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宫体察民情

wwん.la

正是春耕的季节,这一天,一辆并不起眼的马车缓缓的在几名侍卫的护卫下,从赵国宫城的一座不起眼的侧门驶出。

在马车上坐的不是别人,正是赵丹和赵恒父子。

在邯郸城外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春天的归来让绿色成为了这片大地的主题曲,随处可见忙忙碌碌的行人们在道路上走过。

马车大约驶出了数里之外后,道路两边的农田就慢慢的变多了起来,许多农人在田间劳作,更有不少年纪尚幼的总角小儿于田埂之上四处奔跑嬉戏,推搡打闹。

间或有人不小心被同伴推下田间将衣裳溅得一身泥水,随之而来的必定就是一番哭闹和大人的责骂。

好一副春天的热闹景象!

赵丹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由暗生感慨,示意马车停了下来,带着赵恒下了马车,朝着不远处的一片农田走去。

赵丹这一行人虽然身着便服,但是身上的衣服仍旧是十分的显眼,瞬间就吸引了附近不少农人的目光。

赵丹走到某块田地旁边,对着一名正在用耒耜耕地的老者招呼道:“老丈,有些事情想要询问一二,不知可否?”

老者楞了一下,打量了赵丹等人一眼,随后朝着赵丹走了过来,恭敬道:“不知这位先生要问何事?”

这年头人和人之间的等级是十分森严的,这从衣着之中就可以提现的出来,因此仅仅需要看一眼,老者就知道赵丹属于贵族阶级之中的一员,态度自然十分恭敬。

赵丹对着老者做了个揖,笑道:“吾乃魏人,先祖出自赵国,如今听闻赵王招贤,故吾欲携子回归赵国,或能入内史门下为官。途径此处见老丈在此耕作,想了解一下老丈这种植的是何物?”

老者这才恍然,笑道:“原来却是才子归来,不瞒先生,这田地之中所种者,乃稷也。”

稷,战国时代谷物的一种,被誉为百谷之长,是谷神的化身,在如今的中原大地之中广泛种植。

赵丹笑道:“敢问老丈岁收如何?”

老者一听这话立刻抬起头来,有些得意的对着赵丹道:“岁收两石。”

“什么?”赵丹十分明显的吃了一惊,道:“莫非老丈这田乃是上田?”

上田,就是上好的田地。

老者嘿嘿一笑,道:“正是!”

赵丹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那么老丈的生活想来过得颇为不错了。”

老者见赵丹问得仔细,干脆也不耕地了,走上田垄来一五一十的和赵丹算了一笔账。

根据赵国之前的原则,上田是只有一百亩,中田两百亩,下田三百亩。

赵丹又问道:“如此说来,老丈莫非是岁耕种者?”

一旁的赵恒忍不住开口问道:“父……翁,何谓岁耕种者?”

老者看了一眼赵恒,笑道:“看来这位公子对此并不了解。所谓岁耕种者,便是岁岁皆耕种之人也。”

“什么?”赵恒惊讶道:“难道这世上还有并非岁岁耕种之人?”

赵丹和老者对视一眼,同时大笑。

赵丹摸了摸自己长子的头,道:“恒儿啊,这土地乃是有肥力的,若是肥力不足,便需要休耕养田。故只有老丈这般的上田方是岁岁耕种,中田和下田皆需要定时休耕以养土地肥力。”

赵恒被臊得满脸通红,但仍旧问道:“可若是休耕的话,农人又该如何有食物果腹?”

赵丹笑道:“可以轮作啊,轮作的话便能够让土地的肥力得到恢复……”

赵丹说着,突然闭上了嘴巴,若有所思。

其他人见状不由得均有些奇怪。

过了片刻之后,赵丹回过神来,笑道:“方才突然想到某些事情,有些走神,还请老丈见谅。对了,还未请教老丈岁入如何,开支多少?”

这老丈笑道:“还请先生不要见怪,某不过一小民,如何识得这些数算之法?这岁入总数可知,具体开支却是有些难算。”

赵丹闻言不由哑然,但很快就笑道:“无妨,寡……吾可为老丈一算。”

然后赵丹就开始算了。

一百亩上田,亩产两石,那么一年的收成打成栗米就是两百石粮食,除掉十分之一的税二十石,那么就还剩一百八十石粮食。

由于赵国规定成年男子必须单独自立门户,所以通常来说一家子的人口数量不会超过五人。

以五人来算的话,一人每月的口粮是一石半,五个人一年就是九十石口粮,那么就还剩下九十石的粮食。

算到这里,赵丹忍不住有些惊讶的对着这名老者说道:“老丈,如此一来的话,汝的生活似乎颇为富足啊。”

老者呆了一下,苦笑道:“先生误会了,这九十石不过乃是扣去口粮之后的剩余。某还要将粮食卖出置换农具,逢年过节时亦要为家人添置衣物,加上还需上交赋税与国家,丧事喜事也需用钱。这一年下来能够有十石二十石粮食剩余便是丰年,若是有个天灾*,饿肚子亦是常见啊。”

赵丹的脸色渐渐的变得严肃了起来。

无论是从气色还是农田上奔跑的小孩,乃至是这位老者手中还算颇为崭新的农具来看,这老者其实已经是过得比较不错的那些农民,放在后世40、50年代可能都算得上富农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富农之家,日子都过得并不宽裕,那么赵国之中的中农和下农甚至是贫农们,日子又过得是如何凄惨?

