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赵国骑兵五百主李牧

突然出现在匈奴面前的,是一支五百人的赵国骑兵。

这些赵国骑兵一个个面色坚毅,其中许多人的长相和面前的匈奴人颇有几分相似,正是来自于赵国北方五郡的林胡、楼烦骑兵。

而刚才一箭射死这名匈奴百夫长的,便是这支赵国骑兵的首领,年轻的赵军五百主李牧。

WWW⊕tt kan⊕¢O

蹄声如雷,五百赵国骑兵高坐马鞍之上,齐齐弯弓搭箭,密集的箭雨瞬间将还没有来得及和坐骑会合的这几十名匈奴士兵给全部覆盖。

这些匈奴骑兵一个个都是身着简单皮衣,少数几个人身上的皮甲在密集的箭雨覆盖之下根本毫无作用,当场就被射翻了一大片。

等到箭雨覆盖完毕之后,还能够站着的匈奴人不过只有十来个人了。

这些匈奴人根本无心恋战,一个个翻身上马,亡命逃窜。

李牧冷笑一声,从背后箭袋又摸出一支利箭,弯弓拉弦。

“既已来了,就统统把脑袋留下罢!”

弓如满月,箭似流星。

“嗖嗖嗖!”

匈奴骑兵接二连三中箭倒地,随后被赶上来的赵国骑兵一刀枭首。

李牧再度拉弓射去,一箭射中了最后一名仍在逃窜的匈奴骑士胯下战马后腿,战马吃痛之下无法保持平衡倒地,马上的匈奴骑兵好像一个炮弹一样被甩飞出去,划出一道抛物线重重摔在地上,整个人被摔得七荤八素,不知东西南北。

等到这名匈奴骑兵好不容易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被赵国骑兵们策马团团围住,一张张脸杀气腾腾,一把把刀剑寒光闪烁,还滴着热血。

这名匈奴骑兵大叫一声,竟然直接被吓晕了过去。

一滩水渍从匈奴骑兵的裤裆缓缓流出,让草地都湿了一小片。

这一幕显然让所有的赵国骑兵都有些意想不到,不由得面面相觑,均觉有些好笑。

“五百主,咋办?”

李牧同样也是有些无语,想了想才道:“把这匈奴人弄醒,问问情况!”

由于多年和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作战,赵国北方五郡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特有的防御机制。

整个北方五郡之中一旦出现匈奴,就会通过烽燧台的狼烟相互通传。

临近的郡一旦发现没有匈奴入侵,就会开始派出一小部分部队先行支援遭受入侵的郡,大部队则会等到邯郸王命和兵符的到来才出动。

这一次李牧所率领的这支五百人骑兵,便是从九原郡而来。

自从在代郡一战中立下战功之后,李牧的爵位提升到了第六等,职位也被升到了五百主,从高阙塞调到了九原郡,正好奉命来援。

几名赵国骑兵得到李牧的命令之后便嘻嘻哈哈的跳下了马,提着昏迷不醒的匈奴骑兵就朝着不远处的一条小河去了。

片刻之后,这些赵国骑兵若无其事的提着一颗人头回返到李牧的面前:“五百主,已经问出来了,匈奴一支千人队骑兵半个时辰前刚从此处经过,想来是朝着云中城去了。

“云中城?”李牧皱了皱眉,开口问道:“汝等有人识得前往云中城的路吗?”

一名赵国楼烦骑兵开口道:“五百主,云中郡乃是吾幼时成长之地,从此处往东南大约三天时间、快马一天时间可至。”

虽然这是一名楼烦胡人,但是说赵国语的时候却颇为流利,不看脸单听口音的话绝对分辨不出这是一个胡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武灵王当年所说过的一句话。

“胡骑行动飘忽,若欲驱逐之,或臣服之,非徒兵足以胜任。”

正是在这样的方针政策下,赵国在击败了楼烦林胡两部之后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威逼利诱将这两部收为己用,其中楼烦部更是整个部落投诚成为了赵国的子民,每年都会从赵国获得粮食,渐渐的开始融入赵国之中。

这名楼烦骑兵流利的赵语就是赵国政策的一个证明,事实上李牧所率领的这支五百人的赵国骑兵之中,至少有四百多人都是林胡和楼烦人。

毕竟在马镫马鞍等马具没有普及的年代,游牧民族培养一名骑兵的成本几乎是零,比农耕民族要强了几百倍。

李牧看了看身边的部下们,发现不少人的马鞍旁边都挂着匈奴人的脑袋,不过由于匈奴人的脑袋只有几十个的缘故,显然并不够分。

李牧笑了一笑,道:“那便继续南下,跟着这群匈奴人走!”

