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豪杰乡里

夏侯停下言谈。仲岳道:“九公子之事,大梁尉大恸难禁,几欲绝。良久稍安。”

夏侯道:“先生独与大梁尉居,大梁尉知豕三否?”

仲岳道:“臣以言挑之,未得其详。先生之意……”

夏侯道:“豕三乃事之关键,必得其人而后可。”

仲岳道:“何以得之?”

夏侯道:“其上得其心也,其下得其人也。”

仲岳道:“将以何策得之?”

夏侯道:“正欲以大梁尉为其门而入,其次唐氏也。”

仲岳道:“大梁尉为其门……恐非易也。大梁尉重疾在身,时昏冒厥逆,难与议事。”

夏侯道:“先生医道通神,可知其疾根本何在?”

仲岳道:“其在心乎!悲莫大乎心伤,哀莫大乎心死。心如死灰,悲哀莫名。”

夏侯道:“其果在心,不在他者乎?”

仲岳道:“何谓也?”

夏侯道:“托疾佯痴,以脱祸也。”

仲岳沉吟片刻道:“依臣观之,悲哀发于心,非佯托也。”

夏侯道:“臣欲一见,可乎?”

仲岳沉吟着望向夏侯,夏侯道:“绝不言伤心之事!”

仲岳道:“待臣进谒,先生其待之。”礼辞而去。少顷,回来道:“大梁尉稍进薄粥,精神略旺。虽悲恸不已,不敢辞先生之驾。”

夏侯道:“就请先生引晋。”立起身来,跟在仲岳身后,往后宅而去。至阶前,夏侯立下,大声道:“微庶夏侯承,敢奉信陵君之命,拜于大梁尉前,愿得见!”仲岳登上台阶,进到室内,少刻出至阶上,道:“大梁尉沉疴,恐失其礼,先生其归之。”

夏侯道:“礼不下庶人,微庶不敢奉命。贵人贵恙,但请卧见之,其幸矣。”

仲岳道:“辞而不许,请入见。”

夏侯拾级而上,与仲岳相视一笑,相互作礼。仲岳前面引导,夏侯跟着迈过门槛。

由于郑安平已经外出,室内只有一席。大梁尉凭几半卧,见仲岳引夏侯入内,略作振衣,跪起致敬道:“病残之躯,劳先生下视。”

夏侯立定回礼:“大夫令名,闻之久矣。今从信陵君而得谒见,幸何如之!”

大梁尉道:“先生谈吐非凡,必非出身草莽。”

夏侯道:“虽绍夏后,失国已久,窜于草莽,不敢复称国人。”

大梁尉叹道:“乱世豪杰,多出贵胄也。”

夏侯道:“微庶怎敢!但充下陈,以为马料耳。”

大梁尉道:“太仆君侯,不为多乎?”

夏侯道:“幸得君上谬识,但尽心竭力而已。”

大梁尉道:“君上能得诸先生之助,臣等深叹之,深羡之,而不及也。”

夏侯道:“大梁尉柱国二十年,何人不敬!又何羡焉。”

大梁尉道:“叨承祖荫,德实不配。”

夏侯道:“大梁城于通衢,四方辐辏,无险阻可依,商贾云集,龙蛇并进——而安若泰山,宁非大梁尉之治也。君上每言,常叹息不已。”

大梁尉道:“但承祖宗陈法耳,臣又何功!”

夏侯道:“魏武卒不过五万,尤多老病。大梁尉内镇中枢,外抚四野,乡里宁定,盗贼不起。必有坐镇之良法,方可如意。”

大梁尉似被挠到痒处,两眼放光,道:“先生能体大梁治理之艰,亦常人所不及也。其要在执柄而用锋。”

夏侯顺势道:“愿大梁尉解说,以开愚顿。”

大梁尉来了精神,身体坐直,双手握拳置于髀上,道:“夫戈戟矛殳,锋不盈尺,柄必过丈,乃挥动随心。如通身精金,遍体锋刃,可得如意乎?其必自伤其身也。卒者,锋也,必由柄而使之,乃得摧坚破固。”

夏侯道:“柄者为何?”

