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赵何定计策,苏代请苏秦(一万二更新完毕,求订阅)

关于选谁这一点,赵何其实也是有一些犹豫的。

在这之前,赵国的战争目标选择其实都是比较特定,都是有和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理由在里面的。

第一个目标齐国不用说了,五国伐齐在历史上这么大名鼎鼎的事件,齐国又是当时的最强国,不灭齐国那肯定不行。

齐国下来就是燕国。燕国的话是赵国的腹背之患,燕王这些年又一直和赵国不对付,先把燕国这个在北边的敌人消灭之后好全力南下,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消灭了燕国之后,秦国就成为了赵国在争霸过程之中最强大的敌人,再考虑到秦王嬴稷和白起在历史上的辉煌战绩,先把秦国干掉也是优先级最高的事情。

所以从齐国,到燕国,然后到秦国,这么一步步下来其实是很流畅的,都是在做当时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到了现在,当把秦国暂时打败了之后,赵国突然就有那么一点点难以选择目标的感觉了。

不是难打,而是都能打,而且看上去都容易打,所以才难选。

秦国?苟延残喘。

楚国?元气大伤。

韩国?万年倒数。

魏国?正在内讧。

赵何甚至都找不出这四个国家里面哪个是比其他国家要明显更强一点的。

全是弱鸡,从这四个弱鸡里面挑一个,一下子还不太好挑了都。

当然,这种弱其实是相较于之前的齐国、秦国这种霸主级对手而言的。

要真的打起来,并不是说这四国就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了。

在历史上,秦国灭掉其他五国之后单挑楚国的时候,李信都还被楚国大将项燕打得丢盔弃甲,二十万秦军大败归国,让秦始皇不得不请出老将王翦,再征发六十万秦军才终于搞定呢。

七大战国之中虽然各有强弱,但从本质来说都可以算是强国,任何一个穿越回到西周初年都能够把周武王和姜太公吊起来打的那种。

所以,即便是赵国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但选择的时候还是得慎之又慎,务必要优中选优才是啊。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现在赵国面前的可不是什么人畜无害小白兔,而是四只困兽犹斗殊死一搏的恶狼。

事实上,早在这一次的廷议召开之前,赵何就已经为此思考多日,并且和主父交换过多次意见了。

换言之,其实在廷议召开之前赵何就已经有了决定,廷议只不过是为了想要听听大家的意见罢了。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赵何十分淡定的说出了最终的决定。

“寡人要打魏国。”

从结果而言,这一次廷议并没有改变赵何事先的想法。

为什么是魏国?

其实在刚才的诸多大臣的发言之中,司寇周袑的理由已经足够充分。

魏国是剩下四国之中距离赵国最近的,也是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其他三国有着明显的不同。

秦国,巴蜀之地现在还没有都江堰,那就是一个每年都要发洪水、发大洪水的地方,和后世的天府之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韩国,万年弱鸡,穷不拉几,新郑也不是什么很富裕的大城市,宜阳更是在秦国和韩国之中倒手多次,早就已经衰败下去了。

楚国,郢都被破鄢都被淹,上百万楚国子民或死于非命或流离失所,元气大伤。据说楚王已经计划重新迁都回到郢都,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时间表,为何?因为迁都的前提是你得把郢都之中被秦国人肆虐和破坏的那些宫室大殿给修好来,但偏偏楚国现在是穷得响叮当,完全没有钱做这个事了。

只有魏国这些年虽然也屡次参加战争,但基本上都紧跟赵国所以一直获胜,大梁城元气未伤一毫,同时还反过来拿下了诸如陶邑这样的商业大城,不但综合国力没有受损,以经济实力而言反而还更上一个台阶。

想要以战养战,那肯定要挑最肥的下手。

魏国,就是这么一块最肥的肉!

而且,正好赵何也要派出调查团去魏国,去调查那件导致魏王和田文反目成仇的魏无忌中毒事件。

这件事情正是赵国使力的好机会。

只要抓住机会,稍微在里面搞点手脚,灭掉魏国就是把握很大的事情了。

正是在综合了以上诸多理由之后,赵何才决定——就先吃魏国这块肉!

