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121【缺粮】

第123章 121【缺粮】

永阳镇,总兵府。

费纯匆匆走进来,将大帽往桌子一甩:“又回来一批流民,闹着要分地呢。”

“这是好事啊,”赵瀚高兴道,“之前打仗闹得太凶,老百姓都被官兵吓跑了。别看咱们有半县之地,丁口还不足五万人,须得多叫回来一些才行。”

“粮食,粮食不够啊!”

费纯的职务是督理钱粮,他郁闷道:“萧氏献土之后,许多地主都跟着学。他们的地倒是分出来了,可他们的钱粮却没抄走。从府城跟来的游民,从安福、泰和回来的流民,这些人手里都没粮食,连种子都要向官府借。本地佃户也没什么存粮,马上就是青黄不接的时节!”

费纯越说越焦躁:“你还要办恁多学校,还给学童提供午餐。除了武兴镇之外,各镇的镇长和户科科长,都跑来找我要粮。我到哪儿变粮食出来?”

“哈哈,”赵瀚起身给费纯倒茶,笑着安抚道,“稍安勿躁,急也急不来。”

费纯喝了一口热茶,润润嗓子说:“学校得停下来,就算实在要办,也须等夏粮征收之后再说。”

“什么都能停,学校不能停。”赵瀚说道。

办学校真不需要太多钱粮,全是7—12岁的孩童,勉强可算四年义务教育。

wWW¤t t k a n¤Сo

如今赵瀚治下只有四万多人(12岁以上),7—12岁的适龄学童仅3000多,每天一顿午饭能吃多少?一个月也才消耗200石。

而且,教书内容以识字为主,对老师的要求也很低,无非大面积普及蒙学而已。

四五个老师,就可以教一个镇。

书本笔墨也消耗不多,用白垩土当粉笔,在黑木板上写字教学。学生有钱的自备笔墨,甚至在自家读书,根本看不上公学。没钱的家庭,父母用头发制作毛笔,学生蘸水在木板上练字。

只要有心气儿,办法总比困难多!

真正的粮食消耗,是大量流民、游民和佃户,得靠赵瀚借粮才能存活。

费纯捧着茶杯暖手,情绪渐渐平静下来,他说:“还有一个法子,那就是向地主征粮!”

赵瀚问道:“咱们的存粮,还能坚持多久?”

“之前我还很乐观,觉得能坚持到夏粮收割,”费纯说道,“可回乡的流民越来越多,照这个趋势下去,三月份就得粮荒,顶多能坚持到四月。”

赵瀚仔细思考片刻,说道:“那就向地主借粮。”

“借粮?直接征粮便是!”费纯负责督理钱粮,他可不想今后有粮了,还要把粮食还给地主。

“你听我说,”赵瀚表情严肃道,“既然这些地主听话,老实把土地交出来,咱们就不能言而无信。一口唾沫一个钉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些地主才会安稳,才不会有朝不保夕的担忧。”

费纯问道:“真要借粮?”

赵瀚点头道:“改天把庞先生他们都叫来,咱们建立一个粮行。”

“粮行是什么?”费纯疑惑道。

赵瀚解释道:“就是咱们建仓库,把粮食屯起来。谁都可以往里面存粮,按月支付给他们利息,借粮的农民也得支付利息。但必须是低息,不能放高利贷!”

费纯试图理解:“比方我是地主,我把粮食存在粮行,过几个月能取出来,还能得到粮行给的利息?”

“对,就是这样。”赵瀚说道。

“唉哟,我的哥哥,”费纯顿时脑壳疼,“存储粮食是有消耗的,老鼠要来啃,米虫也来啃,还可能受潮发霉。存粮进来还拿利息?我不收保管费都算给面子!这是一笔亏本买卖!”

赵瀚笑道:“现在是存粮借粮,今后可以存钱借钱。”

“钱庄?”费纯眼前一亮。

赵瀚点头:“也可以叫银行。”

明代钱庄,源自正统年间,主要做白银、官钱、私钱的兑换业务。

嘉靖年间,私钱泛滥,朝廷禁止铜钱兑换业务,全国的钱庄大范围倒闭。

万历初年,重新允许钱庄的存在。甚至,遍布全国的钱庄,实质成为官钱的发行终端——朝廷铸造铜钱,钱庄用银子买钱,帮助朝廷把新钱发行到市场。

发展到崇祯年间,钱庄已经跟后世的银行非常相似。

大型钱庄,已出现异地汇兑业务,汇票甚至具备信用流通功能(类似支票)。

而在广大农村,则出现无数的兑钱铺或钱米铺,银子、铜钱、粮食可以进行有效兑换。

赵瀚说道:“钱米铺,不能掌握在地主手里,咱们得趁机拿过来。”

