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难

“轰,轰,轰!”

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伴随着烟雾在葭萌关之中响起,整个大地都开始震动了起来。

尉缭脸色十分难看的注视着面前的一切。

高大的关墙在轰鸣声之中颤抖着,无数的沙石烟尘在尉缭的面前簇簇而落,让尉缭恍然间有一种地震的错觉。

“将军,此地危险,不可久留!”尉缭的亲卫队长朝着尉缭高声示警,然后生拉硬拽着他离开了葭萌关。

葭萌关后侧有一条道路直通牛头山,所以在片刻之后,尉缭就站在了牛头山的半山腰上。

从这个角度看上去,整个葭萌关烟尘弥漫,在冲天的爆炸声之中时不时可以听到秦军将士们的惨叫声。

尉缭心如刀割,忍不住一拳重重的拍在了身边的一颗树上:“震天雷,这该死的震天雷!”

震天雷这种东西,尉缭其实事先也不是没有想过对策,但是问题在于尉缭想来想去才发现——自己好像还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除非——派一支精兵杀出去,将赵军的投石机给毁了!”尉缭双眼之中精光闪烁,

只要投石机毁掉,那么赵军就必须要回到正常的攻击形态上来,必须要用人命填出一条通向关隘的道路。

尉缭思考半晌,决定赌一把。

于是很快的,一支混杂着二十名秦锐士的五百精锐开始悄悄下山,朝着关隘面前的赵军投石机阵地发动了冲击。

秦军工匠们的努力并没有完全白费,这些秦锐士之中有人携带着秦国版本的火药,只要能够靠近并且引爆,那么炸塌一架投石机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事实证明尉缭想多了。

就在尉缭的突击小队出现的瞬间,十倍于他们的赵军伏兵也随之出现了。

一场十分激烈的厮杀随之展开。

尉缭死死的咬着嘴唇,付出了极大的意志力才让自己不下达继续派兵下山救援的命令。

毕竟尉缭也很清楚,既然赵军已经有了准备,那么派更多的部队其实也只不过是继续送命罢了。

“很好。”尉缭咬牙切齿的下定了决心:“既然如此,那么吾倒要看看,这赵军的震天雷究竟是否能够如此的有效,连吾的葭萌关都能够突破!”

……

金牛道这边的葭萌关战事激烈,而在另外一边的米仓道,一切都还是风平浪静。

米仓山亦称大巴山、小巴山,故路又有大巴路、小巴路之名,但通常来说,这里的人们更愿意称呼这条道路为米仓道。

《读史方舆纪要》记:“自南郑而南,循山岭达于四川保宁府之巴州,为米仓道。”

《太平广记》引《玉堂闲话》记:“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其路则深豁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絚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其绝顶谓之孤云、两角。彼中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又记:“秦民以商贾为业……曰大巴路,曰小巴路。危峰峻壑,猿径鸟道,路眠野宿,杜绝人烟。鸷鸟成群,食啖行旅。才登细径,为猛虎逐之,乃露宿于道左,虎忽自人众中携行言而去。”

对于一支五千人的队伍来说,老虎这种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但是米仓道的险峻依旧让刚刚经历了子午道的赵括吃了个大苦头。

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夏日的闷热季节,于无数毒虫猛兽的窥视之中在狭窄无比的山间小路之中前行,那可绝对不是一个什么让人愉快的体验。

单单是这几天以来,赵括的部下有失足掉落山崖而死的,有被毒蛇毒虫咬到中毒而死的,有因为气候不适应上吐下泻虚脱而死的……种种死法不一而足。

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在这些天里,赵括已经损失了超过五百的人手了,这完全是赵括始料未及的。

今天的赵括和往日没有任何区别,低着头在陡峭的山间小路之中穿行着。

突然间,一阵丝丝的声音从赵括的头顶传来,赵括心中警觉猛地抬起头来,却正好发现一只毒蛇张着牙齿,闪电般的从赵括头顶的树枝上扑了下来。

赵括不闪不避,右手猛的一伸,准确无误的抓住了蛇的七寸,随后信手将这毒蛇扔进了几步之外的山涧之中。

“究竟还有多久才能够抵达?”赵括转过身来,恶狠狠的盯着身后的这名关中向导。

他眼中的杀气可不是骗人的。

这名向导的身体一激灵,忙赔笑道:“将军暂且忍耐一二,最多再有几个时辰就能够走出去了。”

