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儿戏

科苏特到底不是庸才,而是历史的弄潮儿,他下令没收了那些反对派和投降派的资产,并且颁布了新的土地法。

这一次他打算彻底消灭农奴制,没收大贵族的土地,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者有其田。

农奴可分二十年还清欠款,但这笔钱不再由贵族征收,而是由国家征收转交给贵族。

将土地和兵役挂钩,不服兵役者无权获得土地,同时军功授田,鼓励士兵勇猛作战。

重新修订限价令,打击价格联盟。

打击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鼓励工业生产.

一番操作之后所谓的匈牙利革命终于有了一些进步的影子,不过弗兰茨倒是挺高兴的。

因为科苏特总是做了一些好事,毕竟这些得罪人的事情,弗兰茨也是要做的,有人能代劳那自然是好的。

科苏特的一系列操作也造成了大量贵族逃往奥地利,过去因为有土地和财产的牵绊他们不愿意离开,这一次他们毫不犹豫地逃向了奥地利。

贵族们都很有经验,一个个都已经想好了一大堆说辞,还带上了自己家族的财产列表。

不过这一次皇帝没有选择亲自接见他们,更没有向他们亲口承诺一定会帮他们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事实上接待他们的都不是皇室成员和帝国高官,甚至连接待都称不上。

负责收容他们的是难民署的官员,这些年轻或不那么年轻的新官吏对他们这些匈牙利最高贵的人半点笑容都欠奉。

这倒不是弗兰茨选拔的新官吏素质低或者为人傲慢,而是奥地利帝国难民署是1848年整个奥地利帝国政府中最忙的地方。

尤其是这些被派到匈牙利的官员,他们还得时不时担心别被人打黑枪、捅刀子。

他们的精神状态能好就奇怪了,不过难民还是需要收容的,否则从各方赶来的援军会把这些人一个不剩全杀了。

杀戮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目的,弗兰茨并不会将其本末倒置。

那些匈牙利的贵族显然不满奥地利官员的做法,不过都混到了难民营也由不得他们嚣张。

一群被临时征召的民兵上去就是一顿鞭子,刚刚还试图威胁殴打官员的匈牙利贵族们顿时成了瘪茄子。

受到战争波及的匈牙利难民们被集中在一起,难民署的官员们给他们发放食物、衣服和被褥,之后还有医疗神父为他们治病,安抚他们的情绪。

由于中医和草药学在教会内的飞速发展,大多数神父都能处理一些常见的小病,不过一些复杂的病症就需要交给更加专业的医生团队。

这个时候就轮到奥地利的随军医生和实习生大军登场了,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实践,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词放在医学界同样适用。

医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试验和临床病例上的,无数实验动物和不幸离世的患者同样筑起了累累白骨。

但每一次灾难和战争的发生又何尝不是医学进步的契机呢?

当然无论对外,还是对内,在宣传时一定会说白衣天使们救死扶伤,帝国政府尽职尽责不放弃任何一位臣民。

最重要的是这种宣传无可指摘,无论是受助的难民,还是施救的医生,甚至执行命令的帝国官员和军人们都对此深信不疑。 这便是人民口中的正义,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皇帝若是能符合民众对朴素价值观的期待将会获得民众极大的支持与信任。

同样这种支持与信任也会反哺政府,让政府的行为获得更广泛的接受和配合,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当然过高的期待对于政府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官员们会说这种压力就是自身前进的最好动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西方大多数政府都巴不得民众没有任何期待,这样政府和官员们才最轻松也最符合人性,所以才会导致一些地区抽象、奇葩的政令频出。

对于民众来说,此时就轮到教会登场了。

宗教在稳定社会秩序和缓解社会矛盾方面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大多数宗教都有扬善弃恶和道德教化的内容。

这对于国家来说最大也是最直观的作用就是培养“顺民”,对于民众来说则会防止部分人走极端报复社会。

总之社会和谐对于各方都有利,所以过去的那些统治者们才会推崇宗教。

另外还有一点,宗教能提供廉价且广泛有效的精神慰藉。

某些官员的话可能是违心的,但是对于国家来说这种压力确实是自身前进的最好动力,弗兰茨可以适时地清理政府内部的垃圾。

一方面可以杀鸡儆猴,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平息民愤,就像古代将贪官污吏拉到菜市口明正典刑一样。

不过想要让政府真正有效地运转就不能总指望弗兰茨这个皇帝,他必须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监督监察机制。

让官员完全自查?这个笑话简直不要太冷。

至于民众监督。

在十九世纪这个社会制度不健全的时代,官员和民众的身份本来就不对等,前者有多是办法让后者闭嘴或者根本开不了口。

官员相互监督?

