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扩土万里

包括首领逐比在内,所有的匈奴护卫队都被杀得干干净净,整个大营之中的情况都已经被控制住了。

当睡醒了一觉的李牧神清气爽的喝着马奶吃着羊肉的时候,眼睛里都是血丝的贤掸正在他的面前汇报着这一次的战果。

“老弱妇孺总计十一万人左右,牛羊马等牲畜的数量加起来超过百万……”

贤掸才刚刚说到这里,李牧就迫不及待的打断了他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多?”

虽然已经有了斥候的汇报,但是根据李牧的猜测,其实能够获得这些数字差不多一半的缴获就已经是大胜了。

贤掸顿了一下,然后说道:“大都督,这一次我们袭击的可是匈奴王庭的本部啊。就在你熟睡的时候,我们的人已经发现了匈奴的大阏氏,以及匈奴单于的五个儿子和女儿,以及大批的匈奴贵族。”

此言一出,李牧整个人都沉浸在了巨大的惊喜之后,片刻之后,帐篷之后才爆发出了一阵歇斯底里的爆笑声。

随后是李牧所发布的命令:“立刻传令下去,全军修整一天,明日带着所有的俘虏和战利品全力西进!对了,马上派人去找义渠胜,让他用最快的速度赶过来和吾会合!”

抓了匈奴人的大阏氏和单于的儿子女儿,这固然是一件大大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好事。

但是也可以预见的是,一旦那位单于知道自己的老婆孩子们以及一堆叔伯都被李牧抓了之后,他肯定是会马上发疯的。

如此一来的话,匈奴人的主力很有可能会不顾一切的北上,好像一群饿狼一样朝着李牧扑来。

虽然李牧对于自己非常的有信心,但是也并不觉得自己能够率领着五千骑兵就可以打赢足足是自己十倍还多的匈奴大军。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快速度的撤退才能够保证李牧和自己麾下这五千精锐的安全。

其实说实话,如果李牧心狠一些的话,只要直接就地将这些妇孺全部坑杀,然后牛羊牲畜能宰多少宰多少,接着一走了之,匈奴人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但是这种事情李牧还是做不出来的,杀死敌人对于李牧来说司空见惯,在胜利之后的劫掠中死上那么一些匈奴平民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可这种不分好恶一律屠杀的风格,实在是不符合李牧的习惯。

第二天,整个匈奴人的大营就在李牧所部的驱赶下,开始用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弱水东岸,朝着西南方向而去。

不得不说,李牧的运气的确很好。

六天之后,李牧终于如愿和义渠胜所率领的联军主力会合,而第七天的时候,八万匈奴和乌孙的联军骑兵就已经气势汹汹的追了上来。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李牧的心中就不再慌张了,提前一天扎下大营的他用尽了所有的办法加固了自己的大营,摆出了一副死守到底的态度。

对此义渠胜显得十分的不解:“我们正面冲锋是可以打赢他们的,为什么要白白的耗在这里?”

李牧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匈奴人已经没有粮食了,而我们的手中却有几十上百万的牲畜作为军粮。既然如此,那么吾就没有必要白白消耗吾麾下将士们的性命。”

义渠胜表示抗议:“那么多牲畜,草根本就不够吃!”

李牧无视了义渠胜的抗议:“那就让它们饿死好了,死掉的牲畜正好当做军粮。对了,我记得好像还有不少的匈奴老人吧?你去排查一下,只要超过四十五岁的,统统都放回去给匈奴人!还有,那个大阏氏的老父亲也一起放回去,我们一定要让所有的匈奴人都知道,大阏氏和单于的儿子们,还有匈奴人的老婆孩子们统统都落到了我们的手里!”

