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居庸为背,紫荆为喉!

第306章 居庸为背,紫荆为喉!

“杀!”

“大明万胜!”

“活捉张献忠!”

凤翔府外,喊杀声直冲云霄,一轮轮火炮毫不留情的从四面八方火力覆盖着这座凤翔府城。

高大巍峨的攻城器械,已然伫立城墙边缘,有士卒借攻城器械踏上城楼,也有士卒手持火铳,弓箭,借助攻城器械的高度,火力压制着城墙上的守军!

自扶风一战,李自成被生擒斩首,原本尚在于三边重兵缠斗的张献忠部,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为了避免被两面夹击的下场,亦是立马一路撤退。

但奈何严顺发觉的颇为及时,及时咬住,一路纠缠,最终亦是逼得张献忠壮士断腕,无奈躲进了这凤翔府城。

于是乎,两军汇合,最终,将这张献忠堵在了这凤翔府城之中,张献忠,也再一次的成为了瓮中之鳖。

“官军这是吃错药了嘛?”

张献忠亲自披挂上阵,大刀挥舞之间,望着那汹涌攻城的官军,也不禁满肚子火!

世间哪有攻城战是这样打的!

日夜不休,时刻不停!

他在这凤翔多少天,官军就猛攻了多少天!没有停歇丝毫!

李修亲领京军三营,周遇吉麾下京军一营,三边精锐近四万余人,两部汇和,总共兵力已达八万余人!

再加之合围而来的岷州卫等卫所,兵力已然庞大至真真切切的十万之众!

十万大军,围三阙一,时刻不停之猛攻,战争,早已彻彻底底的白热化!

“大明,气数已尽!”

中军大纛之下,李修握着锦衣卫送来的情报,眉宇之间,冷色尽显!

一旁周遇吉以及一众卫所将领,闻此言,亦皆是心头一凛,不少将领对视一眼后,皆是默不作声的伫立着。

寂静许久,李修才缓缓出声:“周遇吉!”

“末将在!”

周遇吉立即翻身下马,拱手应声。

“召集三边各个卫所指挥使,限五天之内,至本督大营。”

“传令下去,各军休整,五天之后,发动总攻,诛灭张献忠!”

“末将遵命!”

周遇吉领命而去,李修神色依旧漠然,注视着眼前这座凤翔府城,看不出丝毫神色波动。

在众将看来,他们的这位秦公,依旧还是和往常一样,胸有成竹,一切皆在掌握。

但真正如何所想,也就只有李修自己清楚。

再忧虑,也只能深藏心底。

将为兵之胆,那帅,则为将之胆!

他的一举一动,哪怕一个神色变化,都会被无穷的放大,引得麾下将领为之猜测,从而让军心动荡。

“火炮不要停,让其他各营将士好生休整,准备决战!”

下达最后一个命令之后,李修没在逗留,策马而动,亦是朝中军大帐而去。

在场众将,亦是下意识松了一口气,面面相觑,虽有交谈之心,但一个个却也明显颇有顾忌,很快,便相继离去。

此刻,中军大帐之中,李修已是伫立在那一副大明舆图之前许久。

陕西之局势,已然不在他的顾虑之中,会师凤翔,十万大军集结,足以轻易震慑所有不服!

也足以让他将陕西数年的混乱彻底终结,彻底稳定这个大明北方的祸乱之源。

按照本来之计划,平定陕西,自然是携大胜之威,整顿整个北疆之军事,彻底稳定北疆,然后将重心转至江南。

安定内势,再放眼外部祸患。

这无疑是最稳妥的一个进程。

可如今蒙古叩边,无疑是扰乱了这个进程。

甚至可以说,彻底打乱了原本的内外局势!

连锁反应!

这四个字,在蒙古叩边之后,注定将上演得淋漓尽致。

大明,气数已尽!

这句话,便是这连锁反应之下的最大体现,亦是清晰证明了天下人心的动荡。

一个国家的统治基础,在于朝廷的威严,在于天下对朝廷的敬畏。

而如今,大明,气数已尽,这句话堂而皇之的流转大江南北。

其背后之含义,已然很是清晰。

wωω ¸TTKΛN ¸¢○

蒙古叩边,就好似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带来的人心动荡,一点都不比其兵锋要弱多少,甚至,某种程度而言,人心之动荡,要远比兵锋之破坏,要大得多!

只不过,对李修而言,如今,人心动荡,已经不是他能考虑的事情了。

兵锋之威胁,才是当务之急。

挡住了兵锋,那就还有机会收拾人心。

挡不住……

大明,气数已尽,就真的要成定论了!

……

“居庸,紫荆……”

这寂静之间,注视着眼前的舆图,李修突然轻声微喃几字。

历来蒙古叩边,这两关,都是避不开的重地。

居庸为背,紫荆是喉!皆为京师屏障,两座雄关,任何一座有失,那必定是天下震荡!

