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张氏三兄弟亲临

?今年的大汉,四处不靖,天灾人祸,好在胡人与西凉没有往年那么猖獗。

对于黄巾来说,是一个丰收的年成。其实大汉的土地,完全能养活这么多的百姓,关键是土地兼并严重,官府苛捐杂税,让老百姓破产了。

人在要淹死的时候,一根稻草就可以救命,何况黄巾这样的好去处呢?

于是乎,赵云在交州作战的时候,张角三兄弟马不停蹄,最远的地方,连益州都去过,曾经在那边放过去的弟子,开展得十分好。

大汉是没有叫花子的,城里面偶尔发现了要饭的,直接当做流民抓走,丢监狱什么的没必要,徭役兵役不要人吗?

这时候,黄巾的人伸出了橄榄枝,很简单的,想要吃饭想要活命,加入黄巾!

俗话说,叫花子都要过年。作为黄巾的魁首,张角哥仨在小年夜之前终于赶了回来。

老二张宝走的是北方一线,沿着幽州、冀州、并州北部,一直到了凉州。

北边长年和胡人交战,民风彪悍,他们早就想在这一环线上找一个地方练兵。

张宝也是运气不错,收了两个比较中意的弟子,且身有功夫在,两人年过而立都是二流武者,适当加以培养,妥妥的一流武者,成为黄巾的中坚力量。

一个名为张牛角,庚即就要突破的时候,张宝加了一把力,在付出了一些天材地宝的情况下,已然是一流武者。

既然有了亲传弟子,后来的褚燕顾忌到是真定人,且为刚突破二流的武者,就挂了一个记名弟子,看看何时突破一流再去收为亲传弟子。

老三张梁默不作声,他也无话可说。作为哥仨中最受宠的老幺,管理着中原腹地。人倒没少收,却没有高手。唯一一个以前有意向的管亥,反而被赵风给拉走了。

“二弟,褚燕是不是赵家的探子?”说到真定,张角心惊不已,先天强者的威势,他想起来就后怕,不知道此处对方能不能听到。

“大兄放心,真定也不止赵家一家独大,其他的家族比比皆是。”张宝自然是经过了仔细调查:“说来好笑,愚弟抢先了一步,不然我那徒儿真成了赵家人。”

“哦?”张梁对赵家不以为然,总认为大兄胆小,他来了兴趣:“二兄不妨说来听听。”

“这孩子也是个胆大心细的人,竟然敢单枪匹马,学着赵孟去做生意。”张宝浅啜一口茶:“遇到一个部落黑吃黑,先收了钱,又暗中伏击。”

“愚兄一直忍着,等他手下的人死光了,才装作偶然路过的样子,带人把那个部落的追兵全部杀光。赵家再如何设套,也不不屑用这么多人来做诱饵吧。”

说起杀胡人,兄弟们脸上都露出会心的微笑。要是没有办法,谁想造反?

黄巾道又叫太平道,此时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朝廷内,宦官与外戚尔虞我诈,轮番乱政;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割据军阀为非作歹。

又逢连年灾荒,以致出现“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间惨剧。

正是在这种广大民众痛苦万状、已无生路的时势下,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尽管没有佛教说的那种出家人慈悲为怀的说法,他最初抱着悲天悯人的想法,希望天下太平。

他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

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

然而,一个臭道士而已,无钱无权,他的理想在四处碰壁。大到太守,小到县令县长,给他的是无尽的嘲笑甚至辱骂,要不是因为道士的身份,就会杀了他。

最后,张角终于明白,这个社会已然腐朽,靠统治阶层是靠不住的,遂提出“致太平”的理想,以善道教化百姓,以推翻黑暗的东汉反动统治者为目标。

无论如何,大家都是汉人,胡人是汉人的死敌。哥俩听张宝如此一说,这个褚燕还真与赵家没关系。张牛角倒不必在意,武者罢了,没有褚燕这么耀眼。

亲传弟子只是个头衔,反而经过重重考验再收的价值更高。亲传和记名,不过是哥仨嘴里的一句话,并不重要。

张角和张梁也各自汇报了自己的经历,三人弹冠相庆,觉得自己等人预期的日子越来越近。

“大贤良师,出事儿了!”正在他们准备休息的时候,一个弟子突然闯了进来。

“说!”张梁很不高兴,来的是他手下的人。

“赵云毁掉了薄落亭的所有道观,在那里等大贤良师。”弟子也知道汇报的时间不对,使劲在地上叩头。

“那么,他攻击我们的原因是什么?”张角等弟子出去,轻声问道。

张梁沉吟片刻,忽然道:“我记得,去年早些时候,其父赵孟还是常山郡尉,出手对付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件事?”

“也有可能吧。”张角微怔一下,默然下来,片刻后,扭头问道:“二弟,你认为呢?”

