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赵国行馆(下)

就在这时,只见从店外又进来几个人,当先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中等身材,白面无须,面貌颇为儒雅,但双眼精英并现,显得是机智过人之士,在他的身后,只是一个身高近八尺的大汉,红色脸膛,凹目露鼻,虬髯黄发,耳朵上穿着一对金环,显然不是中原人士,不过气度不凡,显然是经常发号施令的人。

这大汉的身材己算很高了,但在这大汉左边的一人竟比这大汉还高出大半个头,足有九尺许,肩宽厚背,膀大腰圆,就像半截铁塔似的。而且面貌和这大汉相似,像似夷人,只见在他的肩上斜缠着一条铁链,一个海碗大小的大铁锺垂挂在腰间,看来没有一百斤也有七八十斤沉。而在那大汉右边的人,高原认识,是在来齐国道路上遇到的,为田克臧押送商队的弘修。

不过这时高原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因此弘修并没有看见他,而高原暂时不便和弘修打招呼,也没有作声。

因为这四个人中的这两位夷**汉实在太引人注目了,因此店中众人的目光一下都被吸引过去,有人认识那个年轻人,纷纷向他打招呼道:“原来是张公孑。”

“张公子来得正好,我们正打算联名上书齐王,要求齐国加入合从抗秦,张公孑也来签个名吧。”

年轻人皱了皱眉,道:“上书齐王?没有用的,齐国一向奉行与秦国结好之策,因此齐王是绝不会同意加入合纵抗秦的,各位上书齐王,恐怕是白费功夫了。”

这时刚才叫嚷的最凶的几个人也凑了过来,道:“安平君不是出任大司马了吗?他可是一向主张抗秦的啊,我们不能上书齐王,那就上书给安平君好了,请安平君向齐王进言。”

年轻人又摇了摇头,道:“安平君一向主张合纵抗秦不假,但依在下来看,就算安平君出任了大司马,也不会向齐王进言,合纵抗秦。”

这一句话立刻让店里炸了锅,众人纷纷问道:“为什么?”

年轻人道:“齐国一向和秦国交好,己有四十余年,岂能轻易改变。安平君虽然平素主张合纵抗秦,但他能够出任大司马,一定是做出了某些承诺,比如答应出任大司马之后,决不提合纵抗秦之力,否则齐王也绝不会任命安平君出任大司马?”

众人听了,有人不解,也有人不信,还有人立刻对田克臧大骂了起来,把刚才骂后胜的话,全部又都用到了田克臧的身上。

年轻人则耐心对几个人解释道:“如果安平君不如此,就不可能出任大司马,也就无所做为了,而且以齐国目前的情况,也确实不应该马上与秦国断交,加入合纵,一来是现在魏国仍在,秦国尚未对齐国有实质的危胁,二来现在各国合纵根本未成,如果齐国在这时与秦国断交,带头组织合纵,只会引火烧身,自取其祸。因此在下为齐国计,现在应该仍然保持与秦国结好之策,暂时不加入合纵,等秦国进攻魏国,与合纵大军交战,再待机而动,无论那一方获胜,也必然会损失巨大,那时齐国在出兵收拾残局,方为上策。”

高原虽然坐在一个角落里,但对他们的对话听得十分清楚,也颇有些惊讫,因为这个年轻人对齐国时局,还有田克臧的分晰判断,都非常到位。如果这些分晰都是由他想出来的,那么这个年轻人的才智,到真不可低估。而他为齐国设想的战略,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也不乏可取之地,比起那些不论青红皂白,一味主张与秦国为敌,不知要高明多少。自己到是有必要与他结识一下。

不过即然弘修和他在一起,那就好办了,等离开了赵国商馆以后,再找弘修问个明白。

这时众人也议论纷纷,有人赞同那年轻人的说法,也有人反对,大声的反驳,还有人则是茫然不知所措。

又闹了好一阵,那年轻人才举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又道:“方才在下所说的话,是在下的一点浅见,各位信也好,不信也好,由各位自便,不过齐国现在是绝不会加入合纵。因此上书之事,各位还是不必了。”

有人问道:“张公孑,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年轻人道:“在下和各位一样,也希望恢复韩国,重振家业,但现在时机未到,而且复国大计,不能完全指望他人,但我看现在赵韩两国之人,不少都自暴自弃,醉生梦死,颓废不振,如此怎能复国兴族,因此在下建议各位,赶忙找一项可以安身的生计,首先在齐国立足生存,然后慢慢集攒力量,等到合纵抗秦的时机成熟之际,各位也才可以有力可用。将来复国之后,也才能重振各位的家族。”

众人又是一阵小声议论,有不少人都露出了没有兴趣的表情,但也有人似有所动,于是向那年轻人问道:“张公子,我们能找什么事情做为安身的生计呢?”

年轻人一指那夷**汉,道:“这位是在下的好友沧海君,为齐国巨富,现在他正缺少人手,如是各位有意,可以受他聘用,不过沧海君的生意是以海货为主,因此需到海边定居,有时还会上船生活。”

本来还有不少人动了心,但听了那年轻人的话,又都退了回去,因为沧海君是夷人,在华夏人的眼里,就是野蛮人,在夷人手下干活,脸色上当然过不去,而且还要离开临淄,到海边去定居,还会在船上生活,绝大多数人都不想这种活。还有人斜着眼睛,瞅了瞅沧海君,又把目光移开。

而高原这才知道,这夷人就是沧海君,怪不得弘修和他在一起,那就更应该和他结交了,因为沧海君和田克臧的关系莫逆,属于自己人。

看见了众人的表情,年轻人也不禁有些丧气,但还是接着道:“还有一条路,就是大家到代郡去投奔武安君。”

高原听了,也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年轻人居然把自己推出来了。果然这一句话又引起了众人的一阵议论。

“代郡现在都不能算一个国家,就连武安君这个君号也是自立的,投奔到代郡去有什么前途。”

“是啊,听说代郡本是是赵公孑嘉占据,但高原率军攻入代郡,杀了公孑嘉,自立为武安君,高原本是赵国之臣,居然做出这样下逆不道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去投靠他呢?”

