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1847年经济危机(下)

第832章 1847年经济危机(下)

历史上美墨战争便是由波尔克发动的,不过此时再对墨西哥用兵显然不太现实。

向北部拓展边界同样不太理智,不过如果可以用谈判来解决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可以为美利坚赢得土地,波尔克十分愿意这样做。

于是乎英美高层一拍即合,双方开始了利益交换。美方放任英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英国殖民地承认美方的势力范围。

北方的工厂主们一片哀嚎,而南方的庄园主们却已经买爆。但这个世界上背叛自己阶级利益的人通常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波尔克也不例外。

总统先生在一条小路上遭遇枪手伏击,老当益壮的波尔克先生拔出手枪还击,在追击过程中被一发不知从哪里打来的子弹命中后脑倒地身亡。

副总统达拉斯临时就职,作为著名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他一上台就废除了波尔克和英国人签订的贸易协定。

不过说到变脸英国人也不遑多让,他们立刻撕毁了两国的边境协定,派兵驱逐美国人和美国军队。

这两份被火速签订而又火速废除的协定,成为了后世史学家口中著名的“两张废纸”。

除了对外,英国人也有对内的举措,那就是限制粮价下跌,由官方定价保证粮商的利益。

粮食并不是其他商品可以等等再买,人要活着就要吃饭。粮商虽然保住了,但是人们也没有钱来进行其他消费了。

于是乎这场经济寒冬格外的冷,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在一个月内倒闭的工厂数量顶得上过去一年。

此时英国政府的救市政策还包括由政府举债,大量购买粮食以保障粮商的资金快速回笼。

至于政府欠下的债,那自然是要交给后人的智慧了。将钱都用于救市,那么西班牙的内战自然就打不起了。

不过他们的对手法国人也没好到哪里去,法国的犹太银行家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将钱借贷给了英国政府。

结果就是本该得利的法国同样陷入了财政困难,外籍兵团的那些精兵强将没有军饷可是不会干活的,甚至还会帮倒忙。

wWW●TTkan●C〇

法国外籍兵团的士兵由于被拖欠军饷,开始怠战,甚至是进行团伙抢劫,将西班牙正统派的后方搅得天翻地覆。

西班牙人虽然没有了祖上的阔气,但是却有着绝不低头的骄傲,西班牙民众开始自发组织游击队对抗法国外籍兵团。

不要说此时没有军饷的法军,就是当年拿破仑率领的不败之师也没法征服西班牙。

很快外籍兵团就由于发不出军饷和伤亡过大陷入到了崩溃的边缘,此时路易·菲利普也不得不将军队撤回来,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连年歉收让法国的农业崩溃,几乎所有的农作物价格都上涨了五倍。

事实上法国人并不是没有做过努力,他们从俄国手里买来大批粮食希望可以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

但现实是隔壁德意志地区洪涝,而他们自己却陷入到了干旱之中。

由于干旱导致了罗纳河水位降低,河道无法通行大型船只,法国人的铁路又迟迟没有建成从俄国买来的粮食只能停留在马赛。

注:马赛是法国南部港口,水运便利。

实际上这条铁路就是被弗兰茨的皮包公司所承包的,他只是通过贿赂等手段购买了修筑权却并没有动工。 这倒不是全因为弗兰茨想要阴法国人一手,事实上弗兰茨觉得自己完全是多虑了。

因为法国的铁路线绝大多数都没有动工,为了不太另类所以弗兰茨也没有动工。

法国除了农业崩溃以外,工业也没好到哪里去,之前几年的大发展让工厂主们纷纷加大投入。

但是路易·菲利普和基佐共同点燃了殖民地的烽火,沉重的赋税大大削减了殖民地的购买力,甚至造成了大面积的起义。

德克萨斯曾经的模范殖民地,此时已经成了法国殖民地中治安最差的区域,暴力抗税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镇压殖民地的起义,法国人的投入要远远高于他们在税赋上的收益。

