胡铨在益都的教育感受,完全不同于老家吉州。这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更不要说是舆论宣传了。在陆齐的官府报纸中,无论是礼部的机关报《真理报》,还是国子监的机关报《琼林》,都无时无刻不在向外人灌输着一个理念——旧日之学只是一面之才,方面之学。新朝养士育人,则重于全材,行于专才。

无形中就将国学与算术、地理、历史等平等了。甚至从实际上已经将地理和历史从儒家的知识体系中剥离出来了。

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千百年里一个接一个的学术流派无奈的改头换面,戴上儒冠,混进了儒学。然而漫长的时间却叫他们的后人忘记了自己的祖上,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儒家学子,把兵法、算术、律法、天文、气象,乃至是工匠之学,全当成了儒学的一份子,儒学实则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知识的大一统。

不管是武夫,还是和尚、道士,儒将、儒僧、儒道,进入到赵宋时期,三教合一后的中国,儒家已经彻底没有了敌人。

“仁者无敌”么,它已经把所有的敌人变成了自己人,那还哪来的敌人?便是那明面上素来被儒家鄙视的商贾之道,都弄出了一个儒商出来。

而摆事实举例子,无论是司法还是税务,亦或是工程与军伍,那都需要一专多能之辈。只靠四书五经如何治理的天下?

胡铨在益都苦读一年,而后通过了益都府的秀才科,放弃了在益都城的机会,而选择了来临朐当一个小小乡官。虽然从品阶上看还高上半阶,他现在是从九品,已经进入了官的范畴。毕竟那是留职益都的机会啊,纵然只是一个再不起眼的公人,在很多人眼中也是胜过外地乡官的。

但胡铨却选择了临朐,只因为陆齐朝的官场上已经有了一条无文的潜规则——宰相必起于州郡,正堂必发于乡间。

意思很简单,想要做一地父母,做正堂官一把手,那就必须有乡官为政之经验。

如此条件自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可胡铨只是‘人民大众’啊。他是有一些关系不假,但他背后的那点支持力显然不足以叫他破坏这已有的潜规则。

本着早晚要下来,早下来胜过晚下来的思想,从没想过在衙门里做一辈子属官的他是很乐意的赶赴临朐的。且还能向上跳一级,从一普通公员变作了临朐县九山乡的副乡长。多好!

但纵然已经入职两月有余,胡铨对于乡官的一些必备素质,还是欠缺的很。他可以对着保长保正们将上头下发的文件讲的头头是道,也能对乡间老农和颜悦色。胡家是‘耕读’传家么。但他绝对做不到眼下的李琼这般,像一个沿街叫卖的货郎一样,大声吆喝着打广告。可是偏偏的,陆齐的乡官却总少不了这等“歇斯底里”的时候。

不管是今日这般内务办与宣政司联手的行动,还是年年都少不了的招工与招兵,可不都要乡官下村里这般扯着嗓子叫喊么。

一句话,胡铨的脸皮还没修炼到家。这就跟相亲一样,头几次可不是面红耳赤么。可十几次后再看,那叫神态自若,习以为常。

作为一个职位虽卑微,却胸怀长远的男人,胡铨知道自己必须克服这一弱点,而且要尽快的去克服。

时代不一样了。陆齐的官儿跟赵宋的官儿全然不同,而身为一个步入官场的人,他要做的不是抱怨什么,而是去努力的适应什么。

是以,此番胡铨才会主动申请下村宣传。

“知道内务办要招多少人么?人数不限,男女不限。年龄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之男女皆可。”

李琼依旧大声呐喊着,神态激动,声音亢奋。原因胡铨也很清楚。他已经到九山乡近两个月了,对于治下各村落的情况不说彻底掌控,也知道一个大概。

九山乡顾名思义就是九座大山,仰天山就是其中之一,李家园的经济态势则是九山乡诸多临山村落的一个代表。

靠山吃山,田地贫瘠,只可顾口食也。

百姓们若土地里刨食,一年辛苦也顶多能多吃上一口饭,然大山里的“宝货”虽多不胜数,但你能不能采的到却是另外一回事。更不要说内里蕴含的危险。过往的年月里,九山乡地界里,哪年没人摔伤摔残摔死的?

在很多人眼中,这种日子显然不够安稳。所以,经济在临朐县垫底的九山乡,始终是临朐县的拥军大户,外出务工大户。

前者不提,后者只要是农闲时候,官府一声吆喝,只要管吃管住有工钱,天南地北的全都去。

“那乡亲们可知道朝廷招大家去是为了甚?那就为的是羊绒。”

“羊绒又是甚?我李家园有养羊的人家,该知道二三月里山羊会脱毛。那脱掉的毛就是羊绒!”

讲真,李琼看到那所谓的羊绒是何物后,都心疼的只流血。他家也养羊啊,且是从祖上开始就养,养了几十年了。那浪费了多少羊绒啊。

看看那羊绒的收购价格,最差一等的羊绒且都二百钱一斤。

李琼猛地一摇头,不能再去想这个了,想了他心疼!

