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明年一起下场考乡试?

这一边厅堂里那张秀才试探着询问起那袁蝶儿的亲事来,而另一边张进、方志远和朱元旦出了厅堂,来到小院里,那方志远就是露出了些许担忧之色来。

小院里,他转头看了看那厅堂,就忍不住皱眉忧虑道:“师兄,你说袁老先生和袁老夫人会不会同意啊?”

说真的,张进心里也没什么把握,毕竟方志远即使年纪轻轻就成了秀才,可自身条件还是差了点啊,主要是家境上穷困了点,这要说动袁老秀才和袁老夫人,那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毕竟谁愿意自家的宝贝孙女儿嫁给穷人家,跟着吃苦受累啊?谁也不愿意啊,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张进还是笑着安慰道:“志远,别担心!我爹在袁老先生和袁老夫人面前还是有些面子的,或许是能成的!”

“可要是不成呢?要是两位老人家不同意呢?师兄我又该怎么办?”方志远有些钻牛角尖地问道。

张进不由一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要是不成,要是两位老人家坚决不同意,那他们自然也是没办法的,总不能像土匪一般抢亲,又或者无耻的让方志远和袁蝶儿直接生米煮成熟饭吧?这可不行!再说张秀才和方志远也干不出这样的事来!

张进心里想了想,忽的就是目光坚定地看着方志远,伸手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地喂心灵鸡汤道:“志远!要是两位老人家不同意,那你要么直接放弃,就算是你和袁家小姐有缘无分吧,要么你再努力一番,也准备明年跟着我和我爹一起下场考乡试吧,或许明年乡试你就中举了呢?到时候你再上门来提亲,袁老先生和袁老夫人他们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呢?你说是不是,志远?”

张进这话也就是给方志远一个念想了,就像去年说的等他通过了童子试,成了秀才,就说动张秀才来上门说亲是一样的,这念想就又被张进推到明年的乡试去了。

但其实,这乡试哪是那么容易考的呢?不说别的,其中的艰难肯定是要比童子试难的难的多了,毕竟参加童子试的考生还大多都是少年人,阅历不足,学问笔力都稚嫩的很,这是肯定的,最后通过童子试的人数也有六十之多,虽然淘汰了四分之三的大多数,但童子试还是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够顺利通过的。

可是乡试呢,那参加乡试的可就不都是稚嫩的少年郎了,甚至可以说少年郎是很少参加乡试的,大多数都是苦读了一二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的积年老秀才了,比如像张秀才这样的,肯定不少,那么相对于这些准备充分又阅历丰富,做文章笔力老辣的积年老秀才而言,张进和方志远他们这样稚嫩的小秀才又能有什么优势可言呢?

再说,乡试最后能通过的,能榜上有名的又能有多少人啊?多时二三十个,少时也不过一二十个了,这只需想想,就知道这乡试其中的竞争激烈和残酷了。

不过,方志远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还真把这话听了进去了,把这碗心灵鸡汤喝进了肚里。

当然,他当然是想着现在袁老秀才他们就能同意他和袁蝶儿的事情了,但要是他们不同意呢,或许他也只能如张进说的一般,明年也下场考乡试搏一搏了,等中了举再来登门提亲,想来那时袁老秀才他们自是会同意的。

这样想罢,方志远倒是神情和目光又是坚定起来了,看这样子就知道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了,也是,少年人嘛!少时谁不是热血沸腾,目标坚定不移,不撞南墙不回头啊?也只有后来经过现实生活毒打了,这才慢慢被磨平了棱角,变的圆滑世故,再不曾有少年时的冲动热血了!

张进看着神情坚定的方志远,心里也是一阵感慨,感慨自己虽然披着一层少年郎的皮,但到底不复少年时了,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心理年龄经历摆在这里嘛!

而这时,那一直不曾说话的朱元旦忽然滴溜溜的转了转眼珠,就是笑道:“师兄,你明年真的准备要下场考乡试?那不是还要跟着先生去金陵城了?那我明年也下场吧,跟着你们一起去金陵城!”

张进瞥了他一眼,摇头失笑道:“你也下场?胖子!不是我瞧不起你,你说你这考童子试都只是勉强通过,名次吊在末尾,这乡试你有可能通过吗?想什么呢?”

被张进嘲讽,朱元旦也不恼,一张胖脸笑嘻嘻道:“师兄,我自是知道自己的学问的,乡试是没法通过的,可明年我跟着去金陵城,乡试只是顺便考考而已,我是冲着能不能跟着梁伯父学着做生意去的,还有那卫书家,听说他祖父早年也是走南闯北的做生意,我也去取取经,学些东西,毕竟以后我也是要做生意谋生,自立门户的!”

