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公交马车

“居然如此拥堵!?”刘长佑勃然变色。他是清楚从皇宫到火车站的距离,主要是沿着玄武湖绕上半圈,也就最多十里,而按马车的速度,一小时至少十里以上,可范汝增提前两个小时乘坐马车,还是迟到了,而范汝增乘坐的专用马车想必是特制的,速度肯定最快的,沿途也是优先通行的,可就这样,居然还是两个小时都没赶到,这圣京城内的街道上,未免也太过拥堵了。

“到底投放了多少辆马车?”刘长佑才到圣京,便遇到民生的难题,不由起了些心思,特意问道。

“交通部投放的可能也就三百辆吧,但整个圣京如今前前后后总共有八百余辆了。许多商贾看见这公交马车有利可图,便跟风投放马车,雇请马夫运营,运送城内需要外出的居民收费赚取利润,如今还在以每天三四十辆的数量在增加。”范汝增解释道。

“这怎么行?交通部为何不管管这帮私人运营的马车?”刘长佑奇怪地问道:“怎么能让这些私人随意运营马车,一来抢夺交通部的国有公交马车的利润,二来,也会给圣京城造成混乱,大家都随便运营,岂不是一团糟了?”

他没注意到,旁边的儿子,刘思谦却是两眼放光,一脸的不以为然。

范汝增摆摆手,苦笑道:“我也如同兄长这般疑问着,包括其他许多朝中大臣们也都向交通部反应了,谁知道交通部完全不予理睬,只是说路面太窄了,需要拓宽。你猜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们答复,投放公共马车本就是一个引子,原本的目的就是吸引民间资本对公交马车的投入和运营。而公交马车是一个好事情,能便捷百姓的出行,加快城市的人群流动,提高社会效率和劳动力的交流,因此需要大力呵护和提倡。

他们原本是想试试公交马车的投放效果,可没想到城内的百姓会有如此巨大的需求,会引起如此轰动。一时之间准备不足,相应的管理章程和运营办法都没有出台,公交马车暂时又不好出面限制,而圣京城内的道路又不是说拓宽就拓宽的,加上偏偏说是陛下亲自发了话话,暂时不让限制民间资本在公交马车的投入,于是乎,所有的事情都搞到了一起,就让整个京城堵城成这般模样了。”

“陛下亲自发话,说不要限制民间资本对公交马车的投入?”刘思谦立刻抓住了范汝增话中的重点,朝范汝增问道:“这个,范司长,这个公交马车的概念和推出,虽然是交通部搞出来的,但,应当是陛下的主意吧?”

范汝增惊奇地看向刘思谦:“贤弟真是神了!你怎么知道这公交马车是陛下的主意?这可是机密的事情,交通部从未对外透露过一丝一毫,我也是前两天才从陛下的嘴中知道的。”

“这很好猜测!陛下天下至圣,只有陛下有如此多的精巧发明和匪夷所思的创意。难道大家都忘了太平圣国和中华帝国如何起家的么?陛下发明类似圣肥圣油的各式各样的新奇事物,难道还少么?”说道陛下,刘思谦一脸崇拜之色,说起话来也眉飞色舞,兴奋异常:“其实我是从陛下发话说不要限制民间资本对公交马车的投入这里,看出来这个公交马车就是陛下的创造!

想想看,陛下对这个公交马车如此重视和呵护,必定是对其很有信心,从这也能猜到,只有创造者才会对此新奇的事务如此喜爱和有信心。我相信陛下的眼光,此物将有广阔的前景。而引导民间商贾投资运营这种公交马车,才是陛下的真正用途。”

说完,刘思谦得意地朝自己的父亲刘长佑眨了眨眼睛。

刘长佑自然明白儿子的意思,这是提醒他,陛下推动内阁即将要进行的改革,就有大力推动民间资本,特别是有雄厚经济实力却还在经营田产和借贷的乡绅们,将这些人都引诱或是赶出田地,走向工商实业进行发展。

一听正是陛下推动的这个公交马车,刘长佑明白了为何交通部不立刻采取措施对造成拥堵的公交马车进行管制的原因。

他对这种马车更是好奇:“竟然每天都增加几十辆公交马车,这一辆平时能载客多少?”