官官相护、党同伐异可不仅仅是八个大字更是无数血淋淋的历史,让官员们相互监督无疑是在替官员们创造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导致集体腐败,甚至是制度性腐败。

(让一个集体团结最有效的两种方式,要么一起赚钱,要么一起犯罪。集体腐败毫无疑问同时符合上述两点,乃是生命大和谐之法所以极难祛除。)

弗兰茨需要一个既绝对独立又值得信赖的群体,这个群体应不易受到腐化,更难以被他人针对。

想搞出这么一群人可不容易,弗兰茨只能亲自来.

言归正传,绝大多数匈牙利难民对于奥地利帝国的这波操作已经不太适合用满意来形容,说是感激涕零,五体投地来形容更加合适。

毕竟有饭吃、有房子住,还有新的衣服和被褥,高高在上的神父大人,医生老爷亲自慰问、诊疗。

这放在平时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匈牙利的经济非常差,差到会出现单衣贵族这个群体。

贵族尚且如此,农奴和平民的生活只会更差。

所以这些人对于奥地利帝国真是半点都恨不起来,反倒是对于那些发动战争的民族精英们恨得咬牙切齿,毕竟剥削他们、迫害他们、让他们沦落至此的正是那些所谓的大人物。

第563章 迟来的硬气第476章 庞大舰队第41章 一万颗橡胶树的种子第618章 还债第89章 不吵不相识第340章 各奔前程第276章 差分机第238章 一个月太久,只争朝夕。第517章 后院起火第811章 天命与奇迹第272章 讨伐文明之敌第591章 糖衣炮弹的可怕第560章 路易菲利普怂了第840章 天涯共此时第384章 电报第797章 欧洲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第871章 十二条(下)第537章 亮相第830章 风起第360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225章 暗杀第750章 黑吃黑第316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938章 理想与现实第85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下)第715章 你该成年了第497章 危机四伏第474章 第一次加里曼丹战争(下)休息一天第1014章 拉莫西里埃的忧虑第687章 难民压境第157章 蒸汽轮机第348章 毕业之后干点啥第503章 不宣而战第651章 历史的轨迹(主要内容在后半段)第275章 科学家们(2)国庆快乐第774章 火种第389章 白人的鬼话第1100章 巴塔哥尼亚国王第458章 林肯先生(2)今天更不上了,聚餐刚结束,脑袋疼。第13章 内忧(上)第654章 教皇国第393章 有备无患第769章 寻找希望第623章 殖民者第358章 饥荒之始第841章 第一枪第109章 阿里的野望第328章 共同的敌人第240章 最后一站第1035章 意外的破裂第846章 算计第165章 意外(下)第167章 暗流涌动第678章 新学生第1125章 征服阿尔巴尼亚(中)第715章 你该成年了第517章 后院起火第219章 霸权第116章 吉米的新玩具第843章 拖字诀第496章 躁动的欧洲第384章 电报第1004章 匈牙利人的新政策(上)第344章 美酒第354章 英国绝不退缩第375章 人的梦想是不会终结的第741章 “暴行”第435章 还我直布罗陀第934章 湖光山色第672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877章 英国地中海舰队的覆没第427章 女王的餐桌第1081章 大刀阔斧第829章 水银封棺第461章 大朝会第375章 人的梦想是不会终结的第84章 关于上架,想请教一下各位。第392章 波尔多液第783章 决定第418章 最差的时代?最好的时代?第742章 梦醒时分第1095章 Dies ist Deutschland第1024章 又见《战时法典》第892章 焦虑的英国人第717章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第321章 惊涛骇浪第120章 投资之道第990章 英国新地中海舰队的覆灭第152章 佩斯大饭店第173章 孤注一掷第1112章 前奏第75章 意外?第908章 游行第718章 欧洲吕布第957章 火海第195章 消息第283章 巨人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