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鸡肋的专业

所领导和所里同事全以为韩朝阳住同学家,其实不是住在哪个小区,而是住在燕阳师范大学西门斜对过的博艺琴行二楼。

康苇也不是同班同学,而是韩朝阳在东海音乐学院时的同校同学,确切地是师兄,是学长。

今天不是周末,不是法定节假日,没人来买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圆号、小号等乐器,一样不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送孩子们过来培训。琴行里冷冷清清,只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坐在钢琴前托着下巴发呆。

“玲玲,苇哥呢?”

眼前这位一样是同学,不过是同校同届同学,在东海音乐学院时不在一个班,学得也不是同一个专业。许宏亮像没见过漂亮姑娘一样肆无忌惮地盯着看,韩朝阳用胳膊肘捅了捅,招呼他一起上楼帮着收拾东西。

谢玲玲缓过神,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跑到楼梯边仰头笑道:“八一加油站对面的部队要在建军节那天搞歌会,有个军官认识苇哥,请苇哥去指导他们单位搞合唱团,刚走不大会儿。”

“有钱吗?”韩朝阳回头问。

“没有,纯属义务劳动。”谢玲玲不无好奇地打量着许宏亮,一脸不好意思地解释道:“不过也不会白帮忙,那个部队挺大的,好多军官成家了,就当打广告,说不准人家会把孩子送咱这儿来学琴。”

生活艰难,师兄很不容易。

想到师兄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老师一个电话,他依然毫不犹豫地收留自己和玲玲,韩朝阳心里一酸,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道:“玲玲,这是我单位同事许宏亮,送我回来收拾东西的,我不能再住这儿,要搬到城东去住。”

偌大的燕阳,举目无亲。

男朋友本来在对面的师范大学读研究生,前段时间作为交换生出了国,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就剩师兄和韩朝阳两个熟人,韩朝阳要搬走,本就很寂寞的谢玲玲心里变空荡荡的,微皱起黛眉问:“你要搬走,苇哥知道吗?”

“等会儿给他打电话。”

“一定要搬?”

“不搬不行,再不搬饭碗都保不住。”

“好吧,我帮你去天台收衣服。”这是什么工作,还要搬到单位去住,谢玲玲腹诽了一句,郁郁不乐的跑上天台。

这姑娘挺好,也不知道有没有男朋友。

许宏亮看得有些发痴,看着谢玲玲背影喃喃地说:“朝阳,我发现学音乐的就是好,你们这些音乐家就是有气质。”

“好什么好?”

东西本就没多少,韩朝阳懒得使唤他,一边麻利地收拾,一边头也不回地说:“我们学的是器乐,就是演奏乐器的。好多人总是以为演奏家就是音乐家,其实不一样,两者不能同日而语,两者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怎么不一样,不都玩音乐的吗?”许宏亮没音乐细胞,别说玩乐器,连唱歌都五音不全,很羡慕既会玩乐器歌又唱得好的,尤其羡慕韩朝阳这种会弹钢琴、会拉小提琴的人,觉得很高雅。

韩朝阳不觉得这有多高雅,反而觉得学这些很苦逼。

把书码好塞进纸箱,回头道:“想成为一个演奏家不难,只要你稍微懂一点乐理,最初有一个好老师,再加上有正确的谱子,加上刻苦训练,只要你不傻就完全可以成为演奏家,说白了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手艺。音乐家不一样,想成为真正的音乐家首先必须是一个演奏家、一个指挥家、一个作曲家,真正的音乐大师甚至还是一个哲学家。所以把演奏家理解为音乐家是完全错误的,但所有的音乐家一定是演奏家,总之,音乐家不是随便叫的。”

“反正我觉得你们很厉害。”

“厉害个毛线!”

这小子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韩朝阳给了他个白眼,没好气地说:“器乐专业估计是最鸡肋的专业,以前有好多乐团,现在不是解散就是揭不开锅,几乎不招新人的。想留校更难,早饱和了。几年前还有机会去中小学当音乐教师,现在师范生那么多,人家在教育方面比我们更专业,去学校当教师的难度不比考公务员小。”

“这么惨?”许宏亮将信将疑。

“从小到大你听过几场音乐会?”

“没有,一场没听过。”

“这就是了,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说了算。”韩朝阳一边叠着衣服,一边接着道:“我是学西洋器乐的,我已经很惨了。玲玲是学民族器乐的,比我更惨,你说哪个单位哪个公司会招只会弹古筝、吹笛子、拉二胡的人?”