“人手不足啊!”费纯叫苦道。

这是个技术活,银子、铜钱都有成色优劣,非得有资深老师傅把关不可。

赵瀚笑道:“所以先开设粮行,等做大了再经营钱庄。你带人,挨家挨户去借粮,借多少粮都写清楚,给这些地主签发票据,承诺夏粮收获以后,就可以连本带利归还。今后农民借粮,也一律到粮行来借。当务之急有二,一是度过粮荒,二是树立信用。”

费纯顿时头大无比,只想立即返回铅山,老老实实做费家的奴仆。

他手底下就没多少识字的,储存粮食的仓库也奇缺,还他娘的要去找地主借粮?

“总镇,李先生求见!”

“快请!”

赵瀚猛然大喜,他跟庞春来交流过,知道李邦华是多厉害的人才。

亲自出门把李邦华迎进来,赵瀚又给老先生倒茶,问道:“孟暗先生可是想家了?”

李邦华懒得绕弯子,直接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攻略州府?”

“两三年之内。”赵瀚说道。

李邦华又问:“占据江西之后,准备攻打哪个省?”

赵瀚回答说:“福建和广东。”

“不去打南京?”李邦华的表情有些玩味。

赵瀚好笑道:“我打南京作甚?就算能打下来,也会变成天下第一号反贼。”

李邦华说道:“你若能独占江西,早就是天下第一号反贼了。”

“不一样的,”赵瀚辩解道,“只要我不打南京,不去碰江浙一带,甚至不碰湖广,朝廷的首要征讨目标,就肯定是西北那些流贼。崇祯皇帝若敢调集大军征剿江西,半年之内打不下来,流贼和鞑子就能攻破京师!”

这个说法,李邦华非常认同。

江西距离北京太远,而流寇和鞑子又太近。崇祯只要脑子还清醒,就得先把江西放一边。

李邦华又问:“占据福建和广东之后呢?”

赵瀚回答道:“巩固三省地盘,开海贸,练火器。若是有空,把广西也收了。”

李邦华突然起身,在房里走来走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似乎在纠结着什么。

来回踱步好半天,李邦华问道:“你觉得朝廷能剿灭流寇吗?”

赵瀚回答说:“流寇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山西、陕西连年大灾,朝廷还在继续征收赋税,农民哪里能活得下去?除非把两省农民全部杀光,否则流寇永远都剿不干净。”

事实上,北方的某些情况,比赵瀚想象中更加严重!

崇祯还没登基,北方就已经烂透了。

天启七年,吴应箕曾记录他的见闻,大致内容如下——

出河南真阳县城,连续走了四十里,沿途田亩全部抛荒,地里长的都是杂草。

吴应箕问车夫:“本县的土地,像这样抛荒的有多少?”

车夫回答;“十有八九。息县那边要好得多,抛荒的土地只有四五成。”

来到驿站,吴应箕又问驿卒:“本县百姓为何不种地?”

驿卒回答:“本县多养马户,马政徭役严苛。服役者不能承担,只能逃往他乡。人不在了,赋役还在,官府施行连坐法。一户连坐十户,邻居连坐完了,又连坐亲戚。富户交钱应役,穷人只能逃跑,全县都逃得差不多了。”

吴应箕感到非常奇怪:“逃跑之前,为何不卖地呢?”

驿卒回答:“马政徭役,会转给田主。本县田亩,无人敢买,只能抛荒。”

然后又说起其他苛政,再论及本地官员。从知县到知府,很多不是进士出身,多为贡举买官而来,上任之后立即盘剥,否则很难收回买官的成本。

一个富裕大县,被搞得八成以上土地抛荒!

非但佃户过不下去,自耕农和小地主都得逃跑。而那些大地主,也不敢侵占土地,粮食收成还不够承担马政徭役。

因此,当西北流寇进入河南,很多河南百姓也自发起义。

不是被裹挟的,而是自发起义!

山西同样如此。

在陕西流寇进入山西之后,短短半年时间内,山西本地的起义军数量,就已经远远超过陕西。

这种情况,李邦华怎会不知道?

朝廷很多官员都知道!

