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前生技

那文士一愣,旋即了然,笑着退去了一旁。

若那位“师尊”果然淡泊名利,又如何会令徒儿当街拦住薛二郎,且当众将那“紫微斗数”抬出来说?薛允衡料定自己与那位“师尊”还有再见之日。既是如此,又何必上赶着追上去?且这世间沽名钓誉之人甚多,若无实证,他自不会轻信。

一如薛允衡料定了秦素口中的“师尊”绝不会就此沉寂,秦素也早就算准了薛允衡绝不会派人跟着她。

薛允衡带出来的人手并不多,以目前形势,他是根本无暇分出人手来盯着一个莫名其妙的“师尊”的。

此外,外表看来,这位薛家二郎洒脱不羁,对名声根本不在乎,然而骨子里的他却最是高傲固执,对认定的事有着超乎寻常的坚持,甚至不惜以命相抵。

前世的她曾对此恨得牙痒,然而在心底里,却又有一点隐秘的敬佩。后来薛允衡血溅丹墀、命丧朝堂,她窃喜之余,亦有些许伤感。

往事如烟,如今回思便如故梦,时常令秦素怅惘。

那满朝文武何止百人,却也只有薛允衡敢直言“德法不维,始乱当世”。

所有人,包括秦素,都十分清楚,这八个字,的的确确就是中元帝晚年的写照,却无人敢多一言。

所谓的士子风骨、冠族气概,在中元帝的淫威面前,又有几人能持守不变,且,坚执如初?

唯薛二郎而已。

秦素有些感慨,叹了一声,倚窗不语。

此时,牛车已驶离了连云镇,车窗外是大片青碧的天空,野地旷朗,风物萧疏,秋风飒沓而来,空气里有一种干燥而清新的气息。

薛二郎此次南行,大有深意。

一念及此,秦素便不免有些切齿。

这是绝好的良机,只可恨她不是男子,不能亲身前往,只能行一个迂回之策,叫薛二郎间接承她一个人情,实在很叫人无奈。

她一路长吁短叹,神情郁郁。阿妥度其面色,自是不敢多问,然心中疑惑却是更甚。

说是去镇上寻阿豆,可看看塞了大半车的各类杂物,阿妥总觉得,秦素更像是专去镇上采买东西的,寻阿豆不过是个借口。

可是,阿豆一向最得主子信重,如今久去不归,依秦素平常的性子,一定会大闹大吵,哪得像此刻这般淡然如常。

阿妥偷眼看去,却见秦素正凭窗远眺。

过了五年的清贫日子,秦素的肤色不算白皙,脸也瘦小,却终是掩不去眉目里的妍媚。

只是,这般明艳的容颜,却偏多了一股板正肃杀之气,便如那桃李含苞却遇凄风苦雨,真是既矛盾又怪异。

这样的秦素,让阿妥觉得陌生。

不过,这种陌生并不叫人难受。阿妥甚至觉得,身为秦家女,秦素早该是这般模样才对。

牛车行至田庄外的小树林时,秦素叫了停。

此时的她早已换回了女装,待车停稳后,她便下了车,也不叫阿妥跟着,独自去林中走了一圈。

阿妥还在对着那半车的杂物想心事,根本便没注意到秦素下车,而福叔见她并未走太远,便也没跟着。

车子在庄口只停了一会,很快便又重新驶动起来,待回至住所,秦素看了看时漏,恰是午初时刻。

简单地用罢午食,略歇了片刻,秦素便叫阿妥从厨房里搬了两个腌菜缸,洗净备用,又叫福叔将今日采买的那半斤黄柏槌碎,秦素自己则将拿了杆枰,仔细地称了半升橡斗子、三钱胭脂。

这些皆是今日采买来的。

不一时,福叔便将黄柏处理好了,秦素便将碎黄柏与橡斗子分别放入腌菜缸中,每缸里头各放了两升水浸泡。

这两样东西要泡十二个时辰才能用,因此便先搁在角院里。

忙完了这些,秦素便又回了房,从那一匣子笔墨纸砚中,取一了张竖纹棱纸,拿妆盒比着,裁成了宽七寸五分、长九寸大小的纸样,共裁了四张。

裁好之后,她便磨了一池的墨,试了试浓淡,旋即便以笔蘸墨,在裁好的纸上写下了“广陵郡江都县”几个字。

秦素在写路引。

或者说,她是在伪造路引。

陈国路引,竖棱中纹黄柏纸制,宽七寸五分、长九寸,书大篆,是陈国人前往各地的通关证明,发放时一式两份,一份留官府备案,一份随身携带,每过一地,均需盖上当地官印为证。

