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一个意志,一个声音

第507章 一个意志,一个声音

自举世瞩目的开科取士结束,煎熬等待的昭武一朝进士们,也迎来了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最高光之时。

金榜题名,传胪唱名!

传胪大典,天子亲至,百官作陪,夸名游街,三甲之名流传天下,整个京城,亦是在这金榜题名的欢乐之中,彻底沸腾。

士子的高光过后,按前朝旧制,则是礼部赐宴,进士入宫向天子谢恩,接受朝廷颁赐的朝服冠带和进士宝钞。

再就是前往国子监拜谒孔庙,题名立碑,然后,就是等待授官了。

可这一次,似乎和那之前殿试推迟的波折一样,进士们期待的这一切,并没有到来。

www✿ тt kán✿ ¢ O

传胪大典过后,一道圣旨,便将他们从京城各处,集结到了皇宫的锦绣阁之中。

锦绣阁,意为锦绣山河。

乃大恒初立之后,天子赐名,将原先经筵之地文华殿改名而成。

时至正午,诸士子在礼部侍郎的引领之下,至锦绣阁前。

“大人,敢问,陛下召我等入锦绣阁,可是为何?”

有士子壮着胆子发问。

众士子亦是下意识看了过来。

“陛下旨意,为臣者,又岂能擅自揣测。”

礼部侍郎毕竟则摇了摇头:“陛下如此安排,想来必然有所考虑……”

毕竟则话刚说完,却见锦绣阁中,一名着三品官袍的中年男子,在一众着布衫的男子簇拥之下,快步走出。

毕竟业瞥了一眼走来的身影,一抹不喜之色一闪而逝,随即却是快步上前,朝徐光启拱了拱手:“徐大人。”

徐光启环视一眼殿前伫立的数百进士后,这才看向眼前的礼部侍郎毕竟业,客套的拱了拱手:“麻烦毕大人了。”

“徐大人客气了,陛下旨意,谈何麻烦…”

毕竟业连连摆手,跟徐光启客套几句后,便快步离开,对徐光启这种离经叛道的人,他一点牵扯都不想沾上。

对这礼部侍郎的冷淡态度,徐光启倒也没有太过在意,或者说,已经习惯了。

自进入武院之后,以往的同僚,几乎都已形同陌路,而随着如今天子对儒家的打击,他与这些大臣,哪怕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矛盾,但也已经势同水火!

这次,若非是天子直接下旨,将他从武院调至工部,以正常的情况下,他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机会再次踏入实质意义的官场。

当然,什么官位权利,他也不在乎,若是可以,他是真的愿意窝在武院工科,与学子们追寻着世间真理。

但眼下,这件事,他倒也颇为在意。

新学的存在,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了解,更多人支持。

“本官乃是工部侍郎徐光启,奉陛下旨意,对尔等进行授官之前的培训……”

“敢问大人,培训内容为何?”

当徐光启说完,阎应泰问道。

徐光启道:“农时,商赋,改革,新学。”

“农时,商赋,改革,学生都明白,但这新学……敢问大人,何为新学?”

阎应泰再问,众进士亦是随之看了过来,显然都对这个名词,颇有不解。

“圣人之学,教化天下人礼义廉耻,为秩序道德之学,而新学,则是自然之学。”

“先贤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皆有至理存在,而新学,则是探寻万物至理的一门学问。”

说完,徐光启环视一眼依旧颇为不解的众进士,也没再过多解释,培训之期三月,有足够的时间,给这群士子灌输新学的种子。

天子的用意他自然清楚,并非指望这些士子如武学那些学子一般,去研究新学,而是让这些士子了解新学,支持新学。

从而潜移默化的改变世俗的观念。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新学,得拿出能够站得住脚跟的成果出来。

一个能够改变天下的新学成果,比费劲心机推广千万次,都要有效得多。

如那迟迟未有进展的栓动步枪,如武院工科里的那些看似天荒夜谭,却又愈发有事实与理论支撑的幻想!

只要任何一个成了,新学,便足以顺理成章的由小道,转为堂皇大道!

徐光启思绪纷飞,而被引领入锦绣阁的众士子,却是议论纷纷,议论的主题,自然就是徐光启口中追寻万物至理的新学。

对绝大部分士子而言,听到这句话,心中下意识涌出的念头,便是妖言惑众!