对于赵何的决定,群臣之中当然也有不理解的人,赵何倒也不怕麻烦,仔仔细细的将自己的理由说出来,给大家解释了一番。

如此,所有的异议就都消失了。

倒不是说赵何这么一讲就说服大家了,只是大家一听大王这确实有理有据的,那就办呗,反正你是大王你说了算。

在统一了思想之后,赵何就看向了负责率领调查团前往大梁城的苏代,笑道:“苏大夫,这一次的灭魏行动,倒是需要你来多多出力了。”

苏代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瞬间起身:“请大王放心,臣定然不负大王重托!”

……

朝议结束之后,苏代坐在马车之上,对着车夫吩咐道:“去找我大兄。”

苏代的大兄,自然就是极为有名的前齐国、燕国重臣苏秦了。

很快,苏代的马车就驶出了宫城,来到了苏秦的府上,并且见到了苏秦。

苏秦正在自家宅邸后园小湖的亭中钓鱼。

自从燕国灭亡之后,不知为何,苏秦最终没有选择接受赵何的邀请,在赵国出仕。

但是作为苏秦帮助灭燕的酬劳,赵何还是封了苏秦一个中大夫的爵位,给了苏秦足够的金钱和田宅赏赐,就算苏秦什么都不干,凭借这些赏赐也足够舒舒服服的过完这一生。

所以,苏秦就在邯郸城之中赵何赐下的大宅子里定居了下来,他也不去和别的贵族搞什么交际,别人邀请他也从来都是婉拒,就自顾自的每天在家里看看书钓钓鱼,可以说是十分的自得其乐。

苏代走到了苏秦的身边,笑道:“大兄,这冰天雪地的,你钓鱼能钓得上来吗?”

苏秦这才注意到了苏代的到来,笑道:“这你就不明白了,为兄在燕国多年,对于这雪地钓鱼一事可是颇有心得啊,不信你看。”

苏秦朝着一旁怒了努嘴,苏代顺着视线看过去才看到了一个专门用来放鱼的鱼篓,里面果然放着几尾刚钓上来的鱼。

远处的冰面上有一个盆口大小的洞,苏秦的鱼线就顺着那个洞下的水,一阵夹杂着寒意的威风吹过,鱼线肉眼可见的颤动起来。

苏代忍不住拱了拱手,道:“大兄果然是钓鱼达人,愚弟佩服、佩服。”

苏秦微微一笑,突然神情一紧将手一扬,手中的鱼竿猛的绷得笔直:“先等等,让为兄钓上这一只!”

终于,在一番斗智斗勇之后,一位大鱼伴随着鱼钩冲天而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啪叽一下落在了鱼篓之中。

苏秦满足无比,叉腰哈哈大笑:“好,等会就用这鱼下酒,你我兄弟共饮!”

半个时辰之后,两人就在苏秦府的大堂之中,喝酒吃鱼汤。

酒自然是暖的,用火温过的那种,虽然度数不高,但是喝起来依旧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几杯下来,酒劲开始上头,那种微微的眩晕感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或许十分难受,但对于喜欢饮酒的人来说却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苏秦放下已经一滴不剩的酒爵,对着苏代笑道:“仲弟啊,你如今可是堂堂的赵国大行人,今日突然来访,总不可能只是为了看愚兄这个……宅男吧?”

众多周知,年轻的赵王说话用词总是不拘一格,从赵王口中说出来的诸多新鲜词汇如今也是风行赵国乃至华夏,宅男就是其中的一个。

苏代同样也放下酒杯,笑道:“说起来还要向伯兄赔罪,虽然都在邯郸,但是愚弟确实是事务繁忙,都没有时间常常登门向伯兄请安。这一次前来,确实也是有一件事情想要麻烦伯兄。”

苏秦眨了眨眼睛,道:“什么事情?若是想要劝说为兄出仕,那就不要再提了。”

燕国灭亡到现在都已经一年时间了,这一年时间之中两兄弟之间的见面当然是不少的,每一次苏代都在劝说苏秦重新出仕,但都被苏秦给婉言谢绝了。

所以苏秦今天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也算是打一个提前量,免得苏代又提起这个话题,大家都尴尬。

