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女人们的八卦之火

“大小姐,要不先把孩子们给喊到一旁去玩,我家这个姑娘也大了,也能帮着照顾弟弟妹妹们。”

李夫人没有立刻开口,反倒是暗示青竹让孩子们先出去,别听到这些。

“青兰,那你带着姐姐们去我屋里玩,那边也有炭火,前些日子给你们准备的那些玩具也分享给姐姐们玩玩,你们几个可别吵架,要互帮互助,王姨娘,你帮忙去看着,要是孩子们有什么事,你就赶紧来告诉我。”

青竹一听这话,就知道是孩子们在这不好说,于是让青兰将人都支走了,王姨娘听到这话,也不敢忤逆大小姐,只能下去了。

“本来呀,这是人家的家务事,不过我看这事只怕不会这么简单就罢休,怕他们会找到县太爷,到时候还要咱们几家的爷们来出面解决,你们提前知道也好。”

李夫人神神秘秘说了这么一句后,这才接着说起刘家的事。

“要说这刘老爷家,原来听说他们祖上出了一个进士,这个进士老爷还做到了正三品,那可是正经的三品大员,可是后代却都不出色,最多考个举人。

这刘老爷自己就是一个举人,他夫人身子不好,只生了一个长子,长子也是带着病的。

家里有好几房妾室,生了不少孩子呢,这其中要数他们家庶出的三少爷最有出息,听说今年才十八岁,学问很好,明年说不定就能考上举人了。

昨日那火还真不是什么丫鬟不小心撞倒烛台,而是听说他家二少爷和四少爷见到刘老爷偏心三少爷,两人心生嫉妒,就把人给引到了后院,打晕了头,又找来一个丫鬟,想要坏他的名声,让刘老爷责罚,出出气。

哪里能想到,那丫鬟有心想要爬床,奈何三少爷的亲娘平日里管束太严,这次这么好的机会,哪里会不乐意,当即就要坐实了这个名声,好让自己以后成为举人姨娘。

三少爷醒来反抗,不小心将那丫鬟给撞倒了,那丫鬟又去撞倒了烛台,三少爷头也痛啊,拼了命爬到门口呼救,等大伙反应过来的时候,那屋子都烧起来了。

好在被人救下,三少爷才免遭于难,否则只怕刘老爷家这个最有望仕途的儿子就要被大火给烧了。”

李夫人说完这事也很是唏嘘,谁都没想到这事情的走向竟是这样。

“那后来呢,这事怎么还会牵扯到县太爷呢?”李姨娘露出了不解的神色,要说只要没出人命,这样的事也该家丑不可外扬吧?

“是啊,这也算是他们自己家的事,将那二少爷和四少爷责罚一番,再将那妄想的丫鬟给发卖了不就好了?”

“那是别家,你们是不知道,如今刘老爷家是三少爷的姨娘当家,听说儿子差点死在里面,那姨娘当即让人捆了二少爷和四少爷说是要送官,说他们这是要故意杀人。

可是刘老爷犹豫了,这事传出去对家里的名声不好啊,二少爷和四少爷的姨娘也一直哭求,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刘老爷想自己在家惩罚就行,就因为这事,刘家今天还在闹呢。

听我家老爷说,昨晚县太爷和我家老爷去的时候,刘老爷就是找了丫鬟不小心打翻烛台的借口,不过那姨娘有心要闹大,这最后会不会对簿公堂还不知道呢。”

“这刘老爷家之前听人提起那说的最多的都是家里以前的风光,想不到内里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只怕真过了年还有得闹呢。”

陈夫人听了前因后果,也觉得这事只怕没完。

“反正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咱也不出去外传,就静静看后面的结果吧。”

“正是,这事毕竟是别人的家务事,在他们自己没闹出来之前,大家都别说出去,免得得罪了人。”

青竹也没想到事情还有这番波折,要是真到了公堂,这还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罚轻罚重都要落个埋怨。

“呵呵,所以这管家的事,麻烦着呢,好在冉小姐你们家人口少,我看你管家也是颇有风范,自然是不会出那样的乱子。”

