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 鲁儒

1038

曲阜城。

这里曾经是鲁国的首都,而如今则是赵国鲁郡的郡治所在地。

秋风吹过大地,片片落叶在街道上滚动着,一辆辆马车和行人从地上走过,将枯黄灰败的树叶踩成无数碎片。

在曲阜城的原鲁国王宫之中,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无比的辩论。

华夏学宫大祭酒荀况脸色通红,双手用力的挥舞着:“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汝等是不是没有搞清楚大王的立场?汝等这样的条件,大王是完全不可能答应的。”

作为华夏学宫的大祭酒,荀况说实话已经是赵国文化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了,除了赵丹这位赵国大王之外,即便是相邦虞信以及大将军廉颇这样的赵国重臣见到荀况那也必须得是客客气气的。

这样的一个人,是谁能够把他气成这个样子?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坐在荀况下首的这些儒家学者。

这些儒家学者可是很不一般的,他们的不一般在哪呢?

首先当然就是他们的年纪,在场的每一个儒家的学者那都是满头的白发和长须,一个个看上去干瘦干瘦的,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风范。

只见一名老者慢腾腾的开口道:“既然赵王想要封禅泰山,而汝等又不知道如何封禅泰山的礼仪,那么若是在天帝面前失礼,岂不是让赵王蒙羞,让赵国不容于上天?这封禅之礼,非吾等而不可为也。”

老者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满满的倨傲神情,看上去显然颇为自信。

荀况轻轻的哼了一声,脸上闪过了一丝不快的神色。

在荀况面前的这些老儒生其实不是别人,正是来自于儒家在鲁国的一个支派鲁儒。

由于儒家的开创者孔夫子就是鲁国人,所以一直以来,鲁儒都自命为孔夫子的正统传人,对于其他的儒家学派向来是嗤之以鼻。

而且由于鲁国的开创者就是大名鼎鼎、制定了周朝礼乐制度的周公旦,所以鲁国之中本身就具有浓重的尊崇周礼风气,鲁儒也继承了孔夫子希望恢复礼乐的思想,成为了儒家之中最复古、最保守的一个学派。

对于这个学派,赵丹其实也是很不喜欢的,所以在赵国从楚国手中夺得鲁国之地后,华夏学宫对于鲁儒们的态度同样是非常的不好,拒绝了鲁儒们想要在华夏学宫之中开堂授课的要求。

荀况至今还记得赵丹所说过的那句话:“寡人的确是希望百家争鸣没错,但是那些陈腐不堪、早就应该带进棺材的学说,还是不要出现在寡人的华夏学宫之中了。”

如果不是因为在一个月前接到了赵丹的授意开始筹备封禅大典的话,荀况是真的懒得来到这座城池之中,和这些鲁儒们见面。

别看大家都是儒者,但事实上同一个学说之中不同的派别,有时候敌对的程度比不同学说之间还要更加的严重,比如儒家的公羊和谷梁就是如此。

荀况的脸色阴沉下来,盯着方才发言的老者沉声道:“怎么,汝等这是想要挟大王不成?”

又一名老者不紧不慢的说道:“吾等鲁儒向来不得待见于赵国,以至于连华夏学宫之中竟然亦无一学堂可供吾等传播夫子学识之用,如此失礼之事,倒也真是闻所未闻啊。”

荀况皱了皱眉头,道:“若是封禅之典礼能够顺利完成,那么大王心喜之下,华夏学宫之中自然会有鲁儒一席之地。”

讨价还价嘛,这也没什么。对于荀况本人来说,既然被赵丹选中来筹备这个封禅大典,也早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毕竟荀况也很清楚,只要这个封禅大典一举办,那么儒家作为封禅大典的主导者,肯定能够从中获得无穷的好处,说不定就可以一举压过其他诸子百家,成为整个赵国的主流思想。

要知道在这些年来,华夏学宫之中的思想交锋可是极其激烈的,许多其他学派的新学者不停的提出一个个理论,对于儒家的理论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所以荀况本来是觉得,既然这事对儒家有好处,那么鲁儒这边可能也会比较好说话一些。

但很显然他错了。

鲁儒们对于荀况本来就是非常不爽,认为荀况的理论太过靠近法家,失去了孔夫子的精华,属于挂羊头卖狗肉的儒家异端,加上在华夏学宫之中受到的区别对待,因此当荀况到来之后,整个鲁儒群体们立刻就开始对这位华夏学宫大祭酒群起而攻之。

荀况这边话音刚落,另外一边就又有一名鲁儒老者不阴不阳的说道:“吾观赵王即位至今,所作所为多有像法家靠拢之意,如此并非世之福音也。以吾之见,当使赵太子拜入吾等门下,随吾等修习夫子理论,方才是上上之策。”

这老者的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得到了众多鲁儒学者们的纷纷认同。

荀况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说道:“汝等想要太子前来曲阜拜师?这是绝无可能之事!”

