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赵云论写毛笔字

鸿都门学的甲字乙号教室里,赵云喝着茶,观察下面的学生,估计这些人就是在校内没有靠山的人吧。

毕竟一个学校的人数较多,导师的数量有限,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家里都很殷实。

博士们的待遇,在雒阳城里并不算多好,他们也需要生活,有一大家人等着去养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在学校里,就要靠着学生赚点钱补贴家用。

鸿都门学不比太学,那边的先生们根本就无需这样,基数庞大,三四万的学生,随便找几个家境殷实的学生私下补补课钱就来了。

当然,学生给先生的不一定是钱,关键是看对方的喜好。

“子龙先生!”柳七的神色看上去很是焦急。

在学校里,他只不过是一个管杂务的,在一大帮子自以为是天之骄子的学生眼中啥都不是,在博士那里更不会受到尊敬。

“柳先生有事?”赵子龙心下纳闷儿,自己正准备继续讲课呢。

赵满囤很有眼色,赶紧从柳七那边拿了一张纸过来,上面写着一些字。

一看字迹,赵云确定写字的人根本就不是学生,没有二三十年的功力,压根儿就写不出这么好的字来。

问题很简单:“如何写好字,请先生解惑!”

赵云轻笑一下,把问题大声念了一遍,接着说道:“诸位肯定也有这样的疑惑。”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写字,不少人一直都在前人的路上不断摸索着,走不出那个轨迹。”

“有的人则不一样,譬如家岳蔡伯喈先生,自创飞白体,为一时之楷模。”

“先生,不知你的云体和飞白体比较起来,哪一样更适合初学者。”都还没开始说到正题呢,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赵云一看,又是褚卫东。尼玛蛋,起先劳资对你还有好感呢,是不是一直没有先生亲睐你,心情特别激动了?

回答这个问题十分谨慎,一不小心,就会被有心人无限放大,传到岳父那边,尽管他老人家不甚在意,天知道三人成虎,到一定时候反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也很疑惑,”赵云咧嘴一笑:“刚开始学字的时候,没有人教导我该写什么样的字体。自然,那时候也不清楚有家岳创造出来飞白体。”

“先生,你的字纯粹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另一位学生大着胆子站了起来。

这种当堂提问的方式,在汉末根本就没有人尝试过。

尊师重道,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要给老师尊重。说个不好听的话,万一老师当堂答不上来,岂不是让其下不来台?

不过,前面有褚卫东开了个头,不少学生平日里累积了好多问题,此刻整跃跃欲试呢。

“这个问题过后,待为师先把手上的纸条上解决完毕,大家再提问吧。”赵云没有兴趣再问他的名字,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靠向自己。

反正自己要在学校里蛰伏很长一段时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用心观察,收取一些好的苗子,不然自己一辈子的声誉也就毁了。

“诸位学子,想想在仓颉造字之后,上古先贤们都用统一的字体,来描述平时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

“相信在仓颉之前,一定有更多的人想着创造一种东西出来,记载我们的日常活动。”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先贤是怎么样来造字的?不会是一时心血来潮,随心所欲就能写出来的吧。”

赵云在讲课的时候,旁边自然有纸笔墨砚,随手就写了一个草字的象形文字出来。

“看到了么?这就是最初的草字。”他把手中的纸递给赵满囤,让他去展示下,上面是两个大大的“屮艸”字。

“屮”是“艸”的本字;而“艸”又是“草”的本字。屮,甲骨文字形像刚破土萌发出两瓣叶子的嫩芽。造字本义:地面上片状生长的禾本科植物。

通过他的解释,有些学生已然明白,有些学生还在那里皱着眉头。

“为师写这两个字出来,并不是显摆认识的古字多,那样不少老夫子马上就会上门来找为师的麻烦。”赵云自嘲地笑笑。

“很简单,造字的先贤们都是师法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字的本义,一点点发展,才有了今天大家书写起来十分流畅的草字。”

“忆年幼时,为师并没有和其他同龄人整天疯耍打闹,而是沉迷于山水之间,写了一些现在看起来很是幼稚的诗歌,同时也为日后自己创造字体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继承和发扬光大前人的衣钵,无疑,家岳蔡老大人在这个时代做得相当好。”

“另一种就是为师这种,跳出了前人的巢兑,天马行空。设若成功了,就会被世人所认可,要是不成功,万事皆休。”

“就像修习武艺一样,在前人创造的导引术上,会顺利很多,少走弯路。要是自己想创造,也不是不可能,当然,失败的后果一般人都承受不起,那是我们的生命!”