苏代闻言也是微微一怔,随后笑道:“伯兄果然料事如神,这一次确实是请伯兄出山的。只不过倒也不算是出仕赵国,就是帮愚弟一个忙吧。”

说着,苏代也不管苏秦爱不爱听,直接就把今日在大殿廷议之中那些赵国的盘点和数据给说了出来。

苏秦一开始还多少有些漫不经心,但慢慢的就被苏代所说的内容给吸引住了,神情越来越专注,最后更是直接叹道:“想不到赵国如今竟然已经是这般强大了,看来如赵王所说那般一统天下也是指日可待了。唉,吾辈纵横之士真到了天下归赵的那一天,恐怕也是要失业了吧?”

说着,苏秦突然自嘲一笑。自己现在不就已经失业了吗?

苏代笑道:“伯兄所言极是啊。不瞒伯兄,除了这一次的盘点之外,廷议之中还商议了另外一件事情……”

苏代又将在盘点之后,赵国君臣们如何商议究竟攻伐哪一个国家,并且最终决定是魏国的事情也一并说了出来。

苏秦微微点头,道:“赵王果然不愧是天下有名的贤君,这判断即便是为兄也找不出任何的问题,确实魏国是四国之中最稳妥、也最有利的选择。”

苏代笑道:“正是因此,愚弟不才,在这一次的灭魏之战中要充当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为此愚弟心中也是颇为惶恐,这才来请伯兄出山,助愚弟一次。”

苏秦一愣,道:“此话怎讲?”

于是,苏代又尽心尽责的将之前盟会上所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个所谓的调查团的成立,苏代出任团长,然后赵何让苏代的调查团在灭魏行动之中发挥作用等等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道来。

苏秦也是听得十分吃惊,嘴巴都张大了,好一会之后才感慨道:“赵王这一手实在是、实在是……深得我纵横家一道之妙处啊!果然,在当年初见之时我的感觉是对的!”

说到兴起,苏秦忍不住狠狠的拍了一下大腿。

作为一名纵横家,苏秦天然就对于这种利用外交上的犀利言辞、合纵连横给国家获得利益的手段极为赞赏,如今见赵何这一波操作如此华丽,作为“同道中人”的苏秦自然是大加赞叹。

苏代微笑点头,道:“所以,不知伯兄可愿意以调查团顾问的身份,和愚弟一同前往大梁?”

苏秦闻言脸色一僵,突然陷入沉默。

良久之后,苏秦才道:“这是否赵王的授意?”

苏代点头道:“大王确实建议愚弟让伯兄给出一些意见,但是愚弟深知伯兄才能,伯兄不应该被埋没在此,所以特地前来邀请伯兄出府。”

苏秦无语,道:“所以,你还是在劝为兄出仕赵国啊。”

苏代十分恳切的说道:“愚弟知道伯兄是因为心念齐王、燕王之恩遇所以才不愿意在赵国出仕,但是伯兄,人总是要往前看的,齐国和燕国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再说了,若是伯兄和愚弟不打拼,不为后世苏氏子孙在将来一统天下的赵国之中谋求到一个更好的位置,难道还要让你我的后代重走你我当年幼时那种孤苦的老路吗?”

这句话终于打动了苏秦。

苏秦脸色变幻不定,半晌之后终于长叹一声:“罢了罢了,你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为兄还能说些什么呢?就依你所言便是了!”

苏代大喜,亲自离席一把抓住了苏秦的手,目光炙热:“伯兄,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你我苏氏兄弟这一次必定能够在这场灭魏之战中,让天下人知晓我苏氏之名!”

