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请忍一时之气

足足过了好一会之后,赵柱才闷闷的哼了一声,道:“不高。”

作为秦国太子,赵柱所了解到的战场内情可是比吕不韦要多上太多了。

如今的秦国前线王城防线其实已经是左支右绌,有些难以抵挡了。

这更不要提现在还有着两万赵国骑兵在栎阳、咸阳之间来回纵横呢!

就是因为知道情况不妙,所以赵柱才希望赌一把。

要是能够直接出兵歼灭掉这支赵国骑兵,或许能够借此一举翻盘。

在得到了赵柱的回答之后,吕不韦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道:“既然此战难以言胜,那么君上为何不建议大王,让大王和那赵王丹议和?”

赵柱瞪了吕不韦一眼,道:“大王之脾气汝或许不知,但是吾却知之甚详。想要让大王和赵国议和?此事难也!再说那邯郸如今被魏齐两国联军包围,一旦邯郸被破,不但吾大秦此战必胜,而且亦能够乘胜夺回河东,又何须和赵王议和!”

其实议和这种想法,赵柱的心中也不是没有。

打不过就求和呗,这种事情春秋战国几百年来哪个国家都没少干,秦国当然也不例外。

也不止是赵柱,秦国政坛之中的其他大臣们有这种想法的,肯定也不是少数。

但问题就在于赵柱刚刚所说的这两点。

首先,秦王稷不愿意。

至于秦王稷不愿意的理由,那当然就是这位秦国大王不希望在赵丹的面前第三次低下头颅求和。

事不过三啊!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秦国人觉得,现在其实还没有到完全不能赢的地步。

没错,秦国的确是打不过赵国,这一点现在只要是有那么一点头脑的人都得承认。

可是这一场战争并不是秦国和赵国单挑啊,秦国可是有着魏国和齐国这两大盟友呢!

只要魏齐联军给力一点,能够在秦国完全失败之前拿下邯郸,那么到时候无论廉颇愿意或者不愿意,都必须要撤兵回救赵国本土。

这样一来的话,秦国就有了起死回生反杀的机会,甚至说不定还能够连刚刚失去的河东郡都一起夺回来!

在这两大条件的诱惑之下,秦国君臣们虽然明知道打不过,但仍旧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死撑!

但是吕不韦显然对于这种想法非常的不以为然,当即大摇其头,道:“君上此言,谬也。臣敢问君上,如今的局面,君上和大王在战前可曾预想得到?”

赵柱楞了一下,随后缓缓的摇了摇头。

说实话,至少在联合魏齐两国的时候,秦国上下还真是没有想到赵国就抛开近在咫尺的魏齐两国不打,千里迢迢的让大军主力远征关中。

但偏偏赵国就这么做了。

而且不但这么做了,还几乎将整个赵国的精锐都派了过来。

一想到这里,赵柱的心中就不由得有一种仰天长啸的冲动。

多大仇啊这是!

吕不韦又继续问道:“那么臣再请问君上,君上以为那赵王在开战之前,可曾预料到邯郸会被包围?”

赵柱迟疑了一下,然后缓缓道:“这个……应当是有可能预料到的。”

虽然说在外交方面秦国是主动出击联合了齐魏两国,但是具体到这场大战上,实际上是赵国率先发动了进攻。

既然是赵国发动的进攻,那么赵国对于现在邯郸城的危机就一定有所预料。

一想到这里,赵柱的心中又不由得暗自对于那位远在邯郸之中的大王产生了佩服之情。

如果易地而处的话,这种为了胜利不惜让都城陷入危险境地的行为,赵柱觉得自己应当是做不出来的。

吕不韦接着道:“既然如此,那么臣认为,赵国必定早就已经在邯郸城之中早有准备,这魏齐两国联军莫说是三五个月,就是一年半载也未必攻得下邯郸。君上觉得,如今之秦国能在赵军的兵锋之下撑过如此之长的时间吗?”

赵柱十分不爽的看了吕不韦一眼,想了想之后才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亦非全无可能。”

赵柱这心虚的表情完全落入了吕不韦的眼中,但是吕不韦倒也不揭穿赵柱,反而点头道:“君上所言不错,如今大秦帝国上下若能够众志成城奋发坚守,的确是有可能坚守这么长的时间。但问题在于——若是楚国亦助赵伐秦,那么君上觉得此战大秦还能胜否?”

