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山雨欲来

舞阴,是南阳与汝南郡交界的县,其北还有比阳,不过赵云此次走南边不绕路。

在民间,曾流传秦汉之际淮阴侯韩信在舞阴屯兵抗楚的许多故事。

西汉末更始二年,皇帝刘玄敕封讨伐王莽有功的大将李轶为舞阴王,食邑千户。

东汉建武年间,光武皇帝刘秀御封征南大将军岑彭为舞阴侯。

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来舞阴视察,在此组织修建了马仁陂水利工程。

这位视民如子的郡太守,重视兴利富民,和百姓同甘共苦,深受百姓爱戴,被舞阴百姓尊为召父。

后人将他同百余年后东汉建武年间另一南阳郡太守杜诗,百姓尊他为杜母,并在一起,合称为召父杜母。

父母官由此成为旧时百姓对州、县官的尊称,而最初的源头来自于舞阴。

这里是汝南郡出伏牛山后第一个县治,地处军事要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现在的舞阴城,方圆约两平方公里,四周墙高垣深,坚不可摧,只有东西两个城门,没有护城河。

四周山里的山贼横行,民风彪悍,没有坚城可不行。

此时,一个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孔的人骑着驴走进东门。

“一个钱!”城门口有两个守卫,手里枪头有些生锈,矮个子出言的时候,旁边的高个子不由一滞。

在他的感觉中,这位老兵平时都是高喉咙大嗓子的,吆五喝六,说话夹七夹八,啰嗦重复。

此刻语言简洁,目不斜视盯着幽远的山脉。

斗笠人默默无言,在衣袖里掏了半天,最后找了个银豆子丢了过来。

矮个子恭恭敬敬地接住。

“还没找您钱呢!”他磨磨蹭蹭在面前的筐子里拨弄着。

“不找了!”斗笠人走得很快,只能看见短小的驴尾巴一晃一晃。

“铁子哥,你今天怎么这么规矩?”高个子太佩服了,赶紧取经。

“学着点儿吧,”矮个子斜睨一眼:“要不是你表哥大牛和我关系不错,一般人我从来不说。”

“铁子哥说得是,我张狗娃晚上请客。”高个子也很机灵:“就到燕赵风味,额,左边的石老汉面馆。”

“干我们这行,一定要注意身份。”铁子哥也没顾及饭店的好坏,打开了话匣子。

“平日里,那些山民进城,就是个瓜瓜小菜。刁难一番,第二天甚至好几天的菜都不用买了。我们就是他们的天。”

“看到骡马进城,你张口十钱别人都不敢还嘴。一副担子加两个钱,还可以拿点儿蔬菜。”

“刚才那位,一看都不是好相与的,要么有钱,要么有势。”

“你瞅瞅,按规矩办事,我不就赚了吗?”

说着,不漏痕迹地把银豆子塞进衣袖。

还待继续说话,一匹羸马踉踉跄跄冲了过来,在城门口骑者还在马背上打了一鞭子。

“一个钱!”高个子急了,冲骑马的人背影高喊。

对方根本就没回头,继续在街上狂奔。

“喂唔!”高个子的嘴巴还没说出来,就被铁子哥捂住。

“你想找死啊?”他低声斥责:“他阿爹是马弓手,我们的顶头上司。”

“记住了,骑马的人不管是好马还是驽马,千万别招惹。马匹动辄几万钱甚至十几万钱,不是我们能招惹起的。”

张狗娃脸上变色,我的乖乖,天可怜见,长这么大,他连一千钱都没见到过。

别看舞阴地方小,燕赵风味也有店,当然规模肯定没有一些郡城大,在本地却是独一无二的建筑。

要是你去过很多地方,每处都在燕赵风味消费过,那你就会发现包间名称是不一样的。

在一般的城市,名字都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大不了就是天字一号二号之类,以此类推。

在江陵这种文人墨客集聚地,改成比较风雅的什么阁。

而在首都洛阳,兼容并包,雅俗共赏,两种称呼方式并行。

中午时分,是饭店最热闹的时候,宾客人满为患。这时。骑毛驴的斗笠人到了。

梅雨季节,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很正常,也没人去管他。

这人径直来到柜台:“带我去天字一号房间!”

掌柜还没说话,旁边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二瓮声瓮气道:“先生请跟我来!”

天字一号位于三楼的最左边,在窗口边上,整个县城一览无遗。

房间里有一个壮汉正在大快朵颐,见斗笠人进去只愣了一瞬,继续吃喝。

那人摘掉斗笠,又打开门机警地左右看了看,不远处一个女性服务员躬身施礼:“先生需要什么?”