赵云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毕竟这么海吹几句,讲得似是而非。

该懂的学生就懂了,不该懂的,也没办法去造谣生事。

他扬了扬手中的纸:“这问题很大,大得让为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不过,浅显地解释一番还是没问题的。”

“坐姿要正确,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好的姿势,能让我们更好地进入写作状态。”

“坐在书桌旁,上身坐端正,保持双眼视线与桌面在这个度角左右,头不得左右歪斜。”

本来,赵云想说四十五度角,这概念就太超前了,谁知道那是啥意思?

“****与桌沿保持一拳的距离,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上,两脚自然平放在地面。”

“书写姿势对了,就开始讲毛笔的执笔方法。大拇指指节首端紧贴笔管内侧,由左向右用力,食指指节末端斜贴笔管外侧,与拇指对捏笔管。”

“中指紧钩笔管外侧,无名指指甲根部紧顶笔管右侧,与中指相对,最后就是用小指自然靠拢无名指。”

赵云讲得并不快,因为在他说的时候,学生们一板一眼,按照他说的记载下来。

窗外有几个身影,也在不停忙活着。

哼,我让柳七不让你们进来就是这个意思。你们的先生既然让尔等来打听情况,不恶心一下,那不是我赵云的性格。

“执笔姿势也说了,就来简单说毛笔字横笔画的写法。”

“将墨在砚台磨好,注意不要有墨的硬疙瘩在里面,毛笔蘸墨,纸铺平。”

这个年代的墨,质量不好,有些时候你一磨整个都碎掉也是常事。

“横笔画的写法,先将笔尖即笔锋在空中向右一些,然后就势向左上轻微逆锋即反方向写在纸上。”

“往下,轻轻的顿一下,笔锋略向中回,轻轻的顺畅的向右行笔。”

“收笔时轻轻提笔,往下轻顿,再提笔收回,横就写好了。”

“写好毛笔字先从写好笔画开始。至于更详细的细节,由于时间关系,今后再叙。”

赵云又不是傻子,在大庭广之下自然要留一手,千百年后早就总结出来的经验,总不能一股脑儿倒出来。(。

第61章 又要廷议第21章 两军阵前擒大将第67章 赵戏分兵,夜袭南海第171章 老泰山?第135章 常山家族众生相第6章 兄弟皆有不平气第214章 再苦不能苦孩子第13章 中条山反派聚会第100章 老夫是你岳父!第101章 机关算尽,刘辩降生第35章 挥毫写就拂衣去第23章 涿县令公孙第37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第5章 黄巾试探尽折戟第16章 灭隐门如日中天第104章 他是我弟子!第104章 荀家到真定第79章 出发去见雒阳令第84章 光和三年的第一场雪第170章 一个女孩儿快沦陷了第140章 杨彪病荀彧归队第157章 袁子襄见闻第22章 徐庶初献谋第73章 玄菟姚家第42章 无妄之灾第130章 辽东各郡反应第120章 鞠义的困惑第139章 枪压关云长第140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166章 道是无情却有情第164章 赵孟的实力:一刀砍跪第45章 赵风之痛第8章 收拢孤儿正当时第208章 武者疼痛也会哭第194章 刘备失分第167章 常山黄巾道在行动第11章 刘玄德兵进中南第61章 玄菟精兵第96章 良莠不齐赵家人第130章 甘宁曹操齐夺城第98章 畜生第101章 兄弟交心利断金第157章 怕死蹇硕第91章 王险城外第103章 前路已断终身泯第56章 商贾星散第119章 刘洪刘元卓第63章 顾三公子第9章 常山军火烧连营第134章 困兽之斗第180章 大草原上魔踪匿第32章 徐庶的春天第83章 滨海隐士与毗舍阇第171章 轻轻松松收林邑第212章 曹操心急说大话第138章 奇怪的直觉第213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82章 赵家宋家同根生第44章 大哥现身第62章 下扬州第27章 北征戏志才领命第74章 败宗师兵进封阳第174章 远洋舰队起航第167章 突围总在子夜时第71章 梯级办学第67章 打不打依旧是个问题第6章 星夜报噩耗第81章 来访鲜卑的高句丽人第63章 校场喋血第22章 徐庶初献谋第89章 玄德始闻养蛊人第27章 北征戏志才领命第125章 邪马台来历第147章 张飞夜袭第125章 云见过义姐第3章 暗流汹涌雒阳城第195章 男武之死第14章 老赵忠辞官归省第156章 青州军斥候遇袭第23章 鸿都门学的问题第5章 先天之助,北冥神功第55章 再战骨松第156章 动摇世家根基的利器第199章 州事郡事县里事第22章 徐庶初献谋第82章 江夏蛮巫师?第95章 左慈驾到第213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110章 黄巾又在露踪影第106章 慕容部遭袭第73章 家有贤妻第218章 修炼之路步步坚第85章 先天传说第150章 土人屠夫全杀光第7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第218章 修炼之路步步坚第30章 张郃海路入西欧第100章 宫斗,王贵人遇险第102章 纠结蔡昭姬第6章 星夜报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