大梁尉道:“乃四野豪杰也。”

夏侯和仲岳脸色齐变,齐道:“何谓也?”

大梁尉道:“人生天地之间,有不齐者也:或刚强而善斗,或懦弱而畏缩,或狡诈而多智,或愚钝而易惑。其勇而智者为豪强,懦而愚者为庸碌。但收其豪强,则庸碌自为用也。”

夏侯道:“大梁豪强尽入大夫掌握乎?”

大梁尉叹息道:“十之六七而已。夫为豪强,孰不自高自大,孰能为人下者,收之为难者一也;豪强非世袭,昔在彼而今在此,一一识之,焉得不惑,对面错过者又不知凡几,收之为难者二也;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无利何得为吾所用,凡夫尚如此,何况豪杰,而吾之所有,不过五万武卒之数,利又几何?收之为难者三也。”

夏侯道:“有此三难,而大梁得收十之六七,可谓人杰也。此亦祖宗成法乎?”

大梁尉道:“虽非成法,亦传之久矣。”

夏侯道:“若非大梁尉言,微庶何以知之。依大夫之见,九公子遇难,乃豪强为之乎?”

大梁尉闻言废然,颓丧地重又歪倒在几上。夏侯和仲岳同时俯身,道:“大夫保重!”

喘息片刻,大梁尉重又坐起,道:“情难自持,徒增笑耳!”

仲岳道:“大夫必有难言者。”

大梁尉道:“豕三者,梁西屠户也,崛起不过三五年,只这般大做!……”唏嘘不已。

夏侯道:“豕三崛起不过三五年,前者豪强若何?”

大梁尉道:“此城乃管氏世居,威信日积,累世之豪也。梁西武卒多出其间。豕三,梁西屠户,家甚贱,素无名望于乡里。豕三远游多年,忽尔还乡,乃聚轻薄少年横行。管氏亦不能禁也……”

仲岳道:“非独不能禁,尤与之交通。”

大梁尉道:“此非吾所能知也。”

夏侯道:“豕三既成气候,大夫欲以何收之?”

大梁尉道:“不过动之以利,示之以害而已。”

夏侯道:“敢问利害何在?……诸公子遭豕三毒手,非能善了。豕三既称雄于一方,必有过人者。大夫总揽英雄,豕三岂不闻,而痛下杀手,必有所谓也。大夫复欲收之,亦必有成策在胸也。”

大梁尉道:“豪杰雄于乡里,大夫立于朝堂,非一道也。调和其间者,盖游侠、纵横、行商之流耳。”

夏侯与仲岳皆道:“大夫高明,言人所难言!”

第331章 筑舍于管第164章 失散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304章 庙堂大事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217章 和秦罢兵第101章 信义所在第356章 访圃田第263章 密议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101章 信义所在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346章 芒府拉拢第293章 韩援第236章 后军议事第二章 战警第110章 圃田征粮第271章 明劝赏罚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16章 巡哨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126章 佣车第168章 夜袭第77章 聚兵第249章 得见中人第121章 豪强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78章 帐议第346章 芒府拉拢第304章 庙堂大事第120章 侠士第263章 密议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61章 席议第21章 筹谋第210章 江湖豪杰第135章 打探第291章 密书战报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35章 计议第4章 信陵君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61章 席议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139章 华阳商事第291章 密书战报第111章 大梁门卫司莽第23章 大梁门卫第327章 夜守第217章 和秦罢兵第164章 失散第15章 升帐第269章 再访须贾第247章 魏使第229章 初战第94章 再入小城第60章 糇粮第89章 壮行第344章 神迹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247章 魏使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71章 吹台第76章 敬贤之道第323章 访夷门卫第162章 离启封第77章 聚兵第146章 黄人张氏第64章 布衣第87章 武将第171章 信用第193章 将相和第363章 韩警第144章 访老第365章 执帚第56章 计谋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5章 计议第305章 再遇秦军第346章 芒府拉拢第60章 糇粮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83章 侠士第20章 行刺第216章 义来利往第278章 暂回大梁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40章 励士第266章 吴子之道第341章 中官亲至第34章 又见尸身第372章 巴姊第130章 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