在义渠胜愤然而去之后,李牧又找来了贤掸:“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贤掸揉了揉太阳穴,说道:“还算顺利,大部分的匈奴老贵族都愿意和我们合作,会劝说他们那些拥有兵权的儿子们在将来的大决战之中暗中倒向我们这一边。”

李牧嗤笑一声,道:“你和我应该都知道,这样的保证其实屁用不顶。”

“没错。”贤掸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但是只要我们一天没有战败,那么他们就必须要顾虑到这一点。士兵虽然是草原上最强大的力量,但是一个部族是不可能只有士兵的,失去了老人、妇女和儿童的部族除了消亡之外别无他路。”

“很好。”李牧点了点头,道:“既然大部分人都愿意合作了,那么你的匈奴单于继位仪式应该也可以举行了吧?”

贤掸沉默了一会,随后道:“当然可以。”

于是在第二天,一场盛大的匈奴单于登位仪式就在赵国的大营之中举行了。

人牲、祭祀、巫祝,所有的一切都严格的按照匈奴单于的礼节进行着,当全副武装的贤掸带着一千名赵国的具装甲骑兵绕着举行仪式的广场一周之后,那些原本还带着几分怒火和不屑的匈奴贵族们的眼中就开始出现了畏惧的神情。

对于匈奴人来说,具装甲骑兵实在是一种噩梦般的回忆,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这种兵种的出现是因为匈奴人得罪了上天,所以上天通过降罪来惩罚匈奴人。

不过这一次的登位仪式,还是有一点还是和其他所有的匈奴单于不同的。

在其他的单于登位的时候,通常所有的匈奴部族族长都会向单于下跪,以示对于单于地位的尊敬。

而这一次,单于自己也下跪了。

在接受了诸多被俘的匈奴贵族们的朝贺之后,年轻的贤掸单于跪在了赵国北方大都督李牧的面前,用五体投地的姿势表示了对赵国的忠心和臣服。

而李牧也当众宣读了来自邯郸城中赵丹的旨意,贤掸单于被封为赵国安平君,负责为赵国管理整个漠南之中包括匈奴、东胡、月氏等诸多胡人部族。

如果从地图上这么一看的话,会发现贤掸这个安平君所管理的区域其实是非常非常辽阔的,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个匈奴大帝国的核心区域。

好在无论是贤掸自己还是李牧、甚至是那些被赵军拿着刀剑架在脖子上来到现在观礼并且向贤掸跪拜的匈奴人都没有当一回事。

所有人都知道,只有拳头最大的人才能够成为草原的主人。

但无论如何,曾经的草原之上只有都隆奇单于最强的时代终于过去了。

匈奴双单于并立的事实让所有的匈奴贵族们都知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草原狼群之中已经出现了两位狼王,所以恶狼们又多了一个可以效忠的对象。

也就是在典礼结束的当天,李牧将所有的匈奴老贵族们统统都释放了,让他们回到了匈奴人的大营之中。

都隆奇单于对于李牧的这该死的离间计显然感到无比的愤怒,这从他第二天就亲自率军前来攻击赵军大营便能够看得出来。

不过这一次李牧可是携带着足够多的军备物资,匈奴人甚至都还没有冲到赵军的阵前,就已经被李牧所带来的强弓劲弩给教育了一番,丢下了几百具尸体之后不得不选择撤退。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匈奴大军不但面临着粮食短缺的窘境,更要面临着一家妻小们都在赵国人手中的沉重心理压力,同时匈奴之中的诸多贵族们也因为新单于的出现而开始显得有些摇摆不定,甚至有些人已经悄悄的派人前来和李牧接触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都隆奇单于做了一个十分果断的决定,将被发现的五名和赵国人暗中接触的族长给直接抓起来杀了。

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恰恰相反的是,从那以后,从匈奴大营悄悄来到赵国大营之中的信使更加的多了。

而在这其中,贤掸的才能也被完全发挥了出来,这位新任的单于虽然被所有人认为只是赵国的傀儡,但是他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成功的说服了诸多匈奴贵族们,得到了大约三分之一匈奴贵族们的暗中支持。

