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长平战火 2

就在白起皱眉之时,数十具赵军的床弩已经发射了。

“砰砰砰!”在连空气都要为之震动的一声声巨响中,数十支粗大的弩箭从弩机之上射出,怒啸着袭向面前的秦军车兵。

一支弩箭呼啸而来,正中一匹拉车战马的头部,只见一团血花猛然从战马的头部炸开,随后弩箭自无数鲜血中飞射而出,毫不停留的继续贯穿了驾车驭手的胸膛。

驾车驭手一声惨叫,整个人身不由己的从战车之上向后飞出,落地时胸前已经炸开一个大洞,血肉模糊,鲜血喷洒遍地。

在这名驭手尸体之前数十步,那辆原本由他驾驭的战车已经侧翻在地,连续翻滚了好几圈才停了下来,溅起无数烟尘。

还有一支弩箭直接命中了一名高速奔跑的甲士,瞬间穿透了这名甲士的胸膛,然后再命中他身后的下一名甲士,接着又再穿过第二名甲士的胸膛接连命中了五名徒兵,又往后飞出去上百米之后才终于落到的地上。

数十具床弩同时发射,就如同几十架马克沁机关枪齐声发出的怒吼,瞬间在床弩阵地的正前方清扫出了一处长百米、宽数十米的真空地带。

在这处真空地上之中横七竖八的翻倒着许多战车的残骸、甲士和徒兵们的尸体,残肢断臂和喷洒的鲜血放眼皆是,更有许多被射中肩腹、射断手脚、甚至是被自家战车压倒的秦军士兵在地上翻滚惨叫,场面血腥而残酷。

白起的脸色渐渐的沉了下来,忍不住哼了一声:“床弩!”

几名秦军将领也是相顾失色,要知道这还是几个月以来,赵军第一次将这种冷兵器时代的重型武器展示在秦军的面前!

很显然,在知道了白起作为秦军主将之后,赵军也早就把戒备提到了最高等级,原本应该作为杀手锏使用的床弩更是在开战不久就现了出来,显示了赵军坚决抵抗的决心。

更让白起皱眉的是,床弩这种东西由于过于笨重,数量应该是不会太多的。但偏偏在这一处秦军事先选定的突破口上却出现了近百架床弩之多,这显然很不寻常!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只有一个,那便是赵军的指挥官在开战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秦军很有可能选择这一处作为突破口,因此提前将这些床弩布置在突破口处,抵抗秦军的攻击。

“廉颇···”白起的脸庞微微一动,突然露出了一丝笑意:“果非虚名。”

就在白起的视线之中,战斗还在继续。

当陷马坑和床弩接连发威之后,秦军原本整齐无比的千人突击集团的队形已经有些被打散的迹象,但是剩余的数百名秦军士兵并没有慌乱,而是握紧了手中武器,仍旧以战车在前徒兵在后的姿势继续发起了冲击。

而在突击集团的两翼,数百名秦军弓弩手在校尉的喝令下停住了脚步,纷纷张弓举弩,准备再次为中央的战友们提供一波掩护。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军的凌厉反击终于开始了。

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从赵军的阵地上传出:“左右两翼,外向!”

“嗖嗖嗖!”无数密集的箭矢从赵军的阵地射出,这一次赵军箭矢所覆盖的方向并不是秦军中央的战车和徒兵,而变成了秦军左右两翼的弓弩手们!

这个时机抓得异常的精准,正好是秦军的弓弩手们站定准备提供火力掩护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用箭矢攻击这些秦军弓弩手,便能够最大程度的造成杀伤。

来自赵军的箭矢抢先一步,顿时就对正在拉弓举弩的秦军弓弩手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上百名弓弩手直接被射倒,不少人躺在地上来回翻滚惨叫,整个秦军弓弩手的阵列瞬间被破坏得乱七八糟。

白起摇了摇头,虽然打到这个地步突击集团还有一大半人马,但是白起却知道这个突击集团的攻击已经基本失败了。

作为名震天下的秦国战神,白起对于秦军的战术可以说是烂熟于心,甚至不少战术就是由白起亲自开创或者发扬光大的。

简单的说,就是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这三大兵种之间的配合。

而在这三大兵种之中,人数最多的步兵无疑才是主力,车兵和骑兵在这个时代并没有成为主力兵种。

由于长平战场的局限性,骑兵在这里派不上太大的用场,车兵也只是勉强能用来打打辅助,真正的作战主力还是步兵。

但是步兵虽然是主力,其他兵种的配合也是不能少的,否则的话就不能够完全发挥出威力。

事实上秦国军队所最讲究的,就是这种千人如一人,配合起来水银泻地、让敌人完全喘不过气来的强大纪律性。

但此时此刻,当作为辅助的车兵以及步兵之中的弓弩手都被赵军强大的远程火力打散之后,白起就知道步兵们接下来的冲击也必将是徒劳无功的了。

没有了配合,再多的个人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战场上就只能当炮灰的份!

