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宜阳城的归属

<!--divstyle="color:#f00">热门推荐:

是的,在击败了秦国之后,赵国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那个战国七雄之中最为强大的、唯我独尊的那个国家。

这从韩王然对待赵丹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不知赵王有何事相商?”韩王然说话的时候态度无比的客气。

即便面前的赵丹从血缘的角度来说乃是韩王然的妹夫,但是聪明的韩王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大舅子该有的威风,反而却多少显得有些谦卑。

韩王然并不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国君对另外一名国君表现出谦卑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地方,这在战国时代几乎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了。

事实上当年韩王然去咸阳朝见秦王稷之时在咸阳所遭受的待遇,那才是让韩王然毕生难忘的羞辱。

和秦王稷的羞辱比起来,仅仅是把姿态摆的稍微高一些,甚至还会和韩王然客气几句的赵丹在韩王然的心中无疑就显得更加的令人心生好感了。

赵丹看着韩王然,脸上带着让人如沐春风的虚假微笑,心中想的却是历史上的那些史学家对于这位国君的评语。

老狐狸这三个字,韩王然应当是当之无愧的。

历史上的战国时代,韩国虽然被秦国越打越弱,但最后还是支撑到了战国最后十年才亡国,可以说是比较令人意外的了。

不得不说,韩王然的手段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不是谁都能够把一个不停衰落的国家治理得不生内乱,并能够在不停失败的同时仍旧牢牢掌握住最高权力的。

不仅如此,这位韩王然甚至还在秦始皇的时代派出了郑国这么一个超级间谍,想要利用郑国渠来拖垮秦国的国力。

只可惜英明的秦始皇和强大的秦国让韩王然的这一切谋划都成为了泡影。

很显然,这位老狐狸还并不够狡猾。

后世史学家对于这位国君的评价多是批评他鼠目寸光,只知道耍小手段,重视眼前的小利而忽视了对国家的建设,一昧取悦秦国而并不知道团结其他五国等等。

赵丹今天之所以召见韩王然,正是因为冲着这个缺点而来。

只见赵丹笑着对韩王然说道:“韩王,今日请汝过来相会,其实有一件好事要告知韩王。”

“好事?”韩王然的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笑容,对着赵丹说道:“还请赵王明言,到底是何好事?”

赵丹笑了一笑,开口对着面前的韩王然说道:“韩王可希望宜阳城重归韩国?”

“宜阳?”韩王然听到这句话之后先是一愣,随后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对着赵丹说道:“难道赵王有办法令秦王将宜阳城归还韩国?”

这倒也不怪韩王然如此失态,实在是宜阳城这座城市,对于韩国来说太过重要了。

韩国之所以能够在整个战国期间屹立七雄之列而不倒,宜阳城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宜阳城既是韩国最大的铁矿产地,同时又是韩国最大的冶炼基地和兵器制造之地。

正是凭借着宜阳城之中源源不断产出的兵甲箭矢,韩国士卒才会被苏秦夸赞为是“被坚甲,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

在失去了宜阳城之后,韩国的军事力量就遭到了极大的削弱,至今都没有完全恢复。

所以韩王然是非常希望宜阳城能够重归韩国之手的。

虽然说当年宜阳城之中的那些韩国工匠都在破城之后被秦国人掳走,但是毕竟韩国的匠人也不是全部集中在宜阳城的。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重新培养,韩国已经有了新一代的匠人,缺的就是宜阳这样的材料基地和生产中心。

但要是宜阳城能够回归韩国的话,那么韩王然觉得,自己短时间内应该就能够让韩国的生产水平恢复到巅峰状态。

这对于韩国军队的战斗力来说,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提升。

除此之外,宜阳城在地理战略上对于韩国来说也同样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座城市就位于秦国崤函通道的正东方,是韩国人用来抵挡秦国东进的最佳堡垒。

如果两年前宜阳城还在韩国人手中的话,那么秦军就不可能在长平之战的前期如此轻易的将韩国的上党郡和本土隔离开来,也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就威胁到韩国的首都新郑。

可以这么说,在韩王然的心中,宜阳城这座城市的重要性,甚至不在如今的韩国首都新郑之下。

正是因为这座城市是如此的重要,因此韩王然这样老狐狸般的人物在听到了宜阳城有可能回归韩国之后,都会变得如此的激动和失态。

赵丹笑着看着韩王然,对着韩王然十分肯定的说道:“韩王想的并没有错,寡人确实已经要求秦王稷将宜阳城给归还,秦王稷也同样答应了这个要求。但是——”

话说到这里,赵丹十分明显的停顿了一下。

这韩王然是何等人物,立刻就明白了赵丹的意思,开口对着赵丹说道:“赵王,若是韩国在此事上能够起到任何作用的话,便请赵王直接开口。”

赵丹暗赞这韩王然果然上道,于是也不再客气,开门见山的说道:“韩王应当记得,在发动这一次河东郡之战的之前,寡人对韩王的许诺。”

韩王然点头道:“寡人当然记得。”

赵丹笑道:“如果寡人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寡人许诺给韩王的,乃是平阳城。”

韩王然再次点头表示赞同。

赵丹说道:“如今这河东郡已经是被三晋联军给打下来了,平阳亦是早以归属韩国。但是——”

赵丹刻意的停顿了一下,深深的看了韩王然一眼,大有深意的说道:“寡人答应给予韩王的只是平阳城,这宜阳城可不包括在内啊。”

韩王然再一次的愣住了,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好像开始明白了些什么。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韩王然才试探性的说道:“所以赵王的意思是,希望寡人付出一些代价?”

