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郸应对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场会议正在龙台之中召开。

赵丹笑眯眯的听着面前相邦赵胜的汇报。

“大王,如今已经迁移罪囚及其家人共计一万户前往朔方、河套两郡,加上原有的林胡部落之人,如今两郡之中的子民应当有十五万人左右。”

两个郡的土地,十五万的人口。赵丹想了想,问道:“没有更多的罪囚了?”

回答赵丹这个问题的是司寇赵豹:“回大王,去年已经向河东郡迁移了十万罪囚……”

赵丹了然的点了点头,又问道:“编户齐民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战国七雄之中,推行郡县制最彻底的国家无疑就是秦国和赵国。

想要把郡县制彻底推行开来,编户齐民就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把人口都登记在册了,官府才能够对于自己能够在平时收多少税、战时征发多少民夫青壮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把国家的战争潜力给发挥出来。

虞信道:“此事还在统计之中,不过由于两郡目前地广人稀,估计应当要三到五个月方能够完成此项统计。”

赵丹又问道:“筑城情况如何了?”

回答赵丹的是廉颇:“李牧、许历两人均已率军抵达筑城处,应该便是在这几天内开始筑城。”

筑城,这是自从夏朝以来华夏人就很喜欢干的一件事情,周朝更是将这项技能点到了巅峰。

周朝初立的时候,还有很多商朝人不肯屈服,于是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便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让他们以殖民者的身份前往东部广阔无垠的中原地带去殖民。

是的,所谓的分封诸侯,实际上就是在地图上随便指一块地盘给你,打得下来就是你的封国,打不下来你就哪凉快哪呆着去,这也就是所谓的“遥封”。

封国就是殖民地。

所以从大规模开拓殖民地的角度来讲,周朝贵族们整整领先了西欧国家两千年。

这些被分封的殖民者大部分都是周朝姬姓贵族,只可惜几百年的大浪淘沙过后,当年分封的那些诸侯国之中只有燕国仍旧存留下来.

其他的国家要么早就已经灭亡在了滚滚的历史浪潮之中,要么就已经被卿大夫以下犯上篡位夺权。

在向东开拓土地的时候,由于周朝的殖民者是少数,所以他们最经常采用的手法就是筑城。

高大的城池会让人有很大的安全感,在城池之内的周朝人就是“国人”,而所有不肯进入城池,不遵周礼不服王化的,就是“野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筑城被赋予了更多的军事作用,不但被用来开疆拓土,更经常用来防备敌国的入侵。

但说战国时代,在战国初年,赫赫有名的大军事家吴起为了遏制秦国,在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后分别在河西之地筑临晋、元里、吴三座城市。

秦国为了防备山东各国入侵,同样修筑了大名鼎鼎的函谷关。

赵国为了防备秦国,修筑了蔺、离石。

如今既然赵国夺得了河套两郡,那么筑城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一来总不可能让郡守和官员们在马上和帐篷里办公,而来也能够在河套地区拥有一些坚固的据点。

所以赵丹立刻就道:“命令下去,各部门务必要配合好这件事情,征调民夫和物资等不得缺少,必须足额足量交付!”

如果打下了地盘却不能够坚守,那么一切就都是空谈。

对于赵丹的这个命令,在场的诸位大臣都没有什么意见。

所以赵丹很快就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诸卿,根据近日胡衣卫线人们所送来的情报,我们的老朋友秦王稷又开始不甘寂寞,准备暗中联络其他诸国攻击赵国!”

一听到这番话,在场的赵国重臣们就收敛起了脸上的笑容,开始变得严肃了起来。

赵丹看了一眼身边的繆贤:“繆卿,汝来介绍一下情况。”

繆贤道:“根据可靠情报,如今魏国已经和秦国暗中同盟,齐国似乎也站到了秦国一边,其余各国的动向暂时不能确定。”

“什么?”赵国重臣们顿时变色。

赵胜大怒道:“这魏国好生没有道理,明明河东郡一战之中收获颇丰,如今却竟然对吾赵国起了异心!”

赵丹笑吟吟的看赵胜一眼,知道自己的这位叔父之所以如此大为光火,其中固然有着对于魏国背叛的不满,但更多的其实是为了赵胜自己洗脱嫌疑。

毕竟谁都知道,如今魏国真正的掌权者魏无忌和赵胜之间的关系可是非常密切的。

只见赵胜对着赵丹说道:“大王者,魏国野心不死,竟然妄图勾结秦国攻击赵国,臣请大王出兵伐魏,惩戒魏国!”

别看赵胜这么一番话慷慨激昂,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同。

几乎是在赵胜话音刚落的时候,虞信就摇头道:“平原君此举不妥。”

赵胜怒道:“有何不妥?”