赵丹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国君似乎——有点不合格啊。

自从穿越以来,赵丹的目光一直都放在了和秦国的争霸方面,各项改革措施也主要是围绕着军队建设展开,却在无意间忽略了农民这个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群体。

老农看着赵丹的神情,似乎猜到了赵丹心中的想法,笑道:“先生可是以为某家生活难过?”

赵恒忍不住插嘴道:“难道老丈以为这生活尚可?”

“当然!”老农笑道:“自老汉出生以来,赵国便是年年一小战,三年一大仗,若是赢了还好,被魏国人和秦国人打进来时,连一点收成都不会有,而且说不得还要死人哩!如今咱赵国对外连战连捷,老汉两个儿子也在军中立了功,前阵子才来信说在河东郡分了田,将家人都带去了河东哩。这赵国的强大啊,便是咱农人的福气哩!”

说着老丈又指了指自己正在农田旁玩耍的几个孙子,笑道:“这几个小子,等到长大之后也要去从军打仗,说不得还能够在关中分田哩!”

周围也有几名农人正在歇息,其中一名中年男子听了笑道:“季老所言极是,咱赵国现在强大哩,所以日子才过得好。要不然往年吃了败仗,谁家不得饿死几个人?”

众人纷纷附和。

在后世,可能很多人以为所谓的古代盛世就是人人吃得饱穿的暖,可能手里还有点闲钱。

其实这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饥荒,能够保证绝大部分的国民饿不死,这就足够称得上是“盛世”二字了。

赵丹似乎有些神思不属,又和老丈以及农人们闲聊了几句,信手塞给了一旁玩耍的老丈孙子几枚赵国刀币,得到一番感谢之后离开了农田。

当坐在马车上的时候,一直若有所思的赵丹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东西,用力的一拍大腿,对着面前的御者说道:“速速回宫!”

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吕不韦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还是灭楚第九百六十一章 赵丹教子关于春节期间的更新说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机会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来?吾可不吃汝这一套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难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八百零九章 观望的各国第一百七十七章 归国无门的魏无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宫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标——关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发慈悲的答应吧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义,攻破这座赵国人的城市!第九百四十七章 纺织坊第一百三十章 杀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国传来的好消息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马梗的末路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怀第二百二十八章 围秦救楚?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讯啊大王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说韩王然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报传回了邯郸第一百二十四章 赵丹的真正目的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难抉择第三百二十三章 赵丹的小心机第七百零九章 郑朱使燕第九百三十八章 献城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先打谁?第六章 微操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战起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还是灭楚第三百一十五章 愿献五百里河东郡之地与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马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九百三十三章 赵国内部的分歧第三百八十二章 对阵第二百六十章 是时候让燕国换一个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赵丹的两件事情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标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争执第七百六十二章 缓缓生长的赵国科技树第二十一章 苏代使齐 4第九百三十章 蔡泽的机会第二百二十二章 韩王然的纠结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后逢生的郭开第二百六十七章 从河东郡传回来的消息让赵丹很高兴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国人的动向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触即发的大战第三百零三章 楚国要崩?第三十九章 讯息第八百八十五章 胜利和板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怀心思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气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四百三十三章 从今日起,那便是赵国的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七百零六章 夜袭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四百零三章 战还是不战?第六十章 上党郡的重要性第四十九章 咸阳宫议 1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临淄第四百四十七章 赵丹和魏无忌都很高兴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三十一章 后宫第六百六十八章 吕不韦回来了第六百六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发兵攻秦?第三百二十章 两个废物!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会急躁第二十四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 1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压力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问计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无忌真会造反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请第一百零二章 秦蛮子,妄想!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踪的歌姬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军出征第三十三章 监察卫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颇克曲沃第五百五十九章 让赵国人尝尝寡人的厉害!第四百二十九章 换家第六百六十四章 芈宸夜会武安君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郸应对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单第三百五十一章 吕不韦和阳泉君的密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离世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占寡人的便宜第六百三十章 灭还是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蓟都风云第二百七十章 唯强者方可自保也!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无忌觉得自己可能是带不动这些猪队友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赵丹的底线第三百六十九章 赵国人的脑子肯定是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