“不是。”张宝摇头,“当时大兄亲自去了,而且后来我们退出真定,退出常山,他们是武者,做事情光明磊落。”

“更何况,今日的赵家不同往日,声威日盛,估计周围的世家和他们联合了。一旦赵家和这些家族联合,将会形成一股更大的力量。”

“虽然赵家是豪族,如今才上升为世家,以往和世家格格不入。但贵族间的恩恩怨怨,三言两语难以说清。”

张梁看了他一眼,想不到一向对自己有偏见的二哥竟然没有把屎盆子往自己身上扣:“难怪今天过来拆台捣乱的是赵云,小小年纪,看上去却并不像外表那么单纯无知。”

张角微微一笑:“再狡猾的小狐狸,终究会败在经验上。他在上清宫的时候见过我,可能认为我是宗师,难不成一个小朋友就能逼迫我等么?”

旁边哥俩点头承认,认为有可能是赵家的试探。他们爷俩没在真定,也许怕自己等人在他们的老巢搅风搅雨吧。

“只是,今天他毁掉我们的道观,认为我们会善罢甘休?”张角轻叹口气:“虽然太平道已经从常山撤了出来,但偶尔能忍则忍,却不会一直忍下去。”

他觉得赵家有先天强者又如何?心里有了气,每次行动,总得师出有名吧。

张梁本身就对赵家不服:“有的能忍,有的不配让我们忍。有一个词叫自取其辱,今天的事情,我们只有出击,都打到家门口了。”

“让世家知道,我们不只会在背后暗地里捣鬼,不过就算我们客客气气,别人既然怀有敌意,就不要祈求我们何时会发动攻击。”

哥俩意外地看了他一眼,他说话时让熟知张梁的张角张宝有一种错觉,似乎自己面对的不再是冲动的三弟,而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政治人,颇有一种智珠在握的韵味。

“那我们就好好歇息一晚,明早去看看大汉的镇南将军究竟啥想法吧。”张角带头离去休息。(。)

第50章 根赤之花第65章 又见灵帝第202章 黄承彦前来助兴第12章 公主夫婿自己选第151章 杀伤兵纨绔猖狂第56章 期待巅峰对决第63章 要不听听赵云的意见?第115章 一本小说一部经书第78章 冲突升级第61章 幼儿庞统第21章 洭浦关之战:添油战术第147章 又要去上清宫第47章 震慑第174章 远洋舰队起航第118章 不要家产要海商第111章 魂兮归来第95章 有种你来,老子虐不死你!第64章 活捉习钧第19章 初见刘宏第72章 万年公主来访第2章 斩董卓从容第194章 刘备失分第22章 徐庶初献谋第116章 小年夜桑朵遇匪第11章 为赚人抄桃花源第173章 观世音,帝尼,地尼第84章 李彦剑指宋家主第180章 边荒道人第14章 老赵忠辞官归省第90章 张允伏诛第173章 又见霹雳炮第144章 万年人参第79章 并州军始动第111章 狂炫酷拽的某人第10章 出西域曹操誓师第11章 刘玄德兵进中南第76章 玄菟郡少年英杰第115章 敢惹赵家成飞灰第123章 李喆相招,道家聚会第119章 娘在家在幸福在第74章 颍川钟有悔第33章 海洋贸易第1章 战争序幕第214章 再苦不能苦孩子第117章 武夷山宋家称雄第134章 桃园结义成空第89章 彪悍的凉州刺史第190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146章 兵过大辽河第109章 赵家军遇伏第44章 京城震动第117章 并州军出击!第172章 拈花微笑达摩现第4章 战死第72章 勇赵龙连俘六将第143章 鲜卑人的条件第121章 赵子龙的短板在哪儿?第105章 毒士名不虚传第31章 校场誓师第20章 榜眼琅琊诸葛亮第181章 剿沙匪牛刀小试第50章 继承人第21章 两军阵前擒大将第96章 偷得半日闲第51章 徒步进校园第118章 朱崖洲晁家真容第131章 番禺城二代惹事第152章 道门应该走出去第70章 功德郎第130章 辽东各郡反应第17章 荀文若大战颍川第75章 星夜疾驰搬救兵第161章 太史慈单骑杀敌第102章 纠结蔡昭姬第15章 吕奉先京城喊冤第174章 远洋舰队起航第21章 破虏示警第22章 迎士卒王允心冷第168章 阵法,佛门难缠第26章 叫声四弟哭断肠第69章 强弩之末第28章 王美人初上位第81章 来访鲜卑的高句丽人第49章 拼音第123章 徐家定计第32章 要么降要么死第119章 迟到吕奉先第24章 万年公主第140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68章 夜袭失败,霹雳车再显威第75章 星夜疾驰搬救兵第123章 田元皓走马上任第24章 洭浦关之战:前后围歼第63章 要不听听赵云的意见?第28章 王美人初上位第238章 老祖传承你试试第182章 葛尤的武艺第166章 张飞再建功第120章 何时圆房第181章 剿沙匪牛刀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