赵丹笑道:“韩王果然聪明。”

对于这个三晋之盟的两个小弟韩国和魏国,赵丹向来秉承的是“我吃肉你们喝汤”的态度。

在这样的态度下,赵丹可以在开战之前将安邑承诺给魏国,将平阳承诺韩国。

毕竟只不过是两座城市罢了,相对于赵国所获得的大半个河东郡来说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但现在这个情况又有所不同。

如果让韩国同时获得了平阳、宜阳两座城市,那么韩国人的收获就有点太大了。

一个强大的韩国,还会心甘情愿的当赵国小弟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赵丹当然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毕竟赵韩两国现在是盟友,但是未来肯定要成为敌人的,除非赵丹不想一统天下了。

于是赵丹也不废话,直接开口对着韩王然说道:“如果韩王愿意的话,那么便可以用平阳来交换宜阳。”

这就是赵丹的打算。

平阳,宜阳,一字之差,但却是两座完全不同的城市。

它们虽然都是韩国曾经的首都,但是一座在河东,一座在中原,之间足有数百里的距离。

赵丹现在就是要让韩王然把河东郡之中的平阳交给赵国,然后中原的宜阳城就可以归还给韩国了。

从赵国的角度来说,这么做之后整个河东郡绝大部分都归赵国所有,仅有安邑还是魏国的,比之前韩魏两国都在河东郡有飞地的情况要更好一些。..

而从韩国人的角度来看,用宜阳换平阳,应该也是一件能够接受的事情,毕竟宜阳本来就比平阳要重要得多。

这个提议并不是赵丹一时起意,而是早就和赵国的大臣们商量好了。

正是在这样的考量下,赵丹才会特地在和秦王稷的谈判之中提出了要求秦国割让宜阳的要求。

总的来说,赵丹觉得这件事情无论是对于韩国也好,还是对于赵国也罢,那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一件事情。

双赢。

当然了,有赢家就会有输家,唯一在这件事情之中受损的国家其实只有一个,那便是白白割让了宜阳城的秦国。

所以赵丹觉得,韩王然应该是会同意这个条件的。

赵丹猜对了。

在沉思了一会之后,韩王然抬起头来,十分果断的对着赵丹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寡人愿意以平阳城来交换宜阳城!”

赵丹和韩王然对视一眼,两人都十分愉快的笑了起来。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战第七百三十一章 别无选择的段干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传令第八百六十三章 冯亭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势的走向脱离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四百零一章 栎阳城外的心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谈,夜袭第六百七十一章 战争会议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态转变的韩王然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骑兵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二百二十一章 关于魏国是否应该发兵的争吵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领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亚洲大一统?第五百九十六章 选择目标第八百四十三章 战局会议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郸城里来了三个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议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无忌,汝竟然行此窃贼之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泽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虽然赵丹很想打秦国,然而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来寡人的赵国骑兵已经这么强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临淄城里的人都疯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轻敌的李牧?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况入宫第一千零八章 赵丹的构想第九百六十章 司马信第七百三十章 魏国的条件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九百一十一章 惨就一个字第九百七十章 胜利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儿营中小孤儿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视和目光长远之间的矛盾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赵丹的诡计啊第七百七十章 六国伐赵!第八百三十九章 韩王然的失态第八百二十二章 穷寇莫追第二十七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 4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七百四十二章 赵丹的真正计划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五百五十三章 栎阳惊变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场很坚定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气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会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触即发的大战第九百七十章 胜利第八百八十二章 战前准备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请诸位静听第二百二十八章 围秦救楚?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个目标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请求第六百九十八章 吕不韦的为难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荆关和炼铁厂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与蔡泽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赢献计第二百四十三章 胜利的消息传回了邯郸第三十二章 赵姬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党危情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袭第四百零一章 栎阳城外的心机和大家随便聊聊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国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赵人决战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内部的争执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战局第三十九章 讯息第七百四十八章 赵军出征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国者,死!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国真正的和平条件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够挽救局面的机会?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国传来的好消息第九百七十八章 赵括南下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内讧第一百八十三章 虽有廉颇乐乘庞煖,但寡人的心中还是李牧最重要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赵氏第五百五十二章 栎阳城内的变化第六百六十八章 吕不韦回来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泽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赵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七十六章 一郡换一国第二百六十章 是时候让燕国换一个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三百七十四章 韩非的建议第六百零三章 贤掸的美好生活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胆请太子选择第七百八十一章 说齐第一百三十六章 赵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