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于楚王出逃

我们正在讨论的楚王熊槐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怀王。

我不是学历史出身,之所以觉得他不愧为“著名”历史人物,纯粹是因为一个叫张仪的人。

张仪是秦国的相邦,因为担忧楚国和齐国结盟会对秦国不利,所以一心要破坏楚齐联盟。他到楚国见到了熊槐,直接报价说:如果跟齐国断交,秦国割让“商、於之地六百里”给楚国。

商於之地六百里……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我是穿越来了,可能会和熊槐一样对此毫无概念,被“六百里”所欺骗。万幸我有个喜欢藏书和收集时政消息的师父,使我不至于沦为和熊槐一样的笑柄。

秦国一直自夸“八百里秦川”,这还带有一定的水分,可知“六百里”的分量之重。

至于商、於之地,那可是一片肥沃而充满传奇的土地。

故事要从一个卫国没落贵族后裔说起,他叫公孙鞅。

公孙鞅初在魏,不为君人者所器重。西行入秦,三面秦孝公,总算君臣相合,拜左庶长开始变法。两次变法之后,秦国国力飞腾,南下巴蜀,北上义渠,东至洛水,信心大增,秦孝公心悦诚服地履行了自己当初求贤时的诺言:能强秦国者,寡人与其分土而治。

“商於之地四百里”就这样才封给了公孙鞅,这之后才有了名传千古的商君鞅,人称商鞅。

如果是我,我绝对不敢接受这么厚重的奖金。看一下秦国地图就知道了,一下子抢了人家一半的家当啊!就算是后世的金牌经理人,也不可能拿到某个家族企业一半的股权吧。所以孝公死后惠文王驷即位,第一件事就是要杀商鞅,除了做太子时被商鞅欺负过,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卧榻之侧难容他人鼾睡”。

知道楚王逃到了赵国边境,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去见见这位国君,一定要问个清楚:到底张仪说了什么,竟让您信了这番鬼话呢?

不过楚怀王的这次受骗并不是最悲剧的。最悲剧的是张仪死后十年,周赧王十六年,楚王槐三十年,秦王稷八年……这位已经做了三十年君王的熊槐,被骗到秦国武关,以小国国君的待遇受到拘禁。我不知道“史称”什么,不过时人称之为“武关劫盟”。

要说张仪,那是真正的人物。连孟轲都说:“张仪,公孙衍非大丈夫耶,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被张仪骗过的人不在少数,算不得丢人。但是一个做了三十年国君的成年人,被张仪骗得胜似割肉,最后还会被“劫盟”……这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既往不咎?宽宏大量?心宽体胖?

这场战国史上有名的闹剧之中,作为主演的秦国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因为他们忽略了齐国的两个人精,一个人称孟尝君,一个名叫苏秦。当时楚国太子熊横在齐国做人质,齐国扶立太子横为新的楚王,要到了东国五十里的土地,成为此次闹剧的最终受益人。秦国担着了负义无信的恶名,空关楚怀王,勒索十六城不果,再看看齐国什么都没做就拿了梦寐以求的战略要地,心中一定很萧瑟吧。

说完楚王的故事,我在众人不友好的目光之中,缓缓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坐得麻木的双腿,气定神闲地走到正堂中央,道:“既然知道了前因,后果如何也就呼之欲出了。试问诸君子,楚子逃到我赵国,会牵扯出什么后果呢?”我环顾一周,也不指望他们能说出来,掰着手指一一数下来:

第一是楚国。熊槐是目前楚王横的父亲。我很难揣测这位年轻的楚王听说父亲逃跑后的反应,是欣喜?是落寞?是遗憾?还是恶向胆边生?无论他怎么个纠结都跟我们无关,楚国跟我们赵国中间隔着韩国和魏国,最多派个使臣过来说点废话。

第二是齐国。他们在上一次的闹剧中要到了东国五十里,但是楚王横比他爹聪明,首先派了上柱国子良去齐国献地,其次派大司马昭常去东地驻守,最后还派上大夫景鲤去秦国挑拨秦齐矛盾。所以到目前为止,齐国空有淮北之地的法理所有权,却没有实际控制权,尚且停留在打口水仗的阶段。他们对一个“被退位”的楚王也不会感兴趣。

第三是秦国。楚王是他们拘禁的,留在手里或许以后还有用。就算再没用,到时候礼送楚王回国还能洗脱一点恶名。莫名其妙让楚王跑了的话,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最后是我们赵国。原本那出闹剧赵国没有参与,现在楚王奔赵国来了,不管我们纳与不纳,都已经卷进去了。

如果拒绝楚王,看似麻烦最小,却丧失了大国应该有的风度和魄力。从肃候到主父,两代人熬了那么多年,总算熬死了一代雄主齐威王,又熬死了另一个一代雄主魏文侯,熬出头的赵主父拥立了燕王职和秦王稷,勉强成为新一代雄主。现在您是省了麻烦,回头怎么跟主父交代呢?

