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加利亚独立;建立包括:特拉布宗、埃尔祖鲁姆、迪亚巴克尔亚在内的美尼亚公国;解除多布罗加地区的防御;巨额的军费赔偿。
每一条都让英国和奥斯曼帝国无法接受,但比这些更厉害的是《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奥斯曼帝国理应承担俄国要求封闭达达尼尔海峡的义务,即不得以任何借口允许任何一艘外国军舰出入该海峡。
历史上英国人借助第二次土埃战争的契机,成功让俄国人签订了《海峡公约》从而兵不血刃地毁灭了俄国的这一优势。
不过这一世由于弗兰茨的介入,俄国并没有签订《海峡公约》。此时英国军舰在黑海截击俄国运输舰队的行为显然是违反了《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
俄国有权利要求拆除达达尼尔海峡的防御设施,甚至由俄军接管。要求解散奥斯曼帝国海军不过是一种威慑而已。
君士坦丁堡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是不可能不设海防的,这一行为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问题又来了,如果没有满足俄国的条件,那么这次违约就可能作为下一次战争的借口。
俄国人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然后拉上他的盟友或盟友们再次进攻奥斯曼帝国。
而俄国人挑选的时机一定会让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极为被动.
“尊敬的俄国大使,您有证据证明奥斯曼帝国违反了《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吗?”
斯特拉特福子爵起身说道。
乌瓦罗夫公爵有些诧异,因为在黑海截击俄国舰队的就是英国舰队。他真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好在来之前已经备足了功课。
“当然,尊敬的英国大使。我国海军在海战中俘虏了数名敌方水兵,他们都是英国人,并且自称是受到了军方的授意。
您觉得这算不算证据?”
乌瓦罗夫显得信心十足,但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这些人说不定只是雇佣兵而已,他们的话不能作为证据。”
“那我国海军还在黑海遭遇了贵国军舰,您要怎么解释?”
“说不定是这些雇佣兵带过去的。”
“我们还在一艘被击沉的贵国军舰上找到了贵国海军的特殊标识,这您总不能抵赖吧?”
“海员可以假冒,标识自然也能伪造。”
“那贵国生产的新式明轮战舰呢?就算不是贵国生产,奥斯曼帝国自身也没有这个能力生产,这肯定不是奥斯曼帝国的军舰!”
“那不能是奥斯曼帝国购买的吗?”
“你这是狡辩!”
“我说的是事实!”
“证据确凿,你休想抵赖!”
“哪有什么证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斯特拉特福子爵一副自己受了冤枉的样子,用鄙夷的眼神看着气血上涌的年轻人。
“我要和你决斗!你这个无耻的骗子!”
几名俄国使团成员连忙拉住了乌瓦罗夫公爵,斯特拉特福子爵也不忘嘲讽一番。
“多么粗鄙、野蛮的解决方式,真不文明。您说是吧?亲王阁下?”
斯特拉特福子爵看了一眼一直一言不发的施瓦岑贝格亲王,后者怎么可能不知道前者的意思。
俄国控制黑海海峡对于其他列强来说始终是个麻烦,而拆除达达尼尔海峡的防御设施更是不可能的,那会让君士坦丁堡直接暴露在俄国人的獠牙之下。
让熊枕着鱼睡觉,那它能睡得着才怪。
所以联合起来让俄国无法得逞似乎才是正途。
不过联俄是此时弗兰茨定下的基本国策之一,施瓦岑贝格亲王更是看不上斯特拉特福子爵这种颠倒是非的无耻流氓。
“我觉得决斗是一种展现勇气和力量的方式,更是保护自己荣誉的最后手段。
我觉得您应该接受决斗。”
全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所有人都没想到作为东道主的奥地利帝国代表,施瓦岑贝格亲王会这样说。
接受决斗?
开什么玩笑,让一个62岁的英国文官和一个26岁的俄国武官打。这不是送找死吗?
俾斯麦虽然只是普鲁士使团中的一名书记官,但却不妨碍他看透这背后的博弈。
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好处,那就是他可以站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中喊道。
“打起来!”
“对!”
“打起来!”
“捍卫你的荣誉,子爵大人可不能输给野蛮的俄国人啊!”
“打!打!打!”
与会那些小国的官员纷纷开始七嘴八舌地叫喊起来,这些小国本来就唯恐天下不乱,奥地利帝国既然默认双方应该打一场,那么为什么要错过这场好戏呢?
和会很快就变成了一场口水战的现场,并且有着向八角笼进一步转变的趋势。
这时候斯特拉特福子爵和乌瓦罗夫公爵反而冷静了下来。
斯特拉特福子爵并没有正面回应施瓦岑贝格亲王,只是“呵呵”一笑。
乌瓦罗夫公爵恨恨地看着斯特拉特福子爵,如果可以前者真想把后者按在地上狠狠殴打一顿。
不过他很清楚,所谓拆除防御,解散舰队根本是不可能的。
“亲王殿下,您看该如何处理呢?”
皮球再一次被抛给了施瓦岑贝格亲王,好在他也很清楚俄国人的目的。
“不急,和会才刚刚开始,你们可以搜集证据佐证各自的说法,然后由在场的诸国代表来评判。
先来谈谈多布罗加和保加利亚的问题吧。”
“反对!俄国无权迫使我国拆除多布罗加地区的防御,更是在保加利亚地区策动了多次政变,导致我国民众大量死亡。
这样的颠覆行为怎么能说成是解放呢?”
雷希德帕夏第一个站了出来,这些说辞在开会之前已经准备多时了。
很快双方再次吵成一团,由于有斯特拉特福子爵这个榜样,再加上无论是多布罗加、保加利亚、还是北色雷斯都不是奥斯曼帝国可以放弃的地区,雷希德帕夏也就没什么顾忌的了。
连续吃瘪让乌瓦罗夫公爵的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奥地利帝国方面的按兵不动更是让他气愤。
关于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奥斯曼帝国的做法和后世差不多。
第一,否认屠杀行为本身。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政府不承认对亚美尼亚人进行过屠杀,而是一种治安行动。
第二,推卸责任。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政府认为亚美尼亚人也使用了暴力,并且应该对暴力事件的升级负有主要责任。
第三,质疑死亡人数。对于俄国和欧洲学者提出的死亡人数(3到30万)进行质疑,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政府认为死亡人数应该小于一万。
第四,一些学者认为死亡人数小于一万就不能算是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