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春耕—小麦

春三月

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蛰伏了一个冬天的革新镇,从今天起就进入春耕时间,在魏延的计划中,春耕将分为两段。

第一段,时间从三月初到三月中旬,十二支生产队、屯田兵、三千郡兵,共计万余人,会将这半年来开垦的一万余亩旱地,都播种上春小麦。

第二段,时间从三月下旬到四月下旬,所有人一齐上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两万亩水田的插秧工作。

平均算下来,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人均只需要完成三亩地的耕种任务即可,就算去除老弱妇孺,人均也只需要耕种六亩地,工作量着实不大。

三月初一

天公作美,是个艳阳高照的好日子,魏延早早的爬起来,来到镇公所,同十二位生产队长,以及十余位屯田校尉开会。

“诸位,主公既然钦定我为屯田中郎将,那么就得遵从我的命令行事,所以,这次采用新法耕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若有擅自改动者,军法从事!”

魏延一脸严肃的说道,精耕细作,相较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是具有颠覆性的,很多人不理解,不配合,这也是正常的。

所以,当第一次推行时,就必须辅以严苛的法令,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只要到秋收时,百姓们看到成果后,才会认同这种方式。

“诺!”

众人齐声应道,军令如山,就算有质疑声,也只能强压下去。

“去吧,按计划带领军民开展春耕工作”

魏延左思右想,发现没什么疏漏后,便让众人下去,开展春耕工作。

“幼长,随我去地里走走吧”

待众人退去后,魏延瞥见神游天外的马谡,便将他唤醒,准备带着他去基层走走,体验一下劳作的热情。

“谡,领命”

马谡有气无力的应道,直到现在他都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这尊瘟神。

本来今年刚行冠礼,他正打算随兄长马良,在刘备身边大展拳脚,让荆州的士人看看,在马氏五常中,他马谡同样不弱于人。

可没想到,平日里对他相顾有加的主公,因为魏延的一句话,就将他留在长沙。

这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辅助魏延处理军务,或者帮助兄长去建立关隘,可万万没想到,魏延竟然让他去堆肥厂,担任厂长一职,负责督造生产农家肥。

他堂堂荆州名门之后,自幼苦读兵书,满腹良策,自认为有经天地纬之才,而现在,竟沦落到整日与粪便打交道,真是苍天不公啊。

看着恹恹的马谡,魏延微微一笑,小样,还治不了你。

几个月的相处,他已经摸清楚马谡的性子,说白了,就是从小到大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挫折,为人处世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根本听不进别人之言,性子极为高傲。

wωw ●ttКan ●CΟ 长年累月下来,性格会变得刚愎自用,在诸葛亮身边还好,可一旦没了约束,独自领兵作战,就会造成惨痛的后果,街亭之败正是如此。

对于这样的人,魏延可不会惯着,管你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还是满腹经纶,直接仍到堆肥厂玩粪去,只要完不成规定的产量,就直接下放到一线挑粪去,魏延还不信了,还有他治不了的人。

