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兄弟皆有不平气

草原上吹来南风,沙土的周边,不少地方都露出了浅浅的绿色。

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关外,你很难见到像江南一般的景致。即便春天来了,也要等上十天半个月,整个草地才会慢慢有绿色覆盖,而不是一夜之间到处皆绿。

在南方,人们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说法,而在这里,你只能从时不时北归的大雁才晓得,原来,塞外也有春天,塞外的春天已经来临。

中原因为黄巾起义乱成一团糟,对凉州的关注度少了很多。有凉州刺史黄忠的铁血与护羌校尉夏育的果决,羌人和义从尽管时有叛乱,规模却小了不少。

目前的夏侯兰与雷暴配合默契,樊娟家里为了支持自己的女婿,不断把生意向凉州延伸,带动大量真定的商家也都踏足了这片土地。

商人有时候具有从众和盲目的心理,经常看到有人的项目一窝蜂而上。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商业熏陶,真定的商贾人家逐渐趋于理性化,他们不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更喜欢去开辟没有多少人涉足的区域。不管啥生意,只有独占,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实钱多了就是一个数字,真定商家到了凉州以后,还是做了很多的实事,至少在把粮食输出到西凉,打破了以往左冯翎右扶风的商人对此处的经济命脉垄断。

眼见凉州稳定,刺史黄忠为首,徐庶、张飞、关羽在军中,悄悄从玉门关出发,沿着另一条路直插西域。曹操走的是南面,而大家则在北线。

况且双方的目的根本就不一样,西征军就是为了打通西域,重现丝绸之路。

黄忠这一批人,专门清剿凉州外围的胡人势力,一点点向北方侵袭,以图和并州连成一片,联手把汉人的战线不断北移。

既然在凉州有刺史和护羌校尉,很显然,就存在着一个站队的问题。

在东汉与羌、鲜卑、乌丸的战争中涌现了一批具有军事才能的名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凉州三明。

他们是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熲字纪明,三人都是凉州人。

然而不单单这三个人很有才能,就是他们手下的一批将领都有一定的能力,夏育就是其中之一。

他早年身为段熲在护羌营的司马,在与羌人的战斗中屡次立功,他与另一位司马田晏形成了一个有力的作战组合。

熹平三年十二月月,夏育时为凉州北地郡太守。鲜卑寇北地,其率军追击破之。

本来他在军事和政治两方面都是很有前途的,却因为一场战争改变了一切。

孝灵帝熹平六年,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因为犯了点儿法被治罪,他为了将功折罪贿赂当时的大宦官王甫,撺掇孝灵帝向鲜卑开战。

在孝灵帝的支持和王甫的斡旋下,夏育从高柳县出兵,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从云中郡,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匈奴单于从雁门郡,三路同时讨伐鲜卑,结果却是大败而归。

这是一场缺乏理智的战斗,损失兵马十之七八,匈奴单于重伤转年去世,战火延伸至辽西也使太守赵苞不幸身亡。同时,几乎把世家与皇室及其爪牙宦官的矛盾公开化。

在战争中,世家就在看热闹,没有提供任何支援。事后因为他们的撺掇,臧旻、夏育、田晏被罢官削爵免为庶人,一代将星的政治生涯就这样黯然结束了。

直到凉州叛乱,赵家一脉一家独大,没办法,刘宏再启用夏育,任命他为护羌校尉。

所以论人脉来讲,他一直生活在凉州这片土地上,根基深厚无比。

黄忠在北征中异军突起,是真定公军中除了戏志才以外最耀眼的将星。

到了凉州以后,大刀阔斧,以平等的姿态面对汉人、羌人与诸胡。他不仅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很快就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

