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巴氏车行

陈筮突然要求来访,让张辄等措手不及,惟恐其中有陷阱。为了给双方安心,曾季请了唐叔为中证,两人相互发誓保证对方主公的安全。这种誓言主要是表明双方诚意,当然,如果有一方违背誓言,也会在江湖中引起一些风波,但比起这些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来,那点风波其实算不了什么。

就信陵君这一方来说,谋害陈筮没有任何利益可言,陈筮的安全完全没有问题。但对陈筮一方而言,谋害信陵君则有可能促进魏秦和议,毕竟有传言说,魏秦和议的交换条件之一是杀掉,至少也要废掉信陵君。这让张辄十分担忧,惟恐一不小心,钻到对方的圈套里。但自己怎么想,也想不出其中能有什么圈套,除非陈筮敢在华阳城边,万军之中来硬的。如果这样他自己几乎肯定走不脱。这种同归于尽的行为,想来也不是陈筮的行事风格;除非他自己不来。

仲岳先生道:“陈公以己为饵,诱杀君上,无谋之下策。以其意说君上,上之上者也。先生可无忧,但告君上。吾当暗为预备,以防不测。”

张辄也觉得不宜犹豫,如果万一有危险,只能见机行事,就进了府。信陵君难得清闲,坐在院中,正与一帮门客闲话。见张辄进来,众人起迎,招呼张辄坐下。张辄没有多说闲话,直接道:“曾兄有言,陈公旦日见君上。”

信陵君闻言,揖道:“请先生上堂一叙。”

众门客知道这是要谈机密之事,自动让开位置,让二人上了堂。

坐下后,信陵君激动地问道:“愿闻其详?”

张辄道:“曾兄潜入华阳,与臣相会,言陈公旦日随运粮车队潜入城南巴氏车行,愿与君上车行相见。”

信陵君道:“安得陈公潜行入华阳,吾当出迎方为尊贤之道。”

张辄道:“陈公者,天下之所重,安危之所瞩,不可轻露行藏。君上,魏公子也,身负家国之重,宗庙所赖,不可居危檐之下。当两国交阵,兵锋相向,君与公皆不宜轻露,而当深藏。故陈公潜至,公子潜会,乃得焉。”

信陵君道:“诚若先生所言,孤失计较。一听先生所教。”

张辄道:“曾兄相约,君与公之会,各以一人相随,不须多也。故随从者,臣与曾兄。”

信陵君道:“理当如此!”

张辄道:“曾兄与臣誓言,唐叔为中,各以性命保彼主平安!”

信陵君道:“此何谓也?吾与陈公会,宁相谋乎?”

张辄道:“陈公此来,虚实不知,恐有阴谋,预为防备。”

信陵君道:“先生过矣。陈公,国之安危所系,岂背信失言之辈。其言与会,乃其会也,必无他也。先生勿忧。”

张辄道:“尤可畏者,假托陈公之言,而行小人之实。故不得不防。”

信陵君想了想,道:”曾兄与先生约,谅无他也。“

张辄道:“吾与曾兄固相信也,惟君与公所干甚巨,恐为小人所乘。臣约仲岳先生密妥预备。旦日,君上与臣变服潜入巴氏车行,臣当预伏诸先生变服于其内,既卫于君,复卫于公,一饮一食,莫不经手,定无所害。君居行内,臣待于外。俟公与曾兄至,君乃出相迎。”

信陵君道:“奈何不共相迎于道?”

张辄道:“陈公者,不欲人知也;君上亦不欲人知也。相迎于道,相敬以礼,宁勿为人所知乎?”

信陵君道:“车行暗伏诸先生,恐非约也,失信于公,不可为也。”

张辄道:“陈公既入华阳,安危所系,岂同儿戏。若付之旁人,得保无恙乎?必也能托心腹者,方可托以安危也。况众先生行以车行之众,非失信违约也。”

信陵君道:“先生斟酌行之可也。要之,陈公,吾所敬也;得与其会,幸也。恭敬之心不失,礼贤之道不缺,必也信义相待,不可稍有参差也。”

张辄道:“谨喏!”相辞而退。

出来后,他就找到仲岳先生,道:“预遣人入巴氏车行,可乎?”

仲岳先生道:“宁勿为陈公所觉?”

张辄道:“思之再三,陈公入华阳,安危所素,不可忽也。吾与巴氏,不知心腹,难托安危。必也心腹之人乃可。”

仲岳先生道:“若先生曰可,此易与也。巴氏车行不过数人,另遣十先生入车行,其可也。惟当先入以为预备。”

张辄道:“惟托于先生。”

两人不敢托于他人,一则,陈、魏之会事属机密,知道的越少越好;二则,事关重大,而且最终事情要靠他们来解决,还是亲历亲为比较安心。

仲岳先生把自己正在做的事交待一番后,就和张辄一起出出南门,直奔巴氏车行而来。

巴氏车行就在华阳城正南行的大道边,距华阳城约二里开外,位于集市外侧。这是它与其他三个车行不同的地方:其他车行都尽量靠近城池,陈氏车行甚至就在城墙下。——可能是因为巴氏车行开得较晚,近城的好位置都被别人占了吧。

两人行到车行前,敲开门,车行的人认得张辄和仲岳先生,急忙迎入,报知家宰与家主相见。

巴宰最先出来,虽感意外,还是很客气地相迎,将二人请到堂上就坐,自己于下首相陪。一面吩咐上酒。

少顷,从屏风后面转出一老一少二人,巴宰介绍道:“此巴氏仲父及少子。此将军府下张先生与岳先生。”

当先的老者先行礼敬道:“微庶巴氏泯,族子清。得诸公至,幸何甚!”