而对于马谡来讲,他也不是没想过反抗,可细细一琢磨发现,整个荆南四郡,除了诸葛亮以外,就魏延官最大,与其自取其辱,还不如安心生产,免得去挑粪。

对于马谡来说,

平日里和蔼的魏延,就是个恶魔!!。

当然,魏延这样整马谡,可不是他擅自做主的,作为他的兄长马良,对于他愚蠢的弟弟的性子,还是颇为了解的。

所以,魏延一找到他,说要磨练磨练马谡,马良想都没想,直接同意了魏延的请求,并多次嘱咐魏延,只要别弄死了,其他随意。

没有新仇只有旧恨的魏延,露出了恶魔般的笑容,从那天起,马谡就再也没呼吸过一口新鲜空气。

……

魏延带着马谡,行走在田埂之上,看着生产队长先将军民分为几队,然后在分发任务,待明确任务后,各自拿着农具下地干活。

一队人来到田埂边,先将一筐筐的农家肥倒在地上,再按一定比例同泥土混合,最后装在簸箕里备用。

农家肥混合泥土的方法,是马谡提出来的,因为农家肥产量仍不足,无法让作物们雨露均沾,不得已他才出此下策。

另一队人,则手持麻绳,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宽度,将土地划分成一垄一垄的。

每一垄宽一步(1.4米),每垄之间,还有一跬(0.7米)的间隔,用于后期施肥、除草、收割时,方便人员通行所用。

而这一点,也是新法耕种,争议最大的地方,所有人都认为,既然每窝之间就留有距离,何必多此一举,又浪费近三成的土地。

为此,魏延也没做解释,直接让他们执行即可,至于原因,魏延也懒得解释,说了他们在也不懂。

当行间距量好后,一些老弱孺儒们,就拿着一根竹尺,在每一行上,每间隔五寸挖一个窝;每一列上,每间隔五寸又挖一个窝;每个窝的深度三寸左右,看起来非常稀疏。

当完成以上步骤后,另一队人就端着簸箕,抓一把混有农家肥的泥土,挨个扔进窝里,待精准施肥完成后,就可以抓十几粒种子扔进去。

然后再用锄头,锄一把土覆盖在上面,最后,青壮们再挑些粪水过来,每一窝浇上半瓢粪水。

就这样,在所有人的通力合作下,播种就完成了。

魏延所使用的耕种法,完完全全是照搬的新世纪初,我国广大农村的种植方法。

虽然除去行间距,每一亩土地的使用率,仅在六成左右,但魏延认为每亩的产量,仍远远高于传统的耕作方式。

毕竟作物的生长,除了需要土地的营养外,还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这样它的根系才发达,不至于一吹就倒。

而且,在魏延的计划中,小麦还需浇两次水,一次在成苗期,一次在灌浆期,如果不预留通道,他拿头去浇啊。

虽然穿越挺不科学的,但魏延仍是科学的信徒,他相信,在更加科学的种植方法下,亩产翻倍,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九十二章 入关第二十五章 屯兵通城第八章 铸剑为犁第八章 铸剑为犁第三章 密谋第二十三章 春耕—小麦第八十八章 魏马有隙第五十三章 雒县第一章 魏延第八章 铸剑为犁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争第五章 革新第一十九章 临蒸策2第九十二章 入关第一章 魏延第八十三章 改国为郡第十章 安排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八十九章 入关计第七十五章 多了个媳妇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五十二章 吴夫人第五十九章 荆州战起第七十八章 牢笼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机第九十六章 张鲁放权第九章 新的时代第八十四章 离别第一章 魏延第一十八章 临蒸策1第一十四章 南方疲敝第六十九章 平抑粮价第四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七十六章 张琪瑛第七十八章 牢笼第一十九章 临蒸策2第一十九章 临蒸策2第八十二章 战云密布第一章 魏延第九章 新的时代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机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五十五章 邓贤第五十四章 战局第七十七章 工业萌芽第七十二章 张鲁第五十五章 邓贤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机第五十七章 阳谋第四十六章 突袭成都第二十一 临蒸策4第三章 密谋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将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五十一章 绵竹攻防第三章 密谋第二十八章 秋收第八十一章 南中第六十八章 粮价第八十七章 人选第六十六章 李严革职第四十三章 攻蜀前夕第九十二章 入关第六十四章 民间凋敝第九十章 斗将第九十章 斗将第四章 归刘第四十四章 荆州军入益第八十五章 名望所累第四十一章 纠结的刘备第五十九章 荆州战起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五十二章 吴夫人第二十七 计议迁都第五十六 绵竹第三章 密谋第三十章 荆州安定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六十八章 粮价第一十八章 临蒸策1第九十二章 入关第四十四章 荆州军入益第七十六章 张琪瑛第八十七章 人选第八十八章 魏马有隙第一十一章 蜀汉隐忧第二十章 临蒸策3第七十八章 牢笼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二十五章 屯兵通城第六十四章 民间凋敝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七十八章 牢笼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机第九十六章 张鲁放权第六章 农耕神器第九十六章 张鲁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