“我们不吩咐就别让人来打扰!”斗笠人挥了挥手。

关上门,我们才能看清他的面容,皮肤白皙,眉毛上挑,在两条眉毛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刀疤。

壮汉满足地喝了一口汤,吁了口气,拿出一根闲置的筷子掰折,弄了一根竹签剔着牙齿。

“我说,姓袁的,你累不累呀!”他噗吐了口唾沫,剔牙时损坏了牙龈,唾沫里有血丝。

“每次见面都神神秘秘的,”他玩世不恭地指了指剩下的残羹冷炙:“先吃点儿东西吧。”

看到刀疤不以为忤,拿起筷子准备开动。

“别!”壮汉阻止道:“和你开玩笑呢!舞阴是我老过的地盘,我再叫两个招牌菜为你接风,免得别人说我吝啬。”

“不必!”刀疤已盛了一碗饭用木勺舀了几勺汤呼呼啦啦吃起来,说话也含混不清。

壮汉眼里精芒一闪,瞬间恢复莽汉的状态。

刀疤吃饭很快,片刻功夫,四碗米饭就着些汤汁下了肚。

“说吧,这次又有什么大生意?”壮汉不满道:“上次你们的情报有误,我们可折了好几个兄弟才拿下。”

“过山风,你这么说就有些不是人子了。”刀疤舒服地打了个饱嗝:“上次我们只负责提供信息,没有收取一分一毫。”

“凭什么?”过山风眼睛一瞪:“那些都是兄弟们用性命拼出来的,你不说我们一样会做那笔生意。”

他是伏牛山中最大的寨主,平日里即便自己山寨不出动,别的山寨有了收获也会上供。

豫州繁华,荆州富裕,穿越伏牛山在两地之间做生意的客商不少。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绿林军从这里经过,后来浴血奋战,光武帝成功上位。

他自然要剿灭反对派系,而曾经一起打江山的绿林军也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不过,总有些军兵逃出来,在伏牛山区占山为王,不听朝廷号令。

一来政权初建,各地反对势力繁多。二来刘秀原本就出身绿林,对原有军兵也多了一丝宽容。

加上山贼们规模小危害可以忽略不计,一代代传了下来。

他们的做法与后来的张燕大同小异,平日里也在山间种地,只有年成不好的时候才出来抢劫。

要是危害大,估计早就覆灭了,刘秀的子孙对其祖宗放过绿林好汉残余还是很了解的。

从桓帝以来,天下就没有太平的时候。

天灾不断,人祸更甚,伏牛山中有一年滴雨未下,这帮强人又操起了祖辈们的旧业。

话说由俭入丰易,由丰入俭难。拿着武器在道路上一吆喝,商队乖乖掏钱,时不时还能有些粮食肉干之类的额外收入。

这样的日子,比脸朝黄土背朝天来得舒服,不少人不再种地,专门劫道为生。

刚开始,整个伏牛山区大小山寨有十多个,谁都不服谁,直到过山风的出现。

他本姓郭,打小就比别人力气大,在山林里如履平地,如过山之风。

久而久之,名字已经没人叫了。

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过山风真有两把刷子。

他在小时候念过一些书,眼界比其他山贼开阔,懂得涸泽而渔的道理,不过分逼迫过往客商。

有次有队客商从过山风的地界经过,队伍中有个乖巧的小娘子。

平日里雁过拔毛的过山风山寨,竟然客客气气放行。

不曾想到另一个人的地盘,对方不仅掠夺了全部的货物,还把小娘子给抢上山寨。

逃回去的商队人员一说,过山风气急了,领着山寨人马,直接把那个寨子给屠灭了,连刚生下来的孩子都没放过。

当然没有什么英雄救美的狗血剧,那小娘子不堪受辱,过山风他们去的时候已经自尽。

这一下,让过山风尝到了甜头,因为大小山寨都过来送礼。

他也毫不含糊,给大伙儿立规矩,所有过往商队,只图财不害命。

任何一个寨子收了买路钱,另一个寨子不许再重复收取买路钱。每次所得,根据势力大小均分。

表面上是这样,暗地里过山风也把整只商队全吞下的事,那是因为钱太多了。

袁家作为汝南郡的土皇帝,早就对伏牛山垂涎欲滴,他们也曾派队伍想在这里占山为王,杀杀敌对势力的威风。

当时,派来的首领就是眼前的刀疤,不过脸上白白净净。

刀疤是在汝南城里与陈到的兄弟逞强斗狠,被陈到给砍的。

说实话,要不是因为他出身袁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袁家是强龙,伏牛山众匪是地头蛇,最终强龙还是没斗过地头蛇,看在袁家的份上放了他们。

至于立山寨,那是想都别想,过山风承诺,每次袁家提供的大型商队信息,能得一些份子钱。

刀疤甭提多郁闷,在伏牛山受挫,到城里又差点儿被除。

知耻而后勇,他不再终日提刀弄枪,转身做幕后,专门负责汝南乃至豫州境内其他家族的情报工作。

当然,暗地里武艺却没有放下,时刻勤练不缀。

杜春在校场被杀,他准备的报复行动,被上面给否了。

一个都尉而已,袁家没必要和赵家翻脸。

别人都能忍,唯独刀疤不行,他的平妻是杜春的亲妹妹。

这次穆候墓,家族交给其他人在负责。

没想到最后鸡飞蛋打,守卫连尸体都没找到。

不能不说,长期的情报工作,让刀疤有了异乎常人的直觉,他认定此次事件里面,赵云和陈到都有参与。

也不等上报,自己一个人偷偷就跑到舞阴,来之前信鸽联系和过山风在县城见面。

“什么?”过山风难以置信:“两百多匹马?”

