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人口红利

不过,罗泽南却沉默不言,半响之后,方道:“能发展钢铁产业自然是好事,不过,如此没有规划,任由民众胡乱发展,只怕不是好事吧。等刘大人和周大人等下来了,我们一起商议一番再行决定是否推广,如何推广!实在不行,还可以向陛下请示嘛。”

李鸿章脸色有些难看,不过很快便隐逸不见,笑道:“罗大人说的是!还是等刘长佑大人和周胜坤大人到了,我们五人在好好商议再说。至于陛下那边,我们商议好结果,再叫陛下圣裁吧。”

很快,刘长佑、周胜坤陆续赶到内阁。五人到齐了,李鸿章没有按照往常一样,分配这一天的内阁任务,而是将众人叫到一起,重新说了一遍浙江大炼钢铁的事情。

等众人都回过神来,李鸿章道:“钢铁工业的重要性,想必众位大人都清楚,是我中华帝国能否完全崛起的关键,能让我等的工业强大起来的基础。而且,陛下前段时间也曾经说过,然给我们这些新内阁成员要好好考虑如何发展工业,他还特意提到钢铁工业要重点发展。因此,鸿章认为这次浙江巡抚王有龄奏章上的杭州府经验,十分地行之有效。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我们帝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到一个极高的地步。因此,我建议内阁采取浙江巡抚王有龄的建议,将杭州府的小高炉炼制之法向其他省份推广,大炼钢铁!”

伍崇耀似乎表示赞同,但因为刚才罗泽南反对过,他便没有直接表态,只是看向刘长佑和周胜坤两人,先看他们的意见如何。

李鸿章也盯向两人,想知道他们的看法。

尽管李鸿章当初出任内阁排名第一的委员,后来又被皇帝冯云山直接任命为副总理,按理说内阁他为首,但他还是对其他四名内阁成员都很是尊重。毕竟,无论是谁,资历什么的都要比他李鸿章要老。除了罗泽南稍稍资历差一点之外,伍崇耀、刘长佑、周胜坤无一不是皇帝的心腹之人,很早便为皇帝效力。

周胜坤表现得很干脆,犹如他一向管财税一样的精明:“李总理,只要这个浙江的大炼钢铁方法能真正的为帝国增加钢铁产量,对钢铁产业有利,且不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我们都会支持!不过,需要投入如此多的人力和物力,是不是再好好评估一下?”

李鸿章顿时脸色有些难看了起来。他心中清楚,别看周胜坤犹如一副商贾掌柜一般,实际上为人精明,一向慎重心细,皇帝向来很是倚重,若是这周胜坤不赞同开战大炼钢铁运动,那就很难办了。毕竟,说来说去,最终发展钢铁产业,都是为了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而提高工业化的目的,一是增强综合国力,二才是最终的目的,增加国家的财富和百姓的财富。而这周胜坤之所以出任内阁委员,任谁都清楚,他就是为皇帝看紧整个国家的钱袋子的。

李鸿章求助般地看向刘长佑。刘长佑明白李鸿章心中所想,他也清楚李鸿章的才干。但在这件事情上,他刚才一直在想着,李鸿章是不是有些太过操之过急了。

刘长佑明白李鸿章急于干些成绩出来的心思,其实他自己也是,刚刚从一省巡抚调至内阁,负责打理整个国家的运作,这个冲击对人来说是十分巨大的。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皇帝恩宠信任的回报心理,让他们这些人无时不刻地不在想着尽快将帝国的政务搞上去,而对于皇帝亲口说的工业,尤其是钢铁产业,更是牢记在心中。

但刘长佑生性稳重。他稍稍思索片刻,道:“李总理,各位大人,从奏报上来看,杭州府开展的大炼钢铁运动,其实就是发动所有的人全部放弃手中的其他活计,都去炼钢铁,对吧?

对于这种走彻底的民众路线,使钢铁工业遍地开花的决策,我是赞同的!但这得有个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人手,将所有人都压上,而荒废了其他产业,特别是农业!”

李鸿章一下明白了,刘长佑是想着发展钢铁产业,却又不愿意全面铺开而影响其他行业,尤其是刘长佑曾经担任过农业部部长,害怕大炼钢铁运动影响农业的发展。

对于刘长佑的顾虑,他心中有了计较,但他还是想将这个大炼钢铁运动推动下去。因此,他必须将刘长佑拉入自己的阵营。

想到这里,李鸿章朗声道:“刘大人说的很对,鸿章其实正是这样想的!我上任之前,陛下亲口对我说,我们中华帝国最大的优势,除了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之外,就是人口众多。而人口众多,尤其是劳力众多,加上我们的百姓又一向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这是我们中华帝国最大的财富,陛下将之称为人口红利!