“高原占领代郡之后,就大杀当地的豪强世族,夺其财产,手段实在是残忍之极,我们去投奔高原,不是自找死路吗?”

年轻人又耐心的解释道:“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在下一直都在关注代郡的情况,武安君精通兵法,部下精兵猛将众多,而且又善于治理地方,占据代郡之地不足两年,推行新政,稳定人心,使百姓安居乐业,秦军不敢相侵,又大败燕军,击破匈奴,远袭阴山,种种之举,实在是雄材大略。因此在下深信武安君必能成就大业,将来合纵抗秦,代郡一定是中流砥柱。”

他刚刚说完,就有**声道:“说得好,张公孑,我相信你说的话。”

众人寻声看去,只见是赵渊扛着一个大包袱,从后面的客房区中出来,一边走还一边说:“各位,我就准备到代郡去,想去的就跟我走吧。”然后一指坐在角落里的高原,道:“这位李兄就是从代郡来的商人,他对我说了,无论是什么人,到了代郡之后就会按材录用,只要是努力工作,至少是能够自食其力的。”

这时弘修才发现高原也在这里,“啊”了一声,差一点叫出来。而年轻人、沧海君也都有些意外。

而高原站起身来,道:“各位,在下是代郡的商人,现在代郡确实需要人手,不过是需要能做实事,而不是只会空谈好訁,大发牢骚的人,更不会白养无用的闲人,因此请各位考虑清楚,如果有愿意去代郡的,可以到代郡的商铺报名,那边会组织大家一起去代郡。”

说完之后,来到沧海君、弘修等人面前,拱了拱手,笑道:“弘兄,我们又见面了。”

弘修也赶忙还礼,道:“上…李兄,我们又相见了。”

高原又对沧海君道:“阁下就是沧海君吗?在下久仰大名了。”

沧海君也拱了拱手,道:“不敢,请问先生大名。”

高原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不如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饮酒详谈。”

弘修赶忙道:“是啊,主人,我们还是找个僻静的地方再说。”然后拼命向沧海君打眼色。

沧海君也立刻会意,点了点头,道:“好,我们走。”又对那年轻人道:“张公子,你也一起来吧。”

而高原也拍了拍赵丙的肩头,道:“赵兄,你也一起来吧,先去喝几杯再说。”赵渊也有些发懵,但还是点了点头,道:“好。”

众人这才一起走出了赵国商馆。

祝各位书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易。l3l4

第46章 烈武行馆(下)第733章 进攻受阻(一)第368章 荥口之战(三)第691章 接位第677章 白灵族的变故(三)第26章 天命(上)第459章 秦宫决断(下)第32章 赵都邯郸第240章 突击匈奴营地上第45章 烈武行馆(上)第281章 出使齐国(一)第271章 齐国来使(五)第145章 蚩尤的力量第299章 问难下第100章 密会第114章 袭击战术(三)第883章 招降秦军(一)第902章 长街之战第80章 三策(下)第594章 攻与防(十三)第569章 犹豫(下)第533章 秦国出兵(上)第351章 援魏的计划第388章 荥口攻防战(三)第557章 代军出动第372章 入城(上)第220章 回归后的施政(上)第410章 秦国新年第413章 刀法初成(下)第498章 潜入咸阳(三)第206章 前后夹击(四)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402章 突袭大梁下第866章 邯郸之变(三)第503章 潜入咸阳(八)第401章 突袭大梁上第451章 船队到达(下)第349章 战略规划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901章 长街之战(十)第44章 邯郸集市第213章 燕军惨败(上)第441章 蕃勇军突围(上)第293章 结盟(下)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252章 突袭阴山四第772章 合纵(上)第284章 出使齐国(四)第52章 苦战(上)第278章 离开的和留下的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574章 秦军反击(四)第799章 称王典礼(下)第616章 驱兽作战(三)第546章 九黎族第229章 谋划下第333章 袭击(上)第142章 力量第296章 有意刁难第26章 天命(上)第763章 荷华的推论第137章 恐惧的感觉第865章 邯郸之变(二)第76章 李牧的行动第179章 修炼成果第705章 转移第372章 入城(上)第258章 突袭阴山(十)第959章 最后一战(三)第745章 大破匈奴(三)第482章 燕国请臣(上)第238章 迎战匈奴军四第614章 训兽作战(一)第626章 代军撤军(上)第418章 秦军出击第385章 荥口防线第99章 受挫第536章 离开咸阳(上)第320章 商铺开业(四)第625章 邯郸来使第881章 邯郸攻防(四)第467章 撤离大梁(一)第200章 燕军进击(下)第334章 袭击(下)第809章 出行会盟第576章 大营失守(上)第129章 追击秦军(上)第756章 回归(四)第787章 合纵连横(三)第750章 离别第776章 家宴(一)第719章 匈奴大军逼近第100章 密会第193章 使命第214章 燕军惨败(下)第926章 挑战(四)第422章 底达桂陵(下)第229章 谋划下第541章 商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