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答案

崔述先是一愣,而后笑了:“公主问的当真直接。”

萧令姜微微耸肩:“你是聪明人,于你而言,迂回试探也不过是扯了层薄纱遮掩,里头玄机自是一眼便明。既然如此,我又何须浪费那个时间精力,不如坦然相问。”

“那我还要谢过公主赞誉了。”崔述唇角微弯,被她如此直言相问,他不觉冒犯,面上反倒浮上一层笑意。

旁人都道他乃素雅君子,有名士之风,可毕竟是世家精心培育的,那份清雅之后,该有的心计比起旁人只会只多不少。

萧令姜设宴相邀,自不是只为他接风洗尘,而是透过此宴告知众人,她已然痊愈,亦是对他那日探访“永安公主”所说之语的回应。

不过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至于眼下退席后的相谈,看似是应他之请,倒不如说亦是正中她下怀。

巡抚凉州,赈济灾地,虽有办砸的风险,可只要不出意外,定然是更易出功绩。

这样的差事,朝中自然有无数人盯着,无论是正使亦或副使,各系人马都可谓是争破了脑袋。

他为官不久,在朝中官位不显,然而却轻松拿下副使之职,背后自是少不了崔氏帮扶。

萧令姜离开郢都已然许久了。

贺家背后虽有长公主、刑部尚书周允这等人物,可到底是外人。

至于贺氏族中,经由临川之变后,嫡系仅贺相山与贺诗人这两支可用。且贺相山膝下惟一的嗣子口不能言,还年纪尚幼。而贺诗人又素来浪荡不羁,四处游历,于朝政之上几乎帮不了他。

贺氏旁系虽然已经有了两名后辈入朝为官,然而到底时间尚短,在朝堂之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真正支撑着贺家的,不过是贺相山自己以及一个萧令姜罢了。

自古以来,和亲一去无归途。旁人不知萧令姜谋划,在世人眼中,永安公主萧令姜此去西蕃,怕是再难踏及郢都地界。

如此境况下,其余势力焉能不蠢蠢欲动?而萧令姜又焉能不多加警惕?

李氏是一个,而崔氏,更是不容小觑的对手。

对于她心中顾虑,崔述当然知晓。

他没有回答,而是反口问道:“公主可知,古往今来,皇权更迭,王朝覆灭,缘何却有世家依然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萧令姜眉梢微动,道:“自古以来,世族互相联姻、相互捆绑,如此一来彼此之间盘根错节,相互支撑,自然更能抵御风雨雷霆。”

“而世家子弟,生来就能比普通百姓得到更多机会。衣食住行无需担心,学诗作赋、治国谋政、骑射兵法等教育更是优于常人许多。”

“相较于刀剑武技,学识才是绝对的力量。世族掌握了顶级资源,自能不断培养出优秀子弟,而这些子弟,又会进一步为家族带来更多利益与荣耀。如此,循环往复,世家自然绵延不衰。”

“就如崔郎君……”萧令姜微微歪首,看向崔述,“一身风姿雅致,满腹学识才华,虽是因着自身聪慧,可也不得不承认,亦是得益于崔氏家族的培养。同样地,崔家如今有了你这位名满天下的十一郎君,族中也便有了继续繁荣甚而更进一步的依仗。”见他提及自己,崔述不由失笑,他轻笑着点头:“公主说的有理。不过,世家想要延续千百年不衰,光有这些却不够。”

“自然。”萧令姜颔首,“能做到这些的世族,古往今来虽不多可也不少。真正能延续数百年的,却甚少。”

这其中,崔氏可谓个中楚翘,从清河崔氏南迁至江州,崔氏一脉渊源,已然延续三百余年。

这三百余年,皇权变换、朝代更迭,然崔氏却能屹立不倒,繁盛依旧。

贺氏虽亦为百年世族,却远远不及崔氏久远,更遑论其间更有起落。

她伸手端起茶水轻啜一口,而后方继续道:“要想长久过王朝、皇权,还有两样东西至关重要。那便是,眼光与旁观。”

