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分泾渭

薛氏兄弟二人从来意见相左,此时更是泾渭分明。.ㄟm而奇怪的是,无论是薛允衍还是薛允衡,在这一刻都显得极为平静,可想而知,像这样的辩论,在二人之间应该是时常生的。

“以家族之名,使诡诈之法,推托本该系于己身之责任,实有悖人臣之道。”薛允衡的唇边浮着讥意,毫不客气地道:“父亲当初故意得罪两位皇子的母族,便是为了免去今日之责。自然,我承认父亲此举可谓之曰智,甚至可谓之大智,但却也不得不说,此举虽智,却有失于仁。”

“此乃智者之仁,二弟当真不懂么?”薛允衍淡静的眉眼间拢着寒意,虽无咄咄逼人之势,却比那更有了一种沉肃:“若无父亲一力维系,你我二人如何能于此地论及是非对错?只怕早便被卷入是非之中了罢。”

说到这里,他蓦地勾了勾唇,意味深长地允衡:“二弟远道而来,难道也仅仅只是来不成?”

言下之意,薛允衡逃到平城来,也是在躲是非,与薛郡公装病实为异曲同工。

薛允衡的长眉立时一轩,凛然拂袖:“长兄此言差矣。我来,是孝;我与长兄论及此事,是义。这已是我能做到的极致,我薛二郎,问心无愧。”

的确,薛郡公宁肯装病也不想掺乎到桓家的事情里去,薛允衡虽不认同,却也不能公开与父亲唱反调,所以他才离开,这是他为人子的孝道。

而他此刻与薛允衍辩论,没去守“子不言父过”这个规矩,却是他身为臣子的大义所在。

这的确是他能够做到的极致了。

薛允衍允衡的眼神里,飞快地划过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

沉默了片刻,他身上的气势渐渐地便放松了下来,无声地叹了一口气,道:“我只能说,我以为,父亲是对的。父亲的做法不仅是智,于薛氏宗族而言,亦为仁。我知道,在二弟眼中,这样的仁只能说是小仁,可是,二弟想必也不会否认,三公之位,不是谁说舍便舍的,父亲却是毫无恋栈,不慕虚名不贪权势。这难道还不够称之为‘士’么?”

的确,面对大司徒的职位,薛郡公也是说放就放,这世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委实不多,而这全是因为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千万不要小瞧这“清醒”二字。古往今来,多少人便毁在这两个字上头。身处大陈最高权力的中心,却能够始终不为富贵所迷,不为权势所惑,而是将薛氏宗族放在一个最稳妥的位置进行考量,应该说,廪丘薛氏有薛郡公这样的族长,实是幸事。

听了薛允衍的话,薛允衡面上的讥色便淡了下去。他蹙眉思忖片刻,居然点头表示了赞同:“的确,父亲在这一个方面而言,的确堪为士子表率。”

他的用词很苛刻,语气的重心都放在“这一个方面”几个字上,停了片刻,话锋忽又一转,语声断然地道:“然,若是为了这所谓的君子操守,便将百姓弃于一旁,这样的君子,我宁可不做。”

“不参与桓氏之事,便是弃百姓于不顾么?”薛允衍立时接口说道。

他抬头外的天空,眸光空远,语声更是岑寂,甚至还有一点点的冷意:“从什么时候起,士族之争也变成百姓的事了?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怎么不见这些士族多费半分的心?父亲不想同流合污,难道不对?”

薛允衡一下子怔住了。

薛允衍确实说对了一点:桓家的事情,与百姓根本无关。

中元帝拉着朝堂重臣商议此事,分明便是想要分桓家的权卸桓家的势。为了这些,他甚至连陈国如此严重的旱情都没放在心上,整天就想着怎样制衡桓家。

中元帝的此种作派,薛允衡自己也是很瞧不上眼的。既是如此,薛郡公托病远离这些无谓的争斗,真的是便是错了吗?