作为在高阙塞驻守了好几年的老兵,李牧对于匈奴人的底细还是非常清楚的。

通常来说,匈奴人的番号都是有水分的,一个万骑一般也就五六千人。

除非是休利单于直属的精锐骑兵,否则的话匈奴的万骑基本不可能达到八千,而休利单于的麾下如今也不过只有一个九千人的直属万骑而已。

像这样匈奴小部落的千骑,撑死也就六七百人,和李牧率领的五百赵国骑兵数量相差不大,李牧甚至觉得自己的胜算更高一点。

李牧一拨马缰,一马当先率领着身后的五百名赵国骑兵急速南下追赶匈奴人。

这一跑就是两个时辰。

眼看已经是日落时分,一座小村庄突然出现在了李牧的面前,几道浓烟从村庄之中冒出,呼啸的秋风隐约带来了几声尖叫,还有牲畜在村外乱跑。

“不好!”李牧心中一紧,双腿下意识的夹紧了马腹,开始加快速度。

在归顺赵国之后,林胡人和楼烦人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也有一部分人慢慢的习惯了定居生活,开始和赵人混居,这种小村庄便是由此而来。

照理来说,在见到长城烽燧之后,县长便应当传令各地,十里八乡的居民都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撤入附近的城邑之中,但这座村庄不知为何却并没有撤退。 WWW★ ттκan★ ℃ O

可此时此刻已经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了,马蹄翻飞间李牧已经带领着自己的属下们飞速的接近了这座村庄,火光冲天的村庄之中已经处处是匈奴骑兵肆虐的身影和赵国民众的惊慌惨叫之声。

一小支匈奴骑兵在村外游弋,每当见到村民逃出的时候便纵马追上,肆意砍杀射杀。

鲜血淋漓,滴滴自匈奴骑兵的刀锋落下,再配上那狰狞的面容和猖狂的笑声,更显出赵国民众的凄惨和无助。

“混账东西!”李牧一下子就红了眼睛,从背后取下长弓。

双方之间的距离急速拉近。

直到这个时候,村外的这一小支匈奴骑兵才注意到了李牧所部滚滚而来的烟尘,并且很快就认出了李牧所部的身份。

“赵国人,是赵国骑兵!”一名匈奴百夫长惊慌大叫,显然根本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竟然会有如此之多的赵国骑兵出现在此地。

李牧深吸一口气,搭弓上弦,用力拉满,瞄准。

整个世界的时间流速时候瞬间就变得缓慢了下来,李牧的眼睛死死的盯着百步之外的匈奴百夫长,甚至能够清楚的看到对方那左脸上丑陋无比的大痦子。

“死去!”

李牧心中默念一声,果断无比的松开了拉弓的右手。

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国传来的好消息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胜无疑之计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三十一章 后宫第九百六十一章 赵丹教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东太守府惊变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泽的失误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无忌的“艳遇”第一百五十七章 让秦王稷自己来和寡人谈!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绝望的魏王圉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调教!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让赵丹觉得很意外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饶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须出奇?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赵丹的恶当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从邯郸出发的使团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赵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颇第二十三章 打秋风第二百五十章 繆贤带来的好消息和坏消息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怀鬼胎的义渠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谈话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还是灭国,汝自己选吧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飞猛进的李牧第二百九十章 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来一次以史为镜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园献计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会第八百七十五章 后胜说齐王第六百七十八章 义渠胜,汝的好事上门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赵国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赵国使者来到了郢都第五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总要与时俱进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胆请太子选择第一百六十章郁闷的白起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军出征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论战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五百五十一章 义渠人屠第一千零六章 秋议伐楚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够胡吹大气?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赵括的任务第二十六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 3第一百七十八章 给你甜头不是因为犒赏你,而是寡人要收你当小弟第八百六十八章 黄歇的困境第七百四十五章 吕不韦的好主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军的反击第七百四十七章 结束的序幕第八百七十二章 吕不韦的计策第五百八十六章 吕不韦的赌注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七百七十三章 对峙第七百一十章 是时候破釜沉舟了第三百九十章 风雨欲来第一千零七章 三线开战?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赵国人这是在抢劫!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儿营之旅第九百一十九章 这赵国使团,吾今日是请定了!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六百三十章 灭还是和?第四百九十六章 敌人的忧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谈,夜袭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冲阵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会议 1第一千零六章 秋议伐楚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赵人决战第七十五章 诱之以利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单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报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们赵国要求不高,你们秦国只需要割点土地就行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韩非的建议第五百一十八章 会见齐国君臣第五十九章 楼昌的提议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无忌的纠结第七百三十一章 别无选择的段干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装甲呈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胜利的消息传回了邯郸第九百九十六章 赵国、赵政第五百九十章 秋风送爽第七十六章 一郡换一国第七百三十一章 别无选择的段干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会见齐国君臣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荆关和炼铁厂第六百八十四章 让人放心的韩王然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国人的疯狂攻势第九百零四章 李园进宫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干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荆关和炼铁厂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问计第四十三章 毛遂说楚王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七十六章 一郡换一国第七百三十五章 无非成王败寇第六百八十九章 战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