朝代更迭之时,靠的是眼光。

哪方政权能够最终得胜?对世家来说,他们的选择必须万无一失,此时,暗中派出子弟去往不同政权麾下,无疑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无论最终何人得胜,都能带给家族足够利益。

慧眼识主背后,往往是世家的多方谋算。

而涉及皇权之时,身为世族,则要学会两个字,旁观。

世家往往拥有最顶级的资源,帝王焉能不心生防范,甚而引人生出觊觎之心?为了皇权稳固也好,为了谋得权势也罢,许多皇族会选择与世族联姻。

然而,古往今来,但凡牵扯进皇权之中,都是极其危险,一个不当心便要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世家本就显赫,何必要趟这潭浑水,自讨苦吃?

想到此处,萧令姜不由悠悠低叹一声:“说到眼光,贺氏做的不差。可论及‘旁观’二字,这一点,贺氏做的不如崔氏。”

当初,萧令姜生母嫁入皇族成了太子妃,虽将贺氏一举推往顶峰。可烈火烹油,那份显耀到底没有维持多久,皇权变换,她临终托孤反倒让皇帝心中留下芥蒂,这才使得贺氏退居临川,一待就是十五年。

而崔氏呢,崔家嫡女当初不顾家中阻拦,毅然嫁与端王为妃。崔氏家主崔怀索性直接断了与女儿来往。及至后来端王出事,崔氏所受波及甚微。

只如今,贺氏已然因着种种原因重又入局,有她这个永安公主在,贺家再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了。

崔述看出她眼中无奈,开口道:“贺氏与崔氏自有不同。十余年前,贺氏便入了局,那便另有入局的谋算。我相信,有公主在,自然也能保得贺氏无恙。”

“但崔氏却非如此,我家中阿爷叔父虽在朝为官,可离皇权之争这局,却素来敬而远之。”

“于崔氏来说,鲜花着锦无益,长久昌盛才为所求。对那‘旁观’二字,崔氏向来做得极好,若不然,也没有崔氏这三百余年。”

话说到此处,萧令姜先前那一问的答案,也便明了了。 

第348章 梅氏第141章 带回第453章 忧虑第297章 没死第420章 转变第194章 所用第498章 相邀第181章 留下第420章 转变第383章 不知第313章 茶楼第38章 家法第102章 松手第453章 忧虑第330章 赠果第504章 来了第213章 离开第532章 此去第510章 陀持第404章 游街第388章 右使第185章 疯子第562章 醒了第427章 婚事第78章 赏花第68章 竹屋第342章 病重第477章 心思第608章 古怪第223章 刺杀第303章 结契第103章 相斗第387章 不蠢第505章 求娶第481章 凶兽第259章 修炼第517章 应对第262章 考核第433章 围住第446章 贪腐第307章 杨氏第167章 赠符第4章 贺七第209章 机括第590章 擦药第215章 诱惑第153章 捉拿第119章 乔装第136章 观礼第163章 雨落第536章 怪象第263章 选择第389章 围捉第163章 雨落第486章 骷髅第508章 厮磨第418章 比试第14章 不急第147章 夜奔第329章 定州第168章 村寨第408章 蝶翅第379章 告知第490章 审问第570章 启程第392章 一年第198章 生翼第387章 不蠢第328章 思量第7章 所缝第100章 夜探第389章 围捉第3章 是谁第607章 明悟第83章 怀疑第92章 告密第55章 所知第344章 反噬第569章 一诺第112章 炸矿第588章 面见第11章 人心第263章 选择第321章 打赌第274章 相似第357章 所请第489章 罪名第187章 驱赶第155章 难产第399章 相赠第114章 伤愈第187章 驱赶第110章 灭口第446章 贪腐第295章 赌坊第337章 荒人第502章 欲知第228章 一箭第247章 逼问第155章 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