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亡羊补牢

赵惠文王甍逝,赵威后主政赵国,主动与齐国冰释前嫌,并联合齐国退秦伐燕。赵威后虽死,但也给赵国留下了稳定的局面。赵威后甍逝,赵国举行国丧,共同祭奠一代贤后。

赵国国丧期间,境内倒也和平安宁,商贾、百姓安居乐业。赵王丹利用这个局面,一边学习王道之术,另一边推行新政。转眼间,数个月过去了。随着一场突入起来的大雨降临邯郸,让邯郸的气候冷了几分。

邯郸小雨霏霏,下个不停。赵王丹闲来无事,召集平阳君、太傅触龙等人商议新政之事。就在这时,宦者令快步而来,行礼道:“王上,平原君、都长君来了。”

赵王丹也正准备派人去请平原君和都长君入宫,却不曾想到二人不请自来。赵王丹见他们来了,倒也省了很多事,高声道:“有请。”

不多时,平原君、都长君来到大殿,行礼道:“吾王万安。”

平原君公子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又是宗室,身份地位显赫。都长君田单是击燕复齐,匡扶社稷之臣,又助赵国击秦破燕,名扬诸侯。赵王丹不敢怠慢眼前这二位,抬手道:“勿要多礼。来人,赐座。”

“谢王上。”平原君公子胜,都长君田单,齐声拜道。

不多时,几名宦者搬来案几和名贵的地毯。平原君、都长君顺势而坐。

赵王丹见二人突然进宫,神色不宁地问道:“赵相和叔父同时入宫,莫非我国边疆战事又起。”

都长君答道:“王上,我国无战事。”

赵王丹听闻没有战事,那颗悬在嗓子的心,总算得以平静。

平原君从大袖之中掏出一份竹简,语调平稳道:“王上,臣收到来自韩国求援的国书。”

“什么?”赵王丹闻言,神情不由自主紧张了起来,“叔父收到来自韩国求援的国书。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平原君与都长君、虞卿等人饮酒作乐。忽然,来了一名韩国的使者。平原君见韩使是韩国安阳君韩阳,也不敢怠慢,连忙命人将他请了进来。

韩阳见了平原君,嘘寒问暖少许,话锋一转,哭泣道:“请平原君、都长君,救我韩国。”

平原君尚未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见韩阳拿出一封国书,递给平原君。平原君看了国书,眉宇紧蹙,便将国书递给了都长君。都长君看了国书,也露出忧虑之色。

韩阳高声道:“请平原君、都长君,救我韩国。”

平原君见秦国出兵伐韩,韩国派使入赵求助,这是国家大事。平原君不敢擅自拿主意,看了都长君一眼。平原君虽什么也没说,但都长君却知道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征伐之事,不是件小事。都长君也不能立马下决定,说了几句宽慰韩使的话,稳住韩使。

平原君送走了韩使,见滋事体大,拉着都长君一起进入宫中,面见赵王丹。

宦者令从平原君手中接过韩国送来的求援书,躬身递给赵王丹。赵王丹打开国书,神色随着国书的内容,不断改变。

赵王丹看完国书,放在一边,问道:“当年华阳一战,秦国助韩击我。秦国将我国数万被俘男儿,沉入黄河。寡人想到此处,无不痛恨秦、韩两国。此战之后,韩国疏远我国,倒戈秦国。今,秦国为何会兵伐韩国。”

触龙道:“秦国乃虎狼之国,岂能与之成为朋友。韩国羊入虎口,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平阳君也道:“太傅所言不错。诸侯与秦国交朋友,注定是要吃亏的。当年楚怀王与秦国举行黄棘之盟,楚为兄,秦为弟。结果呢?秦国见齐、韩、魏三国在垂沙打败楚国,便对楚国落井下石。楚怀王也被囚禁秦国,最终落得郁郁而终。”

平原君道:“秦国无信,诸侯皆知。韩国自食其果,自作自受。”

赵王丹看了放在一旁的国书一眼,问道:“秦国伐韩,韩王向我国求援。我们救,还是不救。”

平阳君当下表明态度,高声道:“韩国自讨苦吃,救他做甚。”

触龙、平原君、都长君等人也觉得韩国不该救。秦国伐韩,消耗两国国力,对赵国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损失。目前的赵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不应该卷入秦、韩两国之争。

赵王丹也觉得众人之言,很有道理。秦、韩相争,赵国不卷入其中,方能发展国力。秦国虽强,韩国也不弱。两国相争,定会消耗两国的国力。然,赵王丹又担心,若不救韩,秦国便会长驱直入灭了韩国。