“最差一等的羊绒且要二百钱一斤,羊绒纺织出的绒布,价值之高更堪比织锦。”

织锦可不是绢帛那样妖艳货色,后者是丝织品中的贵族,产量有限。市面上你都很难看到,而价格也非一般的昂贵。一匹‘普普通通’的织锦,价格卖上三五十贯是很寻常的。而河北齐鲁的绢价,一匹最巅峰也不过是一贯五百钱。现在天下承平,南方的浙绢源源送到,河北、齐鲁的丝织业也有所恢复,北地的绢价已经从一匹一千五百文下降到一千二百文。

“阿也,这般值钱?”

听闻到羊绒的价格和绒布能与织锦比肩后,李家园的百姓全都发出了惊叹。他们再是无知小民,织锦是何等的贵重也都是知道的。且一斤羊绒最差也二百钱,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外头一旦米面也不过八九百文。

“恁地般不虚假,莫要诓骗小民!”人群中有百姓叫道。

每月两块银元的工钱,管吃管住,年岁且还放宽若此,可是个好机会。

胡铨忙上前一步,“诸位乡亲,小可如何敢有诓骗,虚传公文乃天大的罪过,纵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官法处置。此事由朝廷背书,万不会有虚的。诸位若愿意报名,年前时候便告知李保长,年后签下契约,过了十五径去益都。”

第一百章 练兵【求收藏】第五百七十四章 走不脱,打不赢第五百三十六章 何以去栽培摩尼教?第三百八十八章 铁杆是怎么炼成的【求订阅】第七十三章 黄安首级在此!【求收藏】第九百一十九章 一份“合同”第三十四章 武松手段【求收藏,求推荐】第八百九十章 吓软了腿第八百三十章 吾辈之福气也!第九百五十八章 时间站在我们这边!第六十章 官匪倒置【求收藏】第九百零六章 你们,你们……第四百二十章 取择艰难实彷徨【求订阅】第五十六章 风雨欲来【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二章 方腊之谋【四千字大章,求订】第五百二十八章 凯歌而还第一百九十八章 乱军当中走呼延第一百零一章 豹子上山,都头上任第五百二十章 南不胜北第九百五十五章 天下最苦数河东第七百九十章 大艺术家雄起第九章 阳谷渡口【求收藏,求推荐】第六百七十六章 旦只有允与不允!第三百一十九章 宝马赠英雄【求订阅】第四百八十五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云攻略(一)第三十八章 梁山,我来了……【求收藏,求推荐】第四百零八章 张俊奇遇记第九百二十九章 战争福利第九百三十四章 铁打的朝堂流水的官第十四章 天下有数的奢遮人物【求收藏,求推荐】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二十八章 陆谦‘小人’第四百九十章 将军为何还不纵火?第八百八十章 征服第七百二十九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一百五十章 老奸巨猾张叔夜【求订阅】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王基业第八百三十四章 区区南宋伪帝何足道哉?第五百六十五章 抉择!第二百三十二章 强人遍地是(求订阅)第三百四十章 陆谦的前途一片大好第二百零八章 扫荡濮州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利益面前可没文武之别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洪武二十五年第三百七十八章 黑陆谦挖坑埋人第四百零二章 恨,恨,恨……第四百七十章 休要小觑了天下人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万王之王,世界之王第五百八十三章 仁至义尽第七百八十一章 检验真正战斗力的时候第五百四十四章 万国兵前草木风第二百一十三章 为何要吃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宝马赠英雄【求订阅】第三百一十章 心思百转的俘虏,奋发努力的宗颖第六百八十一章 燕云(四)第九百六十四章 战争的影响第三百二十六章 官府下乡第六百八十九章 燕云(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读书人信不得【求订阅】第八百八十章 征服第二百六十一章 实力薄弱梁山泊,进退两难关大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轻而易举的战争第二百一十一章 为往圣继绝学的安神医【求订】第七百二十章 陆皇帝欺负人第五百零三章 齐辽大战第九百三十四章 铁打的朝堂流水的官第九百六十八章 无所畏惧的陆谦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二次反围剿(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官府下乡第六百一十九章 天府之国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片赤诚何太尉【求订阅】第五百三十七章 别死了啊,千万……别死了啊第九百三十七章 奴性第七百四十六章 满朝的文武百官都被惊呆了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克拉科夫之战(四)第一千零九章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赶少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宋有忠良【求订阅】第八百二十四章 官宦沉浮第一百六十四章 造反真经,天地革命【5k大章,求订】第四百五十八章 杨大官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雪耻第七百九十七章 儿郎们,都跟我来——【求订阅】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打赢第六百八十九章 燕云(十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震动第九百四十四章 据点第八十四章 大胖和尚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官到来第三百七十九章 姓陆不姓赵!第九百四十五章 抢劫第三百八十一章 殿试初哥【求订阅】第四百零五章 自古后宫不和谐,陆谦再次难宋江第五十七章 白衣秀士【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 急先锋英雄孟州城第一千零六章 宝贵的阳光第六百零七章 两虎竞食之计第九百九十三章 挑剔的陆皖第一千零四十章 陆谦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