就在白起摇头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数十名秦军甲士已经冲到了垒壁的面前,沿着先前投石机所打出来的缺口冲了进去。

而在缺口的背后,一个排得整整齐齐的赵军方阵早已等候多时了!

这些秦军甲士们面无惧色,一个个手中都握着长长的矛戈,几乎是在看到对面赵军的瞬间,就举着矛戈狠狠的朝对方的要害捅了过去!

一场激烈无比的近身白刃战就此爆发。

战斗几乎是一开始就达到了最高潮,无数刀光剑影之中不停的有人惨叫倒地,接着身后马上又有人填补上来,残肢断臂伴随着无数血花在空中肆意飞舞。

片刻之后,又有五个秦军方阵度过了丹河,双方在长达十余里的赵垒壁阵地上开始了全面交战。

从天空中往下俯瞰整个战场,你会发现了秦赵两支大军犹如两道汹涌澎湃的潮水,不停的掀起一个又一个滔天巨浪朝着对方拍了过去。

虽然秦军的攻势极为凌厉,但是赵军却也毫不示弱,犹如磐石一般牢牢的守住了阵地,打退了秦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初生的朝阳也在双方的激战中慢慢的升上天空正中央,然后慢慢的朝着西边划了下去。

在这段时间里,白起除了偶尔下达一些命令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在专注的观察着整个战场的情况。

看着看着,白起的脸色渐渐的变得严肃了起来。

秦军的悍勇本在白起的意料之中,毕竟这支威震天下的大秦铁军,本就是白起一手打造出来的。

但在另外一边的阵地上,赵军所表现出来的强悍却出乎了白起的意料之外。

这支赵军,已经不再是那支十三年前被白起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狼狈逃窜最后被活活淹死两万人的赵军了!

不知为何,一个熟悉无比的身影突然从白起的脑海中闪过,让这位两鬓斑白的秦国战神忍不住喃喃低语。

“胡阳,汝败在此赵军之手,诚不冤也!”

说完这句话之后,白起沉默良久,突然再次开口。

“鸣金,收兵!”

今天的这一仗只不过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从打了一天白起也不过投入了三万人就能够看得出来。

之所以有这么一次进攻,是因为白起希望借此试探一下赵军的虚实。

而这一仗打到现在,白起已经完全搞清楚所有想得到的情报了,因此今天的进攻也就该是时候结束了。

至于那些在这次试探中死伤的数千秦军将士……老实说,这点伤亡又怎会被动辄斩首数以万计的武安君放在心上呢?

第四百二十八章 轻敌的李牧?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当的接触战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领第七十九章 韩国之辩第八百三十九章 韩王然的失态第九十章 韩王然第八百零四章 乐间的计划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国君臣第一百九十章 邯郸学宫?寡人看行!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战局第一百零一章 悲剧的赵括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灵子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贼第四百九十三章 对齐开战第五百七十九章 夺函谷第五百六十二章 吕不韦的努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九十二章 韩王然的决定第二十五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 2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当成秦王稷,还是把自己当成蔺相如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园碰到了大好事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五章 外交第四百零二章 赵国人来了?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五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总要与时俱进啊第三百八十三章 对河南地的处理第五百一十一章 赵王的信到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从河东郡传回来的消息让赵丹很高兴第八百七十二章 吕不韦的计策第八百三十九章 韩王然的失态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争执第一百八十三章 虽有廉颇乐乘庞煖,但寡人的心中还是李牧最重要第七百四十四章 游说诸国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赵国使者来到了郢都第一千零六十章 鲁儒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国来朝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愤怒和拼命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五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总要与时俱进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齐国还是魏国?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墙的段干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泽使燕第八百八十六章 请收李牧之权第九百五十八章 吕不韦的“妙计”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国君臣之间的争吵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当过大王的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问计第六百一十八章 齐国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六百零三章 贤掸的美好生活第九章 赵胜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较劲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冯亭的心思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赵国使者来到了郢都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军的反击第七百八十三章 战书第七百四十八章 赵军出征第六十五章 燕国风云 4第一百九十章 邯郸学宫?寡人看行!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游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终决定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赵豹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带来的新情报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决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赵括和王稽有麻烦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议和?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国、李斯、韩非第五十七章 危机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郸城里来了三个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乐间,汝能否联络赵国?第九百二十八章 赵胜的顾虑第四百六十二章 这个婚礼不一样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锤定音的李牧第五百五十一章 义渠人屠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忧,吕大夫可能解?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临绝境的宛城第五百七十章 郑朱的狮子大开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鄙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遗言第七百六十二章 缓缓生长的赵国科技树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说魏王 1第九百三十九章 临淄城内人心乱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乐观啊第八百一十六章 蓟都破第七百一十五章 献计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宫第六百二十二章 审问第八百二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章 喜当爹的赵丹和来自魏国的消息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计寡人?白羊王汝还未够班啊第三百一十八章 苏代又双叒叕来到了临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