但同为雄关,这两座保卫京城的雄关,命运却完全不同。

从古至今,居庸关,被正面攻破的次数,可谓是寥寥无几。

但,每每北方来敌,无法攻破居庸关之后,都会将兵锋,转至紫荆关,

而较之居庸雄关,紫荆关虽也算易守难攻,但因地势之因,从西向东到紫荆关城下,关前开阔平坦,关后的山坡不高不陡,虽有拒马河如带但不足为凭,守方优势,并不算大。

当年于少保就曾有言: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

而漫漫青史,亦是清楚证明了这一点。

成吉思汗在居庸关外击败金军,居庸难克,随即改袭紫荆关,随后,破紫荆关,兵困中都。

土木堡之变,瓦剌部裹挟明英宗攻陷紫荆关,兵临京城。

历史上的李自成,同样也是先至居庸,也是久攻居庸关不克,改攻紫荆关,最终进占京城。

如今,漠南蒙古叩边,兵分两路,已然陈兵大同,张家口,兵锋直指居庸,紫荆!

三边重地兵力空虚,也做不到层层布防,强行布防,不过是给蒙古各个击破之机而已,

如此之下,徐枫所定之防守策略,那就是重地集重兵,重点防御。

如此布防,事实上,如今蒙古大军,距离京城,只有两关!

要么,破大同,克紫荆,兵临京城。

要么,破宣府,克居庸,兵临京城!

这两道防线,集结了这三座边镇所能调动的所有强兵。

注视着舆图上这两道清晰至极的进军路线,李修眉头紧皱,忧虑尽显。

漠南蒙古,十余万铁骑,叩边北疆,便已是如山之压力,守不守得住,李修都无法预测丝毫。

而在蒙古,还有漠北的林丹汗,从种种情报来看,这林丹汗,与后金达成默契的可能性,显然是极大的。

若林丹汗也率兵南下叩边……

思绪至此,李修握着刀柄的手掌,已是因太过用力,而青筋暴起。

许久,他才长吐一口气,神色归于漠然,轻抚了一下额头,疲惫尽显。

他 缓缓行至桌案前,拿起那一封封自漠北而来的情报奏本。

一页页翻阅,一册册放下,许久之后,李修才放下最后一册奏本。

双眸微闭,一条条情报,一个个奏本汇报,在脑海交织,最终亦是在脑海之中形成一个大概的脉络。

忽然间,李修微闭的双眸,骤然睁开,随即,却是嘴角微扬,轻声低语:“老狐狸,两头通吃,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吗?”

……

(本章完)

第466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37章 药房第421章 非汉民,皆杀!第63章 破格晋升第684章 天津第604章 草原易平,西北难安 3000第526章 新年第86章 天子驾崩第412章 下广宁,破宁远,陷锦州!第423章 谁先坐不住?第677章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第110章 后金第722章 当下未来第357章 再顺一次天家之心意!第56章 乘胜追击与相遇第461章 掏心掏肺第524章 时不我待第200章 机构第453章 驭民统治!第44章 谋划第360章 绝对不会!第8章 破虏刀!第309章 他李修,能和自己作对嘛?第418章 东风当起!第117章 推演判断第610章 子嗣第192章 财富与迷茫第315章 他们什么都懂,却非要装着不懂。第269章 南京第440章 大恒的对外政策第78章 统军治兵第208章 辽镇堪用否?第73章 现状第534章 南攻北守!第6章 技能进阶第690章 山海之幸第125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159章 战!第276章 属于李修的官商一体第706章 巡抚被撤第339章 预料之中,且必然发生的事情第18章 出洞!第691章 苦尽甘来?第227章 漠南大捷壮人心第711章 官第249章 两陵贪墨之案第716章 朝鲜第631章 由己度人第421章 非汉民,皆杀!第464章 真正的东风!(3400)第125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587章 西域与草原 4000第261章 摊牌第502章 张煌言第348章 确定第310章 时势造英雄第444章 投名状第472章 就没有称心如意的事!第664章 错综复杂第356章 老李家祖坟冒青烟了!第30章 京城第463章 宁波财税 (3000+)第207章 天子的默认第523章 源头第406章 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第662章 发展第82章 骤变突生第669章 价值所在!第288章 渭水河畔第388章 北疆军备第694章 替代第466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205章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283章 破局之机第214章 拉开帷幕!第254章 局势第626章 光与暗! 3000第11章 小培元方第380章 海外第580章 纯粹且完整!第75章 选择第489章 狂信徒第719章 倭国第503章 还能办事第30章 京城第510章 四皇子第546章 一战功成,速战速决!第549章 狂风暴雨!第83章 历史的分岔第527章 永远的治标不治本第260章 点破第136章 后金只有一个选择第142章 分之第104章 农民军的本质第228章 没有其他选择……第94章 内宫变化第625章 正者无敌!第682章 出行第220章 莽古尔泰的明悟第285章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