三日后,以苏代为首,苏秦作为首席顾问的赵国调查团在一千名赵国甲士的护卫下出了邯郸,浩浩荡荡的朝着南方的大梁城而去。

这,也正是后世史书上极为有名的“信陵君案”高潮时刻的开端。

第114章 再见孟尝君第472章 攻占上蔡郡(第二更)第68章 来自大王的十六字真言第442章 霸王之论(第一更)第456章 秦国人在搞什么鬼?(第二更)第149章 谁为大赵往咸阳一行?第148章 齐国灭宋,秦王索玉第234章 大朝议,统一宣言(第一更)第464章 昭齐亡,赵国动(第二更)第89章 乐毅,行不行?第261章 启封城的夜晚静悄悄(第一更)第15章 安阳君的五百甲士第223章 田单救危,廉颇斩将(6.8k章节,第二更)第19章 寡父欲分封二子于赵、代第220章 恭喜薛王,贺喜楚王(6.7k章节,一万一更新完毕求订阅)第41章 安阳君亡第349章 三王各怀心思(第一更)第485章 龙骧军显威,机会到了(第三更)第443章 给昭齐一点颜色看看(第二更)第423章 视察学宫(第三更)第310章 宜阳见韩王(第二更)第146章 神药见效第10章 寡人有一言第523章 秦亡(第二更)第195章 匡章要反?(第一更)第295章 赵分兵,燕王狂(第三更,一万二更新完毕求订阅)第422 封赏功臣,苏秦辞官(第二更)第4章 得先找个帮手第27章 及时雨楼昌第494章 巨阳城里的项氏(第一章)第506章 冬至(第一更)第190章 可飞马跃城(第一更)第222章 新齐王田法章,风云突变(5.5k章节,第一更)第102章 大王,必须要打败赵国,收复失地!第238章 割让河东?(第二更)第212章 临淄被围(6.2K章节,第二更,万更完毕求订阅)第105章 苏代说穰侯第331章 屈原的建议,四国共分秦!(第一更)第83章 赵何炼钢第418章 开战(第二更)第147章 大王真乃当世之扁鹊也第209章 三个月打下临淄!(4.2K章节,第一更)第121章 大王和主父果然是一个模子出来的第457章 昭齐大逃亡(第一更)第349章 三王各怀心思(第一更)第91章 魏冉乐毅再相逢第261章 启封城的夜晚静悄悄(第一更)第362章 赵何这个无耻之徒(第一更)第126章 义渠城破第501章 寡人不想当亡国之君(第二更)第123章 义渠王子怀雕,商人乌氏倮第284章 韩王怒,燕王惊(第一更)第267章 白起至(第一更)第79章 秦齐各有心思第348章 新年赵国的第一次廷议(今天就一更了)第501章 寡人不想当亡国之君(第二更)第358章 苏代见韩文,苏秦说昭齐(第一更)第204章 短兵相接(第一更)第51章 以王儿总领赵国一切政事第145章 楼缓信期突然发难第43章 大王,还是太年轻啊第381章 赵人计穷?薛公亡(第二更)第148章 齐国灭宋,秦王索玉第499章 葭萌关有点烦,寿春有点茫然(第二更)第249章 大战将起第134章 张魁死,燕王怒第467章 给臣的妻子找个好人家(第一更)第518章 东胡亡(第一更)第20章 齐稳,秦出(求推荐票)第372章 秦国人帮了大忙(第一更)第391章 屈原的决定,赵何的信任(第一更)第424章 寡人打算推行一项新制度(第四更)第516章 破匈奴(第一更)第407章 大梁城破(第三更)第138章 蔺相如,寡人终于等到你了第460章 出汉中,下南洋(第二更)第459章 破新郑(第一更)第378章 大王又要亲征?(第一更)第388章 屈原想要和寡人见面?(第二更)第459章 破新郑(第一更)第327章 败蒙骜(第一更)第190章 可飞马跃城(第一更)第192章 秦王苏秦各有意(第一更)第296章 廉颇北上,白起南下(第一更)第56章 固阳之战第186章 燕国之争(第一更)第510章 寡人有一些意见(第一章)第375章 平乱,候亡(今日一更,抱歉哈)第393章 白起之谋,赵军渡河(第一更)第229章 田单今日死于此地(6K,第一更)第407章 大梁城破(第三更)第257章 吕氏未来,苏秦去卿(第一更)第387章 不是关中人放弃了秦国(第一更)第516章 破匈奴(第一更)第534章 禅让大典(第一更)第204章 匡章亡(4.6K二合一章节,第二更)第238章 割让河东?(第二更)第105章 苏代说穰侯第472章 攻占上蔡郡(第二更)第415章 月氏侵赵(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