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 殊途同归

ads_wz_txt;

东征会失败?李密毫不犹豫地否定了这种假设。

十几年前先帝曾命令卫府军远征高句丽,未战先败,其中原因很多,当时的军事政治外交上都存有失败因素,并不仅仅是粮草运输困难。

今上登基后,迫于国内政治矛盾越来越激烈,高句丽称霸远东的野心对中土的威胁越来越大,于是便早早定下了东征之计。修长城、开运河、西征吐谷浑、拓疆西域等等众多重大决策,实际上都是为远征高句丽做万全准备。东征是倾尽国力的一战,是关系到中土命运的一战,皇帝和改革派为此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希望,朝堂上的中立派也给予了坚决支持,虽然保守派想方设法从中掣肘,但并不怀疑东征必胜之结局,无奈之下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政局上,试图以国内局势的混乱来打击皇帝和中央,所以此次东征,中土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还是在财力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当然了,自古以来就无必胜之战,阴沟里翻船的例子实在太多,举不胜举,谁敢说此次东征就一定凯旋而归?但李密对此次东征抱有信心,这一战绝无可能失败,最多也就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但即便是无功而返,中土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国力和对敌人无情打击的决心,还是可以给北虏以镇慑,完全能够实现此次劳师远征的战略目的。

双方至此都摆明了各自的观点,都认为中土和平统一面临严重危机,但对造成危机的原因却看法不一,李密认为危机是激进变革策略造成的,所以要摧毁变革,要先“安内”,而李风云则认为危机源自北虏的威胁,要先“攘外”。双方的终极目标实际上都一样,都是要维持中土的和平统一,但手段却迥然不同,一个先安内后攘外,一个则恰恰相反。

李风云和李密都陷入了深思之中,帐内一片沉寂。

在李风云看来,李密的“安内”之策无非就两个,一个是政治上的,一个是军事上的。政治上的就是更替皇统,就是皇统之争,这是最便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当年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贵族集团纷纷支持太子杨勇,试图以皇统的更替来改变国策,对先帝所推行的改革造成了严重威胁,结果父子相残,兄弟阋墙,上演了一幕人伦悲剧。

史书把太子杨勇的废黜,归结为生活奢靡,不听从先帝和先帝后的教诲,另外就是杨广和一帮佞臣们的阴谋诬陷,这纯粹是欲盖弥彰。

统治者和普通家长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统治者不但要顾及家族、集团利益,更要考虑国家和民族利益。锅里有了,碗里才有,道理很浅显。

对于先帝和先帝后这些最高统治者来说,国祚的稳定、展、强大和代代延续最为重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国策,必须有忠实执行这一国策的人。由此不难推断,太子杨勇被废黜,与他生活奢靡没有关系,与杨广和佞臣的陷害更没有关系。先帝和先帝后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德才兼备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政治理念和执政思路的一致性。你不能继承我的政治理念,不能按照我的执政思路坚持改革,那理所当然也就失去了继承人的资格。如果杨勇在执政理念上始终与先帝和先帝后保持一致,赢得了先帝和先帝后的信任和支持,在政治上给他保驾护航,储君的地位必然牢不可破,那么他在生活上奢靡一点算得了什么?有哪个臣僚敢诬陷他?即便有人阴谋算计他,以先帝和先帝后丰富的政治经验,岂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杨勇的废黜,杨广的上位,就是先帝、先帝后以及他们忠实的追随者们,一手所策划,目的就是要把他们的政治理念和执政思路继承和延续下去

今上吸取了教训丨于脆在元德太子薨亡后,无限期地拖延设立新储君。国无储君,是一个清晰可见的随时都会爆的巨大风险,但今上为了改革,为了一家人的平安,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政局动荡,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如今,杨玄感和李密等保守势力就在利用“国无储君”这个致命要害,试图引爆这一巨大风险,在政治上给今上和支持他的激进改革势力以致命一击。而要引爆这一巨大风险,就必须辅以军事手段。

今上登基之初,先帝最小的儿子汉王杨谅动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军事政变,当时内有关陇保守势力的支持,外有山东贵族集团的帮助,大军由北而南,呼啸而下,势如破竹。关键时刻,关陇人看到了危机,一旦汉王杨谅赢得了皇统,山东贵族集团必然东山再起,这严重威胁到关陇贵族集团的整体利益,于是关陇人空前团结起来。而以崔氏为的山东五大豪门迫于形势变化不得不迅改变立场,结果汉王杨谅败北,支持他的关陇和山东贵族惨遭杀戮,两败俱伤。

这个教训丨很血腥,很残酷,军事政变不论成败,所带来的杀戮都触目惊心,对国祚和统治集团的伤害都无以复加,但对于把个人和集团利益置于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上的贵族集团来说,他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根本不在乎国祚存亡,他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他们是规则的制定者,王朝可以更替,皇帝可以轮流做,芸芸众生就如草芥蚁蝼无足轻重,所以这个世上没有他们不敢于的事

假若杨玄感和李密以军事政变来设立新皇帝,那么必然会爆内战,一旦中土就此陷入分裂深渊,则必然无力对抗北虏的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当初杨谅兵变时期,大部分关陇人和山东五大豪门之所以最终选择了今上,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土分裂必然会损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中土的和平统一还是大势所趋。然而,今上坐稳皇位后,开始激进改革,大刀阔斧,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既得利益集团,这理所当然激怒了他们。既然你要灭亡我们,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支持你?如果中土的和平统一只会把我们推向灭亡的深渊,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维持中土的和平统一?

