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进宫

太夫人想着霍惜身边那个马嬷嬷。

那个马嬷嬷是从霍家带来的,霍家能请得动宫里退下来的嬷嬷?

京城勋贵那么多,宫人一出宫就被各家勋贵抢着去供奉了。一个渔民家里能请得动宫里的嬷嬷?

怕不是在宫里做杂役,老了没地方去的吧?

太夫人本来生怕他们姐弟在宫里出了差错,给府上丢人,特特让卫嬷嬷过去教规矩,哪知人家不领情,再加上有卫嬷嬷添油加醋,便也不打算管了。

犯了错正好拘在府里,省得出门给她丢人。

一早,姐弟俩打扮齐整,跟着太夫人出门。

临上马车时,太夫人往姐弟俩身上打量了一番,见他们没什么僭越的地方,心中满意,上了前头的马车。

姐弟俩上了后头的马车。

到了宫门口,早有贵妃宫里的小太监侯在那里,要领他们进去。

“在宫里,需谨言慎行,莫要随处乱看,惹到了贵人,娘娘都救不了你们!”太夫人厉声叮嘱。

霍惜和霍念点头,跟在她的身后进了宫门。

领头的小太监倒是多看了霍惜姐弟两眼,见他俩紧张,还宽慰了他们几句,“贵妃娘娘为人和气,你们又是她亲亲的侄儿侄女,她早盼着你们来的,莫怕。”

“是,多谢公公领路。”霍惜挨到他身边,快速地往她袖里塞了一个荷包。

那小太监摸了摸,圆滚滚的,也不知是金银豆还是珍珠。

这国公府大小姐这般懂事,他心下满意,又忍不住与姐弟二人多说了几句。

太夫人把霍惜的动作看在眼里,很是诧异。

再看她把小太监捧得开心,一路让她打探了诸多,不由对这个孙女刮目相看。

再看旁边的霍念,不如他姐姐那么淡定,面上有些紧张,但瞧着也比初入宫门时好太多了。

心下一松,不由又多瞧了这两个孙子女一眼。

承干宫里,张贵妃处理完宫务正在闭目养神。

如今内宫没有皇后,瞧着皇上也没有再立新后的意思,内宫事务便都托于张贵妃之手。

当初册立贵妃之时,永康帝在册文上说她“……正内治于宫闱,必有协宣之职”,又说她“懿哲徽明,端庄诚一”。

在徐后生前让她帮着协理宫务,徐后离世后,整个后宫又都交于张贵妃之手,可见皇帝信重。

如今后宫上下都遵张贵妃为主,除了无一儿半女,张贵妃的日子过得还算平顺。

早些年她还想了很多法子,想生个一儿半女傍身,也吃了不少外头所谓的秘方,但如今她也看淡了。

连如今皇上一月不来承干宫一回,她也不甚在意。

她容颜不如权妃年轻美貌,又不如来自江南的王昭容小意温柔。如今无儿无宠,心淡如水。

有宫娥进殿来禀,说贵妃娘娘的家人到了,张贵妃这才拔出自己的思绪,坐直了身子。

望向大殿门口,眼神中有一丝热切。

霍惜进了承干殿,头低垂着,并不到处乱看,跟着太夫人跪拜。行完礼,听到一个好听的声音叫起,便跟着起身。

“这是宁姐儿和忠哥儿吧,来,给姑母看看。”

“见过贵妃娘娘。”

“莫要多礼,来,上前来。”

霍惜领着霍念又上前两步。

张贵妃拉着他们上下打量,神情激动。

“好好,以前我只在父亲和兄长的描述里知道宁姐儿,如今终于得见,你果然如你祖父说的一样,长得有几分像你父亲,眉宇间有一丝英气。忠哥儿……”

打量了霍念一眼,笑着对太夫人说道:“忠哥儿也不像母亲说的那样,与长兄不相似,除了这双眼睛,其他还是很像年少时的兄长的。”

越看越像,好像回到了旧日兄妹打闹的时光。

拉着霍念不放:“好孩子,苦了你们了,如今回到家,便一切都好了。”