原来这胖子是这样的打算啊!他这打算打的还真够可以的了,居然把算盘都打到了梁仁和卫老爷子头上去了,想跟着他们学着做生意。

不过,仔细想想,他这打算还真不错,挺靠谱的,那梁仁也是秀才,后来科举无望,才转而学着做生意,朱元旦跟着他学习,肯定是能够学到一些东西的。

而卫老爷子呢,那更是不必说了,年轻时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一个人,硬是走南闯北地拼出了一番家业出来,这份阅历就是值得人跟着学习了。

所以,朱元旦瞄准了这两人,要跟着他们学习了,那还真可能少走不少弯路了,甚至直接就是走上了做生意发大财的康庄大道了,毕竟做生意嘛,也是要有人带着走一段的,才能慢慢学会了,并且走的更远了!

不过,虽然心里赞同朱元旦的想法吧,但张进还是忍不住问道:“胖子,你的想法是很好,我想梁伯父和卫老爷子也都是不错的人,会指点你一下,但你怎么不直接跟着你爹朱员外学着做生意呢?你家在石门县也是大财主了,也做着各种生意了,跟着你爹学习不是更方便吗?何必舍近求远呢?”

朱元旦却摇头笑道:“师兄,我本来是想着回来就跟着我爹学着做生意的,可是想想又觉得我是要分家搬出来另过的人,等分家搬出来之后,再随意地去朱家大院,跟着我爹学着做生意,我家夫人还不知道会怎么想我呢,还以为我就是分家搬出来了,还想着朱家的店铺财产呢,到时候又是一场风波,不知道她又会如何对付我呢,我何必惹这个麻烦?还不如舍近求远,明年和先生师兄一起去金陵城,跟着梁伯父和卫老爷子学着做生意了!”

闻言,张进不由无语,这又是涉及到朱家的事情了,张进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拍了拍朱元旦的肩膀,以示安慰了。

不过,要是如此说来,他们明年三个可能又要一起去金陵城,下场考乡试了?这样倒也好,这一路上也都有个伴,不然要是只有张进一个人跟着张秀才去,那多无聊啊,想想就知道张进肯定是会时不时就被要求严厉的张秀才训斥管教的,如此有方志远和朱元旦一起去金陵城,倒也是分担了张秀才的火力了。

第两百二十章 带话第一百三十六章 少女闲愁第两百八十章 留饭第四百九十三章 报名应聘第三百二十五章 担忧第一百八十九章 年轻第五百四十五章 规矩约束第两百九十一章 为它发疯为它死第四百六十二章 师兄弟情谊深厚第一百四十九章 盛情难却第两百二十四章 她领会的第八十八章 老两口唠叨第三十四章 真实的想法和夜话第一百零九章 揣摩心思第九十四章 不让好人吃亏第七章 点评和不喜第一百一十章 考官的重要性第两百五十二章 宽松大方第五百四十八章 伤心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相约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赴约第六十五章 凑钱第六十七章 蹭席第九十七章 委屈第三十四章 由人及己,感同身受第一百三十二章 泥人第一百章 又说亲第三百五十章 违背了本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逻辑第四百五十一章 里外里第二十三章 催债小恶霸第两百四十六章 卫家的腌臜事儿第一百零七章 拜祭第一百三十四章 露馅了第六章 袁老秀才第五百二十章 两个圈子第九十二章 “恶客”上门第一百八十四章 理清第四百五十八章 书院的传统第五十一章 上门来请第十五章 资助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第一百六十四章 考场上初见王知府第四百五十四章 权臣可不好当第三百九十二章 冤枉人第两百一十二章 逛南城,长见识第二十六章 人情世故第三百九十七章 心思不纯?第一百二十一章 当局者迷第四百八十四章 读书人的尊严和骨气第四百零九章 同船渡第五十一章 上门来请第两百零四章 各自的打算第两百一十八章 社会人,社会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静静相处第四百二十三章 清晨第二十八章 不眠夜第两百零一章 结交第二十三章 商量第一百二十九章 吴姨娘的心酸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生的十字路口第十三章 张进是伪劣版的天才儿童第三章 打算变动第十二章 胡家有好女第一百八十章 意外的见面第九十三章 就都想家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花样百出第二十九章 驱邪第两百二十二章 八卦闲聊第五百章 规矩颇多第二十四章 胖揍第一百九十八章 留了个好印象第一百三十七章 利益的诱惑第一百三十七章 利益的诱惑第四百六十五章 书院万岁!第十四章 一觉好眠第一百七十四章 复杂的心思第十六章 田家少年郎第四十章 初扬名第三百零八章 开考之日第一百零七章 拜祭第三百八十三章 有喜有悲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的一天第两百一十五章 一天第一百八十六章 又被抓了个正着第三百零七章 慈母之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考试第一百零六章 噩耗第二十章 都是债!第一百一十七章 知府家的小姐第两百七十三章 强势的韩云第三百七十五章 前夜第两百四十四章 庆祝第一百二十五章 古道热肠第两百三十五章 冷淡第两百二十八章 不自信的朱元旦第一百零三章 疏不间亲?第五百二十一章 驸马爷齐先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师兄弟情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