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赵丹的真正目的

司寇所属官吏在“武桓令傅豹叛变”以及“灵寿令司马说准备叛变”这两件事情上的失察,便是赵丹为赵豹挖好的坑。

其实严格说起来这也不算是坑,因为这是事实。要说坑的话,似乎算是赵豹自己给自己挖的坑更为合适。

但是赵豹这么主动的提起这件事情,倒是出乎了赵丹的意料之外。

毕竟监察卫做的事情,实际上可是替赵豹的司寇下属官员们擦了屁股。

可赵豹倒好,不但不领监察卫的情,反而跳出来要求赵丹取缔监察卫···

这不是典型的送脸下乡么?

看着一脸冷汗不知道如何是好的赵豹,赵丹的心中真的觉得挺好笑的。

以赵豹这个政坛老油条的风格,本来是不应该这样子的。

赵豹之所以如此,多半就是因为在刚刚夺回了所谓的审判权之后,膨胀了···

觉得翅膀硬了是吧,敢和寡人掰手腕了是吧?

哼哼,别以为你是寡人的亲叔叔,寡人就不会拿你怎么样了!

想要挑战寡人的权威?做梦!

赵丹笑吟吟的坐在哪里,也不继续说话,就一直用玩味的目光看着赵豹。

赵豹被赵丹盯得这叫一个难受,心中那叫一个悔啊,简直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耳刮子。

好好的提什么监察卫!是不是傻!

但是此时此刻不单单是赵丹,朝堂上众多赵国的大臣都还在看着呢,可不容赵豹有所抵赖。

无奈之下,赵豹只好低头道:“臣,臣督下无责,请大王降罪。”

认罪是肯定要认的。

赵豹作为赵国的司寇,对于赵国的律法可是相当熟悉的。

在赵国的律法之中,对于律下不严的罪名视事情轻重分别是处以罚俸、降职、革职乃至处刑等处罚,最高是杀头。

好吧,实际上任何罪行的最高处罚都是杀头。

不过赵豹觉得自己怎么也是个公族封君,平日里也是很得赵丹信任,即便是今天上头了一次被赵丹收拾了一下,但最多也就落个罚几个月俸禄的惩罚。

对于拥有封地,能够对封地征税的赵豹来说,那点俸禄钱算个啥?就当是说错话的代价好了。

现在的赵豹也不再去想什么踩死监察卫的事情了,因为今天的赵豹是绝对不可能再翻身的了。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早早认输将这事情化解为妙。

反正臣子输给大王,不丢人!

但是赵豹并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他自己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大事化小,但是赵丹可没有这个意思。

开什么玩笑,本来就是特地给你挖的坑,现在既然你已经上钩了,还想就这么轻轻松松的脱身?

天底下可没有这种好事啊,亲爱的平阳君!

赵丹抬起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看了一直端坐不动的另外一名赵国重臣虞信一眼。

是时候该虞信上场了。

虞信看到了赵丹投来了眼神,登时会意,立刻捧芴起身来到赵豹身边,高声道:“大王,臣有本奏。”

赵丹面带微笑的问道:“虞卿有何事欲言?”

虞信看了身边的赵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同情,以及嘲讽。

汝怕是不知道汝的这点小心思,早就在大王的算计之中了。

和谁斗不好,居然想和大王斗,愚蠢!

虞信收回了心思,继续对着赵丹恭敬说道:“以臣之见,司寇所属疏于纠察之责,若非监察卫事前察觉司马说之逆谋,则此刻司马说或已成事矣。若此,则司寇所属误于国也!”

虞信倒是真不客气,一上来就先给赵豹司寇属官们下了一个定性——误国!

赵豹一听心中就是一颤,虞信这是要把赵豹往死里整啊,居然扣这么一大个帽子下来。

误国,那是大罪。轻则革职,重则杀头。

这个罪赵豹是绝对担不起的,不止是赵豹,大殿之中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赵国大臣担得起。

但是这个时候的赵豹却已经不能够为自己分辨了,这时候再辩解,那就是越抹越黑。

于是赵豹赶紧抬头朝着另外一名在场的赵国重臣御史楼昌看了一眼,那意思非常明显——老弟,拉老哥一把!

楼昌毕竟也是公族派的一员,这个时候一看情况不对也赶紧站了出来,抢在虞信面前高声开口:“大王,臣亦有奏!”