霍念好奇地盯着这位姑母打量,以前从来不知道在宫里他还有一位姑母。

“瞧忠哥儿看姑母都傻了,你姐姐从来没跟你说过姑母吧?”张贵妃似乎很喜欢霍念,拉着他不放。

霍念老实地点头,“姐姐后来跟我说了才得知的。姐姐说她也没见过姑母。”

张贵妃便看向霍惜,笑了笑,“是啊,姑母早早就离开家了,你姐姐自然是没见过的。”

霍惜见她虽然在笑,但那笑里好像是苦的。

看她一身雍容华贵,正值花信年华,又是后宫最尊贵之主,脸上却未挂上志得意满的笑容,反而面容浅淡。

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张贵妃不由得看了她一眼。心底有些触动。

但并未多说,只招呼两个孩子坐在她身边,问起他们那些年的过往。

“苦了你们了。”身在京城,却有家不能回,跟她一样。张贵妃拿着帕子在眼角按了按。

“莫怕,回家就好了。有姑母在呢。”

太夫人不由得看了女儿一眼,不明白,这才初见,怎么的就起了相护之情了。

张贵妃难得见一回家人,与霍惜姐弟说了一会话,便让宫娥领他们到花园玩,她要和太夫人说几句话。

“莫走远了,一会姑母叫御厨房做了好吃的给你们吃。”

“好。”霍念应了,和姐姐随着宫娥到了外头。

姐弟二人在御花园里转了转,春日的宫墙里,还是花团锦簇,芳香宜人。放眼望去,雕龙画凤,处处是景致。

姐弟俩看得呆了。

“姐姐,这宫里富丽堂皇的,连项上的瓦都闪着金光。”霍念悄悄对霍惜说了句。

引得霍惜不由得发笑。

霍念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也嘿嘿笑了笑,拉了拉霍惜的衣袖:“姐姐,这个姑母好像挺好的。”

他以为宫里的人都很可怕,从知道要进宫,就提了一颗心,没想到这个姑母,不像想像中那样。

“你以为宫里的人会吃人啊。她也姓张,是他的亲妹妹。”张贵妃对他们姐弟态度友好,让霍惜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怕是张解随着太夫人进宫多次,若是贵妃娘娘先入为主,站在吴氏和张解那边,对他们姐弟只怕不利。

承干殿里,太夫人也问女儿,“你看他们姐弟如何?”

张贵妃微笑地点头:“瞧着比吴氏生的那两个强得多。”

太夫人默了默,她也知道贵妃娘娘说的是事实。但碧瑶和张解从小在她身边,那感情又与旁人不同,是新回府的霍惜姐弟不能比的。

“忠哥儿文课武功都比解儿强太多,你哥哥甚是喜欢他,说他勤奋,日日练功不辍。连你二哥三哥都夸他,说他能守住家业。”

张贵妃笑笑,“那母亲还有何不高兴的?”

太夫人沉默了一会,道:“那两个孩子从小养在外头,我怕他们养不熟,他们至今也没喊你大哥一声父亲,再者,他们还记着我当年对李氏做的事……”

张贵妃默了默。

“母亲多虑了,我看那两个孩子是懂事识大体的孩子。若是心中不忿,只在外头败坏咱家,下暗手报杀母之仇就够了,何苦于回到家族?”

“他们知道家族对他们的重要性,心中自然有一杆称,自有一番权衡。比起张解,我倒觉得忠哥儿更适合。”

“可吴氏如何会甘心。我怕家里会乱起来。”太夫人一想起平静的日子要被打破,忧心忡忡。

“由得她不甘心。吴氏能享到如今的福份,已是向上天偷来的了。要我说,母亲着实有些优柔寡断了。”

“非是我优柔寡断,除了解儿,我还得顾着太子府的碧瑶。若传出她母亲有个不堪,她还如何在太子府立足?”

“那有何不能立足的。外头人看的是我大哥,不是吴氏。太子府的郭庶妃,人家还是庶女,不也得了宠?还生下儿子,如今听说又怀上了。就说如今陛下宫里,像我一样家世显赫的,又有几个?哪个不比我得宠?”

