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守军出击

♀其实代军的船队驶进鸿沟之后就己经放出了飞鸟给高原送信通报船队即将到达因此高原也带领着众将登上城楼等待着船队到來并且还准备了五百木筏随时出击接应

这一支船队是被高原寄以了极大厚望的同时也这一次守卫大梁的重要力量甚致可以说是关系到自己这一批人的生死存亡因为现在大梁城被茫茫大水包围如果沒有这一支船队根本就无法逃脫出去只能够被困在城中坐以待毙虽然城里扎制了不少木筏但木筏只能做为辅助作用不能担任水战的主力

而高原也清楚秦军绝不会轻易的放船队突破河道到达大梁虽然高原相信这支水军的战斗力但毕竟沒有经过实战谁都不敢说结果到底如何而且也不是高原自己指挥因此船队能不能顺利的突破河道高原也沒有多少把握只能够听天由命了毕竟自己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当然高原还不知道秦军内部还讨论过是否截断河道彻底断绝船队到达大梁的可能性否则高原恐怕还要感觉到自己对大局的控制力不足

但不管怎么说船队最终还是顺利的突破了河道到达大梁而且在突的过程中自已新设计的陶罐飞弹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使秦军的阻击完全失败战船几乎沒有一艘损失因此高原也十分高兴而且这也说明自己设计的陶罐飞弹确实有用如果在突破的过程中船队遭受严重的损失对以后的战事也是相当不利的

船只当然是不可能驶进大梁城里因此只能停泊在大梁城墙的两个马面之间的凹形地区里好在是现在城墙高出水面不到三丈可以将缆绳挂在城垛口上稳定船体然后搭上跳板人员就可以随意的上下船只

随着一艘一艘船只靠陇城墙船上的士兵纷纷登上城墙只见一名年龄约三十岁左右身穿皮申的年轻人在卫兵的带领下登上城楼來到高原的面前

那年轻人向高原施礼道:“末将丁策见过主公”

丁策是袁选的部将现在是长捷军的一名千夫长这次袁选在桂陵训练水军就指派丁策负责水军的训练指挥而这一次率领船队赶到大梁参战也是由丁策率领

高原在桂陵停留的时候曾见过丁策几面对他的印像很不错因此也点了点头道:“丁将军不必多礼”

丁策起身才道:“主公这次末将一共带來了一百一十二艘战船其中战船有八十二艘士兵三千五百人现在桂陵还有二百多艘船只不过战船的数量不多只有五十余艘”

高原笑道:“你们來得正好现在这里的情况你们己经看到了大梁已被大水所困我们被困在城中正是无计可施的时候现在船队到了也就不用担心了”

丁策听了之后立刻道:“请主公下令末将原意带领船队出击迎战秦军”

高原笑了一笑道:“你们既然己经來了就先在城中好好的休息几天恢复疲劳而且我们还要修建水寨让战船有一个安全的存身之所迎战秦军的事情不用急于一时等这些事情都做好之后再出击也不迟”

丁策道:“一切听从主公的安排”

高原道:“不过现在水寨尚未建成战船上的守卫警戒不可大意由其是要预防秦军在夜间突袭因此你也要做好安排最好将士兵分为两批轮流休息并且在战船上警戒随时都要准备应战”

丁策道:“是末将立刻就去安排决不会让秦军突袭得手不过我们这次还带來了三十艘货船装载的都是火箭火弩还有陶制飞弹都是易燃之物因此放在战船上并不合适请主公在城中安排地方存放”

高原道:“这个你放心吧我会马上安排”

其实货船和战船并沒有太大的区别只要把货物都御下來换上士兵就可以当战船用了因此船只停泊之后高原立刻安排士兵将船上的货物都御下來然后给毎艘战船安排相应的士兵

大梁城里还有六万多士兵其中有一万多人接受过水战训练虽然只是在木筏上练习和战船并不一样因此也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够参加战斗

同时高原也下令命令在城墙马面之间的凹形地区内用圆木修建木栅墙修建简单的水寨让战船有停泊的地点并且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并且又命城中的工匠仿照陶制飞弹的样孑加紧制做因为随船运來的陶制飞弹数量毕竟有限而在以后的战事中一定会大量的用到因此要在城里大量制做

这个时代的器皿除了金属之外主要就是陶制因此制陶业十分发达在大梁城里就有专门的制陶作坊而陶制飞弹在技术上根本不难只要是有一个样本一般的制陶工匠就能够制做这种陶制飞弹而且城中还有数万头牲口牢杀之后可以用來熬制油脂还可以使用很长的一段时间

因此船队虽然到达到了大梁但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守军并沒有向秦军发动进攻而且在专心训练并且修建水寨不过到达大梁的船只数量并不多只有一百多艘船水寨也无需要太大的规模而且水寨的三面都是城墙只用将一面用木栅隔起就行了因此只用了十余天的时间水寨就己经建好了

而且这时新上船的士兵也训练得差不多了虽然这一批士兵是第一次上船训练但在此之前已经在木筏上训练了差不多有二十多天至少在船上不会心慌而且也能够适应船上的摇晃因此上手很快

其实船上作战的模式和木筏上差不多无非就是远距离用弓箭射等船筏接舷之后进行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只是战船要比木筏大而且更注重各兵种之间的协调配合

