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榜眼琅琊诸葛亮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

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其父亲诸葛珪在做过泰山郡丞。

这孩子命运多舛,诸葛亮三岁时母亲章氏病逝,八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叔父诸葛玄到冀州赴任,后来在燕赵书院崭露头角,就连曾经回校的杨修都赞叹不已。

因为燕赵书院逐渐被发展成为军官学校,学生分流,他被送到了雒阳鸿都门学,成为大将军的学生,这样的大牛赵云要是不收在手里,有些暴殄天物。

庞统,字士元,荆州襄阳人。

随着荆州系与大将军的关系日益密切,庞家也水涨船高,成为州内的显赫家族,甚至比起蔡家来都不遑多让,他也顺理成章,成为赵云的学生。

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与其他同窗在一起,基本上就没看他说过话。好在偶尔出言,才发现这小子比起历史上的传闻,并没有辱没名声。

张松张子乔和前面三个人相比,不管是家世还是名声,都稍微弱了一些。

现在的诸葛玄,担任巨鹿太守,时不时要为自己家的孩子扬名立万。

荆州庞家更不必说,他们在中原人的眼里,早就不是历史上那般不屑一顾。

尼玛,人家有钱,惹毛了用钱砸死你。尽管说钱能通神多为读书人不取,可庞家并没有因为钱多而盛气凌人,毕竟是诗书传家,但是人抬人万丈高,你好我好大家好。

因此,庞统的不善言辞在别人看来,那是内秀,甚至有人把他抬到了许劭兄弟的高度。每每说话,切中肯綮,让人不得不叹服。

益州张家或许在益州有一定名声,可惜也就出了一个刘备让人高看一眼,他还不是本地人。

至于益州赵家,人们往往都把他们看做是真定一系,并不认为他们是益州人。

其他的家族,在中原人看来,确实乏善可陈。

不能不说,张松在历史上有名还是有道理的,他年龄幼小的时候,自己做决定要到雒阳学习,并且在大将军巡视学校的时候,被一眼看中收为学生。

其实赵云也颇多无奈,全民教育目前看起来十分风光,农民的底子还是太薄,不可能与世家和豪族的底蕴相比。

就是他此前的学生,不管是秦彩虹、褚卫东、高月生还是梁鹄与丁宫,那都是豪门大族家里的孩子,没有一个是平民出身。

或许今后农民出身的学生当中,会涌现一些可造之材,目前的话只能是让农民多识字而已。

诸葛玄对侄子的考试十分上心,随便找了一个理由,亲自到雒阳来陪伴。

不亏是历史上出名的诸葛亮,相对于周瑜的清高,他为人更为随和。

同窗里面的关系,比起周郎来说,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连诸葛玄都感到十分欣慰,即便侄子今后考不到好的名次,这么多的同窗好友,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让他一辈子无忧。

“你就是诸葛玄?”赵云百忙之中,也来看望自己的弟子们。

这可是关乎到他的脸面,要是状元旁落,就不知道天下人会怎么说了。

毕竟老一辈的人渐渐隐去,目前天下的文人当中,隐然以大将军为首。说起来十分搞笑,一个国家的武者首领,竟然是文才最好的人。

诸葛玄看上去,并没有一个士人的气质,胖胖乎乎,更像一个商人。

不管是接任大司农的麋竺还是作为赵风的旁系甄家,身上都有这种气质。

他看到大将军亲自垂询,喜不自胜:“下官拜见大人!”

尽管不能以相貌取人,赵云也不会去轻视商人,只不过第一眼感到滑稽而已,他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情绪。

“感谢你们诸葛家为朝廷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人才,据说诸葛均也不错,好久把他送到雒阳来就学吧。冀州那边的武风太盛,不太利于学习。”赵云其实也蛮无奈。

“谢过大将军,下官回家,马上就派人送均儿前来。”诸葛玄喜不自胜:“能够得到大人的亲自教诲,是亮儿的福气。”

也不知道他是夸耀还是怎么的,兀自喋喋不休:“我时常给亮儿讲,既然你先生让你做官,就不要参加科举了,别来掺和。”

诸葛亮听到叔父在爆他的隐私,有些难为情,他和士孙家定亲了,历史被修改得面目全非。至于黄承彦的女儿,那别想了,黄月英成为岭南宋家的儿媳。

“孔明,既然你想证明自己,那就大胆去做。”赵云温和地一笑:“不要有任何压力,士元、子乔,你们也是,为师收你们当学生,那就是一种证明!”