赵丹看了一眼楼昌,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捉摸不定了:“大夫有何事欲言?”

楼昌同样来到虞信身边,奏道:“虞卿之言,过矣。据臣所知司寇所属素来尽忠职守,虽有小错,却当不得此误国之责也。”

虞信嘿了一声,不甘示弱的反驳道:“大夫此言谬也,若非监察卫,则此刻灵寿已降燕矣!灵寿位于后方,若灵寿降燕,则我国前线将士如何为战?此疏忽非误国,则何为误国也?”

楼昌同样嘿了一声,道:“监察卫固然有功,司寇所属亦有过,但此过虽不小,却不足以当误国之罪!”

两名赵国重臣你来我往,在龙台的正殿之上吵成一团。

也不仅仅是虞信和楼昌两人,要知道这两人毕竟是赵国六巨头之一,自然也是缺少不了摇旗呐喊的小弟。

于是一个个赵国大臣纷纷出列表明立场,力挺自家老大或者盟友。

到了最后,大殿之上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虞信为首,觉得赵豹司寇所属官吏失职严重,堪称误国;另外一派则以楼昌为首,认为赵豹司寇所属虽然有过,但是这罪过还不至于到误国的地步。

于是很快的,原先的两名重臣之争变成了两派大臣之争。

而在这两派大臣争论的过程之中,赵丹也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一直笑眯眯的在那里坐着看戏。

直到这两派大臣吵了有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不少人已经开始累得有些张不开嘴的时候,赵丹才不急不忙的敲了敲面前的桌案。

说来也怪,明明赵丹敲桌案的声音在众位大臣的争吵声之中显得相当的不引人注意,但偏偏就是赵丹敲了这么两下桌子之后,整个大殿就神奇的安静了下来。

赵丹咳嗽一声,环视一圈殿内重臣,缓缓开口。

“司寇所属,此次确有大过,当罚!监察卫所属,此次乃是为国立功,当赏!以寡人之意,从今日起纠察之权一分为二,司寇所属掌明察,监察卫掌暗访。监察卫可逮捕、审讯犯人并录其口供,但审判之权仍属司寇所属。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第三百零四章 黄歇的救命稻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内讧? 第二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赵丹拍板作出了决定第二百四十六章 雏鹰营,赵丹的怒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赵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让秦王稷自己来和寡人谈!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赵?蔡泽有自己的主张第九十二章 韩王然的决定第九百零四章 李园进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进宫第五十七章 危机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钧一发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赵国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无忌的奇兵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例行推书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战局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说韩王然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驾亲征第九百四十二章 赵王和齐王的会面第二百九十章 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来一次以史为镜第四百章 激烈的关中前线战场第十六章 儿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风寒夜,凄风苦雨第四百五十三章 赵国使团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标——秦军!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烦心事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八百七十二章 吕不韦的计策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顺便灭了魏无忌?第七百二十六章 后胜有点慌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赵丹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药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进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满满的司马梗第六百六十五章 夺咸阳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来的使者第九百三十七章 劝降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胜无疑之计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战局第九百一十三章 赵国说客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进的赵括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虽三户,亡赵必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谈,夜袭第一百七十六章 从今日起,上党郡便为赵国所有!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厘第二百六十章 是时候让燕国换一个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六章 微操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驾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说话,什么时候轮到你范睢插嘴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缓缓生长的赵国科技树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难第二十九章 廉颇第二百三十一章 赵丹听了想杀人第九百一十八章 赵国使团要来了第五百九十章 秋风送爽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胆请太子选择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黄歇的困境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见冯亭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赵国人,一通弓箭的事罢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风雨飘摇的吴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五百五十九章 让赵国人尝尝寡人的厉害!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亲征第一百二十九章 传令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优留的决定第八十五章 高阙塞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国人识破了围秦救楚?第八百零五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给面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调教!第二百六十八章 苏代提出的惊人建议第三百五十一章 吕不韦和阳泉君的密谋第五十八章 解决之道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进祁连山第三百五十三章 赵丹的王牌骑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传令和大家随便聊聊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仪式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会师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说韩王然第三百二十三章 赵丹的小心机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九百零五章 婚礼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国的顾虑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够挽救局面的机会?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将武安君召回关中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七百零四章 长治城的情况似乎不太好第八十六章 麻烦大了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卖?第一百二十四章 赵丹的真正目的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宫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