言语中尽是哀伤,看得王氏心里抽疼。

娘家权重,护了女儿,同时又害了她。

同时又想到太子府的孙女,只要英国公府不倒,碧瑶就会太平安稳。只是,将来若有子必无宠,有宠就无子,也许也会和她姑姑一样,什么都没有,只剩敬重。

谁让她父亲掌几十万兵马,两个叔叔也在军中担任要职呢。

太夫人心中生疼。

“母亲,你也莫想太多,都是她的命。吴氏害了她,也害了张解。这些年一直宠着解儿,让他文不成武不就的。”

太夫人忽然说道:“这样是不是更好点?只守住家业就好。”

张贵妃自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

“平庸一点,府里自然少了一些忌惮,但他能守得住家业吗?如今府里是一等国公府,母亲要眼睁睁看着它变成二流三流,最后家业难保,被皇上收回爵位诰券?”

王氏打了个寒颤。

如果世袭的诰券因子孙平庸被皇家收回,那她家还如何在京城立足?不被其他勋贵生吞活剥了?

不能。

“母亲,我看忠哥儿挺好的。不骄不躁,禀性纯善,我甚是喜爱。以后你就听大哥的吧。”

太夫人愣愣地没有出声。

母女二人正说着话,听到宫娥来报,皇上要过来一起用膳,太夫人和张贵妃都吃了一惊。

急忙让人去做准备。

“皇上怎么想到来承干宫用膳了?”

“怕是也想看看宁姐儿和忠哥儿吧。”张贵妃说完,便吩咐人去叫霍惜姐弟。

等霍惜姐弟匆匆从御花园回来,皇上也牵着穆玠到了。

姐弟二人忙下跪行礼。

永康帝微笑地叫起。打量姐弟二人。

“哈,想不到吧!”穆玠朝贵妃娘娘和太夫人打完招呼,冲过去抱住霍念。

又冲霍惜得意地摇晃脑袋,“这宫里我可熟了,一会我带惜姐姐和念哥哥去好好逛逛!”

“你也没去国子监啊?”霍念能在宫里看到熟悉的人,自然欢喜。

“我知道念哥哥要进宫,便也进宫看我皇外祖父来啦!”

“哦,你原来不是专门来看我的,只是顺便瞧一瞧啊?”永康帝做势不满地看向穆玠。

“没有没有。我就是特地,来看皇外祖父的。然后顺便来看看惜姐姐和念哥哥的。这宫里那么大,我怕他们迷路了。”

“难道外祖父这宫里还没有太监和宫娥领路了?”

穆玠眨巴眼睛,“他们是他们,我是我呀,我是正好赶上了啊,就勉为其难,效劳一下呗。”

说得永康帝忍不住笑,在他小脑袋上撸了一把,连贵妃娘娘都看着他笑了。

“皇上要过来用膳也不提前说一声,害我手忙脚乱的。”

“是朕的不是,朕这不是正好赶上了嘛。”说完还看了穆玠一眼。

穆玠瞪大了眼睛,皇外祖父竟然学他说话!

怪模怪样的,又惹得大家笑了起来。

霍念忍不住偷偷去瞧永康帝,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皇帝呢,不是书上说的,也不是戏台上演的,是真的皇帝呢。忍不住好奇去瞧。

等永康帝看他,他又慌得把眼神挪开。

引得永康帝哈哈大笑,“你这是第一次见到朕吧,说说,是什么观感。”

霍念紧张地咽了咽口水:“皇上甚是威严,让人不敢直视,又,又与外头传的不一样。”

“哦,外头如何传的?”

“外头说皇上英勇善战,文韬武略,北征异族不畏生死,才换来如今盛世,小子以为皇上,以为皇上高高在上……”

“哈哈哈……”

张贵妃也笑,“这孩子,怕是以为皇上浑身血腥气,长得又吓人,不好接近呢。”

“我皇外祖父可好了!”