薛允衡敛眉坐着,搁在膝上的手不住地握紧,又松开,显然是在心中百般思忖。

良久后,他忽地双掌平摊,紧锁的眉头也松了下来,坦然地抬头允衍,说道:“淡泊名利,此乃士子所为;君有难而臣为之解,这是臣子应有之道。我还是认为,兼济百姓与为君分忧并不矛盾,父亲可走的路,也并非只有装病这一条。”

他的话声落下,曲廊中便又安静了下来。

薛允衍的视线仍旧停在远处,半晌后,方才站了起来,往回踱去。

这个举动便意味着,他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他无法说服薛允衡,一如薛允衡也说不动他。他们真是枉为亲兄弟,在许多大事上头,两个人的意见常常南辕北辙,完全谈不拢。

见他往回走,薛允衡便也起了身,两个人仍旧是一前一后地沿着廊庑而行。好一会后,还是薛允衍先打破了沉默。

“二弟说父亲是在躲麻烦,在我怕就怕父亲躲也躲不过。”言及此处,他转了身去衡,面色肃然:“需得早做打算。”

薛允衡没说话,神情却也跟着变得郑重。

纵然两人政见不同,但在这件事上,薛家却必须保持一致对外。薛允衡再是特立独行,也从没忘记他姓薛。

说了那句话后,薛允衍便转身继续往前走,灰色的袍摆在风里翻卷着,他的声音也像是被风卷过来的一般,有些飘乎:“如有必要,可与桓氏交好。”

薛允衡一下子站住了,面上有着难掩的异色:“此话怎讲?”他压低了声音问,眉心拢出了一个“川”字。

薛允衍却没回答他的话,而是重新换过了一个问题:“吕氏的事,还有十可杀一案,你都查到了些什么?”

薛允衡愣了愣,似是对他转换话题很不解,但转念之后,又似是隐约明白了几分,不由撇了撇嘴。

桓氏如果……不,是一定会重归朝堂。他们在辽西休养生息多年,力量也渐复如初,一旦回来,必将改变朝堂的格局。

为了维系大陈的稳定,也为了百姓不受士族争斗之苦,与桓氏交好,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此一想,薛允衡的心里莫名地觉得好受了些,面上的神情也变得温和起来。厉害的屁股丰满迷人的身材!微信公众:meinvmeng22(长按三秒复制)你懂我也懂!

第055章 法服说第586章 夜语时第470章 郎君返第664章 兔儿灯第563章 颍川妇第1044章 又不丑第680章 小九川第592章 无所获第688章 阶上语第523章 软颜温第334章 多储粮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3郎第083章 忽惊魂第324章 窗前柳第331章 吴家园第451章 暴脱症第536章 拂残局第599章 诽而行第421章 势如星第476章 六月雪第926章 为暗桩第690章 往而深第187章 询玉佩第043章 团香雪第二百五十三章 青锦囊第816章 藏锋阁第685章 问兰草第591章 知情否第926章 为暗桩第542章 卧龙岭第二百零七章 忆故人第660章 分金豆第721章 春风软第166章 媚语侬第1015章 品江山第669章 深巷中第197章 邹承尉第013章 死有因第142章 菀芳园第160章 东陵叟第933章 明死因第二百六十七章 迷雾重第765章 岸山青第683章 中奇毒?第二百零四章 卷蔷薇第200章 芳菲尽第750章 请沉钩第956章 谢天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风乍起第576章 铿若石第739章 却轻嗔第960章 阿物儿第597章 进家庵第054章 释《孝经》第197章 邹承尉第156章 漱雨绵第969章 情辞切第三百五十九章 至友爱第517章 欺以方第893章 迷心术第398章 问梅音第418章 亏一篑第760章 与同舟第338章 赵夫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母女会第二百一十六章 芙蓉坠第308章 哀凉意第671章 守如玉第843章 互推诿第二百七十二章 染青笺第319章 大宗师第848章 陈惠姑第804章 请抚琴第385章 细雪来第861章 终反目第347章 可换衣第726章 自惊心第655章 琴师来第405章 码头边第758章 养生息第297章 暑中话第667章 卫氏女第461章 命无子第650章 画不成第311章 七千金第115章 指犹凉第503章 非天灾第994章 忽腾空第355章 拭墨痕第901章 音泠泠第589章 且去也第888章 问梅簪第951章 连环计第993章 歌九霄第436章 寮中变第241章 落雨否第847章 望行云第838章 唯德也第369章 金四局第721章 春风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