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节 准备带韩魏两王出海

安排医官把老妇人送到后室之后,白晖对阳栎说道:“你的父亲,是秦先王,你的弟弟是当代秦王。从即日起,公子赢栎为秦军领将,前往宜阳为将。公孙赢泉,选百名狼刃,正月初八随本君出征。”

说完后,白晖按住阳栎的肩膀:“给王上一点时间,也给太后一点时间。赢氏公族需要时间,王上也需要时间。”

“大河君……”阳栎整个人都傻了。

在秦国,许多孩子出生后就不知道父亲是谁。战争让许多人根本没机会见到亲生父亲。

在秦国,再娶、再嫁很普通。

就象白晖自己家,就象白晖的姐姐,三个孩子三个爹,一切都是因为这是战国,战争让太多男人出征之后就没办法再回家。

白晖又对阳栎说道:“你有两个选择,这是我的意见。第一个选择,我可以让你立即拥有锦衣玉食,富足一方。因为你是先王之子,是秦国的公子。第二个选择,去战,去杀,去打出一个威风来,然后将你的战功献上,让一位父亲骄傲。”

白晖低声劝说阳栎:

“你别怪先王,你母亲当年跳崖,先王不是没有派人找过。虽然先王没有对你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但他对秦国尽到一位秦王的责任,我秦国强,强于天下,先王功不可没。”

阳栎没想过那么多,他原本就是一名秦将,什么秦公子这种事情,对他太过遥远了。

听完白晖的建议,阳栎用力一抱拳:

“愿领军,战!”

白晖点了点头:“很好。如果不嫌弃,在我兄长身旁任三年副将可好。”

“谢大河君,谢武安君,谢我王。”阳栎真的兴奋了,相比起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个公子身份,在白起身边当副将才是真正让他兴奋的。

秦国那个武官不希望能在白起身边学习。

没有例外。

在新年的前一天,秦国官方向对公布的一条消息。

大秦的国君赢稷,要换上布衣,隐姓埋名,深入乡村,体现劳苦大众,秦国普通农户的生活,以及疾苦。

自即日起,秦国王之公子,在十岁时,放弃姓氏在民间生活两年,然后在秦军之中从军三年。但凡放弃者,等同于放弃王位继承权,放弃秦国从政权,放弃宗族身份。

这么政令发布之后,整个洛邑哗然。

消息还没有传回咸阳,相信咸阳也不会平静了。

眼下,除了王长子赢芷之外,秦王还没有即将到十岁的孩子,有两名要去楚国为人质,那么将来回来的时候也要补上这个五年期的民间与军中生活。

赢芷,作为王长子,十岁。

他即将开始他的民间生活。

秦王与白晖又在撸串了。

“我说白晖,你这么搞是什么意思?”

“造神。”

“说人话。”

“就是让天下人知道,我大秦的王与民同在,王知之民之苦,王知民所需,王知民之愿,王知民之乐。王兄布衣之行的地方我已经替王兄选好了,地点就在冷泉县。”

冷泉县就是后世的耀县。

白晖给秦王解释道:“只有三个月时间,不是怕王兄挣不住,反而是担心王兄去了不想回来。”

“当真?”

“冷泉县四大秘坊,分别是冷泉谷钢坊、神农祠、水泥坊以及新瓷坊。冷泉县有良田二十万亩,药田百万亩,有煤矿、长石矿、英石矿等各种大矿十数个,冷泉县所居之民,全是老秦人,而且家中都在为大秦战死的。”

听到白晖的解释,秦王默默的点了点头。

秦王说道:“你的意思不仅仅让为兄去体验民间生活,同时也给冷泉县一结荣耀。”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秦王再问:“赢芷去那里?”

“河套。”

“好,河套好。不过晚一些,让他和你先去楚都转一圈,回来之后再去,这一去为农两年,再回来咸阳学习一段时间,十六岁再从军三年,这就十九岁了。”

秦王心中并不看好赢芷,可眼下却没得选。

这与叶阳后无关,而是赢芷体弱,性格也有些自卑,不适合成为大秦的雄主。

至于阳栎之事,秦国并没有对外宣布半个字。

还不到时候。

赢氏公族倒是愿意承认阳栎的血统,但改姓为赢之事,赢氏公族并没有答应。不过对于阳栎而言,姓阳或是赢,并不是十分重要。

新年,秦王再一次主持祭祀大典。

为了参与祭祀这个随同官员的名单,秦国分了一半给魏、韩两国。这让魏、韩两国的贵族们为了争名额上演了一出全武行。

祭祀大典上,白晖不住的打着哈欠。

站在白晖身旁的魏冉低声问道:“你昨晚上作贼去了?”

