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荣维善和席宝田参军(中)

自从大半年前,分得了水田,荣家从此有了奔头。

不但荣家,整个村里皆是如此。

原本,他们狮子铺的百余户人家,总共才二三百亩不到的水田,除了三四户人家有十余亩水田,其他的都是两三亩田,甚至像荣家这样,只有一亩多田或者根本就无田的人家,不在少数。

穷哈哈的村子,贫苦的百姓,突然间变了样。原本都是靠租种邻村的田地生活,如今忽然自己有了几亩地。整个狮子铺的百姓,个个都脸上笑开了花。

自己的水田,种出来的粮食,上交少量的粮税给镇公所后,剩下的大头都是自己家的。这样的日子,不正是祖祖辈辈盼了几辈子都盼不到的事情吗?

荣维善一家也跟村里其他人家一样,忽然间有了盼头。

一分到田,便忙开了,全家上阵,将水田给翻了一遍,又从镇上赊了点油菜种子,赶紧种上油菜籽。同时,在上坡上,房前屋后地开始积肥。

虽然暂时还是没有收获,但这人有了盼头,就是完全不一样了。靠着镇公所送的那袋米和半袋面,因为要支撑到开春有收成,荣维善仍然是每天吃九成野菜半成米的汤水,肚子咕咕饿得直叫唤,但却浑身充满了劲头。

而就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镇公所又推出修水渠和修镇道的事情,让各家各户出劳力帮忙,不包吃但每天以一斤半米结算。

大喜过望的荣维善,忙劝止了荣母不要再摸着纺纱织布,自己跟村里一群壮年一道,去镇公所报到,参加修水渠、修镇里的道路。

靠着这每天的一斤半米,荣维善一家四口终于可以喝个半干的粥饭了。每天傍晚下了工,用布袋领着一斤半的米回家,看着弟弟妹妹欢欣雀跃围拢来迎接自己的时候,荣维善感到作为一家顶梁柱,能给家庭带来温饱的快乐。

就这样熬过了开春。

荣维善正愁着没钱买谷子做种,镇公所的副镇长又下到村里来,通知每家每户都可以先从镇公所的仓库借谷子做种,还派镇上的农民教习所里的教师,教导村里人育种的技巧,兼带着还让大家跟着学习认识了几个字。

在镇里农民教习所的教师帮助下,荣维善和村里的百姓都育好了秧苗。那段时间,荣维善每天看到那一小块长势诱人的秧苗,绿油油地生长着,他心里也痒痒的。

春天真好!

很快,荣维善带着弟弟妹妹一道收割了种在田里的油菜籽,打了近二百斤油菜籽,留下五十斤榨油自家吃,其余的,荣维善都卖给了镇公所的典库,哪怕是镇公所的买价比镇里市集上要便宜十文钱。

荣维善是个感恩的人。

镇公所帮了他们荣家这么大的忙,他觉得不能因为售价高,便将油菜籽卖给别人。

收割完油菜,便要插秧种植早稻了!

因为荣母眼睛看不见,弟弟妹妹又太小,荣家就荣维善一个勉强算得上是壮劳力。开垦几亩水田,已经来不及了。这时,驻守在村里的镇公所里的副镇长,又从别的村借来两头牛,借给村里人家轮流翻地。

惊蛰一声雷,伴随布谷鸟声声啼叫,荣全家出动,终于将家中的四亩八分田的秧苗都插好了。

紧接着,便是每天辛勤的劳作,四亩多田,荣维善重复在间苗,除稗草,浇粪肥,灌水等劳作之中。每天挥洒着汗水,却笑容满面。

看着秧苗一天天长高长壮,变成了稻子,拔节,开花,抽穗……,荣维善心里那种喜悦,无以言表。

如今已经是五月里,东安位于湘南,水稻成熟较早,荣家的早稻已经开始抽穗了。

这天,荣维善刚从地里劳作回来,忽听弟弟妹妹跑来说:“大哥,有大喜事!镇上镇公所旁边,成立了一家医务所,有一名医师,是从永州府城分来的,听说医术高明,邻村的失明的婆婆据说去看了下眼睛,竟然治好了!明天咱们把娘也送到镇上的医务所去看看吧。”

“真的?”荣维善大喜,最近每天在地里劳作,早出晚归,都没听说镇上有什么消息。“医务所,是坐堂大夫还是郎中?若是真能将娘的眼睛治好,可就太好了。行,明天就送娘去镇上看看。正好,卖油菜籽的钱,还掉以前的旧债,还剩下一点。”

“不去!娘都这把年纪了,看不看得见有什么关系。剩下那点卖油菜籽的钱,都攒起来!老大,再过一两年,你就该娶房媳妇了,要攒点钱早做准备了!”荣母却从里屋出来了,反驳道。

“娘,你您就听儿子的。儿子宁愿不要媳妇,也要将娘的眼睛治好。”此刻的荣维善,语气坚决,不容质疑。

次日,三兄妹陪着荣母,来到了镇上,走进位于镇公所旁边的医务所。

从进医务所的那刻起,荣家三兄妹,便将心都提了起来。看病的人还挺多的,排了近一个时辰,才轮到荣母。

“老嫂子,你这眼睛,没瞎,就是白云过多,常年在昏暗的灯光下用眼过度,导致一段时间看不见,不过,幸好你来治,再晚点,就难说了。”一名身着白色袍子的中年人,正是医务所唯一的一名医师,给荣母把了把脉,又翻看了眼皮,说道。

荣维善激动地大叫道:“大夫,你是说,我娘的眼睛能治好?那赶紧给我娘治吧,只要能治好,多少钱都没关系!”

