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焦虑的英国人

其实波兰复国者也不太清楚这招是否有效,俄属波兰是他们第一个试验品。

事实证明人多力量果然大,俄国人被起来造反的波兰和俄国农奴坑得不轻。

波兰人决定继续复制他们的成功经验,来对付普奥两国。

普属波兰本就不稳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但是这招在加利西亚没有什么用。

一方面是之前弗兰茨搞公审让波兰复国军的名声臭大街了,同时奥地利的血腥镇压余威尚在。

另一方面此时很多曾经的波兰农奴已经成了既得利益者,他们没有必要再为了别人拼命。

同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他们也不愿意继续趟波兰复国主义这趟浑水。

而且这些人会自发地开始研究一套奥地利统治加利西亚合理性的理论,也就是统治者们所向往的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沙皇尼古拉一世拍了拍安德烈·乌瓦罗夫的肩膀。

“石勒苏益格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但是.”

沙皇的重音刚起,安德烈·乌瓦罗夫就接到。

“不要让丹麦人吞并石勒苏益格,英国人和瑞典人也不行,它是我们俄国的!”

尼古拉一世放声大笑。

“好!说得好!放手去做吧!孩子!我会任命你为我的全权代表。”

“谢谢您陛下。不过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我希望您能多听听首相大人的建议。

他是我们俄国为数不多的政治家,他也许可以帮您协调我们国内的关系。

我们俄国的军队并不惧怕任何敌人,但是如果能减少我们的敌人数量,我们就能去对付那些真正的敌人。”

其实安德烈·乌瓦罗夫的话十分越界,哪怕是尼古拉一世最信任的柳拜公爵也不敢当面说这种话。

陆军元帅涅尔库金塔更是为这位自己最欣赏的年轻人捏了一把汗,要知道尼古拉一世可是踏着尸山血海登上的王位。

整个俄国敢挑战其权威的人不是在西伯利亚就是已经死了,而此时安德烈·乌瓦罗夫的话着实有些冒犯了。

一旁的首相瓦西里·勒瓦夫更是直咽唾沫,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这么勇。

好在尼古拉一世并未生气,他只是点了点头,不过依然是用十分轻蔑的眼神看着瓦西里·勒瓦夫,后者只敢讨好式地微笑。

瓦西里·勒瓦夫甚至都不敢有太大的动作,生怕又有什么举动激怒了沙皇陛下。

尼古拉一世想了想还是嘱咐了一句。

“如果可以的话,战争可以拖得再久一点。”

“是,陛下。”

其实安德烈·乌瓦罗夫也想这么做,但是他不敢自己说这些话,因为沙皇和普鲁士王室是姻亲关系,他实在不敢确定沙皇是否会因此迁怒自己。

战争拖得越久对于普鲁士就越不利,因为他们的血会流得更多。同样对于瑞典和丹麦也是如此,但这对于俄国来说却绝对是个好消息。

毕竟北欧地区的其他国家越衰落,对于俄国来说就越有利。安德烈·乌瓦罗夫很清楚俄国扩张方向只能是北欧和中东,因为一旦向西那么俄奥同盟必然破裂。 除非双方可以达成某种协议,不过那需要俄国付出巨大代价。而尼古拉一世显然不想付出过于昂贵的代价,那么极有可能会招致奥地利的不满。

按照此时俄普奥三方的关系来看,一旦俄奥关系破裂,那么俄普同盟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只要俄奥同盟存在,普鲁士人就不敢做什么。

英国,伦敦。

约翰·罗素此时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普鲁士进攻丹麦本来对于英国来说应该算是一件好事。

毕竟他们并不希望丹麦和德意志邦联关系融洽,丹麦的地理位置重要一旦落入德意志邦联手中那么将会如虎添翼。

这里的虎指的是丹麦,丹麦人对英国人十分仇视,如果他们能再次崛起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英国。

这一点英国人比谁都清楚,毕竟他们烧了丹麦人的舰队,顺带还烧了人家的首都。

但是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全军覆没对他们的打击太大了,因为是全军覆没所以英国方面至今连战损比都不清楚,甚至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法国人消灭了爱德华·克林斯顿的主力。

