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齐宋之战与国内的小动作(三)

现在这个时代有了后世修仙学的基础:《行气铭》。

那是几句刻在玉上的话,教导大家认识“气”在身体里的流动和作用,得以保养身体。它在现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就如同后世几乎每个办公室都有的《莫生气》。

这个时代也有了《黄帝内外经》。《内经》是讲治病之学,《外经》是传降妖缚祟之术。这就是医巫同源的典型。

我跟着师父在山中学习的那些技巧,最多只能是偏方,连医学的毛尖都赶不上。唯一有用的,或许就是“细菌”“病毒”之类的西方医学。

幸好我上过法医学,对于人体并不是很陌生。

一切都可以从人体开始。

“做尸体解剖吧。”我对老医生说,“只有剖开了尸体,才能知道里面有些什么器官组织,派哪些用处。”

老医生很受感动。

我是第一个愿意正面立法支持医学的人。

赵国较之秦国多了一部《医师法》,首先确保了医生的人身安全,不用为技术性误诊偿命。其后,医师法里规定了医师资格问题。中医是一门十分依赖经验的学科,并非学够了知识背够了书就能应用的,所以我规定所有想获取医师资格的人,必须要经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凡是通过者才能享受医师待遇。

比如上面那条。

又比如,所有医师享受下大夫的爵位。

“医工之人,为何也能受封下大夫!”赵何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

因为:

——世间能杀人者好寻,能救人者罕见。

既然能以杀人得爵,那么以救人得爵就更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一个仁王,怎么能够只封赏杀人者,而无视救人者?

道理如此,赵何却更担心岁俸问题。

“这些可以视作荣勋。”既然有功勋,亲勋,多一个荣誉勋爵有什么关系?反正只是个给一种待遇,不需要给实际的物质奖励。

“而且医师在当地官署注册登记之后,执业不需要纳税。”我道。

赵何刚刚放下去的心,立刻又提起来了。在赵国,除了国君之外所有人都是要纳税的。当年平原君抗税,被赵奢杀了九名执事,连个安慰都没有,还得举荐赵奢。如果这些医师都能免税……

“医师的田产需要一体纳税,只是免其个人所得之税与徭役。”我头皮有些发麻。

这里涉及一个个人所得税的问题,而一旦涉及这个问题,就必须涉及另一个问题:财产申报问题。在现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有银行的,我甚至都无法发行货币符号用来取代以物易物这种经济状态。

然而征收个人所得税却是我想法中必须实现的一步,只有开征个人所得税,才有理由取消人头税。取消人头税的意义或许在经济上很深远,也可能只是我愚蠢的一厢情愿,但是站在我现在的高度,我必须废除这个税种!

不废除人头税,永远都有查不完的隐匿人口!

如果说有人因为人头税而不生儿育女,我并不相信。在这个天一黑基本没事干的时代,夫妻俩除了生儿育女还能干嘛呢?问题在于,他们会把孩子藏起来。这些隐匿人口直接导致另一个不良后果:无法实行身份证制度。

现在哪个诸侯不知道要发展人口,扩充土地,增加良田?问题就在于这个人口往往不是可控制人口。如果从有效控制来说,秦国无疑做得最好。他们的身份证制度——照身贴——已经成熟,使得官府很轻松地了解治下人口数量和年龄分布层次。

对于一个好战的国家,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清楚知道自己的战争能力。而且附带地能够从人口增长率上看出一个官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依据,保证能者上,庸者下。

这些内政方面的事,我本来并不着急改变。自从读完了秦国法律之后,这些在我脑中的“先进设想”,秦国竟然都已经实施了数十年!这就有些离谱了。一个野蛮民族,很容易击败成熟的文明国家,无论从纵向看中国历史还是横向看世界历史,都不乏例证。

问题是秦国……一方面有野蛮民族的侵略性,一方面又有远超同时代国家的文明性。

这种形态简直就是落入地球的异形,不碰到开挂更厉害的铁血战士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或许很多人喜欢从科学技术、战略战术层面分析秦国夺得天下的原因,但是作为一个专攻社会科学的准学者,我更相信上层建筑决定了秦国成为天命之国。商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基础的问题,但是将“耕战”作为国策,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了决定社会发展的本质,从而设计了一整套与之匹配的上层建筑。

我不知道后世有没有学者研究战国时代的社会学,不过身处这个时代,坐在秦国的邻国看着这个巨大无朋的国家缓缓升起,真是别有一番复杂滋味。

一想到自己居然选择了一条对抗它的道路,这番复杂的滋味就只剩下苦涩了。

不过反过来看赵国,虽然在文明程度上比秦国要薄弱一些,但是依旧根据野蛮战胜文明的惯例,赵国的野蛮指数丝毫不弱于秦国。而且我从一开始就偷偷准备马谱,用马场的厚利吸引有钱人投资养马事业,在马种培育上已经有了不小的优势。一旦找到了训练骑兵的机会,摸索出骑兵战法,就会有大量经验丰富的牧马人为这支跨时代的军队提供坐骑。