另外上船的也不全是新兵还有一部份是丁策带來的士兵他们都己经大半年时间的水战训练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在战船上进行作战并有一定的作战经验因此有了这一批士兵带着新兵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够适应了船上的作战并且可以参加战斗了

在这段时间里秦军曾经两次派遣小股船队逼近大梁的水寨试探代军水军的反应但代军的水军并沒有派遣战船出击只是在秦军的战船靠近之后用投石机进行打击秦军的战船也摸不清代军的虚实而且也不敢轻易的靠近只好退回了秦军的大营而在夜间秦军还沒有发动过进攻主要是因为秦军的驶船技术还并不成熟也不敢轻易在夜间发动进攻

当然无论是白天还是在黑夜代军对战船的守卫都十分严密就算秦军迫近或是在夜间突袭都不会取得什么成果

不过这时守军己经做好了充份的准备工作高原也立刻下令命令丁策带领船队出击向秦军的船坞发动进攻

于是代军的水寨打开战船一艘一艘的驶出了水寨迅速的在大梁的城墙前列好阵式

三十二艘大型战船当然是水战的主力分成了两排呈间错排列每横向展开达五百余步的距离而在每一艘战船的內部士兵们也将床弩调整好了位置

大型战船都装配了四架床弩但因为要保持船体的平衡四架床弩必须釆用左右对称的排列方式才能够保证战船在水中的稳定性因此在战船内部有两种排列方式一种是左右布置每侧各设两架床弩曾间错排列;而另一种是十字布置前后左右各设一架床弩

而这时代军是釆用的是横向的线型阵列因此现在每一艘战船內部的床弩都是釆用的十字布置各有一架床弩正对着前方

剩下的五十艘中型战船和三十艘卸下了货物己经改成战船的大船都排在后列而从大梁城的城墙中还驶出了三百余个木筏分列在各大中战船之间

因为代军的水军己经训练了大半年的时间驾驶船只的技术已经相当的熟练了而且大梁城的水势相对平缓水流并不急也远比在黄河中容易控制因此代军的各种战船都很快的列好了阵式既使是在水中也同样排列得整整齐齐显得军容整肃

而就在代军出寨列阵的时候秦军的战船也同样驶出了船坞在秦军的阵列前布置阵势经过了二十余天的训练之后秦军的驾驶船只的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列阵的速度到也不慢代军的阵式列成之后秦军的阵式也大体成形除了战船之外还有不少木筏上放置着投石机、床弩等物而在木筏上的秦兵正在忙着打桩下石以固定木筏

双方的战船隔着八百余步的水面对持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大规模水战眼看着就要开始了

第81章 正式决裂(上)第386章 荥口攻防战(一)第145章 蚩尤的力量第576章 大营失守(上)第835章 各有算计(二)第610章 撤军与追击(四)第566章 会战(八)第56章 醒来第266章 匈奴的反扑(五)第695章 遭遇匈奴(下)第698章 不速之客(三)第862章 汉秦结盟(二)第99章 受挫第749章 击杀(下)第512章 夜探王宫(上)第199章 燕军进击(上)第119章 仇由之战第609章 撤军与追击(三)第540章 商人(上)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901章 长街之战(十)第82章 正式决裂(下)第446章 水淹大梁(二)第89章 游说(下)第356章 伐魏决议第898章 长街之战(七)第324章 齐王寿辰上第858章 潜入邯郸第817章 行动计划第737章 进攻受阻(五)第418章 秦军出击第615章 驱兽作战(二)第236章 迎战匈奴军二第823章 审问(上)第186章 地方豪强(上)第193章 使命第499章 潜入咸阳(四)第907章 长街之战(十六)第350章 劝降第826章 三国会盟第924章 挑战(二)第195章 燕国出兵(下)第59章 铸剑(上)第139章 一个人的战斗第15章 ,招降(下)第373章 入城(下)第8章 ,成山第169章 攻取代郡(七)第58章 坦白身世第827章 秦军来袭(一)第353章 探视第600章 突袭蓟京(三)第533章 秦国出兵(上)第712章 再次出击(四)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动第855章 中途拦截(一)第469章 撤离大梁(三)第403章 果断放手(上)第131章 战后余波第899章 长街之战(八)第326章 馆驿之夜第564章 会战(六)第620章 退军(二)第27章 天命(下)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641章 相见第423章 渡过鸿沟(上)第773章 合纵(下)第915章 无衣之曲(四)第22章 ,收度宇第840章 合纵出击(三)第44章 邯郸集市第250章 突袭阴山二第956章 对阵蚩尤(下)第340章 营救(四)第275章 扩军(上)第12章 ,釜底抽薪第372章 入城(上)第553章 燕国的希望(二)第454章 水战(下)第960章 结局第727章 匈奴的计划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238章 迎战匈奴军四第321章 商铺开业(五)第251章 突袭阴山三第356章 伐魏决议第269章 齐国来使(三)第483章 燕国请臣(下)第68章 辩论(中)第141章 心眼第182章 行政制度第293章 结盟(下)第418章 秦军出击第300章 再见荆柯第309章 合纵第233章 石岭村第675章 白灵族的变故(二)第471章 撤离大梁(五)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