荀况可是很清楚,赵丹其实并不喜欢赵恒靠近任何一个学派,而是更希望赵恒能够保持着一个中立而超然的立场来看待思想界的辩论。

现在这些鲁儒竟然想要赵恒成为鲁儒门徒,这不是活在梦里么?

荀况如此干脆的拒绝显然让鲁儒们感到了有些失了颜面,当即便有人反驳道:“荀况,吾闻汝在邯郸之中亦是经常教授太子,难道汝能教得,吾等作为夫子直系门徒,竟教不得这赵国太子不成?”

“不错不错,若是不让太子拜在吾等门下,此事休提!”

在鲁儒学者们的鼓噪声中,荀况铁青着脸拂袖而起,离开了这间大殿。

大殿之中突然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片刻之后,一名鲁儒老者突然有些担心的说道:“荀况毕竟是赵王的代表,吾等若是惹恼了他,怕是不美。”

但另外一名坐在上首的鲁儒老者却满不在意,哼了一声之后道:“赵王又如何?即便取周而代之,亦不过乃是天子罢了。既是上天之子,那么在祭祀天父之后便不得怠慢,否则惹怒天父之后,这赵国难道还能保存?如今这封禅祭天之礼掌握在吾等手中,那么便是吾等宣扬夫子理论的最佳时机,只要赵太子成为吾等门徒,以后难道还担心吾等之理论不能传授于天下?此事,万不可妥协也!”

这番话显然给一群鲁儒吃了定心丸,纷纷点头赞同道:“不错不错,正该如此。赵王又如何?吾等不惧也!”

……

就在一阵纷繁杂乱的声音里,一个年轻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张第一百六十四章 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八百一十六章 蓟都破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郸大朝议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赢献计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当了!!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诉寡人怎么输?第七百五十二章 赵国人心怀鬼胎?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胜负分第一百六十六章 趁火打劫?寡人最喜欢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儿营之旅第四章 借粮第三百七十二章 从邯郸出发的使团第二十六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 3第九十二章 韩王然的决定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缘何至此啊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线战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三章 庞煖和剧辛之间的争吵第七十四章 固执的范睢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说魏王 2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二百二十九章 楼昌的决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让秦王稷自己来和寡人谈!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会议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八十二章 画风逆转的争吵第八百四十四章 阳翟攻城战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态转变的韩王然第五百七十八章 赵括的奇兵第五十九章 楼昌的提议第一百二十七章 斩,斩,斩,斩!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钱的都是罪该万死!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二百章 想要打胜仗,首先得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第八百五十一章 关中战况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绝望的魏王圉第一百九十五章 庆功大会即将开始,首先入场的是羽林军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态的韩王然第四百零二章 赵国人来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决战第二百九十六章 苏代终于见到了魏王圉第六百二十三章 触目惊心的事实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挣扎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战争?第七百五十三章 为难的齐国君臣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十二章 说田单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赵?楚人的争吵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还不交出兵权?第七十四章 固执的范睢第四百七十九章 赵丹微服私访记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无忌的妙计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会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例行推书第七百九十六章 诡异的上计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还是死亡,汝自己选第一千零九章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国来朝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烦意乱的楚王元第一百八十四章 内史争夺战第一百七十八章 给你甜头不是因为犒赏你,而是寡人要收你当小弟第八百八十六章 请收李牧之权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泽的外交方略第九章 赵胜第七百三十五章 无非成王败寇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台第九百一十八章 赵国使团要来了第三十二章 赵姬第五百六十二章 吕不韦的努力第二百六十七章 从河东郡传回来的消息让赵丹很高兴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儿子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胜无疑之计第四百四十九章 鸣金,收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赵国骑兵五百主李牧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胜负分第五百一十章 见好就收?第四百九十章 设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郸大朝议第六百九十八章 吕不韦的为难第五百二十一章 风流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变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四百四十七章 赵丹和魏无忌都很高兴第六百六十五章 夺咸阳第七百三十三章 赵胜的妙计第四百零一章 栎阳城外的心机第一百七十七章 归国无门的魏无忌第七百三十三章 赵胜的妙计第七百五十二章 赵国人心怀鬼胎?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东进,韩王然的决定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来的惊喜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国、李斯、韩非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无忌的纠结第五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总要与时俱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