医师笑道:“放心吧,我肯定用心治。你娘这眼睛,应该能好。再说镇上不行,还可以去县里,府里。至于钱,你不用担心,这是圣王王府设立的地方医务所,都是不以赚钱为目的,为百姓治病的善举,不会多贵的。”

说完,医师又看了看荣母舌苔,定神写下几幅方子,道:“今日是赶集之日,有些繁忙,呆会稍微空闲点,你们再来医务所找我,交钱抓药。回家敷在眼睛上,再内服一些,当可重新明目开眼。”

荣家一家人又等了一个多时辰,终于付钱拿药。

“合计四百七十八文!”医师递过两包药包。

“什么?这么便宜?”荣母忍不住叫了起来。她不想来镇上看病,就是怕看病太贵,将一家子又欠债累累。当初荣父卧病在床的时候,每次抓药,便是一两二两银子,哪怕半个月抓一次药,也很快便将家中存钱花光,还欠了债。

可没想到,这镇上的医务所竟然这么便宜!

荣维善也很是吃惊,心中对于医师说的圣王,更是满心向往:什么时候,这辈子能见一见那位圣王就好了!

除了感恩,荣维善发现自己更多的是崇拜那位圣王。这是一位怎样的伟人,怎样的善心,才会如此对待像自己这样的贫苦百姓。更何况,能让狮子铺这种穷乡僻壤都执行他制订的政策,可见他的影响力!

三天后,荣母喝完最后一碗药汤,拆开敷在眼皮上的草药,在三个儿女的期待中,睁开了眼睛。

“我儿,娘真的又重新看见了!”荣母的眼睛不再白云一片,虽然视线还有点模糊,但的确看见了三个儿女:“老大,你都长这么高大了!老二,你也壮实很多了。老三也长大了些。都好!”

荣维善一听荣母这样一说,激动得心都仿佛跳了出来:“太好了!娘,您真的又能看见了!”

弟弟妹妹也欢呼起来,荣家一片欢笑。

而正在这时,镇公所接到县衙的通知,说是圣王决定对讨虏军扩军,要在整个圣国里的从15岁到45岁以内的青壮年里面,招收新兵。而东安县,因为以前没征过兵,名额较多,有二百三十个名额。

很快,镇上警务所里的警师,带着两名警员,来到各村宣传了一番。

荣维善是傍晚时分,从田里劳作回来,才得知消息的。

当晚,荣维善失眠了!

第176章 圣王会照顾你家老小(上)1236章 法兰西帝国的图谋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骗的人回来了第130章 《博物新编》第250章 占领厦门960章 焦头烂额的维多利亚933章 敌人是逃走还是阴谋第1041章 镇守康提古城的英军第560章 咸丰哭得像个孩子第549章 镇海冯石罗再晤(加更求全订)第499章 进城被收税的胡以晄第625 章 捻众归顺第二十章 讨胡檄文第420章 必须无条件投降978章 被打脸的北方内阁成员第1128章 阴险的沙皇第1072章 林启荣危险了第548章 再咬回去(咬月票)第216章 洪秀全进城第550章 海防重地论海防895章 这就是个笑话734 章 缅甸战略第1081章 两彭的对决第262章 脚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圆球?第489章 东殿部属的选择(上)第619 章 饥也得择食第1117章 绝处逢生的林始发826章 南洋新城——鸡笼坡(上)第633 章 少年张之洞865章 东方雄狮已经觉醒第117章 厂东天地会起义(五)第214章 徐寿的外侄女傅善祥1008章 万邦来朝的万寿节第293章 统一火炮口径867章 两个总统第636 章 天京城内现状947章 不一样的《南京条约》第587章 俘虏满清皇后第十三章 战黄沙河第649章 叛徒张大光第1325章 世界金融中心的失去(月底疯狂)897章 明治的钓鱼宿命第1041章 镇守康提古城的英军第349章 清廷财政危机的应对第151章 普鲁士人的生意(下)第298章 蒸汽机鼓风攻城732 章 来自北极熊的威胁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观澜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渔翁的洪秀全第1080章 难以攻克的维克斯堡940章? 该不该出兵印度第1224章 刘长佑的怪胎儿子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第682章 秦日纲称帝783章 人均粮食还不如康乾第236章 劝曾国藩谋反第648章 程学启和丁汝昌第九十八章 尤浪漫参军(上)第716章 小小广南地主,竟敢称帝?908章 芬尼亚社第224章 反击福键水师第1289章 建立二马财团第500章 悲惨的胡以晄第1306章 铁路超过一万八千公里第1132章 惨败造成内阁纷争第1136章 谁是头号陆军强国?第七章 天火破城第258章 暂时不要攻打长沙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242章 亲自练兵 (中)第206章 应对烟土贸易之策(上)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928章 南山防线第1213章 由钢铁想到的976章 休斯顿第1147章 将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面包炸弹第1286章 拒绝合作第457章 破江南大营第1316章 普鲁士陷入困境第1296章 巴拉圭总统洛佩斯第131章 义军的计划994章 马纳萨斯战役(上)780章 孝明天皇第三章 天帝传音740章 起义爆发(中)第613章 咸丰梦游杀人第568章 军粮城小镇775章 日本风云(三)第1159章 总算是知道贵国为何能大败英军了第675章 大禹托梦说黄河要决口833章 橡胶种植园877章 铁路建设第467章 昆明收获与芸南状况第359章 蒋家的决断第414章 上嗨城陷入绝境第四十九章 湘军名将的归附(上)第1122章 陛下被行刺769章征讨朝鲜(四)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尔布隆第1025章 英国财政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