见刀疤缓缓点头,他的呼吸都有些急促。

北人善马,南人行舟,并不是说南方人不喜欢马匹,是因为没有渠道。

同样的路程,一个在陆地上飞奔,另一个在水里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伐船,你看看那个快?

骑马多轻松啊,在马背上一鞭子,呼呼就跑了,也不需要你自己出力。

要是自己山寨有马,惹毛了就把舞阴什么的全给拿下,他脑海里幻想出如何在大堂上踱方步的场景。

“当然,要是过当家的没本事吃下,我们就想别的办法。”刀疤神态自若,端起茶杯浅啜一口。

“你等着!”过山风气冲冲地站起来:“我马上让各寨的兄弟日夜守候,把这两百匹马抢过来。”

“那可是一百个骑士,马行如风,还没等你拦住人,早就跑了。”刀疤继续激将。

“你在和我开玩笑!”过山风的眼睛都瞪了出来:“山路上只要他们不想马腿断,跑跑试试?”

看到对方要走,刀疤伸手一拦:“且慢,过当家的,此次袁某亲自出手,分文不取。你先回去,袁某随后就到。”

过山风匆匆抱拳而去。

“哼哼,赵云,陈到!”刀疤的手捏得咕咕响:“看你们能逃到哪儿去!”

窗户发出通的一声,被风吹开。

窗外黑云低压,山雨欲来。

第21章 两军阵前擒大将第102章 奥特曼打小怪兽?第72章 勇赵龙连俘六将第45章 赵风之痛第170章 荀家决策第113章 动武还是讲道理第145章 战前布署第95章 导引术造特种兵第151章 许攸论战第139章 四方云动第70章 摩柯低头第172章 胆寒孟德有去意第35章 徐庶兵过阿拉伯第65章 勾连异族者,天厌之第129章 风起漠北第26章 如何处理俘虏第126章 战西凉三将打擂第3章 血战!第81章 赵袁结亲第159章 干脆三喜临门第238章 老祖传承你试试第198章 杀劣绅血流成河第152章 荀文若临阵不慌第118章 勇猛曹性第172章 胆寒孟德有去意第8章 提名孙刘尽皆劝第27章 赵张分家?第77章 我们公子看上是你们的福气第90章 刘备闹市得谋主第26章 如何处理俘虏第66章 辞职相对御史台第125章 邪马台来历第63章 要不听听赵云的意见?第96章 降周泰收蒋钦第216章 不斗汉军不释怀第198章 杀劣绅血流成河第98章 认识又如何第4章 战死第168章 阵法,佛门难缠第27章 改变战略,霹雳车再现第9章 憋屈袁绍第101章 兄弟交心利断金第8章 想夺权,会是第二个王莽吗?第145章 战前布署第29章 刘家人挺进澳洲第170章 猢狲未散树已倒第58章 赵满定亲第23章 洭浦关之战:土人夜袭第81章 大胆何文你可知罪第198章 袁绍再败第30章 其实我是来谈生意的第20章 山雨欲来第115章 定计除三韩第240章 意识消散风水致第160章 转世重修,夺舍!第148章 高凉城赵云现身第64章 此后名为镇南岛第106章 腰缠十万贯,携美过扬州第141章 赵狐回归第32章 徐庶的春天第54章 檀石槐安排身后事第62章 许攸背锅,一叶轻舟第26章 密见王美人第44章 京城震动第153章 我爱羊羊羊爱我第185章 葛尤生猛第56章 赵狐的打算第112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175章 曹孟德初显谋,达摩身死第9章 五溪蛮出山种地第64章 活捉习钧第45章 赵风之痛第58章 赵满定亲第161章 太史慈单骑杀敌第86章 南海归属锤定音第67章 赵戏分兵,夜袭南海第24章 洭浦关之战:前后围歼第191章 十面埋伏诛头人第51章 招亲前夕第153章 苟温部第222章 绿树也能用火烧第23章 大搜捕顺藤摸瓜第175章 硬抗袁绍第124章 小女王卑呼弥第106章 慕容部遭袭第66章 臣服?反抗?观望!第56章 商贾星散第140章 孔文举野望第56章 商贾星散第172章 桑氏部族内乱第22章 洭浦关之战:汉军之策第162章 燕人张翼德是也第49章 交恶袁家第78章 袁家谋划第11章 家族秘辛第4章 赵家不挡你们路第118章 勇猛曹性第41章 穿越者的后代第111章 高句丽也来结亲第91章 王险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