除了马匹之外,我更操心的就是人口。除了要增加政府可控制人口之外,还要增加实际人口数量。大量的土地空闲没有耕种,实在是种浪费。对于增加人口数量,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人口不是植物,说多就能多的。

现在限制人口的主要因素还是在卫生条件上。新生儿夭折率太高,导致人口数量无法大规模上升。对于这点我又极端无力,谁让我修了法医学没去修妇产科?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求接生器具高温消毒,洗干净手,减少感染,避免破伤风。

至于孩子出生之后的百日咳之类的,我能做的就是闭上眼睛不看。

唯一可以肯定能够实行的就是接种牛痘预防天花……问题是天花还得有两百年才传入中国。

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最终我给医缓的是一卷《原病》。考虑到时代的局限性,根本不具备验证病毒的科技手段,只好把病毒和细菌混为一谈。这种明知是错却又不得不做的事,让我有种无奈感。然而一旦把无法验证的东西宣扬出去,人们在无法验证我说的理论之后,全部视作胡言乱语,那我可就真的白忙活了。

医缓在接受《原病》的时候很纠结。

因为我要他彻底打破知识传承结构,将医学知识彻底普及。

对于他来说在泮宫讲学,得英才而教之,让新生的医学发扬光大,实在是十分浪漫的事。然而一旦我要求把这种浪漫扩大到天下,其难度就成几何倍数增长了。他不担心知识技能的外流,但是担心无法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

“老朽只能尽己所能,至死方休。”医缓终于还是接过了《原病》,珍而重之地向我行礼感谢。

其实应该是我感谢他。细菌这种东西肉眼是不可能观察到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能做出显微镜,那个东西貌似比望远镜更难一些,至今没能突破技术瓶颈。所以我在《原病》中加入了几组比照实验,主要是肉类在不同环境下速度和程度的实验,从而证明天地之间有这么一种看不见的小虫会导致。

医缓只要能把这些实验全部做出来,这种靠实验结果说话的习惯就会流传下去,以后要想随便写本书靠呓语忽悠人就不可能成功了。

真抱歉,邹衍先生,我说的就是你。

第16章 楚人公孙起第94章 共济(三)第193章 崩塌(二)第92章 共济(一)第37章 眼线(一)第3章 我的上宾生活第165章 朝争(二)第202章 年尾(二)第237章 齐宋之战与国内的小动作(四)第12章 可怕的秦国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209章 新年(三)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201章 年尾(一)第212章 又见故人来(三)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274章 秦国在行动(三)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130章 新城(二)第103章 墨学(一)第73章 沙丘大朝(四)第173章 牵引(二)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108章 齐闵(一)第210章 又见故人来(一)第175章 牵引(四)第102章 陶朱(三)第19章 归赵(二)第76章 喋血沙丘(二)第259章 秦国的震怒(三)第261章 封君与成婚(二)第161章 司徒(二)第164章 朝争(一)第215章 贤良淑惠的王后(三)第35章 不世名将(三)第247章 先打了再说(三)第52章 安阳君(一)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84章 客居(一)第232章 总为浮云遮望眼(二)第205章 新年(二)第31章 间谍(三)第248章 大军出发(一)第131章 新城(三)第91章 墨徒(三)第216章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一)第81章 武灵悲歌(一)第196章 九尾(二)第5章 出差第249章 大军出发(二)第188章 报仇(四)第24章 士师(四)第238章 齐宋之战与国内的小动作(五)第250章 大军出发(三)第105章 墨学(三)第89章 墨徒(一)第258章 秦国的震怒(二)第140章 阵中(四)第247章 先打了再说(三)第51章 出奔(三)第122章 九尾(五)第156章 站队(二)第97章 流马(一)第186章 报仇(二)第107章 墨学(五)第207章 新年(一)第229章 农家(二)第183章 隐术(四)第37章 眼线(一)第202章 年尾(二)第159章 站队(五)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赵国(二)第127章 狐穴第59章 内史赵奢第108章 齐闵(一)第205章 新年(二)第140章 阵中(四)第25章 审案(一)第115章 墨社(五)第209章 新年(三)第221章 上谷郡守的叛节!(三)第105章 墨学(三)第168章 兼收(二)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15章 射桃第172章 牵引(一)第258章 秦国的震怒(二)第256章 曲阜之会(三)第26章 审案(二)第31章 间谍(三)第195章 九尾(一)第98章 流马(二)第140章 阵中(四)第115章 墨社(五)第238章 齐宋之战与国内的小动作(五)第103章 墨学(一)第135章 开战(一)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268章 这是要天下伐齐了么?(一)第43章 大司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