平原君看穿了赵王丹的心意,笑道:“王上,勿要担心。秦国之力,是不能灭了韩国。韩国坐拥之地数百里,带甲数十万。秦国想要吃掉韩国,那也是痴人说梦。”

都长君道:“韩国地势,位居天下中心,牵扯甚广。秦国要灭韩国,诸侯见了,也不会答应。”

赵王丹问道:“秦国想要一口气吃掉韩国,寡人也不相信。寡人想知道秦国和韩国之间的战事,会不会扩大升级。”

平阳君道:“秦太后刚甍逝。秦国尚在举行国丧。臣认为,秦、韩两国是不会扩大战事。”

平原君道:“王上,据臣所知。秦王不顾国丧,出兵伐韩,是因为楚太子逃离秦国所致。”

赵王丹问道:“秦国伐韩,与楚太子有何干系。”

都长君接话道:“王上有所不知。楚太子私自逃离秦国,已经回到了楚国。楚太子之举,惹怒了秦王。秦王怒气没有地方发泄,只能伐韩泄恨。”

平阳君续道:“当年,楚王横还是楚国太子的时候,也曾以质子的身份留在秦国。楚太子逃离秦国,导致秦、楚交恶,兵戎相见。楚怀王也死在了秦国。今,楚太子逃离秦国,想必是让秦王稷想到了楚王横。新仇旧恨,秦王岂能不怒。”

赵王丹闻言,有些不懂地问道:“楚太子惹怒秦王,秦王应该找楚国算账。秦王怎会出兵伐韩?”

平原君轻声道:“秦国欺负楚国,那也要有实力才行。”

赵王丹不赞同这个观点,反驳道:“秦国当年能够伐楚,攻占黔中郡、巫郡。就连楚都也被秦人占领。现在的秦国难道没有实力伐楚?”

平原君见赵王丹知其一,不知其二,解答道:“当年,秦国伐楚,那是因为齐、韩、魏三国伐楚,削弱了楚国的实力。齐、韩、魏联军又在垂沙,打败楚国,导致楚国疆土,四分五裂。楚国外患不平,内忧不解。楚王横继位之初,又任用奸佞,疏远贤臣,才让秦国趁虚而入。楚王横痛定思痛,懂得做错就改,亡羊补牢。”

赵王丹看着触龙问道:“亡羊补牢,这是什么意思。”

触龙博学多识,岂不知平原君说这四个字是什么含义,耐心解答道:“王上,这四个字是阳陵君庄辛,劝谏楚王励精图治,任用贤臣,疏远佞臣。楚王痛改前非,任用庄辛等贤能之人,治理国家,楚国才没有一直衰落下去。相反,楚国还收复被秦国占据的疆土。”

赵王丹惊道:“阳陵君的事迹,寡人曾听闻。原来,亡羊补牢,这几个字说的就是阳陵君劝谏之事啊!”

平原君又道:“楚王横继位,是丢了很多疆土。甚至连国都、王陵都丢了。然,他知道痛改前非,亡羊补牢,任用贤臣,反击秦国,收复了很多疆土。现在的楚国,国力并不弱小。秦国想要欺负楚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然,秦国欺负韩国,是绰绰有余。”

赵王丹想起是楚太子惹怒了秦王,秦王不找楚国麻烦,却伐韩国,感慨道:“寡人总算明白母后临终前说的那句话…国家不够强大,只能挨打的份。”

众人见赵王丹发出此语,齐声道:“王上知道落后挨打之理,臣,倍感欣慰。”

赵王丹听着诸臣之言,又想起父王、母后临终之语,总算明白了他们的良苦用心。若想不被诸侯欺负,只能发展国力,富国强兵。然,他真的能够像祖父赵武灵王那样亡中山、击三胡、筑长城、拓胡疆、建立千秋功业?他真的能够像父亲那样,逐鹿中原,征伐诸侯?他能像母后那样,联齐击秦破燕乎?他真的能够成为一代明君,继承先祖的遗志?

赵王丹心中有很多疑惑,他也不急着弄明白。他知道,这些问题会随着他的年龄增长,逐渐迎刃而解。

赵王丹看着这些辅佐自己的大臣,问道:“寡人听说,入秦国容易,离秦国难?楚太子是如何离开秦国的。”

平阳君道:“秦国又不是铜墙铁壁,能入秦,也能离秦。”

赵王丹可听说了很多声威赫赫之人,入秦之后不能归的结局,反驳道:“当年威震诸侯的楚怀王,入秦而不得归;孟尝君离秦也只能倚靠鸡鸣狗盗之徒?公孙鞅、张仪入秦,也不得归。这些事,难道还不能证明,入秦容易,离秦难?”