反之,如果我们接纳了楚王,非但得了风头。手里还多了一枚棋子。进,我们可以助楚王槐复位,再次奠定我们中原强国的地位。退,我们可以威胁现在的楚王横,让他策应我们对齐、秦的攻伐。完全掌握主动权。

“无知小子!”

我刚说完,一个满脸褶子的舍人,憋出一副便秘三天痛心疾首的模样,冲我嚷道:“你就没想过秦国会派大兵攻我赵国!”

你妹!长平之战还没打你就这么怕秦国!?你丫秦国人吧?

“秦国打我们?”我长笑一声,“是我的耳目太聪明了么?还是足下太过迟钝了!”我当即从气势上压倒他:“山东诸侯攻秦至函谷关,那是去年的事了吧!莫非现在还有人不知道么!”

“小子休要狂妄!”另一个壮年门客也站了起来,“函谷关可是天下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其深险如函故曰函谷关。慎靓王三年,六国攻秦,在函谷关被秦国杀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岂是那么容易攻克的!”

我看了他一眼,收起了之前的强势。这人见我收敛了一些,脸上不由冒出一股得意。我换上柔和的声音,就像是对小学生说话一样道:“这位先生倒有些见识,总算知道分析地利。”眼看他怒气又起,我声音一振:“但也不过是看门人的资质!”

“你……”他当即跳出来,一副要我决斗的样子。我又不是粗人,打什么架?当即转向相邦道:“慎靓王三年的那一战距今已经二十多年。当时的秦国正享受商君变法的成果,粮足兵强,百姓恨不得多打仗方能升爵任官。现在的秦国呢?自上次大战以来,无年不对外用兵,尤其是三年前,蜀守辉叛秦自立,秦国动用名将司马错平定蜀乱,国力大损,岂能与当年相较!”

我见肥义面露深思,捻须不语,上前一步道:“再者,当年六国攻秦的主将是楚王槐。此番诸侯攻秦的主将是齐国名将匡章,孟尝君为辅。此消彼长,函谷关若能不破,我就允许你跟我姓狐!”最后一句话是我突然转身对着那个傻大个吼出来的,吓得他连退三步。

堂上一阵冷寂,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傻大个,看得他站也不是坐回去也不是,局促得恨不得当即自刎而死。这就是用眼神逼死你!

过了良久相邦大人才缓缓道:“你就有如此把握联军能破函谷?”

“自然。”我转回身,“司马错平定蜀郡之后,接连伐楚,只夺了楚国三城就撤兵而归。翌年华阳君再伐楚,只夺了新城,斩首三万便不再进军。为何?强弩之末也!”

“国力不济,尚且能攻下楚国四城,等他国力再起时又当如何!”门客中又跳出来一个脚男,大声质疑我。

“无能之辈。”我不屑道,“岂能给秦国死灰复燃的机会!明公身为相邦,自然要强赵邦,弱他国,难道要龟缩一隅,事秦度日!”我缓了口气,道:“而且秦国在这次被攻伐之后,国力更弱,非但不会出兵找我们麻烦,还会向我们示好,求我们把楚王还给他们。”

“哦?”相邦出声疑道,“你之前说秦国囚禁楚王里外尴尬,为何又会求我们把楚王还给他们?”

“秦国新败,若是没有楚王为质,南疆不宁。”我简单道,“诸侯联军攻破函谷关之后自然就会撤兵,此时楚国若是挟剩勇攻秦巴蜀汉中,秦国必然难以应对。何况魏、韩还在一旁虎视眈眈。”

“攻破了函谷关,为何不直指咸阳,反倒要撤兵呢?”肥义看着我。

我不知道这个老相邦是不是在考校我。不过不管他怎么想的,我要是不把风头出尽难免有中道不举的嫌疑,便细细将诸侯利益一一分析出来。

此次攻秦的主导国是齐国。更准确来说是秦国自己作孽。秦王稷那倒霉孩子在会盟的时候看上了齐国的孟尝君,就派了泾阳君到齐国为质,请孟尝君来秦国任丞相。孟尝君不顾苏秦等人的反对来到了秦国出任丞相,结果秦王又听信了臣下的意见,免去了他的相位,还加以囚禁,意图谋害。不幸的是,孟尝君靠“鸡鸣狗盗”两位门客的特殊本领逃出了秦国。

