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出山

第859章 出山

撒丁王国的常备军只有五万,而奥地利在北意大利地区的军队至少有十五万。

按照这个兵力比例撒丁王国如果一头扎进北意大利战场,那么完全就是送人头。

所以卡洛·阿尔贝托要改变兵役制度,毕竟义务兵要比募兵便宜得多,而且如果他们能死在战场上那就更省钱了。

义务兵役制对于卡洛·阿尔贝托来说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趁机除掉那些不稳定因素。

青年意大利、烧炭党、马志尼派、民族主义者、大学生、失业工人、无地农民、流浪汉、激进派贵族、立宪派

卡洛·阿尔贝托可不会像庇护九世一样把自己的亲信全派出来送死,他要把那些可能会影响他统治的人都送上战场。

不过卡洛·阿尔贝托可不会不顾战争的胜负,为此他派出了自己手下最强的两位将军欧赛比奥中将和埃托雷·德·桑纳兹中将。

欧赛比奥中将曾经参加过反法战争,资历很老,但是没什么实际战绩。

埃托雷·德·桑纳兹中将年轻气盛的少壮派,对于王朝战争十分狂热。

卡洛·阿尔贝托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于是乎就找了两个法国退役军官来做幕僚。

三个人一阵合计觉得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实在太危险了,于是乎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由欧赛比奥中将率领越过提切诺河直奔米兰,另一路由埃托雷·德·桑纳兹中将率领从热那亚出击穿过利古里亚山口直插奥地利的波河防线。

只要米兰城的起义军能将拉德茨基拖住,那么撒丁国王这套分进合击之术就能将奥地利帝国北意大利的主力一举包围,里应外合之下阿尔卑斯山以南将再无战事。

另一方面,蒂罗尔。

在撒丁王国正式宣战以前弗兰茨就已经收到了卡洛·阿尔贝托要参战的消息。

这个消息并不意外,因为皇后安娜的情人斯鲁特男爵的反常行为已经给了弗兰茨足够的警示。

斯鲁特男爵在开战后就一直搜集奥地利军队的相关信息,只不过由于总参谋部设在蒂罗尔他只能通过战争部了解消息。

直接将其拒之门外并不是什么太高明的做法,于是乎弗兰茨特意让人被斯鲁特男爵收买,只不过这情报有真有假,甚至假中有真,真中有假。

所以卡洛·阿尔贝托所知道的消息,大多数都是弗兰茨想让他知道的。至于斯鲁特男爵,弗兰茨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毕竟有两次暗杀的仇还没有报。

由于电报线的存在,总参谋部可以直接对身在米兰、威尼斯一级的指挥系统下达命令。

弗兰茨的命令在总参谋部的其他人耳中有些奇怪。

“撤侨!”

北意大利地区有五十多万其他民族的平民,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讨生活和经商的。

除此之外北意大利地区除了那几座大型的工商业城市和一些对宗教极端狂热的地区,80%的意大利人此时并没有参加叛乱。

农民们甚至照常到城市里来售卖东西,一些身强力壮的人还希望可以得到一些挖壕沟之类的工作。

绝大多数人对于所谓的圣战漠不关心,那些南意大利来的移民更是对庇护九世这个魔头和他手下的那些君王嗤之以鼻。 现在没法保证寸土不失,保护平民就成了第一要务。

弗兰茨准备将战争难民迁往四角要塞,威尼斯沿海城市带,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区,甚至是匈牙利大平原。

他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解决国内意大利人过分聚集的情况。

单论密集程度北意大利的意大利人要比波西米亚和维也纳的德意志人口密度高得多。

如果不是借着战争的机会,平时想迁移这么多人口简直是痴人说梦。

实际上大多数人依然也不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家园选择逃到一些更加安全的地区,毕竟这片土地也曾多次易主。

但那些被意大利人视为异民族的人就必须迁移了,因为民族主义实际上将民族之间的仇恨无限放大了。

这一部分人出于安全考虑会很愿意跟随奥地利军队进入指定的安全区域,如果后续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奥地利的官员们也有充分的理由将后来者赶到其他区域。

不过弗兰茨的行为在当时的人眼里看来委实太过怪异,毕竟没人觉得打仗死几个人会有什么。

其实弗兰茨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一次实际上和那场三十年战争差不多,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杀得流血漂橹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在撤侨和保护平民这两件事上总参谋部的诸位略有分歧,但是当务之急巩固波河防线和稳住威尼斯局势这两件事上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的。