最关键的是法国几乎所有的殖民地都在叛乱,而且每一处都有一股强大的叛军,让法兰西不得不投入全部精力去战斗。

之前纺织品的火热也得益于对东方的贸易,不过英国人为了解决自己的经济危机决定独占印度和远东。

英国人开始排挤法国商人,双方的东方影响力差距过大,法国人败得毫无悬念。

同时由于弗兰茨打通了日本的商路,大量廉价的日本生丝开始涌入欧洲市场,这对法兰西来说又是致命一击。

此时欧洲大陆上只有法国里昂和奥地利的威尼西亚地区出产生丝,所以每年法国都能借此牟取暴利。

由于以上种种,法国的纺织业利润暴跌,并且由于之前的投入过大导致了生产过剩,再加上销路的减少,工厂不得不通过大量裁员、停工以求自保。

结果就是工人大量失业、待业,催生出了大量的乞丐和无业游民。

法国的煤铁行业同样开始萎缩,因为之前铁路建设的大潮,投资者们纷纷涌入钢铁、煤炭行业希望能分一杯羹。

然而想象中的铁路建设大潮并未出现,很多工程迟迟没有展开,钢铁没有销路,对于煤炭的需求自然也就没那么旺盛。

最终导致整个商业界集体看衰钢铁、煤炭行业,1847年法国的生铁产量下降21.8%,熟铁产量下降27.7%,煤炭产量下降22.4%。

最为夸张的是钢铁产量,一年时间几乎被腰斩。

路易·菲利普的一系列操作,诸如借钱给俄国人(购买阿拉斯加),从埃及运纪念品等,再加上法国自身的天灾人祸,以及殖民地矛盾的激化。

此时奥尔良王朝的赤字率高达45%,高达6.3亿法郎。历史上奥尔良王朝的赤字率就常年维持在25%以上,不过书中法国更激进也更富有,所以赤字率更高。

其实在1843年之前法兰西银行还有高达十亿法郎的储备金,那是法国人的巅峰,但是随着路易·菲利普和奥尔良王朝统治阶级的膨胀。

大量的战争和建设让黄金像流水一样消失了,此时法国国库中只有不到3000万法郎的黄金储备。

然而就在这个路易·菲利普最需要他的银行家们的时刻,法国的金融家选择了英国。

家人住院了,去陪护来着。

(本章完)

第696章 南征北战第550章 造次第862章 巷战第297章 组合第599章 欢迎来到巴尔干第144章 逆浪千秋(为投票,打赏的书友加更第869章 血脉觉醒第24章 入盟之后第908章 游行第545章 什么鬼?第615章 关于阿尔巴尼亚(上)第298章 分期付款第1077章 铁与血第334章 巴加莫约宣言第179章 计划不变第978章 艾梅纳布尔佩利西埃历险记(下)第605章 乘风破浪第903章 城内城外第667章 雨果走了第470章 海地和多米尼加(下)第731章 准备登场第585章 问卷调查第505章 开战(下)第1112章 前奏第1067章 《波河条约》第32章 逝者如斯民族之歌(原版,免费章节,方面阅读和听书第160章 入股第1067章 《波河条约》第868章 不刮骨焉能疗毒?第685章 价值一亿的“冰柜”第14章 内忧 (中)第731章 准备登场第679章 弗兰茨的私兵第545章 什么鬼?第652章 雨果来了(5)第1057章 人道主义第826章 新Deutschland第769章 寻找希望第1068章 乱入第167章 暗流涌动第349章 谁富有,谁统一。请假,好像阳了。第146章 开门红和闭门羹第965章 例行公事第842章 以防万一第735章 观光团第650章 一次尝试性援助第854章 倔强的法兰西第220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上)第952章 一意孤行第344章 美酒第345章 酒道第87章 落子无悔,明天上架。第928章 援兵第660章 花海第215章 胡闹第984章 水雷第807章 夏尔的第一桶金第191章 犹太人要建国第661章 坦桑尼亚总督区第276章 差分机第256章 阴差阳错第513章 反客为主第64章 凶手第441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第618章 还债第557章 还击【加更】第89章 不吵不相识第797章 欧洲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第794章 援军第848章 贝尔格莱德之谋第326章 骗子or疯子?第698章 伤心的路易菲利普第552章 忠君爱国第397章 “新人入盟”第1108章 普雷斯堡战役第922章 重建罗马(下)第757章 新旧的碰撞(下)第339章 惊为天人第1102章 反客为主第450章 成王败寇第593章 “骗子” “戏子”和“厨子”第305章 分赃第719章 关于俄国第696章 南征北战第963章 灰烬第41章 一万颗橡胶树的种子第96章 畅饮第513章 反客为主第1067章 《波河条约》更新时间调整第729章 一场演讲第8章 不服便战第271章 试点教育的二三事(下)第819章 布尔人也是人第736章 一些小问题第813章 出兵第93章 A计划作废第300章 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