范汝增一边领着往广场外走去,一边道:“兄长等下便能看见那种马车了,坐起来还算舒适。这种公交马车是大型的四轮马车,比以往的富贵人家家用马车要宽大加长许多,大多还是双层结构,一辆车能载三四十人。

交通部将这些马车大体上分为几十条线路,固定从一处地点经过中间的十数个地点或是更多地点,抵达终点。像小弟今天来接你的这趟马车,就是专门征调了一辆12路车,从城东南角至于东北角,全程11里,单趟要将近一个小时左右,途中肯定会上下2到3倍的乘客,也就是说,1个小时能拉上80到100来个乘客左右。”

刘思谦立刻盘问上了:“范司长,那平均起来一名乘客该付多少车费?”一边问,一边两眼放光,显然又是打什么主意了。

“这个我倒不清楚了。我坐过两次,差不多五六里路吧,收了我5文钱一次。怎么?老弟还对这个也感兴趣?”范汝增答道。

“随便问问。”刘思谦随口应道,脑海中却已经在盘算着每辆公交马车一天能拉8至10个小时,也就是800个乘客左右,就算都是5文的车费,也就是40圣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便是1200圣元,去掉车夫和马匹以及马车的成本,一个月500圣元的利润总归是有的,那么一年下来便是6000圣元,这只是一辆马车的利润,若果是十辆马车,百辆马车。还有城市,这只是圣京的,自己还可以迅速推广到其他帝国的各大城市,武昌、广州、苏州、上海、北京城等等,岂不是......

刘思谦不知不觉中,口水都快漏下来了。

刘长佑拍了刘思谦一脑壳,将他从幻想中唤醒,对范汝增道:“这小子一听赚钱的事情就鬼迷心窍,也不知道怎么就出生到我们刘家来了!贤弟,这5文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买个包子了,有那么多百姓舍得花这个钱,去坐车?”

范汝增哈哈一笑:“兄长去岁朝会没来京城,可能还不知道圣京城这两年的大变化。这两年圣京城迎来大发展,各行各业都是出现飞速发展,京城的人口更是出现爆炸性增长!兄长知道圣京城如今有多少人口吗?240万!”

第280章 小镇调研第339章 “借”济州岛第572章 占领天津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200章 作战计划745章 杰索尔村遭遇战(上)941章? 印度轰动第552章 胡雪岩来推销军粮第377章 佩里的打算第1117章 绝处逢生的林始发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596章 清军入瓮第648章 程学启和丁汝昌818章 同归于尽的疯子第619 章 饥也得择食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维希大公780章 孝明天皇第411 章 义军形势急转而下794章 新购军舰到港第407 章 上嗨小刀会起义第1034章 它要战,朕便战(求不养,会养死)第718章 知道真相的朱洪英倒吸口冷气第449章 荣维善和席宝田参军(中)第486章 翼王赶回天京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第564章 大沽口炮台(双倍最后一天求月票)1241章 俄国形势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379章 黄埔一期毕业典礼第232章 修订版《圣国田亩制度》第221章 击溃南澳水师第312章 事后补救亦脸上无光第461章 被谣言烦恼的曾国藩第627 章 帝国的劝降方式807章 坤甸要塞第1027章 首相你应该摆正位置912章 最危险的是东方第619 章 饥也得择食905章 欧洲各国反应第1149章 先取回一些补偿才行第1179章 占领奥伦堡第685 章 贵州和众人的归附979章 东方人也想来分杯羹第1251章 出铁水第690 章 变革(一)(致谢诸神成为掌门!)第1130章 帝国交通的大发展第七十四章 入伙的礼物第159章 主教的“不请之情”第300章 占领南昌城第472章 开采出石油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维多利亚再失爱尔兰第340章 内忧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场大捷1005章 瓜分债务的金融巨头第266章 天国会见洋人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1333章 英国陆军参战(感谢无敌大灯泡的打赏!)第1323章 疯狂的橡胶股票第343章 大沽口炮台的陷落第655章 圣京和五京第688 章 参观圣京织造局的触动第616章 泼脸墨汁才放心驾崩第587章 俘虏满清皇后第1182章 锡克军队VS高加索军团第六章 得李开芳987章 罗伯特*李上校第1107章 打了大胜仗都还没反应过来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这口气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301章 景德镇和德兴铜矿978章 被打脸的北方内阁成员第569章 弃守军粮城第214章 徐寿的外侄女傅善祥第523章 洪仁轩自荐去劝降天王第十八章 占领道州(下)第437章 俘获“密西西比”号巡洋舰第699 章 昌隆缫丝厂第1305章 帝国民间财团的形成755章 整治军中蛀虫第1102章 帝国的杀手锏第1333章 英国陆军参战(感谢无敌大灯泡的打赏!)第三十二章 伤亡抚恤制度第1187章 全歼俄军第十一章 毒烟反击1014章 冯云山的河西计划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乱第1142章 普鲁士的五大军团第517章 俘虏都去修铁路(感谢蒋梦林万赏加更)802章 占领古晋第1297章 冯癸方和唐生才第561章 咸丰怒吼朝堂汉官第1310章 轻工业的发展第407 章 上嗨小刀会起义第537章 既生国藩,何生云山(感谢诸神和小法师赏)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三十四章 江华王氏兄弟(上)1008章 万邦来朝的万寿节第221章 击溃南澳水师788章 广州会馆878章 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