但,在这皇宫之中,光明的前途近在咫尺,也没谁敢造次,但一股质疑的暗流,却也在这锦绣阁中,开始蔓延。

修身治国平天下,苦读圣贤书的士子们,还没经历漫漫官场的消磨,菱角正直分明之时,可还没丧失质疑,乃至奋起的勇气!

而在众士子议论纷纷之时,在这京城,大恒朝堂,大恒天下,那如利剑高悬于天下一年有余的改革之势,亦是在经历了无数波折之后,距离彻底落下,已然只差临门一脚。

昭武三年,八月初一。

清晨,薄雾。

这一次的午门之外,气氛尤为肃穆。

往常朝议,在京之官,往往都不需要全部出席,而各地巡抚督师,那更是数年难得一见,很多从上任至任期结束,恐怕都难至京城一趟,更别说上朝了。

而这一次,午门之外,京官的队伍,从未有过的庞大,朝臣,京官,各地巡抚。

而武勋一侧,亦是近乎全员汇聚,大恒立国数载,册封武勋两百八十三名,而此时,除去镇守江南各要地的五十三位武勋,其他武勋,尽皆汇聚于此。

不同于往日的桀骜肆意,这一次,似乎也是察觉到了气氛的肃穆,武勋一侧,众将帅也皆是伫立不语。

显然,谁都知道,这一场汇聚了整个大恒上层文武大臣的朝议,是为何事。

数百文臣武将,或许各有想法,但在这昭武帝的意志之下,在这些年的无尽血腥之下,什么想法,都得深藏。

在大恒,在这昭武一朝,只有一个声音,也只有一个意志。

至少在现如今,大恒天下,明着违逆这个声音,违逆这个意志的人,都已经不存在了。

(本章完)

第51章 袭来第272章 兔死狐悲!第55章 不动如山,动如雷霆第727章 第七百三十三 作用第544章 烈火烹油!3000第588章 不可谓不讽刺第260章 点破第730章 风暴第451章 造化弄人第370章 改天换日第152章 开拔出征第740章 沉重之代价第715章 禁忌第94章 内宫变化第306章 居庸为背,紫荆为喉!第472章 就没有称心如意的事!第647章 都城第19章 不分善恶,不论对错!第158章 战前第532章 没有报仇的机会!第201章 所思所虑第390章 母凭子贵第148章 一口大黑锅第584章 第一步!第431章 四月二十八日第181章 改制整编第319章 不可阻拦,放其撤退!第642章 农与商,文与武第684章 天津第10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573章 第五百七十九 廷推的无视!第128章 终达所愿第145章 有劲没处使第153章 重镇第295章 若天子未曾驾崩……第460章 开科取士第344章 经筵……朕以为可!第650章 货币第613章 急功近利第193章 压迫之下的求存图变第347章 了然于心 月初求月票订阅!第463章 宁波财税 (3000+)第116章 战前第459章 道路之争!(3400)第616章 明史……本纪第154章 孙承宗第510章 四皇子第134章 心知肚明第531章 时不与我,徒之奈何!第691章 苦尽甘来?第583章 殿议3000第642章 农与商,文与武第8章 破虏刀!第44章 谋划第423章 谁先坐不住?第119章 睁眼瞎话第14章 炼体境第742章 平衡第358章 草原剧变第447章 是自绝于天下第47章 铁甲功第662章 发展第570章 天子起驾!求月票。第596章 蛋糕的分配 3000第653章 纸钞之利!第448章 辽东治理 (3000)第127章 议李修第21章 山匪第630章 第二种可能 3000第373章 祭天第137章 朱由检第440章 大恒的对外政策第639章 辽省与风暴第137章 朱由检第224章 决战第454章 激荡之下的残酷第637章 选材体系的弊与利 4000+求月票第43章 毒第479章 堵胤锡第211章 辽镇与山西第185章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第719章 倭国第319章 不可阻拦,放其撤退!第477章 两头不是人第381章 局势第716章 朝鲜第400章 末将无能,对不住陛下啊……第659章 起因第400章 末将无能,对不住陛下啊……第423章 谁先坐不住?第637章 选材体系的弊与利 4000+求月票第650章 货币第564章 拉拢分化第36章 鲁密铳第528章 大不了回家种地…第102章 十万大军第554章 内忧之重!第704章 杀第508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第35章 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