“几个时辰!”赵括十分不爽的重复了一次,然后狠狠的说道:“今天早上的时候汝就和本将军说过这样的话,现在都已经午时了!如果黄昏之前吾还不能够看到这条小路的终点,哼哼……”

“嗖!”就在此时,一声急促的破空声突然响起。

赵括几乎不假思索,整个人瞬间鱼跃扑进了身边的灌木丛之中。

只见一声惨叫响起,站在赵括背后的那名向导胸口中箭,整个人好像醉酒一般斜斜的朝着旁边走了几步,然后一个倒栽掉入了深不见底的山涧之中。

赵括一阵后怕,立刻喊叫了起来:“有敌情!”

事实上不用赵括喊叫,走在赵括更前方的几名赵军斥候已经挥舞着刀剑,冲入了一旁的密林之中。

一阵短促而又激烈的交战之后,几具秦军斥候的尸体摆在了赵括的面前,同时还有一个被五花大绑的秦军俘虏。

赵括看着面前的这名秦军俘虏,双眼之中闪过一道极其危险的光芒,从腰间拔出了一把锋利的短匕,微笑着蹲了下来。

片刻之后,赵括若无其事的在面前秦军俘虏的尸体上擦净了匕首锋刃上的血液,砸了砸嘴巴,随后露出了一丝颇为渴望的笑容。

“李冰?两万秦军?有点意思……二三子,前有大量军功,且随吾同去,共取之!”

8)

第七百一十一章 转折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终决定第六百五十章 区别对待第七百四十七章 结束的序幕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冲杀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么可能当一个逃兵?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儿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动的赵国朝局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么可能当一个逃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惊天谋划第六百八十四章 让人放心的韩王然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恼火的魏王圉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与蔡泽第九十八章 内贼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战,形势不利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轻敌的李牧?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庞煖的奇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难抉择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国的落幕第三百一十四章 难道要寡人坐视赵国攻下河东郡不成?第二百五十二章 赵丹拍板作出了决定第九百一十三章 赵国说客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来说,这样打的话魏无忌必败无疑第二百四十六章 雏鹰营,赵丹的怒火第五百二十一章 风流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报传回了邯郸第五百八十五章 围咸阳第九十章 韩王然第七百八十四章 战事起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一百七十六章 从今日起,上党郡便为赵国所有!第六十章 上党郡的重要性第六百七十九章 郁闷的楚国君臣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泽献计第四百五十三章 赵国使团第七百七十三章 对峙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动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谈?先拿个人头当利息!第七百零七章 邯郸战时会议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赵豹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楼第七百一十一章 转折第四百零七章 将军,赵王一定有诈!第三百一十四章 难道要寡人坐视赵国攻下河东郡不成?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党危情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内城外第一百九十章 邯郸学宫?寡人看行!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国太子带来的惊喜第一百九十五章 庆功大会即将开始,首先入场的是羽林军第二百九十六章 苏代终于见到了魏王圉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东进,韩王然的决定第九百五十八章 吕不韦的“妙计”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来的惊喜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胆奴婢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义渠胜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无忌第五百一十八章 会见齐国君臣第八百零二章 扩土万里第九百三十三章 赵国内部的分歧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对赵丹的仇恨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战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谈,夜袭第八章 苏代第四十七章 吕不韦说阳泉君 1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东太守府惊变第五章 外交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视和目光长远之间的矛盾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个人都有其局限性所在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国战争会议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战略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满满的赵丹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请诸位静听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灵子第九十四章 廉颇的野望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郸的变化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缭说魏王圉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从了那赵丹小儿吧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终决定第八百八十八章 亚洲大一统?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见冯亭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国人识破了围秦救楚?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虽三户,亡赵必楚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线战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围秦救楚,范睢有三计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园碰到了大好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赵括的奇兵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会议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赵国人实在太强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师不利?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阴书第四百九十九章 气急攻心的后胜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颇的小心思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临淄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二百五十六章 赵国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