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江湖豪杰

一夜无事。次日醒来,照旧是一番晨练,而后议事。早餐毕,各人办事。晋鄙没有来,而是派了一名武卒将军过来,报告说一夜无事,今日拟派出多路斥侯,探查秦人动静。信陵君让他拜见大梁尉,在那里吃完早餐再回去。自己早餐后就带着仲岳先生去探望须贾。须贾听到信陵君要他不急于求成,要求韩王出兵,而可以满足于要韩王往华阳送粮,立即避席而拜道:“君上雄才伟略,正合外交之道。现韩秦交厚,非大利无以间之;若以小隙乘之,久之则必离也。”

见须贾满口承应,信陵君似乎有些意外,昨天准备的说辞一个也没用上:他还惟恐须贾死咬王命不放,不肯作出妥协。告辞出来,须贾送到仓门口,言道大计已定,自己不必久留,可即往郑国拜访韩王。信陵君道:“盍与公子盘桓数日!”

须贾道:“国家而忘家,义也。犬子得随公子左右,幸也。臣又何间焉?”仲岳遂引须贾至其家臣所居营房中,让主管这一营房的门客领着,查看车、马、牛等,及出使的贡品。贡品中多丝绸等奢侈品,食品不多,须贾命把食物都留下,送与信陵君,所缺者待至郑国后再行置办。信陵君亦当面道谢。

信陵君和仲岳回到府中后,又拜访了华阳尉,问他是否愿随须贾大夫归国。不料这个体态臃肿的胖子,却还有些骨气,道:“凡将出,不胜而归,与北同。若有所需,可咨以不申。”

信陵君遂唤来韩不申,让他与华阳尉两人独自交流了好一会儿,韩不申点头应喏,乃回报信陵君道:“今奉主令,助魏使命,愿往从之。”信陵君自然以礼相敬,称谢不已。又将韩不申带到须贾处,两人见过,细谈多时。信陵君等不便相陪,先行辞出。

回府后,张辄也处理完日常事务,在庭前迎着信陵君,见四下无人,只有仲岳先生相随,便道:“启封之事,臣再三思忖,愿身往观之。”

信陵君把二人带上堂去,坐于屏风之前,问道:“愿闻其详。”

张辄道:“秦人居启封也,意在持久;若无多方误之、扰之,其必为心腹之患。大梁之侧,卧不安矣。故须急寻破敌之策。今敌有隙,而不乘之,将何以破敌?”

信陵君道:“先生总领城守,非寻常也。一旦身临险境,早晚有事,其谁相助?”

张辄道:“司莽谙于军事,箫间娴于营务,皆可备君上咨询。仲岳先生总其城事,晋鄙大夫总司军事,谅无他虞。臣亲往启封,细探形势,得其隙而乘之,正当其时矣。”

信陵君沉吟半饷,道:“先生之意既决,敢不从命。敢问何人相随?”

张辄道:“郭先生耳目众多,其子附近而居,愿请相助。曹包义人也,性忠勇,少言谈,多豪杰,愿请相助。武卒二三人,居于内外,传递接应可也。”

信陵君道:“唐叔多交豪杰,尚可用否?”

仲岳先生道:“唐氏等虽多留启封一日,所得盖少。且久历草莽,形貌多为人知,难隐其身。现与辎车同居城外,闻稍有怨言,恐难为用。”

信陵君道:“夫侠者,伏草莽,争豪强,性多不平。惟夏侯先生可以近之……”

仲岳先生道:“微君上言,吾自未省。夏侯先生现在城内,与之远。设若近之,或可安之。”

信陵君道:“城外车队,除唐叔领荥阳之外,犹有华阳四行,今若何?城中粮或至营中,非其车则不办。”

仲岳先生道:“四行之车,非出四行,乃四乡之民。华阳近家,所以风餐露宿者,盖为钱粮也。若钱粮难继,恐将离散。”

信陵君道:“此诚吾所忧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之谓也。”

张辄道:“先之必随者,盖为移营也。今阵营已定,诸事高估,就遣之归家,奈何?”

信陵君道:“恐事急难集,故暂留之。”

张辄道:“从今者至事毕,盖依华阳,而战启封,非再有他。纵有胜败进退,大势如此。唐氏诸车多有怨言,华阳诸车近乡思家,多与士气不利;且费钱粮。不如归之两便。”

信陵君道:“谨受教。愿诸先生妥议,务得两便而后可。”

两人道:“敬喏!”

信陵君道:“张先生身赴启封,事必机密,可暗中准备,勿事声张,择机而动可也。务要妥贴安稳。”

张辄道:“敬喏!”再议几句,两人辞去。信陵君息晨起至今,整整一个上午没有停歇,感到有些困倦,遂再往东阁而来,准备小寐片刻。

小奴和孩子自到营中,信陵君就是分自己的粮食给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也只能混个半饱。到了华阳城,粮食充足了,仲岳先生就按壮丁供应量的三分之二的标准,供应这母子俩,这两天算是能够吃饱了;又是在大伙吃饭,自己不用劳作,十分清闲。孩子对习武十分上心,每天看了诸门客晨练,自己就在一旁模仿,一连几日,乐此不疲。

信陵君走进东阁时,孩子正在模仿练功,小奴在一旁看着。见信陵君进来,急忙收了功势,过来见礼。信陵君随口指点了孩子几句练功要领,对小奴道:“少歇片刻。”