现在英国政府知道的不一定有报社多,他们只知道在地中海海战法国人取得了胜利,但是双方的损失都不太清楚。

爱德华·克林斯顿的舰队究竟是损失掉了,还是失踪现在都搞不清楚。

另一方面奥地利人趁机偷袭了克里特大岛,此时有近一万名英军被俘虏成为了人质。

唯一的好消息是法奥两国并没有进一步行动,直布罗陀依然安全。

其实法国人倒是想打直布罗陀的主意,但是西班牙人不配合,而且地中海海战法国自己也损失惨重,他们无力再对一座坚固的海防要塞出手。

西班牙人真不想收回直布罗陀海峡吗?真不想!此时的西班牙内乱不止,他们根本就没有余力腾出手来对付英国人。

事实上都不需要英国人落井下石,西班牙这个国家自己都要散架子了。

约翰·罗素还有一点搞不清楚,他不知道英国地中海舰队全军覆没是不是法奥两国联手的阴谋。

如果不是还好,如果是那麻烦就大了。地中海最强的两个国家联起手来,英国就必须要全力应对了。

而且不清楚法国人是使用了何种战术消灭了一整支舰队,此时贸然大军压上极有可能会重蹈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辙。

但是如果只是派一支中等规模的舰队,那又无异于送死。海军可是十足的吞金兽,英国的国力再强大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除此之外奥地利人手上还有一批英国俘虏,以及克里特岛和都拉斯两处战略要地。

更倒霉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大洋彼岸的北美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动荡。美国人再次向英国提出重新划定与加拿大殖民地的分界线。

美国人是吃定了英国深陷欧洲战场腾不出手来对付他们,所以才敢提出这种无理要求。

但如果英国真的不派军队过去,那么美国人也真的敢越过两国边界,毕竟后者之前也这么干过。

然后英国还接到了一封阿曼帝国赛义德大帝的亲笔信,之前帕麦斯顿提议拉拢阿曼帝国来瓦解奥地利在东非的力量。

英国人找的合作伙伴就是阿曼帝国,毕竟这位东非霸主应该对奥地利人的侵略行为很不满。

但他们得到的回复却是如果英国胆敢进攻奥属东非殖民地,那么阿曼帝国将誓死捍卫自己盟友的安全。

第221章 安排第352章 大生意第909章 国殇第549章 荒唐第284章 约瑟夫主义第119章 水深火热第724章 分分合合第516章 一场灾难第1056章 条件第893章 弗兰茨的条件第1100章 巴塔哥尼亚国王第26章 买卖土地,敬自由!第697章 东非之谋第261章 人人都有衣服穿第357章 第一次圣彼得堡会议第884章 后院起火第234章 夜袭第946章 对策第285章 克虏伯与奥地利的恩怨第1125章 征服阿尔巴尼亚(中)第462章 相逢偶遇第151章 勇者不孤单(为经常投票的书友们加第714章 报告书第294章 反击第526章 尾声第606章 争吵第695章 达利特人的计划第233章 投名状第676章 东西 南北第852章 参谋总部第817章 英法的妥协第261章 人人都有衣服穿第971章 碰撞第282章 躬耕于波美拉尼亚的农场主第112章 海军陆战队第85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下)第565章 吊打第114章 三年改装,五年建造。第472章 第一次加里曼丹之战(中)第321章 惊涛骇浪第922章 重建罗马(下)第956章 走为上第1077章 铁与血第364章 圣诞节第62章 蝴蝶第797章 欧洲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第970章 提前开香槟第222章 谣言第383章 傲慢与偏见第917章 两个罗马第501章 移民问题第308章 道阻且长第448章 英国人未曾设想的道路第371章 德意志邦联志愿军第976章 同人不同命第169章 各怀鬼胎(下)第927章 布鲁塞尔之战(上)第751章 忍耐第136章 “神”兵天降第423章 赏光(下)第1002章 洗不清第299章 爆款第104章 地狱绘图第1121章 大失所望第935章 虚假的胜利第740章 替代方案第888章 去哪儿?第687章 难民压境第103章 “毒王”维多利亚第322章 “救灾”第164章 亚平宁商业同盟第499章 酒话醉话第284章 约瑟夫主义第1章 隔世之君?第381章 卢森堡协议(上)第295章 普鲁士人的前途第437章 潦草收场第287章 邂逅由于某些不可抗力,今天回不了家。第420章 怎么玩?第947章 十成第534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知树下之弹弓关于特兰西瓦尼亚的混乱(免费章节)第20章 平静第270章 试点教育的二三事(上)第677章 葬礼第568章 纸第396章 小城小事第714章 报告书第1003章 天下英雄第896章 正义之师20第123章 擦肩而过第75章 意外?第919章 中北美,及加勒比宰相第835章 人口大国第1007章 佩利西埃远征军的末路第958章 寸步难行第221章 安排第323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第229章 目标科特迪瓦【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