前世的中元十三年春,陈、赵两国边境突起争端,猝不及防之下,位于陈国广陵郡的江都、堂邑、海陵三县尽皆失据,被赵国收入囊中。

自那一战后,三国纷争再起,大乱之势渐生,直至最后,真正的强者出现……

秦素慢慢弯起了唇角。

她还是喜欢乱世的。

这世道一乱,她便也有了空子钻。就好比此刻,若没有半年后的那场乱子,她又哪来的便利伪造路引呢?

想那江都等三县,连地方都叫人占了去,这县署里的文书记录肯定也就没了,且边境战事一起,百姓们自是纷纷逃往中原,情形定然混乱,那路引上便是少了几枚官印,也是说得通的。

如此一来,一则无证可查,再则情有可原,她做的路引,可不就从假变成了真?

秦素的唇角又弯了弯。

隐堂所授诸般杂艺,有些还真是很管用。

当年在隐堂时,假造公文便是极为重要的一课,尤其各国公文行文的官方用语、字数、字体、纸张、印鉴等等的特点与差异,那授课的夫子皆讲得十分仔细,考试也极为严格。

所以,秦素会写公文,遣词造句还很正规,此外她还会仿字、染纸以及刻印。

只这么听着,自会惊于她所学甚多,然若细究下去便知,她所学诸技皆极有针对性,驳杂不纯,且极为偏科。

仿字,不过大篆与隶书两种,皆为三国公文通用字体,不求写得好,只需字迹端正;染纸,她也只会各国公文纸与部分诏纸的染法,因这两种纸不许民间贩卖,需自行染制,而其他花样的粉笺花笺,她却是一样也不会;说到刻印,这个更是考验功力,秦素那时每天都要抽出半个时辰练习,两年后也只能勉强仿刻三国各州、郡、县的名称,以及“官、宫、制、印、敕、造、命”等有限的几十字。

第508章 松烟斋第752章 神算也第636章 永寿殿第790章 问故人第846章 曲廊深第942章 万寿宴第827章 暗中窥第111章 岁暮寒第1019章 好坯子第145章 别有思第892章 扫落英第040章 空余恨第309章 榆树巷第404章 雅投壶第532章 勿置喙第720章 断赝品第106章 疏影间第688章 阶上语第323章 树梢风第852章 这位是第071章 几成空第831章 凝碧水第042章 葫芦引第489章 巧手坊第二百一十六章 芙蓉坠第713章 白山茶第二百六十四章 灰衫人第795章 赠玉珮第295章 传锦囊第883章 谢郎君第866章 抚梅簪第381章 湿长睫第489章 巧手坊第137章 需谨持第978章 知行踪第095章 黄柏陂第540章 从别后第431章 福运隆第154章 凝碧空第038章 德晖堂第899章 皆无用第042章 葫芦引第248章 林中庙第798章 请喝茶第573章 朱漆匣第621章 唤尔名第633章 诸皇子第737章 香氤氲第834章 且着棋第552章 失旧簪第175章 锁燕囊第788章 通光殿第610章 上九浮第1033章 曾为画第178章 编尺素第二百五十三章 青锦囊第712章 碧玉簪第007章 论飞星第115章 指犹凉第481章 大书房第661章 东风楼第151章 蕴茶香第017章 欲行险第488章 九霄宫第1025章 如稚子第403章 亲疏间第792章 愿还乡第007章 论飞星第931章 寻旧物第371章 水正吉第667章 卫氏女第690章 往而深第1015章 品江山第412章 笨侍卫第491章 锦衣男第441章 晓霜河第854章 退青莲第三百五十九章 至友爱第442章 谋逆惑第565章 拔剑起第1030章 口舌尔第883章 谢郎君第一百九十四章 乱葬岗第686章 赠领缘第778章 忽有变第295章 传锦囊第1032章 飞残檐第989章 铁骑出第二百二十章 空庭月第510章 空往返第810章 不作准第三百五十八章 闻广陵第178章 编尺素第831章 凝碧水第933章 明死因第914章 吾愿往第396章 风/流病第176章 沐星月第903章 汝何能第1001章 无江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