应该说,两人旗鼓相当,一个在本地高层中颇有声望,另一个获得了底层的支持。

但是黄忠根本就不需要凉州高层的支持,本身就有北地太守张飞、张掖居延属国都尉徐庶、敦煌太守关羽、金城太守夏侯兰的拥护,连武威郡守黄隽也成了他的小弟。

暗中更有鹰眼的早期人马赵阡陌、庄若谷、夏冲天的保护,情报系统完善。

陇西郡守李相如、汉阳太守盖勋、安定太守霍俊旗帜鲜明的支持夏育。

所有的郡守当中,只有敦煌太守赵袭态度暧昧,他即想讨好本地人,却又因为姓赵,对出身赵家的黄忠却也不会得罪。

目前的凉州安定,黄忠他们都已经在向外攻打了,黄巾当中居然不能表现自己,心里面的郁闷可想而知。

凉州可以说是汇聚了赵云早期结识的大部分军事人才,那是因为他心里早就有野心。一待时机成熟即可学习大漠上的成吉思汗,远征欧洲。

现如今曹操带领的西征军突入西域,未尝不是在限制其发展。

作为三国时期最大的军阀头子,赵云都恨不得把所有人弄去防备他。

太史慈就比较苦逼了,早先还有徐庶在冀州当桑干县令,现在却换了人,是赵云的庶出叔叔赵平,不管怎么样也是长辈,可与他没啥交集。

上面还有一个并州刺史丁原,也想在皇帝面前表现,时不时命令吕布等人出击。

可他是赵云的舅舅,太史慈觉得挺窝囊,一个郡尉后来成为太守,然并卵,向北就是到处战乱的鲜卑,往东往南则是定襄郡、雁门郡,西边原本还有五原朔方,现在基本上废了。

其实赵云派他来肯定有深意,毕竟吕布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他是为了自己的舅舅着想。

万一有一天再来一次英雄会雒阳,不至于在没人保护的情况下,丁原死于非命。

并且还有第三部落的支持,云中郡竟然在并州异军突起,成了北方战马交易最活跃的郡,从而带动了整个郡的发展。

别说这里是一个郡,地域面积小不说,城市也少,一项产业带动一个郡的经济很正常。

他们不管怎么样,都还在大汉境内,遭罪的是陈到,他在大草原上,天天和胡虏拼杀,成为名副其实的部落首领。

赵家尽管有赵洪赵荒,根本就不干涉他的内政,反而在需要的时候全力相助。

不管怎么威风,他还是想回到中原,参加黄巾镇压。

结果,赵云像是明白了各自的心思,一封书信过去,风平浪静。(。)

第180章 边荒道人第17章 进击的灵帝第9章 三韩归一张郃回归第51章 招亲前夕第59章 学校比武,拼音传播第7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第179章 葛氏部族露面第107章 招揽糜竺第181章 葛洪葛尤第197章 吕布之勇第63章 顾三公子第86章 赵子龙闹哪般?第22章 迎士卒王允心冷第41章 黄旭挨打?第37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第15章 攸出谋皇帝嫁女第123章 顶级武者秘辛第73章 玄菟姚家第110章 尴尬关云长第20章 雷霆丁建阳第116章 小年夜桑朵遇匪第29章 ****的心机第34章 一路向北第25章 奴隶贩子耍横?一刀杀了第148章 我看见:达摩地尼灭上清第7章 书房计议第161章 书生一样从军伍第73章 宗师了不起么?滚!第160章 赵袁换亲第2章 恰同学少年第189章 忽悠葛家兄弟第19章 东莱太史慈第98章 畜生第175章 占区经济大建设第178章 钟有悔之谋第68章 夜袭失败,霹雳车再显威第135章 常山家族众生相第64章 第一次去上朝第141章 贺公苗心思第90章 本官黄忠,你们要不服就打到服第243章 汉末版一国两制第148章 万事俱备,只差华佗第155章 刘备去巴蜀第38章 兵变番禺城第135章 我是大汉人第88章 袁绍零陵初受挫第35章 挥毫写就拂衣去第118章 不要家产要海商第124章 佛教耶?赵云耶?第37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第90章 本官黄忠,你们要不服就打到服第45章 司马越第105章 各打各的第235章 招招向敌云争先第140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54章 明渡郁水,暗发南海第54章 明渡郁水,暗发南海第158章 赵张分兵第144章 荀友若马行如风第69章 轻取番禺第12章 南越部落的真相,麻烦大了第179章 葛氏部族露面第48章 袁术登场第16章 憋屈卢植陷囹圄第66章 辞职相对御史台第155章 许伽带来的消息第177章 万族大会第69章 接触江夏蛮第19章 东莱太史慈第58章 赵云搬兵第26章 廷议再开第23章 大搜捕顺藤摸瓜第53章 青年周仓第94章 赵云论写毛笔字第173章 张角吓尿第41章 给你才是你的,不给你别想第63章 校场喋血第79章 出发去见雒阳令第169章 狮子吼破阵,扫地僧?第166章 崛起的赵家第141章 第三次廷议第143章 不名气体修复经脉第195章 英雄唯孟德玄德第35章 意外的对手第113章 太平洋彼岸的作物种子第165章 跨时代的种子,真定公第131章 剑拔弩张上清宫第252章 私兵蛮兵子弟兵第151章 杀伤兵纨绔猖狂第119章 刘洪刘元卓第62章 让声望飞,让声望再飞一会儿第71章 玄菟家族第27章 北征戏志才领命第13章 谋前程李儒进京第113章 攻入慕容山城第192章 袁军军议第163章 天空散花?第99章 好奇心害死猫第18章 科举开考定命运第171章 灵帝不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