张辄和仲岳先生二人也都客气地行礼道:“幸得与仲父会,幸得与季子会。”

巴泯从席间的瓮内,给二人敬上清酒,垂手低眉道:“先生过府,必有军务,不敢有违,愿听之。”

张辄道:“贵府上下贵贱,人几何?”

巴泯道:“合府上下,皆巴氏一族,老幼男妇,共二十一口。”

张辄道:“旦日贵人相访,欲籍贵府福地,以为相会,其为便否?”

巴泯道:“是有何难。敝家暂居别院,或暂移他居,皆从命。”

张辄道:“巴氏以客礼待之足矣。吾请以十人为助。”

巴泯道:“贵人若有需,但言不妨,敝行必扫庭以备之。”

张辄道:“愿闻其处。”

巴泯道:“是大堂也,最为敞亮,可以会客。其有清幽者,亦有别院。”

张辄道:“愿往观之。”

巴泯道:“微庶谨奉。”一行五人出来,一座座院落巡查。车行很大,东西各两处院落,中院后面还有后院。后院两边是牛圈和马厩,养着四匹马和五头牛;旁边有车。孤悬的后院显得十分突兀,但由于有女眷,几人只匆匆从门前经过,没有进去。看完这几处院子,张辄和仲岳先生心里都有些毛:地方太大,院落过多,放进一百人都不在话下,十人肯定控制不住。最后决定,正中院落还较好控制,万一有事,可以随时撤出。

计议已定,两人商量了进驻的人员,秘密告知了他们明天信陵君将与贵客会面,诸先生扮成车行庸人,散于府内,务必要保证宾主双方的安全等项。当晚这十人即进入车行,装扮已定,各自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看诸先生各就各位,张辄和仲岳先生才稍稍放心。

次日早餐后,信陵君在衣外罩上那件梁不谷送的皮裘,掩盖掉自己的身份。因为这种皮裘,上至王公,下至巨商、豪奴,只要有钱都能置办,并无品级规定。张辄没有换装,依旧是士子装束,只把领来的铁剑佩上。到了车行,叫开门,巴氏叔侄已经迎在门口,巴宰跟在后面。一起上了堂,巴氏不敢自居东道,只坐在下首,把东道之位让给信陵君二人。酒余闲叙,信陵君问起巴氏祖源,巴泯答:”巴氏起于巴,以地氏焉。其地有丹砂,取之不尽,遂以为业。泯以通郑卫之声,乃居华阳。清,巴氏嫡孙,性聪颖,以为助焉。“

张辄悄悄看了巴清几眼,见他只是低眉顺目,几乎不开口,也少有表情,似乎有些木讷,看不出”性聪颖“体现在哪方面。

信陵君又问了些丹砂的情况,知道楚地朱漆木器,价值多金,全赖丹砂以为色。丝布有褐、赤、朱、紫等色,全由丹砂层层染就。巴泯好像对丹砂业务十分在行,也颇为上心,说起丹砂来滔滔滔不绝。信陵君也就含笑听着,只当增广见识。

远处传来隆隆的车马声,张辄道:”此必郑地车也。“

巴泯道:”日日运粮,正其时也。“

张辄道:”吾且出观之。“

巴清突然道:”愿随父往观。“

张辄心中一颤,道:”季子何出?“

巴清道:”父独居门外,岂待客之礼。仲父于府侍贵人,清于府外侍先生,礼也。“

信陵君道:”何贤父子盛情至此耶!“

张辄不好再说什么,也不答言,起身而起。巴清也随之起身,恭敬地跟在后面,为张辄打开门,侍立于张辄身后。

第230章 司胜第318章 退兵第74章 将相和第318章 退兵第81章 换防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07章 多方叙事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12章 张辄第334章 访友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3章 祭旗出征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60章 糇粮第340章 三牲第273章 练兵第268章 秦人攻战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292章 书名第319章 请关分例第313章 贪而致败第330章 入土为安第227章 司莽论策第36章 定夺第4章 信陵君第126章 佣车第175章 车氏之奇第155章 共其利第244章 慰功第351章 废城工地第212章 欲访曾季第277章 再探启封第241章 隐蔽出阵第264章 击公子以动魏王第254章 启封令、尉第177章 点军第99章 义士曹包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61章 席议第172章 求粮于商第303章 韩袭第28章 降服(二)第78章 帐议第302章 报丧第258章 陈筮连衡第338章 祭坛第233章 次日再战第98章 敌乎友乎第25章 仲岳第150章 陈筮第87章 武将第237章 图秦第358章 夜聚第93章 故地重游第273章 练兵第204章 赚华阳尉第43章 等待第365章 执帚第51章 弃民第193章 将相和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289章 坚持一月第329章 豕三入驿第193章 将相和第29章 降服(三)第344章 神迹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207章 多方叙事第77章 聚兵第200章 以尾摇狗第137章 军市第54章 卖王第64章 布衣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20章 行刺第317章 与温以和第242章 扑空第157章 交粮第307章 北邙点穴第78章 帐议第209章 乘其隙第334章 访友第297章 会魏齐第57章 梁尉公子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10章 江湖豪杰第273章 练兵第289章 坚持一月第301章 重归故里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97章 月下清谈第162章 离启封第8章 管城第79章 掌兵第165章 破脸第55章 段子干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97章 车右求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