小奴将草褥铺开,侍候信陵君躺下,自己与孩子退到门外。时已正午,虽然有些寒风,但太阳照在身上,还是温暖的。庭中几乎没人,可能也都在午寐。孩子下到阶下,找了个角落,继续练功,由于得到信陵君的指点,他的姿势更加合理。而小奴就在门边坐下,神态安适而满足,仿佛只有每天都有粮吃,那世间就没有什么可以发愁的。

仲岳办完事回到府内,由于庭内别无他人,孩子虽然躲在角落里,但也十分醒目,一下子吸引了仲岳先生的眼光。仲岳先生本来也想回室小寐,见了孩子在练功,还有模有样,想了想,就直接朝这边走来。

小奴和孩子见仲岳先生过来,或收功,或立起下阶相迎,仲岳微笑道:“别无他事。小童甚可喜,年虽幼,好习武,乐此不倦。”

小奴道:“孺子无知,但见他人练武,只是仿佛。方得君上指点,乃习之。”

仲岳道:“君上所习者,王者之剑也。但得一二,受用不尽。”

孩子道:“必也尽心习练!”

仲岳先生让孩子继续去练功,对小奴道:“君上起居安康?”

小奴道:“饮食无碍,但操劳已甚,每日困倦。”

仲岳先生道:“可有烦心之事,常怀不乐?”

小奴道:“是则未见。”

仲岳先生道:“但见君上烦躁闷乱,可来告吾,可与分忧。”

小奴道:“先生高义,谨拜谢。”

仲岳先生道:“吾观汝家于城外,似是外乡。从何而来,奈何孤身在此?”

小奴道:“小奴幼年随父母飘零,其事年幼难知。自忆事便居于此,多承城中父兄看顾,得保残身。”

仲岳先生道:“小童者,汝亲生耶?”

小奴羞涩道:“是也。”

仲岳先生道:“其父者何人?”

小奴扭捏道:“小奴未遇良人,实不知其父。”

仲岳先生道:“儿之生也,母之难也。何人助之?”

小奴道:“自生于室,自噬其脐,非有他人助也。”

仲岳先生道:“闲来无事,但言之,勿置于心。吾欲小寐,且辞!”拱手相礼,小奴侧过一旁,敛衽低首。待仲岳先生归室,方才长出一口气,浑身发抖,身子摇晃,几如虚脱。在一旁练功的孩子见了,急忙过来扶住。小奴猛地惊醒,伸手制止了他,还把手指放在口边,示意他不要声张。自己稳稳神,复上台阶坐下。小孩见母亲不像有什么异常,也就丢过,继续练功。小奴看着小孩,心里的那个形象渐渐升起……

仲岳先生回到自己居室,透过窗棂向外看去,刚才的小奴失态的一幕没有看到,只看到她重新上台阶坐下。虽然强打精神,但双腿的软弱对习医的仲岳先生来说,根本隐藏不住;脸上恍惚的神情亦尽落眼中。

“此女身负大事……”仲岳先生想。但室中尚有随从弟子,不便多看,更了衣,于席上坐下,双手置于膝上,闭目养神,一边盘算着,怎么才能把这中间的事挖出来。

张辄要准备赴启封的事宜,不得空闲,又不能声张,许多事都得自己亲历亲为,托不了旁人,大中午的还在外面跑。他想着要找曹叔和唐叔谈一谈,请教些问题。这二人现在都居于西城外,看护自己的牛车,所以张辄也就出了西门。出西门不远,就是一排逆旅,对面则是吕家的车行。为着不让车队分散,这些逆旅和车行都被车队的车夫占用着,唐叔和曹叔也在其中。张辄出城后,直接朝着这边走来,到吕氏车行前敲了敲门,开门的竟是吕不韦。吕不韦是白氏车行的庶子,但却代表白家管理着车队,所以也没有归家。见到吕不韦,张辄并不奇怪,正要问唐、曹二先生所在,却见吕不韦一脸神秘地道:“张先生亲至!非身驾临,吾正待入城……有一贵客求见!”

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12章 张辄第115章 评议三策第221章 除警第118章 刺杀现场第266章 吴子之道第375章 利害相权第249章 得见中人第38章 列阵(一)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249章 得见中人第61章 席议第34章 又见尸身第93章 故地重游第16章 巡哨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07章 北邙点穴第169章 诱供第85章 军市第253章 大梁通启封第14章 定计第123章 豪杰乡里第295章 示警第47章 龙阳君第349章 问俗管邑第17章 奸细第369章 赐婚第259章 陈公之言第234章 旦夕评第63章 商贾第168章 夜袭第99章 义士曹包第337章 祭礼之问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03章 危机第42章 失机第21章 筹谋第143章 夜行第274章 大梁之状第192章 信陵君门客第195章 复命第120章 侠士第82章 出城第81章 换防第213章 赠剑第20章 行刺第351章 废城工地第331章 筑舍于管第329章 豕三入驿第163章 船离启封第36章 定夺第12章 张辄第344章 神迹第84章 侯嬴第249章 得见中人第224章 司莽授机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75章 车氏之奇第217章 和秦罢兵第130章 烤肉第207章 多方叙事第14章 定计第138章 席次第37章 点兵第112章 以俸为质第23章 大梁门卫第23章 大梁门卫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43章 等待第二章 战警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286章 陈公之说第65章 梁氏贾米第131章 麻太公第20章 行刺第229章 初战第100章 仁义之士第170章 远迎第320章 封赏第253章 大梁通启封第357章 管祭第340章 三牲第274章 大梁之状第340章 三牲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110章 圃田征粮第334章 访友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252章 相持之计第247章 魏使第117章 紧急军情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62章 兵符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318章 退兵第102章 酒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