李夫人可不管青竹的年龄,时刻记得恭维她。

“李伯母过奖了,我人还年轻,许多家里的事情也把握不准,要是闹出什么笑话来,还需要伯母们帮着提点提点。”

“大小姐这是哪里话,我看你稳重得很,以后哪家要是有你这样的媳妇,那才真真是好福气。”

陈夫人话里有话,不过青竹并没有接话。

“呵呵,两位夫人晚上就在家里用饭吧,我这就去准备。”李姨娘岔开了话题。

“不用不用,咱们在这坐坐就好,这家里也有一大堆事,还有亲戚们来拜年,也不能闲着,我这就把孩子们喊走,不叨扰冉小姐。”

几人又客套了一番后,两位夫人这才带着孩子走了。

“这些个人家,想不到也有这么多麻烦事,看来这人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人都走了,李姨娘这才叹息道。

“可不是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姨娘,你也快去歇会儿,想来也没有其他人再登门了。”

“好,那大小姐也去休息休息,孩子们都吃了饭,王姨娘这些天可真是改了脾气了,听说都不敢大声说话了。”

“她要是能坚持下去倒也是个好事,要是装了一段时间装不下去,故技重施,那就别怪我趁早解决这个祸根。”

青竹这话也是故意让李姨娘带给王姨娘的,家里对她们可以说是很宽和了,若是王姨娘想要作妖,或者是利用孩子们,算计孩子们,那就别怪她不看青菊的面子。

有一个挑拨离间的亲娘,她生怕青菊以后也要被教坏,成了刘老爷家的二少爷之流,自己不努力,反倒见不惯努力的人,那就是乱家之源。

“是,这话我一定带给她,要是她自己听不懂,那也怪不了别人了。”

李姨娘别看长得壮实,可是这方面的心思还是很细腻的,听出了青竹的言外之意。

冉老爹也在天擦黑的时候回来了,他们这一次去城外巡查了好几个村,两人一回来,就先喝了碗一直准备着的姜汤。

第十九章 生姜第二十三章 关于读书的争论第一章 穿成县令长女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十章 赞许第二章 家资略显寒酸第九章 出门采买第二十章 终于到家第十七章 女人们的八卦之火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十九章 生姜第三章 欢喜的李姨娘第二十三章 关于读书的争论第二十章 终于到家第十三章 出气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二十三章 关于读书的争论第一章 穿成县令长女第二十五章 外祖母的悔恨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十八章 孰轻孰重?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十章 赞许第十九章 生姜第十章 赞许第十六章 走火,待客第二十四章 外祖一家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十二章 外出游逛第十八章 孰轻孰重?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满第十九章 生姜第十一章 年关难题第九章 出门采买第十六章 走火,待客第二十五章 外祖母的悔恨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满第九章 出门采买第十二章 外出游逛第十三章 出气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满第三章 欢喜的李姨娘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八章 送礼难事第二十三章 关于读书的争论第一章 穿成县令长女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十八章 孰轻孰重?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二十章 终于到家第七章 冉老爹的苦恼第二十四章 外祖一家第十四章 冉老爹的怒火第十九章 生姜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二十八章 别有心思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十一章 年关难题第二十章 终于到家第八章 送礼难事第十八章 孰轻孰重?第二十章 终于到家第二十一章 看病第十八章 孰轻孰重?第二十七章 要求第四章 恼怒的王姨娘第十九章 生姜第二十四章 外祖一家第十二章 外出游逛第九章 出门采买第二十三章 关于读书的争论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八章 送礼难事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六章 李姨娘的惶恐第七章 冉老爹的苦恼第十六章 走火,待客第十二章 外出游逛第一章 穿成县令长女第七章 冉老爹的苦恼第十二章 外出游逛第二十五章 外祖母的悔恨第八章 送礼难事第十七章 女人们的八卦之火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十九章 生姜第一章 穿成县令长女第二十二章 二伯母的不满第九章 出门采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