“想想也是,你们这专业是有点鸡肋。”许宏亮反应过来,似笑非笑的点点头。

“学器乐花钱比学其它专业多,随便一件乐器都是上千乃至上万,结果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学校老师也着急。所以联系在外面混得比较好的学生,发动能发动的所有人脉资源,甚至提供资助,让我们这些毕业生出来开琴行、卖乐器、搞培训。”

“你们老师真好。”

“那是,比我们所领导有人情味多了。”

……

收拾好行李,给“相依为命”的师兄打了个电话,跟吟着泪水的师妹道别,看着她依依不舍的样子,韩朝阳心里特难受,再三强调一有时间就回来,她心情稍稍好了一些。

办正事要紧,说不定所领导已经到了朝阳社区。

许宏亮也不顾不上打听谢玲玲有没有男朋友,和韩朝阳一起马不停蹄驱车赶到朝阳社区服务站。

果不其然,分管社区队的许副所长和警长杨涛已经到了,正站在服务站门口跟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苏娴说话。

服务站大门朝南,警务室不在大门口。而是在最里面,警务室的后门其实是前门,正对着中山路,不像社区服务站窝在里面,别说外地人,许多本地人不打听都不一定能做找到。

值得一提的是,前年设朝阳警务室,街道办事处给的不是现在这两间办公用房。因为沿街全是商铺,租给人家开店一年能收好几万租金,给派出所一分钱没有,还要倒贴水电费。街道办事处主任开始坚决不同意,最后是分局领导亲自出面才解决的。

不过这事如果搁现在,街道办事处主任说了都不算。

区里注册成立了一个类似于国企的资产经营投资公司,把各街道、各社区居委会能出租的房产全收走了,不管收多少租金或能卖多少钱全与街道和社区居委会无关。

也正因为如此,本应该早撤销、早并入朝阳社区居委会的朝阳村迄今依然存在。

如果并入社区,村委会的那些房子就不是集体所有,村民们就分不到钱。说他们有土地,是农村户口,并且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还没到期,总之他们是村民不是市民,也不愿意变成市民。

村干部们既担心并入社区之后职务很难保住,又担心并入之后无法跟之前一样享受集体所有制的福利,涉及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对此也不积极。

换作其它村,换作以前,区里会想方设法把问题解决掉,毕竟这涉及到很严肃的行政区划,不可能让朝阳社区居委会和朝阳村委会同时存在。

但朝阳村不是其它村,现在也不是以前,一切要为全市的经济建设让路,要确保燕阳火车站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涉及到征地,涉及到拆迁,上上下下全忍着,全哄着,甚至从区里和街道两级抽调了三十多名干部,组建工作组进驻朝阳社区和紧邻社区服务站的朝阳村委会,专门做朝阳村200多户村民的工作。

区里都派工作组来了,区委张副书记亲自兼任工作组长,公安不能不当回事,必须全力配合,韩朝阳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被派到朝阳警务室来的。

第五百九十七章 新年(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顺利找到第一章 欲哭无泪第二百四十五章 “特色”第二十五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八百章 追逃(六)第三百四十章 “主动请缨”第二百三十三章 “根据地”出了问题(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请示汇报第六百二十七章 缉毒专班(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追逃(十七)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网成擒第四十三章 相亲(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要白不要!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帅警察”(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地(六)第四十五章 有人了!第一百零四章 “抢祖宗”第六百零六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公安是一家(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找的不只是手机第五百八十一章 配枪!第九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没有价值?第六章 “走马上任”第三百零二章 扑朔迷离第二十四章 团伙!(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特别的礼物(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有条件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化悲痛为力量第二百八十七章 滚雪球第四百六十六章 春运进行时第四百章 师兄弟聚会第七百二十五章 命案(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送噩耗第四百五十二章 旁敲侧击第一百三十八章 村里要搞联防队第八十二章 接警平台第五百六十三章 套路第六十四章 发动群众第二百三十五章 苗海珠居然来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盘查(一)第八十二章 接警平台第三百四十四章 人情关第三百六十四章 “望夫成龙”第二百六十六章 立功受奖(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又是野猪第一百八十九章 围追堵截(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逃第一百七十九章 蹭活动第三百八十八章 越来越会来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缉毒专班(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好人应该有好报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网成擒第四百四十一章 社区发展大计第二百四十四章 “睁着眼睛说瞎话”第四百五十六章 下来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邪门的一天!第七百三十四章 “抓嫖”(二)第三百零六章 盘问(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演艺圈”的聚会(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晴天霹雳第四百零三章 奇葩的警情第七百七十章 国际马拉松(一)第七百七十章 国际马拉松(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拼命三郎”第一百二十四章 宠辱不惊第七百四十六章 不眠之夜(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露头了!第七百零八章 传销(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大行动(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和解”第二百零七章 压轴戏!第二百四十六章 毒贩(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除夕(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祭奠(二)第八章 “大蛇”(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第六百章 他俩居然走到了一起第五百三十七章 争分夺秒(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请示汇报第九十二章 “逃脱升天”第八十二章 接警平台第八百零八章 追逃(十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聂教授第七十一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八十七章 “打广告”第三十五章 是非(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死了!第七百三十章 命案(十)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公安是一家(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2.12专案组(二)第三百零三章 不怕好人怕坏人第六百五十章 2.12专案组(九)第四百六十章 行动并未结束第五百零七章 高标准严要求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第三百四十章 “主动请缨”第十七章 隐情第三百二十六章 露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