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建好磷肥厂

广州西北方向几十里的南海与三水交界之处,便有一处很小的磷矿。

以此作为试点,上个月,徐寿邀请合信,亲自带着石油化肥司的数十人,又从新成立的建设工程公司那边抽调了千余工人,在这个名叫小茅岭的小山冈上,建造了第一家磷肥厂。

此处靠近佛山镇,四周多是瓷器砖场和五金铁器作坊,很多火窑等。没怎么费劲,很快便运来水泥,建造了一处窑炉,并搭建厂房和宿舍。

徐寿按照圣王冯云山关于工厂的布局理念,分生产区、生活区两块建设。

生产区又按照实际生产的方便,合理布置了一番。

选取靠近磷矿和北江之间的地方,建造生产磷肥的窑炉。紧挨着窑炉的旁边,靠近磷矿之处又建了一处粉碎场,称之为粗粉车间,还从南洋公司第一机器厂订制了五台专门用于破碎磷矿的机器,以蒸汽机带动。

窑炉的位置较高,这样,只要窑炉烧制好的磷肥料一出来,便通过一道滑槽,滑落到低处的地面,这里是另一处粉碎场,这是精粉车间。

最后是包装工场,放有几台大秤。最是简单不过。

这磷肥厂的制造工艺最为简单不过。

虽然冯云山没到现场查看,但他根据后世经验的工厂经验,按照后世一般化工厂的思路设计了工艺流程。

除了从小茅岭这处小磷矿开采,作为原料磷矿的来源外,还特意在北江边上建造了一处码头,用来进出货物。冯云山考虑到的是,万一这处磷矿采光了,便可以从其他地方通过水路运到码头,然后一点点距离,便到了粉碎场。

粗大的磷矿从矿洞出来或者是一到货,先是通过工人用独轮车运到粗粉车间,交给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变成拳头大小的颗粒。同时,蛇纹石或是云母也一同粉碎成拳头大小,按照合信给出的配方比例,添加上一定量的焦炭,一起均匀地掺入窑炉之中。窑炉底部,已经铺上了一层基础的焦炭,煤炭的热量不够。

经过充分的焚烧后。稍事冷却,便打开窑炉的舱门,将还有些发烫的烧得变轻的矿料混合物从窑炉直接经过滑槽,滑落到精粉车间的粉碎机里,经过再次粉碎成细微的颗粒,再进行冷却,便送至于包装车间进行包装。

徐寿统一订制了标准,每个麻袋都统一装重为50公斤,正好方便农人搬运。

这个月初,小茅岭磷肥厂便正式开始投产,每五六天可以生产一窑磷肥,大概有4万来斤。这样的每月产量在一百吨左右,一年也就一千二百吨,产量规模相对后世来说,小得可怜,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简直是庞然大物。

徐寿便是其中之一。作为这个磷肥厂的实际筹建负责人,虽然是依靠冯云山的设计,还有合信的配方和技术指导,但实际工厂的建设、优化,都是他带领一帮工人一手建成的。对于这个成功生产磷肥的工厂,他是最为喜悦和自豪的了!

磷肥一生产出来,便被运送到周边的水田和旱地里投用,效果怎么样,徐寿心中并没底。不过,按照圣王的说法,这个磷肥的效果可比人畜粪便的农家肥,效果好上太多。

不过,具体施肥用量,由于冯云山根本就没怎么实际种地过,他也不清楚应该放多少,只得让徐寿一并试验出来。于是,在紧挨着磷肥厂旁边的几亩地里,便成了磷肥厂的试验田。

一亩放二公斤,五公斤,十公斤,二十公斤,然后再每过一段时间,观察长势的不同,最终看作物的产量,来确定到底应该施用多少磷肥。

……

冯云山接到徐寿的禀报,得知南海的圣国第一磷肥厂已经稳定地量产。徐寿并没有回广州城,而是将石油化肥司的几名主事和几十名执事全部带到廣西梧州府的岑溪县境内。原来是他们石油化肥司接报,在这个岑溪县境的北流江畔的南渡镇后边的山里,发现了一处巨大的磷矿。

并且,可喜的是,下游十余里的昙容镇还有好几处磷矿,看来,这个岑溪在后世肯定是个磷矿大县,只不过,冯云山哪会知道那么多,他只记得,糊南的浏阳有个巨大的磷矿,还有贵州的开阳县也到处是磷矿,其余的四川和芸南磷矿最多,不过,他不记得具体在哪里。

徐寿准备带着石油化肥司的近百人,建设第二个磷肥厂。并且,借此让石油化肥司的所有主事和执事,全部知晓如何建造磷肥厂。

冯云山笑了:这个徐寿,心思还不是一般的大!是个干实事的人!

很明显,徐寿准备将他石油化肥司的近百人全部培养出来,他准备干番大的。因为这磷矿实在是太多,四处都有,而其他的焦炭、云母石等也是常见,加上这水泥窑也很简单,因此,基本上很容易建造这种磷肥厂。

特别是冯云山曾经告诉过他,未来五到十年,准备在每个州府都兴建一座这样的磷肥厂,用来满足本州的农作物用肥料。

看来,这徐寿牢牢地记住了自己的话,已经开始筹备在每个州府建造磷肥厂的事情了:将石油化肥司的人培养出来,将来一旦有条件,每各州府,派名主事和几名执事去筹建磷肥厂,这样一来,不就四面开花,可以迅速地完成在整个圣国四处建好磷肥厂了。

徐寿这样的安排,正是符合冯云山的心思!