李邦华拿出一封信件,交给赵瀚说:“你派人去吉水谷村,把信交给我的父亲。”

赵瀚高兴道:“一定办妥!”

“说吧,让我做什么。”李邦华直来直去道。

“正好有件棘手的事情,”赵瀚把缺粮状况说明,拱手作揖道,“向富户借粮之事,就拜托先生了。他们暂时不太信任我,想必先生出马应该没有问题。”

李邦华笑道:“聪明人都会信。你若是不想归还粮食,那还借什么?直接抢就可以了。”

除了向地主借粮,赵瀚还想找官府借粮。

泰和、安福两县,都有流寇、流民存在,官员和士绅皆如履薄冰。

那就让他们筹集钱粮,赵瀚负责把流民带走——赵瀚得了粮食和人口,流民可以安居乐业,官府和士绅不再担惊受怕。

不是双赢,而是三赢,多么划算的买卖!

(本章完)

第951章 947【继续党争】第1009章 1005【大争之世】第970章 966【这是井田制?】第445章 443【探矿队与猪尾巴】第100章 098【叫花子兵】赵瀚百科资料第737章 734【政策调整】第946章 942【朝鲜的思想剧变】第483章 480【广西兵的难处】第337章 335【扬州不再有十日】第223章 221【众志】第985章 981【冠带进京和皇帝笑话】第844章 840【军校】第466章 464【教会分裂】第328章 326【三原主义】第8章 008【沸腾】第122章 120【从贼】第952章 948【一群虫豸】第1027章 1023【阔孜少年和巴彦美人】第319章 317【养马构想】(为上仙齐天大佬加第356章 354【打仗的变成救灾的】第744章 741【莫名其妙的战斗】第726章 723【缅甸侵土】第771章 768【渎神者?】第566章 563【暗流涌动】第1059章 1055【连锁反应】第1030章 1026【中国的“印度公司”】第660章 657【艰难的起义】第656章 653【广南政策】第749章 746【岛主进化史之一】第548章 545【奔袭西安】第224章 222【赵天王的野生粉】(为盟主“y第78章 076【跟少夫人有染?】第423章 421【荒野之战】第1006章 1002【血液净化文书】第757章 754【英荷战争】第135章 133【兵不血刃】第688章 685【又是个不守军纪的】第816章 813【全都要】第41章 040【天元术?】第348章 346【追杀】(为企鹅大佬加更)第2章 002【开局抢根打狗棍】第982章 978【军改】第944章 940【富贵车】第105章 103【你以为我只会修滕王阁?】第1076章 【番外六】第711章 708【汉家海外故土】第194章 192【一群弱鸡】第969章 965【大家都沉默了】第904章 900【岛上生活】第884章 880【财政赤字】第434章 432【对孔家的处理】第596章 593【三道圣旨】第170章 168【集体婚礼】第211章 209【农学爱好者和旅行家】第1068章 1064【终章三】第677章 674【掉脑袋的案子】第110章 108【夜袭钞关】(为盟主“寒风萧瑟第118章 116【种田吃饭】第129章 127【贼窝乎?此桃源也!】第859章 855【逐日部女萨满】第656章 653【广南政策】第168章 166【天命】第614章 611【百废待兴】第571章 568【逃兵】第612章 609【江右派】第84章 082【费家儿女】第249章 247【夜间夺城】第267章 265【赵瀚的叫花子海军】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313章 311【李自成】第904章 900【岛上生活】第963章 959【羡慕啊】第945章 941【电气】第803章 800【皇帝批阅《明史》】第13章 013【天下第一青楼】第818章 815【一国二属】第52章 051【出刀见血】第634章 631【军民和谐】第885章 881【人形小强】第874章 870【一触即溃】第528章 525【新型朝会】第236章 234【赵瀚不能死】(为企鹅大佬加更第90章 088【扬州瘦马】(为企鹅大佬加更)第616章 613【小国如丐】第641章 638【介错很重要】第33章 033【好大的辈分】第976章 972【吃掉尾巴】第758章 755【光临巴黎】第10章 010【夜袭】第188章 186【鸟铳与黑火药】第639章 636【战法の奥义】第923章 919【阮氏政变】第95章 093【顺民?暴民?】(为盟主“缁衣第828章 825【一人俘虏数百】第29章 029【严师高徒】第499章 496【马尼拉海战】第342章 340【崇祯募捐】第72章 071【人性】第341章 339【扩编 换装 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