回国担任齐国相国的孟尝君以名将匡章为主将,联合楚、韩、魏组成联军攻打秦国,目的其实很简单,为了雪耻而已。如果说有什么关于齐国利益的,那就只有弱秦一条,但秦国是被削弱了,齐国自己也损兵赔钱,并没有得到实际好处。

韩国和魏国在几年前刚被秦国侵略过,所以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韩国要武遂,魏国要河外、封陵之地。都被人打破了家门的秦国,只能把地皮还给两国求和。

楚国在去年被秦勒索了十六城,怎么可能不趁着这次攻秦的机会来个清算呢?更何况他们还有国君被囚之辱。

只要秦国一求和,韩魏两国必然拿了地撤兵。孟尝君肯定想想没什么意思,打下咸阳也不会给齐国长一块肉,气消了之后肯定也会撤兵。楚国本来就是来捡便宜的,别人都走了他不走么?非但会撤,说不定动作还最快。

“其实想想看,楚王会在这个时候逃出来,一丝疑点都没有么?”我分析了列国利益所在,将话题引回到楚王出逃这件事上,“有人要他逃,有人要追他,这就足以证明这人还有用,既然有用我们为什么不纳?尤其现在秦、齐两国没一个能腾出手找我们麻烦。”

我已经很久没有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了,十分投入。肥义听得也很认真,身子前倾的幅度越来越大,最后几乎都撑在了桌子上。等我说完长舒一口气,相邦大人才连连点头,略带羞涩地坐回席面。

第192章 崩塌(一)第31章 间谍(三)第146章 夺城(二)第262章 封君与成婚(三)第241章 我与赵成不得不说的故事(三)第9章 秦国丞相第262章 封君与成婚(三)第206章 新年(三)第99章 流马(三)第232章 总为浮云遮望眼(二)第269章 这是要天下伐齐了么?(二)第57章 邯郸六月(三)第139章 阵中(三)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21章 士师(一)第141章 阵中(五)第281章第218章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三)第225章 回归(一)第242章 下手(一)第184章 隐术(五)第245章 先打了再说(一)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255章 曲阜之会(二)第143章 小吏(二)第65章 借刀杀人(一)第43章 大司寇(一)第69章 借刀杀人(五)第141章 阵中(五)第250章 大军出发(三)第104章 墨学(二)第68章 借刀杀人(四)第33章 不世名将(一)第208章 新年(二)第219章 上谷郡守的叛节!(一)第57章 邯郸六月(三)第47章 问鬼神(二)第168章 兼收(二)第27章 审案(三)第58章 相邦肥义第246章 先打了再说(二)第208章 新年(二)第205章 新年(二)第255章 曲阜之会(二)第82章 武灵悲歌(二)第209章 新年(三)第281章第247章 先打了再说(三)第171章 兼收(五)第109章 齐闵(二)第88章 梦蝶(二)第232章 总为浮云遮望眼(二)第100章 陶朱(一)第274章 秦国在行动(三)第114章 墨社(四)第60章 转手发财第31章 间谍(三)第145章 夺城(一)第204章 新年(一)第34章 不世名将(二)第82章 武灵悲歌(二)第93章 共济(二)第8章 楼缓第120章 九尾(三)第26章 审案(二)第48章 问鬼神(三)第175章 牵引(四)第112章 墨社(二)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134章 信陵(二)第187章 报仇(三)第257章 秦国的震怒(一)第259章 秦国的震怒(三)第160章 司徒(一)第154章 立身(三)第112章 墨社(二)第8章 楼缓第279章 天下伐齐和我的见闻(二)第230章 农家(三)第85章 客居(二)第118章 九尾(一)第18章 归赵(一)第25章 审案(一)第29章 间谍(一)第214章 贤良淑惠的王后(二)第145章 夺城(一)第192章 崩塌(一)第25章 审案(一)第54章 安阳君(三)第258章 秦国的震怒(二)第154章 立身(三)第169章 兼收(三)第260章 封君与成婚(一)第216章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一)第210章 又见故人来(一)第15章 射桃第261章 封君与成婚(二)第55章 邯郸六月(一)第226章 回归(二)第101章 陶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