这话掷地有声,让三个孩子听得心里面热血沸腾,齐齐拜伏。

赵云确实很忙,明天就要正式考试了,他的事情还很多。

尽管在科举的事情上,袁绍想插一脚,却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务。

天下人又不是傻子,科举被延误了这么多年才举办,都是袁家为首的世家豪族在抵制。回过头来,你还想得到最大的利益摘桃子,赵云允许别人也不肯。

想不到老一辈的学生,都很团结,下一辈的学生们,在刚开始就有对立的苗头。

作为老师,赵云也没办法,毕竟周瑜的出身比起其他人来说,高了很多,其父亲本身就是大汉的高官,叔祖父更是三公之一,叔父周忠也是河南尹。

双方的对立不是在基本的国策上,而是在先天的出身,这问题不管是谁都没法解决。

“叔父,不知道今晚你在那里安歇?”诸葛亮心情只是激动了片刻,还是静了下来。

“为叔是初次到京城,很多部门都要亲自去打点。”诸葛玄老怀大慰,他心里已经想着不知道另一个侄儿诸葛均是否能被大将军收为学生。

“不知兄长现在如何?”诸葛亮明白事理,也不多问。

“瑾儿马上要当县令了,”说起诸葛瑾,诸葛玄眉飞色舞:“亮儿,你和士元、子乔,今后在大将军的教导之下,都要踏踏实实为百姓做实事。”

他并没有待多久,看着叔父的背影,诸葛亮怅然若失。

或许起先在老师和叔父面前都表现得泰然自若,事到临头,却也患得患失。

巫山哥说

明晚过后,山哥就休息了,到时候我想多写一点。尽管在过年期间看书的人比较少,山哥还是想在细刚上,为已经快完结的书拼一把。我热血未冷,一直陪伴我的兄弟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31章 南越各方势力第71章 赵子龙临阵授权第72章 万事俱备第209章 筚路蓝缕西征路第121章 跨南海进军日南第66章 臣服?反抗?观望!第165章 破合围荀谌分兵第154章 边让陶丘洪第92章 韩遂边章又逃离第171章 老泰山?第139章 四方云动第115章 定计除三韩第110章 九年船队终返航第160章 朱卢县长褚卫东第4章 侠以武犯禁第84章 大人夏俊夏侯生第59章 阴谋在继续第29章 刀劈林涛曹军嗜杀第6章 出征誓师,取尔三十年寿命第23章 拿刀当枪使第51章 舍得,顿悟,罐头,水军第129章 风起漠北第78章 袁家谋划第54章 檀石槐安排身后事第116章 太史子义张儁乂第115章 再见虎子哥第138章 并州军北移第100章 宫斗,王贵人遇险第71章 梯级办学第102章 老祖也见猎心喜第64章 第一次去上朝第189章 忽悠葛家兄弟第4章 阿爹你out了第11章 刘玄德兵进中南第132章 打出真火第38章 雒阳纸贵只为君第134章 为何打打杀杀第117章 并州军出击!第178章 赵云惠乘初会面第12章 经天纬地之才?!第28章 贾文和高原进兵第143章 为劝降贾诩入城第126章 去见小女王第160章 赵风的手段第122章 悠悠降生珠江畔第161章 短暂闭关第75章 行踪暴露第64章 活捉习钧第19章 初见刘宏第2章 黄巾起义天下动第16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33章 博陵崔州平第8章 赵云之名第110章 尴尬关云长第155章 许伽带来的消息第118章 阿拉伯数字?不,光和数字第26章 廷议再开第137章 始岭大捷影响第42章 调教第140章 杨彪病荀彧归队第33章 海洋贸易第130章 臭卖肉的第179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62章 一触即发第162章 佛门之罪第68章 夜袭失败,霹雳车再显威第142章 憋屈甄家第184章 兵临城下第27章 改变战略,霹雳车再现第54章 初战告捷第38章 封元帅定爵位白日飞升第137章 秦彩虹血战潭中第80章 贾文和轻取广信第148章 万事俱备,只差华佗第170章 猢狲未散树已倒第164章 赵孟的实力:一刀砍跪第1章 前世今生第47章 赵忠的警告第150章 先败白虎再败朱雀第152章 孔融的野望第20章 雷霆丁建阳第40章 私晤荀公达第68章 让世家自己折腾第34章 北去亲灭魔第36章 悄无声息入雒阳第51章 招亲前夕第66章 辞职相对御史台第97章 郭嘉杨修齐露面第51章 舍得,顿悟,罐头,水军第45章 司马越第1章 前世今生第22章 徐庶初献谋第149章 你们不灭天理难容第156章 青州军斥候遇袭第37章 你的武器是枪?第153章 现在没证据了第170章 猢狲未散树已倒第205章 先登营进鬼见愁第17章 佛门相助西凉叛第78章 袁熙迷情遭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