对于徐寿,这名后世历史上著名的晚清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冯云山可是期望很高。

历史上,整个徐寿,不但是对几何、力学、矿产、汽机、医学、光学、电学都有研究,而且,还对实际应用很有建树。他在曾国藩的支持下,主持蒸汽轮船的设计研制,制造出近代海军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一一“黄鹄“号,而且,他开设翻译馆培养一批近代学者,可谓科技第一人。

如今在自己手下,虽然自己并不是这方面的专才,但超前的眼光在这里,稍加指点他一下,便能比历史上取得的成就更大。

建个磷肥厂只是第一步,目前来看,他完成的很好。

下一步,便是石油开采与冶炼了。这方面,本身这个徐寿便是在化学方面学得最精通,学过化学的冯云山可知道,历史上的那些钠、钙、镍、锌、镁等中文译名,可全是徐寿发明的,一直用到后世。再加上自己的指点,冯云山有信心将石油工业提前几十年。

而且,这个牛人,不仅限于化学,他还能自制硝化棉炸药和汞爆药(即雷汞),牵头组建近代第一个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因此,冯云山只担心他忙不过来。

不过,现在冯云山却还来不及安排这些。

就在刚才,在长洲岛任职黄埔军校西洋学教员以及长洲造船厂主事的华蘅芳,派人报来一个让他惊喜无比的消息:长洲岛上的长洲造船厂,已经成功仿制出风帆战舰式样的护卫舰和飞剪船式样的快速帆船。而且,目前正在制造五级西洋军舰大小的巡洋舰。

听到这个消息,冯云山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当即表示要去长洲岛看看圣国第一艘自行制造的军舰。

第233章 程岭南进城第535章 被围困的武昌第1182章 锡克军队VS高加索军团第458章 石达开和韦昌辉都要求出征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344章 北伐太平军获救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第459章 被五马分尸的满清间谍1017章 即将成名的路透社843章 哥又来魔都了(下)第685 章 贵州和众人的归附第322章 南记五金铺(上)第470章 驱赶清兵去缅甸1235章 看英国笑话的拿皇第1223章 朝官变动第326章 垄断的南洋公司想不发财都难952章 给沙俄上眼药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402 章 应对之策第四十九章 湘军名将的归附(上)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战舰勇士号的悲剧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1008章 万邦来朝的万寿节第1254章 大炼钢铁(下)第109章 天地会之争(三)第419章 这是租界?抱歉我没收到租金第607章 登基第1298章 这条件我们全部接受第1274章 让国人扬眉吐气第1339章 冯云山的打算第536章 崩溃的曾国藩第562章 满清昏招自毁长城第1121章 逃回奥伦堡第1250章 6万吨的年生铁产量738章 印度士兵起义爆发第1344章 帝国的城市化第176章 圣王会照顾你家老小(上)第138章 奉献17亿元(求支持)第582章 八里桥血战(下)第623 章 捻军攻城失败881章 供销社和代销店910章 密约第1062章 愁云惨雾的英国内阁四巨头(求订阅)第1264章 设立内阁的初衷第143章 程岭南下岭南第1350章 金融战(上)第319章 秦日纲封王第1298章 这条件我们全部接受第十五章 分兵、分别第568章 军粮城小镇907章 工人领袖麦喀士第497章 想招揽本王,做梦去第567章 攻陷炮台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处第138章 奉献17亿元(求支持)第548章 再咬回去(咬月票)第1053章 决战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347章 法爱西工人国794章 新购军舰到港第387章 四面汉歌,压力山大第147章 风起云涌(求收藏支持!)第400 章 他们有何资格封赏本王第364章 邱昌道叛变第208章 攻占高雷琼(上)第498章 洪秀全癫狂了(谢诸神赏,继续求大家订阅)第1316章 普鲁士陷入困境第1063章 狠厉的维多利亚第533章 粤贼不是贼第1208章 天文数字般投入第132章 抄家与缴获993章 马纳萨斯和布尔溪第434章 俘虏佩里第118章 攻夺广州城(一)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贸易第659章 魏源第1201章 西征军大捷的震撼消息第1313章 欧战爆发第1061章 兵力单薄的澳大利亚第627 章 帝国的劝降方式第1218章 戏弄第八章 童子营里的四眼狗806章 兰芳大总制是汉奸第617章 衍圣公的《特进表文》753章 吾皇万岁,帝国永昌第1232章 铁矿专运铁路第581章 八里桥血战(中)第三章 天帝传音769章征讨朝鲜(四)第1184章 炮兵师的威势第663 章 远东传来的消息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纷纷依附(感谢诸神和周五两位打赏!)第六十四章 矿产资源第719 章 嗣德的挣扎与后悔第1311章 经济繁荣(感谢诸神大大打赏)796章 其实我们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1127章 朕赐你斩立决第1044章 强大的火力1018章 不能让美利坚成长为第二个中华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