李密的“安内”策略,摧毁变革的目标,实际上代表了当今中土保守势力反对改革、坚守门阀士族政治的决心,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宁愿摧毁中土的统一大业,也绝不愿意败在改革势力之手,成为中央集权的牺牲品。

李风云想得越多,看得越是透彻,心情就越是沉重,初闻蒲山公李密时的那点激动和期待更是荡然无存。

变革的失败,今上的失败,统一大业的败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建立在豪门世家和门阀士族政治基础上的统一王朝,就如建立在沙砾上的楼阁,一阵狂风暴雨就会将其彻底摧毁,所以若想建立一个牢固的统一王朝,就必须摧毁门阀士族政治,就必须摧毁豪门世家。历史的走向清楚地证明了文明的改革无法摧毁门阀士族政治,无法摧毁豪门世家,只有用血腥的暴力和残酷的杀戮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目标。

李密在深思中,敏锐地现了李风云的“破绽”。

李风云的观点和他的所作所为完全矛盾。依照李风云的观点,正因为北虏对中土的严重威胁,中土才要统一,才要展强大,才要变革,所以“攘外”优于“安内”。既然如此,你李风云为什么要造反?你造反就混乱了国内局势,恶化了国内危机,这显然不利于“安内”,更不利于“攘外”。你这纯粹是说一套做一套。

不过,李密并不为此忧虑,相反,他很快就找到了说服李风云的办法。

你不是要攘外吗?但变革激化了国内矛盾,现在内乱大于外忧,就你个人来说,你都造反了,强调“攘外”还有什么意义?所以现在对你来说“安内”重于“攘外”。

我现在急于“安内”,你也急于“安内”,那我们合作,我们一起联手推翻皇帝和激进改革派,摧毁变革,以此来缓和国内尖锐矛盾,缓解国内危机,然后你摇身一变,和我一样成为新王朝新皇帝的功臣,然后我们再强调“攘外”,再去征伐北虏,才有现实意义,否则都是毫无意义的空谈。

“将军为何要造反?”李密打破了帐内的沉寂,开口质问李风云。

李风云没有说话,他还在沉思中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他造反的目的是试图拯救千千万万的无辜生灵,为此他需要迅强大,需要迅称霸,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国内矛盾以赢得贵族集团的支持,只是如此一来改变不了历史轨迹,中土还是要陷入分裂和战乱的深渊,千千万万的无辜生灵还是会在战争中死亡。

“将军造反的目的是什么?”李密继续质问,“是推翻皇帝拯救苍生?还是推翻国祚逐鹿称霸?”

李风云蓦然抬头望向李密,目露寒芒,心里霎时有了决断。

自己听到蒲山公李密的时候,为什么会激动?因为看到了希望。是什么希望?是拯救无辜苍生的希望。但现在自己为什么又怀疑李密,尤其在听到李密的观点后,倍感失望和沮丧?是因为自己变得贪婪了,自己的理想明明是拯救无辜苍生,却不知不觉陷入了逐鹿称霸的深渊,根本无视千千万万无辜苍生将在分裂和战乱中凄惨死去的现实。

“将军是不是很矛盾?”李密抚须笑道,“将军以拯救苍生之名举旗造反,实际上却暗藏鸿鹄之志,欲建王霸大业,只是实力太弱,前途黑暗,无所适从。”

李风云摇了摇头,“某只想拯救无辜生灵,但现实很残酷,心有余而力不足,恐怕要事与愿违了。蒲山公突然出现,倒是给了某莫大希望。”

“愿闻其详。”

“皇统更迭。”

李密脸上的笑容顿时凝滞,心中惊骇不已,对李风云更是产生了莫名畏惧。难道此人知道我的秘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第两百三十一章 纸上谈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静观其变第一千零八章 困扰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险恶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险的假设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俩第五百一十一章 让人恐惧的猜测第九百七十章 纷至沓来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六百九十六章 偷袭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鼓擂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马加鞭第两百五十五章 忧郁的李密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三十五章 芒砀山聚义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五百一十一章 让人恐惧的猜测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对策?第二十二章 你为何畏惧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扬镳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饽饽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团大战第两百五十章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战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满第八百四十章 两害相权取其轻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两百三十四章 为何不退?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厉一击第四百三十五章 还不连夜逃离?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七百六十四章 谁是敌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选择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图后计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一百九十六章 转嫁危机第六百八十五章 说服第两百二十八章 击败元文都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师来了第767章 计是好计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九十一章 杀人好难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见不实第两百七十章 又是一个坑第三百一十二章 舍身赴死第八十三章 琅琊窦太守第806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丝暖意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个好消息第两百二十九章 辽东城下第四百零八章 对症下药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满第两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为所动第五百九十七章 满座皆惊第四百五十章 齐王的假设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帅第两百七十八章 取信于人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从第六百二十章 荒谬的臆想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七十九章 澹台少府第两百四十章 走进误区的李密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让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沟之争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阳谋?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间逆转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顾后的郑元寿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荣难做了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计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两百零三章 殊途同归第八百五十章 合谋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灵感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险的假设第两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掺合的梁德重第两百零五章 李密决定留下来第四十章 夜袭夏亭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纯的选择第八百五十章 合谋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来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阙口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险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梦第七百三十八章 绝处逢生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两百一十八章 走投无路第两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险中的机会第九百零九章 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