“楚国?”赵柱身体一震,一旁的华阳夫人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异色。

华阳夫人就是一个楚国人。

“正是楚国。”吕不韦道:“如今秦楚关系如何,想必不韦不说,君上心中亦是清楚无比。一旦楚国出兵自武关攻击大秦,届时大秦便将身处两面受敌之绝境,欲议和亦不能也!请君上深思。”

赵柱脸色阴沉,过了好一会才道:“那楚国若是要出兵,则在攻灭鲁国之后便应该出兵攻击魏国或者齐国,又何必劳师动众前来攻击大秦?”

以距离来说,鲁国的土地位于中原东侧,离魏国大梁或者齐国临淄都不远。

要是楚国出兵的话,直接从鲁国的土地上朝着魏国和齐国打过去就行了,多跑个几百里地到西边来打秦国,岂不是舍近求远?

吕不韦大摇其头,道:“君上,楚国若是出兵攻击魏、齐,能必胜乎?不能也。若是楚国出兵攻秦,能必胜乎?能!既然攻秦则必胜,这些许几百里路程对于楚国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赵柱的表情陷入了纠结,良久之后才道:“可是如今楚国态度尚在两可,若是能够争取楚国,未必就不能够重现当年五国伐齐之事。”

看着犹豫不决的赵柱,吕不韦觉得自己是时候抛出杀手锏了。

于是吕不韦挺直了身体,正色道:“君上,如今之秦国虽然稍逊于赵国,但却仍旧是天下大国。可若是继续作战并且再度失败,那么莫要说是收回河东,就连函谷关、南阳郡等地恐怕都将全数失去。难道君上所想要继承的,便是这样一个虚弱不堪的秦国?”

赵柱在听到这句话之后脸色变幻不定,沉默了下来。

吕不韦继续道:“若是如今和赵国休战,那么便可以为大秦争取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只需休养生息几年,等到大秦国力恢复之时,君上也应当继位为王矣。到了那时,君上再携大秦雄师出关攻伐赵国,岂不是更有把握?”

“而且若是秦赵之间停战,那么以赵王之野心必定不会停止对其他国家的攻伐,如此一来赵国必将不容于诸侯。届时君上登高一呼召集诸侯联手,这赵国即便再强,也必将如同当年之齐国一般土崩瓦解!君上,请忍这一时之气,为秦国奠万事之基!”

吕不韦说完这番话,整个人长揖及地,良久不起。

8)

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谋而合第六百七十七章 黄歇,汝是把寡人当傻子吗?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郑安平第五百九十章 秋风送爽第七十七章 废立第三十九章 讯息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内讧第九百一十章 这是什么鬼东西?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十三章 郑朱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论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六百五十章 区别对待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内城外第七百三十五章 无非成王败寇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来寡人的赵国骑兵已经这么强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华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时候准备出兵燕国了第三百五十章 宜阳城的归属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烦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赵丹的杀机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国的困境第三百八十九章 关中还是崤函?第八百七十章 有点烦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将入场的是另外一支精锐虎贲军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来客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赵丹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七百二十七章 齐国的决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胜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五章 外交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八百三十三章 这个春天有点冷第四百零八章 阵前相会第七百三十三章 赵胜的妙计第七百四十章 一个大好机会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仪式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六百二十四章 赵胜入宫第一百二十五章 卖队友第六章 微操第八百一十四章 围城第七百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二百八十一章 诸将,不如随吾而降赵!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八百四十四章 阳翟攻城战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见段干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许久不见第四百二十八章 轻敌的李牧?第一千零六十章 鲁儒第三章 争论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论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赵国人,一通弓箭的事罢了!第四百章 激烈的关中前线战场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税案第五百五十二章 栎阳城内的变化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泽再献计第六百八十五章 韩王然的真正决定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卖?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诉寡人怎么输?第八章 苏代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园可是个聪明人第一千零二章 这个剧本不对啊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个儿真高兴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龙鱼服第五十章 咸阳宫议 2第五百零二章 苏代,汝这是在威胁寡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从今日起,上党郡便为赵国所有!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个目标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会师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后到来第八百四十四章 阳翟攻城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东进?第四百二十九章 换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无忌觉得自己可能是带不动这些猪队友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仪式第二百二十五章 赵丹听到的似乎都是坏消息第九百四十八章 吕不韦的大麻烦第一百三十章 杀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换家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饶第五百三十九章 赵丹教子第八十二章 长平战火 2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推书第五百二十一章 风流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二百七十章 唯强者方可自保也!第一百八十一章 别看你头铁,寡人一句话就能够搞定你第六百七十四章 齐王建的恼火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产生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恼火的魏王圉第七百零四章 长治城的情况似乎不太好第四十九章 咸阳宫议 1第七十六章 一郡换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