终于在半个月之后的一天,李牧点齐了兵马,出营和早就盼望决战已久的都隆奇单于展开了一番大决战。

在这场大决战之中,李牧先是利用具装甲骑兵展开了冲阵,随后一部分早就已经联络好的匈奴贵族临阵倒戈站在了赵军这一边,乌孙人见势不妙率先撤出了战场,匈奴主力由此大败亏输,最终都隆奇单于率领着不到两万人的残兵败将逃离了战场,赵军获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在这场胜利之后,李牧继续率领着麾下的大军朝着焉支山的方向行进,自知不敌的乌孙人继续向西撤退回了自己原先的老巢之中,将焉支山拱手相让,并且遣使送来大批礼物,向李牧和赵国求和。

于是李牧又在焉支山下建立了一座新城,名为山丹城,并且派三千君卒在此镇守。

经此一战之后,整个河西走廊的东半部分,从焉支山到贺兰山之间的广大地域尽数纳入了赵国的版图之中。

贤掸单于在赵国俘获的匈奴俘虏之中挑选了两万人以及五万妇孺组成了一个全新的王庭部落,并且将自己的王庭设在了赵国五原郡北方大约五百里的地方,将此地命名为安平城。

有了李牧的震慑和贤掸的配合,整个草原上大大小小的匈奴部落纷纷向赵国臣服,约定每年都会向赵国送上贡品,整个漠南由此同样尽数纳入了赵国的版图之中。

赵丹在听到了这件事情之后心中大喜过望,对李牧又进行了一番重重的嘉奖。

虽然赵丹的心里也很清楚,这些草原上被征服的地盘之中赵国的统治其实一点都不稳定,如果赵国一旦失败甚至还有可能会遭受反叛的危险。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只要赵国不失败的话,赵国北方的边境就再也没有那种像之前的匈奴、乌孙这般能够袭扰边境的大敌了。

也就是说,那支横扫了整个华夏北方大草原、拥有着无数赫赫威名的赵国边骑军团,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南下中原,参与到赵国的一统大业之中了!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国人的动向第三百六十七章 决战前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灵子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觉得趁火打劫是一个好习惯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遗言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国人的争执第七十六章 一郡换一国第一百八十六章 对于赵国的未来,赵丹有那么一些想法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一百二十四章 赵丹的真正目的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见冯亭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进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齐国的决定第七百一十一章 转折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标第三百八十二章 对阵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台第三百二十六章 狮子和老虎之间的交锋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说魏王 2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马梗第四百零一章 栎阳城外的心机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况赠计第三百五十章 宜阳城的归属第三百零六章 将计就计的魏无忌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龙鱼服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苏代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内部的争执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许久不见第六百零九章 白莲花郭开第八百四十三章 战局会议第五百七十八章 赵括的奇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国人的疯狂攻势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将亡,秦救乎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们都是赵国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颇克曲沃第七百三十一章 别无选择的段干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东进,韩王然的决定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进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颇的小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军的反击第一百六十章郁闷的白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阳城中的秦王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离世第九百五十六章 吕不韦进宫第七百六十二章 缓缓生长的赵国科技树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须出奇?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终决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来自赵丹的密信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谈话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将密议第八百零九章 观望的各国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决定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无忌的奇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会见齐国君臣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与范睢第九百三十一章 濒临绝境的高宛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张胆的离间第三百零一章 赵丹要开幕府?第九百三十三章 赵国内部的分歧第七百四十四章 游说诸国第七百零六章 夜袭第二百一十六章 捣毁这座烽燧台!第二章 会议第六百八十五章 韩王然的真正决定第八百八十五章 胜利和板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九百一十九章 这赵国使团,吾今日是请定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苏代提出的惊人建议第二十三章 打秋风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参见皇帝陛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七百三十四章 惊天谋划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战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战略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国亲赵派的威风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东太守府惊变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还是有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开始按捺不住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阳翟风云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胜无疑之计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台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马靳的神威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干子第三百零九章 赵丹收到的两个好消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从河东郡传回来的消息让赵丹很高兴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闲聊第六百三十章 灭还是和?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宫求情第七百四十八章 赵军出征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问你范睢开不开口吧第十八章 苏代使齐 1第四百三十五章 赵丹的底线第一百八十一章 别看你头铁,寡人一句话就能够搞定你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