虞信道:“如今当世皆知魏国乃是吾赵国之盟友,若无真凭实据便轻易发兵讨伐魏国,岂不是落人口实,令盟友离心?”

赵胜无言以对。

虞信这话确实是有道理的,毕竟现在魏国也没有公然背离盟约,更没有直接进攻赵国,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赵国出兵伐魏的话,那么背叛盟约的反而是赵国自己了。

赵丹咳嗽一声,开口问道:“那么虞卿觉得寡人应该如何处理此事?难道就眼睁睁的等着秦魏齐三国来攻击赵国不成?”

虞信开口道:“回大王,虽然不能够攻击魏国,但是大王可以先下手为强,攻击秦国!秦国乃是此次连横之主要发起者,若是秦国败北,那么连横便不攻自破。”

赵丹一听,觉得虞信这话似乎还挺有道理的。

于是赵丹便开口道:“诸卿,这率先攻击秦国一事,不知道诸位卿家认为如何?”

老实说,赵丹的心里是真不想打仗,毕竟河套地区才刚刚拿下来,赵国需要的是时间来巩固统治,发展农业,从而达到让国家强大的目的。

但是就现在这个情况,很显然这一仗是不打不行了,毕竟其他几个国家也不是傻子,谁会眼睁睁的看着赵国变得更加强大,然后再出兵来讨伐自己呢?

廉颇想了想率先开口说道:“其实大王率先攻击秦国,的确也是一个可行之策。”

另外一边的庞煖看上去则有些担心,道:“若是攻击秦国的话,会不会被其余诸国所忌惮呢?”

赵丹一听这话,就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大行郑朱,问道:“以大夫之见,寡人应当如何?”

作为负责外交的大行,郑朱如今也是赵国七大重臣之一,而且手底下也有一个外交参谋部,专门研究这个国际关系的事情,所以赵丹在这个时候征求郑朱的意见也是很正常的。

郑朱想了想,对着赵丹说道:“大王,以如今之局势来看,即便是大王不主动出击,那么等到秦国连横完毕之后也会出兵伐赵。因此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如此一来的话在伐秦的同时大王还可以派出使者前往各国,或威逼或利诱,如此一来更加容易成事。”

赵丹沉吟半晌,道:“这听起来似乎还算不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诸卿觉得,应当从哪个方向讨伐秦国呢?”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百三十章 魏国的条件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园的谈判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较劲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势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气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七百七十五章 吕不韦整个人都震惊了第四百零六章 兵临城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范睢大哥还是请你闭嘴吧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将可抵挡李牧!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阳闲话第三百八十六章 吕不韦的心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会议第八十六章 麻烦大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关中战况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韩王然的纠结第二百六十八章 苏代提出的惊人建议第八百三十三章 这个春天有点冷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国伐秦?第三百零七章 岸门之战第六百四十八章 赵丹的处置第六百三十章 灭还是和?第七十二章 对燕策略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战第五百八十章 四个消息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趁火打劫?寡人最喜欢了!第八十六章 麻烦大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给自己的儿子好好的上了一课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个邯郸姬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献药第三章 争论第六百九十二章 郁闷的剧辛第七百二十六章 后胜有点慌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门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满满的司马梗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献药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郸城里来了三个人第二百零七章 魏无忌为相,寡人看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国君,是否救赵?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态的韩王然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从了那赵丹小儿吧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择和惊变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锤定音的李牧第八百二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六百七十二章 赵胜的赌注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八百六十八章 黄歇的困境第八百七十二章 吕不韦的计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乐间,汝能否联络赵国?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泽的外交方略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园的谈判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计寡人?白羊王汝还未够班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赵括遭遇的挫折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赵丹的两件事情第四百零八章 阵前相会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觉得趁火打劫是一个好习惯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进祁连山第九百九十章 风雨飘摇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艰难决定第六百二十三章 触目惊心的事实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郸城里来了三个人第四章 借粮第五百二十七章 开幕大典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三百七十六章 卫竭说齐王建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须割让此二城第九百四十八章 吕不韦的大麻烦第一百四十五章 齐、魏、楚、韩第三百零三章 楚国要崩?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国的顾虑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税案第十九章 苏代使齐 2第一百六十四章 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谋划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谁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杀案的真相第八百六十七章 谢幕和揭幕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将可抵挡李牧!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当成秦王稷,还是把自己当成蔺相如了?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驾亲征第二百八十九章 赵括遭遇的挫折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给任何可乘之机!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四百九十章 设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会议第一百七十六章 从今日起,上党郡便为赵国所有!第三百九十章 风雨欲来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七百六十一章 荆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