都长君见赵王丹说起这些往事,插话道:“王上莫非忘了。你祖父武灵王,孤胆入秦之事乎?当年武灵王不仅入秦,还进入秦宫,面见秦王和芈八子。武灵王在咸阳宫议政天下之豪情,天下诸侯,无人能比。秦国能去,岂不能归。”

赵王丹想起祖父孤胆入秦之事,眸色憧憬,感慨道:“寡人每每想起祖父孤胆入秦,咸阳宫议政天下。寡人无不向往之。”

平原君也想起父亲入秦之壮举,无不追怀。

触龙也道:“楚太子之能,远不如其先祖楚怀王,也不如孟尝君。他是怎么离开秦国的?”

平原君道:“楚太子能够归国,仰仗一个人…黄歇。”

“黄歇?”赵王丹问道:“这是何人。”

平原君道:“黄歇曾师从屈原,因博闻善辩被楚王派去出使秦国。黄歇凭借一己之力,大战秦臣,让秦、楚两国止息兵戈。后又主动请命,陪楚太子完入秦为质。此人,不仅有才华,还有胆量,更有赤诚爱国之心。楚人也时常将他称之为第二个屈原。”

赵王丹理清了秦国为何会伐韩,又想通了楚太子为何能够逃离秦国。赵王丹拿起国书,对着众人问道:“韩王派人向我国求援,我们应该如何回复韩国?”

都长君道:“我们不回复,韩王也知道答案。”

平原君、触龙、平阳君等人也领悟都长君话中的意思,也赞同这个观点。

赵王丹也知,韩、赵关系,虽不是交恶,但也有间隙。赵王丹想起韩王然抗秦时说的那些话,叹道:“韩王还真有胆量,面对秦国十万大军,竟敢迎战。”

“韩国男儿,很少有这般热血。韩王不顾国力孱弱,与秦国开战,倒有其先祖几分傲骨。韩王若能像楚王那样,亡羊补牢。韩国或许还能重拾先祖的辉煌。可惜啊!韩国没有机会了。”平原君感慨少许,打起精神道:“王上,我们不仅要关注韩国的战局,同时也要提防秦国伐我。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留意秦、韩两国战事,会不会波及到我国。”

“叔父言之有理。”赵王丹拜托道:“这件事,就辛苦叔父和都长君呢?”

第九十章 坚壁固守第九章 鲁仲连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郸,弃长平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赵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五十三章 三晋男儿第一百零四章 马服子挂帅出征第四十章 亡羊补牢第一章 赵惠文王托孤第八十四章 奋战到底第九十六章 马服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渐第十一章 左师触龙第二十四章 乐氏风骨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郸,弃长平第六章 赵武灵王的功业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渐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韩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六十九章 以守为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负君王 不负先祖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赵第四十一章 围魏救赵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齐丧命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颇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诏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四十三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二章 秦昭襄王废太后、四贵第九章 鲁仲连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郸 赴国难第三十六章 黄歇偷梁换柱助楚太子完归国第七十七章 提兵亲征第十一章 左师触龙第八十二章 议和必败第二十三章 乐乘斩三将第一百三十八章 将相不和第五十章 秦祸移赵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们赢了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于蓝第五十二章 赵王一梦第七十九章 战与和(上)第三十八章 第二个屈原第一章 赵惠文王托孤第四十五章 怀沙第一百二十四章 赵王丹无兵可调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赵括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党第一百三十五章 苏厉入秦第四十六章 楚顷襄王托孤第二章 秦昭襄王废太后、四贵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郸,弃长平第五十三章 三晋男儿第一章 赵惠文王托孤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长城第四十四章 据上党,争天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为邯郸而战第九十一章 飞鸟知故乡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郸 亡赵国第三十五章 吴越之歌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场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一百零六章 廉颇与蔺相如第一百三十章 杀降第一百三十章 杀降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三十五章 吴越之歌第四十章 亡羊补牢第四十三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九十八章 蔺相如老矣第一百二十四章 赵王丹无兵可调第六章 赵武灵王的功业第六十二章 上党失守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国欺人太甚第八十四章 奋战到底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马服君第八十一章 郑朱入秦第二十二章 许历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六章 赵武灵王的功业第三十一章 赵太后托孤第五十一章 冯亭献上党第二十四章 乐氏风骨第一百二十四章 赵王丹无兵可调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九十八章 蔺相如老矣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党第一百章 离间计第六十八章 老马岭失第七十五章 弃丹河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八章 齐襄王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第三十一章 赵太后托孤第三十二章 大丧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