“恩,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有人不夜不睡,竟然还能这么精神。”

魏冉问道:“谁?”

白晖指了指韩、魏两位王。

魏冉看了一眼两王,这两位确实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魏冉说道:“看来,你不喜欢祭祀。”

“是。”

魏冉很严肃的问道:“天地的威严不够吗?”

白晖摇了摇头:“我对天地的敬畏于心,而不是这种形势。敬天,自在是在守心守德,敬地,自然是在孝顺长辈,爱护幼小。话说,我们这些人,应该被雷劈死。”

听完白晖的话,魏冉默默的点了点头:“有理,我们这些人,应该被雷劈。在这里祭祀天地的所有人,没一个好人。”

“好人,难活。”白晖跟着说了一句。

魏冉不说话了。

有资格站在这里祭祀天地的,那一个不是位高权重的人,那个人是善类。包括白晖都不认为,自己眼下是傻白甜。

各王献上祭肉之后,祭祀大典正式开始。

那怕是不喜欢这种仪式的白晖,也是认真的执行着祭祀的每一步。

祭祀结束之后,魏冉问白晖:“昨夜里,你和韩、魏两王谈了什么?”

“我问他们,是不是想和我一起出去转转。他们似乎有些什么想法,但又不敢离开。害怕他们不在国内,韩、魏两国的贵族趁机夺了他们的权位。眼下韩、魏已经附秦,对于两国贵族来说,王已经是秦王了。”

第九十四节 迎接秦王第四六九节 三请赵相第五四零节 尖叫第一零六节 天子宴第五八二节 燕国太后的选择第二四七节 秦国这只笼中虎第三七八节 中山事定第一六八节 大计划(十二更)第四八七节 秦兵提亲第三五六节 谁也不见第八十四节 大秦增兵第六十六节 白晖的军备第六一六节 崖山港第一三七节 调他们回来第四八五节 负气离开第六五一节 解密的重兵第四六三节 二辞赵相第四零二节 秦国裁军第一八二节 宣太后的决断(十更)第二十二节 军中文工团第五七三节 魏冉的劝告第八十六节 白晖的反间计第二六零节 躲第一三四节 赢氏四老第六一二节 吃米田共呢?第七十五节 中计第六零三节 扶南第五六五节 奇怪的地基第六一二节 吃米田共呢?第四九零节 谁敢污蔑我大秦第五十二节 屯田见效第二四八节 楼烦往事第三九零节 楚国之大战略第五零八节 大权不好揽第四三三节 白晖的洗脑课第三七七节 野心还是有的第一五九节 亲爱的子兰兄(三更)第六一五节 抵不住的重赏第四二七节 泉州第二五零节 保育区第五零零节 福港的高炉第四五零节 秦国转守势第六三二节 暗子启动第三九五节 白晖的伤感第五七二节 天下有多大第五二七节 请满饮第四五三节 秦先王的八卦第四零三节 贪婪的魏国第六六三节 布局匈奴第八十八节 秦军之强第五三三节 疯了第一三零节 白晖在那?第四七九节 秦王不可封伯第一七零节 魏冉学会用姜(十四更)第二二六节 邯郸城内一条狗第五二七节 请满饮第三零四节 打七寸第二八六节 关于某绿茶第三二七节 老令尹的点悟第四三六节 狡辩第二零四节 公正的裁定第四六八节 赵国的权印第一七五节 示威(三更)第一零一节 吃不吃?第二一五节 林胡祖地第一九三节 封号,封号!第一零四节 天子欠的债第五九九节 蛮夷之地第五六七节 礼乐之问第一九九节 攻打义渠第五九一节 南下第二七九节 魏武卒套装第二三五节 封号第七十九节 战神初显威第三零六节 关于亏损的问题第四九三节 要搞事吗?第五零零节 福港的高炉第一零七节 秦王都没吃过的关中名菜第六十五节 紧急军情第四零六节 若不战,抢人口第一三八节 六国谈好第二四五节 魏王的小计谋第五十三节 向寿第二六五节 匡章来降第三十五节 虐你没商量第二四七节 秦国这只笼中虎第二七三节 秦王助力第四十节 公子咎第五三四节 奋起的范雎第二二六节 邯郸城内一条狗第四零六节 若不战,抢人口第五零八节 大权不好揽第一零三节 王之霸道第二五九节 修路第七十一节 惊人的数量第四一三节 巴豆一万斤第二一七节 背后的遭遇战(第四更)第二九八节 诸王的渴望(四更)第三一四节 倔强的魏王第五七三节 魏冉的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