无论北意大利的联军有多么废拉不堪,但那终究是四十几万人,仅凭此时前哨要塞的那几个团的兵力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

这件事情自然要落在阿尔布雷特身上,虽然防御战并不是他的专长,但是这场战斗必然会十分激烈且旷日持久,只有年富力强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可以胜任。

奥地利帝国此时兵力配置:

意大利十五万、萨尔茨堡五万、维也纳十万、加利西亚十万、波西米亚五万、贝尔格莱德五万(匈牙利人的地方防卫军奥地利无权调动),还有一些小部队驻守在各处堡垒。

其实圣斯蒂芬王冠领地的军队奥地利都没法调动,不过帝国中央政府却有人事任免权,所以还是有一定操作空间的,比如让耶拉契奇、安东·冯·平克雷等一些亲奥派上台。

此时能供阿尔布雷希特调遣只有从各个军区抽调出来的部队,其中主力自然是来自加利西亚的边防军,但为了防备普鲁士和俄国抽调的人数依然有限。

所以他必须以不到五万的兵力来对抗即将到来的四十五万教皇国大军。

而弗兰茨也将开始行动,他必须在威尼斯陷落之前平定叛乱,然后收拾残局全力支持阿尔布雷希特的波河防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阿洛伊斯·帕尔菲将军的功劳,这位被誉为特蕾莎军事学院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毕业生。

他八岁进入军事学院,十二岁毕业,精通炮兵、骑兵、步兵等一切战术,毕业之后直接担任奥地利帝国最高军事学院——特蕾莎军事学院的讲师,负责教授战役理论、战争学、炮兵学等一系列显要学科。

曾经多次出国访问均受到了各国君主的嘉奖,他的勋章和证书可以堆满整个房间,荣誉头衔可以写满两页纸。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理论上无敌的叼人,三天就葬送了威尼西亚地区的五万守备部队,逼得弗兰茨不得不亲自出马。

(本章完)

第84章 关于上架,想请教一下各位。第426章 混乱第501章 移民问题第974章 黄昏第918章 “渎圣同盟”第743章 拐了最新章又被审核了。第713章 信鸽第108章 司寝管家第547章 美国的名将们第556章 戛然而止的胜利第498章 西里西亚(2)第129章 水火无情第1070章 各怀鬼胎第185章 毒糖果第804章 命运的齿轮第1100章 巴塔哥尼亚国王第264章 数学家孟德尔第651章 历史的轨迹(主要内容在后半段)第382章 卢森堡协议下第602章 “暗杀”(下)第893章 弗兰茨的条件第204章 贝鲁特之战(上)第975章 进城第463章 人如草芥第1034章 买单第960章 大炮上刺刀第894章 “和平协议”第452章 奥地利说得对第634章 雨果来了(2)祝各位五一快乐and请假一天第677章 葬礼第71章 余波(二)第595章 两份礼物第295章 普鲁士人的前途第341章 来自巴伐利亚(2)第1084章 炎热的晚夏第573章 弗兰茨的消遣(上)第28章 安布罗修斯的来信第1052章 捡便宜第555章 奇兵第311章 首战告捷第642章 所欲何为?第351章 奥地利版M42第118章 酷暑第791章 开会第1060章 帕桑!第599章 欢迎来到巴尔干第378章 因粮于敌的错误用法第578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第536章 第三次维也纳会议闭幕第346章 不安的年份第142章 《英土商约》第277章 奥地利帝国铁路二期工程第760章 笑话休息一天第42章 远方的来信第43章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第71章 余波(二)第148章 来自中美洲的邀请(下)第383章 傲慢与偏见第923章 烽火第341章 来自巴伐利亚(2)第270章 试点教育的二三事(上)第421章 金丝雀第911章 杀!第703章 沙皇的新协议第109章 阿里的野望第859章 出山第499章 酒话醉话第715章 你该成年了第667章 雨果走了番外 第一课第54章 谁最厉害第861章 进城第923章 烽火第286章 俾斯麦的担忧第759章 搭台第722章 晚宴第560章 路易菲利普怂了第767章 麻烦第574章 弗兰茨的消遣(下)第717章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第286章 俾斯麦的担忧第69章 收网第478章 甜菜第467章 家庭宴会第42章 远方的来信第448章 英国人未曾设想的道路第996章 “参见”第358章 饥荒之始第409章 几件小事第548章 半条命第1099章 新邦联第1094章 身败名裂第1041章 载歌载舞第85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下)第713章 信鸽第171章 花厅讲话第90章 我们的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