而这人口红利,如今我们帝国还没有使用起来,都积压在广大乡下,都在农业之中。为此,我们内阁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尤其是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将这人口红利优势发挥出来,这是我们中华帝国未来的第一要务!为此,陛下还交代,我们要将从从事农业的人口中,将部分青壮抽出来,让他们投身到工业发展中来,而这钢铁,便是我预想的一环,让广大农业人口投身钢铁生产之中,这岂不是正符合陛下的谕旨?”

见李鸿章将陛下抬了出来,刘长佑和周胜坤都不好再反对了,他们点点头,齐声道:“遵照陛下的谕旨,自然是我等的第一要务!既然这样,我们赞同李总理的大炼钢铁方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浙江杭州府的炼铁运动!”

伍崇耀也连声附和道:“是啊,陛下早前的确说过帝国人口众多这个巨大的优势条件。说我们中华帝国如今占了世界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若是没有占有以及创造出世界三分之一的财富,便是他这个中华帝国皇帝的失职!可我的理解,若真是这样,便更是我们内阁成员的失职。因此,我是坚决支持这个大炼钢铁计划的!”

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444章 幕后真凶第412 章 甲十师出兵782章 国库收支884章 小学老师工资是县长的两倍940章? 该不该出兵印度757章 茶叶事件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东方人干的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七十五章 一战下阳山(求点击收藏)第253章 占领苔湾府第425章 细作帮助破衢州城第207章 应对烟土贸易之策(下)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让陛下知道第1313章 欧战爆发第1179章 占领奥伦堡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256章 攻占衡阳城(下)第558章 挖坟引清兵出城第500章 悲惨的胡以晄第535章 被围困的武昌第1026章 下议院竟似要与爱尔兰妥协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1209章 帝国国库收支732 章 来自北极熊的威胁871章 墨西哥帝国870章 燃烧弹第403 章 两个旅长的叛乱第1072章 林启荣危险了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1252章 要有规划第108章 天地会之争(二)871章 墨西哥帝国第232章 修订版《圣国田亩制度》746章 加尔各答之战(中)第381章 坚守武昌的曾国藩第676章 招募民夫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两个总统第三十三章 贵县黄三第368章 满清买军舰第135章 大买办伍崇曜(求支持!)第271章 都在看报的两人:咸丰和马克思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尔907章 工人领袖麦喀士第1274章 让国人扬眉吐气第1089章 可怕的华人特种军队第653章 以南京为都的真正意义第1336章 法兰西人民公社共和国第1123章 陛下会不会被人给控制了?800章 兰芳共和国第483章 天京变乱(中)杨秀清的后手870章 燃烧弹第313章 尤浪漓娶亲(上)第1109章 孟加拉海战(上)1015章 哪怕变成一撮黄土也只能呆在钓鱼岛上第565章 抵达大沽口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麦第五十章 湘军名将的归附(中)第680章 排洪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东方人干的第153章 招标(上)第714章 刘长清和朱洪英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1249章 煤铁小能手谭廷襄(谢书友无敌大灯泡的打赏!)第1277章 《边疆大开发法案》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总督第621 章 袁甲三与张乐行第1027章 首相你应该摆正位置第676章 招募民夫第十一章 毒烟反击第358章 意见分歧761章 朝鲜来的消息第1172章 有演员天赋的威廉王子726 章 刘永福参军第711章 农牧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十一章 出兵两广(求支持!)第二十五章 连克两县(上)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捞回本才行第418章 助战的反成第一目标了第664 章 吴健彰归降727 章 帝国兵力和家底第221章 南澳海战打响第374章 再次开科举第1342章 帝国的成就917章 分头出击的英国远征军第八十一章 攻略韶州府(六)第1107章 打了大胜仗都还没反应过来第1223章 朝官变动第六十九章 东王来信(求收藏!求赏,求票!)第211章 开科取士(上)第589章 千古一绝圆明园(祝大家520快乐,大章求支持)第201章 过年,1852年960章 焦头烂额的维多利亚768章征讨朝鲜(三)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611章 南方战事第663 章 远东传来的消息第229章 定点拔除贼首第1317章 朕决定出兵第494章 韦昌辉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