穆玠急忙补了一句,更令永康帝笑得开怀,亲自把俩个孩子招在身边,一左一右坐着陪同自己用膳。

一顿饭和和乐乐地吃完,不知是御膳房的饭菜味道格外好还是什么,大家都用得多了。

永康帝难得有这般闲瑕,又有两个孩子在一旁凑趣,心情颇好。

想起霍念曾写的那本游记,“听说你能背下文皇后写的劝善书?”

霍念看了姐姐一眼,霍惜朝他笑笑,他便对着皇上点头,“能背。”

“我也能背!”穆玠在一旁也大声附和。

“好好,那你也背来。”

承干殿里,安静得很,只有两个小儿抑扬顿挫背书的声音。

永康帝眯着眼睛歪在榻上,手指在大腿上打着节拍,直到两个小儿把劝善书的内容背完,永康帝这才把眼睛睁开,目光里有着怀念。

“这劝善书原是文皇后写出来,训诫儿孙们修德扬善,以正德操的。后来她薨逝后,朕便令人把此书广颂于各勋贵府中,及京中各府学……”

如今也不知还有几人能记得皇后所著的劝善书。

看向霍念和穆玠,“你们很好。一会朕重重有赏!”

穆玠眼睛大亮,扑了过去,“皇外祖父,你要赏玠儿什么?”

永康帝心情好,抱着他往上举了两下,“你这泼猴,身子好了,就惦记进宫搜刮朕的宝贝。”

永康帝子嗣不丰,最小的常宁公主还早早离世,只留下这个穆玠,他心痛之余,对这个外孙很有几分疼爱,常召入宫来。

霍惜看着他二人像是寻常祖孙一样,笑了笑。

被永康帝看到,暗中点了点头。这个霍惜把她弟弟教养得极好,英国公府传到霍念手里,将来也会成为太子臂膀的。

给穆玠和霍惜姐弟都重重赏赐了一番,这才离开。

姐弟离宫时,不仅带着贵妃娘娘的赏,还带着永康帝的厚赏。

回到府中,羡煞众人。

张解跑到吴氏院里哭诉,吴氏得知贵妃娘娘对那两个孽种态度友好,赏了诸多东西不说,还引得他们见着了皇帝,着实又刺激到了她。

第68章 一起带货第575章 吴氏的用意第892章 竟是你的人第57章 等着钱进账第222章 遇险第341章 第二个丫头第258章 她不是第5章 早起第590章 安排第610章 凭什么第336章 取到货第485章 莫不是在做梦第482章 记下第27章 好心人第379章 换好处第623章 养恩第599章 出言相护第641章 都是死罪第279章 会找他吗第654章 一举两得第869章 真好看第439章 还想着他吗第374章 明年还来吗第829章 且由他第89章 过闸第575章 吴氏的用意第172章 这一年第711章 进宫第216章 活着就好第415章 养不起啊第177章 广丰水第724章 归宁第923章 有数第909章 父子第652章 新的八卦第882章 奈我何第234章 有二两肉没有第35章 又一门路第434章 寄养第82章 启程第130章 好生养第423章 卖几钱第484章 抵达第270章 行会邀请第556章 解你惑第644章 处置第524章 让他死第36章 愿望第309章 是胡闹吗第742章 情况不一第149章 制衡术第139章 送货上门第207章 请托第901章 恩怨第366章 逐风踏月第347章 世间难得第204章 来信第403章 就喜欢这样的第918章 人心第909章 父子第440章 她有她的人生第49章 轻便的酒篓第793章 选料第449章 因材施教第437章 互相不爽第63章 得知第360章 钱哪来的第107章 哪来的小子第923章 有数第488章 怕跑了第886章 如何处置第689章 还情第242章 叙亲第735章 求做主第623章 养恩第32章 打脸第675章 一船盐第144章 新的用途第316章 何物第130章 好生养第180章 不像话第648章 仰赖谁第590章 安排第854章 新铺第513章 选择第906章 中毒第906章 中毒第565章 人如旧第248章 何去何从第439章 还想着他吗第576章 要造反吗第840章 事成一半第556章 解你惑感谢名单第206章 不知真假第110章 你没有耳洞第248章 何去何从第754章 去哪了第743章 不服气第677章 朕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