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401【破海州】

第403章 401【破海州】

金国珍的祖上是高丽贵族,朝鲜建立之后,其家族势力迅速衰落。

如今,主宗依旧在做地主,但他这样的却沦为佃户。

即便是做佃户,金国珍也比普通佃户更高贵。因为他有姓氏,证明祖上阔气过,真正的朝鲜平民连姓氏都没有。

日本和满清的入侵,导致朝鲜社会秩序崩溃。大量平民趁机占据无主土地,顺便把原地主的姓氏也窃取。

你没听错,窃取姓氏!

有了姓氏,才够资格在朝鲜拥有土地。

金国珍却没捞到好处,反而被满清掳走。跟另外四个汉人、一个朝鲜人,分配给现在的主子做农奴——他们连包衣都不是。

开春之后,积雪融化。

今年的气候不错,雪化得早,去年才是冷呢。

明末小冰河时期,辽东虽然没有旱灾,但雪灾却非常严重。就连海州,都无法种植冬小麦,只能在开春雪化之后再播种。

“快点,快点,再磨蹭就吃鞭子了!”

一大清早,汉人包衣就提着鞭子拍门,金国珍条件反射般从床上蹿起。

他们穿好衣服等着出工时,主子一家正在吃饭。

这是一户低级满洲八旗军官家庭,老主人早已战死,留下三个儿子,女儿则嫁给其他军官。如今长子、次子都已迁去关内,只剩三子留守于海州。

留下来的满人,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继续种地产粮;二是多多生娃,为满洲八旗提供兵源。

主子们早饭吃干的,毕竟主人得练习武艺。

这是近几十年形成的传统,吃得多些,长得壮些,练好武艺去从军。然后随军出战,烧杀抢掠,根据军功分配战利品,战利品有牲畜、粮食和人口。

主子们吃饱了,残羹剩饭由汉人包衣享用。

至于农奴,随便吃点杂粮糠麸粥就行。能不饿死尽量不饿死,他们类似于牲口,哪个主人愿意饿死牲口呢?

当然,如果粮食不够了,肯定优先喂养真正的牲口,农奴的地位远远不如耕牛。

半上午,包衣带着几个农奴下地干活。

主人穿着一套陈旧棉甲,带着几个小主人,在农田附近练习射箭。

金国珍蹲在农田里,工具也没有,只能徒手拔去杂草。

等把草全部拔出,包衣就会用耕牛翻地。

使用耕牛,是包衣大人的特权。农奴们需要等待,把地翻好之后,他们才能拿起锄头刨坑播种。

金国珍不敢说话,怕挨包衣的鞭子。

离他几丈远的地方,是汉人农奴刘大章。同样是被掳来的,老家在北直隶,听说本来有三十几亩田,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家里甚至供养出一个童生。

蹲得久了,腰酸腿疼,金国珍下意识回头看。

只见包衣大人正坐在田边休息,金国珍对此非常羡慕。自己能做包衣就好了,虽然也要干活,但偶尔偷偷懒,也不会遭到主子责罚。

“哒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传来,金国珍懒得去看,肯定又是哪里来的满洲骑兵。

正在附近练箭的主子,却一副惊恐表情,带着几个小主子逃往海州城的方向。情况紧急,甚至连家里的女主子都顾不上了。

汉人包衣也反应过来,扔下皮鞭去追主子。

金国珍终于意识到不对,这好像不是满洲铁骑?

汉人农奴刘大章,缓缓站起来,先是不可置信,随即泪流满面,嘶喊道:“大明天兵来了,大明天兵来了!”

这一队大同骑兵只有一百人,九十人前去追杀,剩余十人策马奔来。

骑兵队长说:“你们主子的家在哪?随我杀回去抢粮,我带你们走。给你们分田,今后种自己的地,不再给别人做奴才!”

“大明天兵万岁!”刘大章匍匐跪倒。

骑兵队长也不纠正,只说:“快快带路!”

那追出去的九十个骑兵,很快撵上满人主子和汉人包衣。

“军爷饶命,我是汉人!”包衣跪倒在地。

听到这家伙说汉话,骑兵们没有出手,纵马从他身边掠过。

那个满人见无法逃跑,也干脆停下来,手持弓箭护住自己的孩子。

“投降不杀!”

这是全军将士新学的满语。

满人举起弓箭,又缓缓放下。他一旦开弓,必死无疑,身后的孩子也要死,顶多拉一个敌人垫背。

放下弓箭投降,或许还能保住孩子。

大同军说话算话,确实投降不杀。他们下马将此人按倒,强行斩断双手拇指,就连几个孩童的拇指也被砍掉。

失去双手拇指,别说从军打仗,干活都不方便,放回去可以浪费多尔衮的粮食。

扒掉满人身上的棉甲,又夺走他的武器,骑兵哨长用汉语说:“你去海州报信吧,十万大同军杀来了!”

也不管此人能否听懂,骑兵们又朝更远处奔去。

这满人撕碎衣服,给几个孩子包扎伤口,又给自己包扎止血。许久之后,才失魂落魄启程,带着哭喊不止的小孩前往海州城。他们已经是废人了,在弱肉强食的满清,很可能会活活饿死。

汉人包衣被带回来,刘大章大喊:“军爷,这人是狗汉奸!”

骑兵队长笑道:“若是受了气,每人去打他两拳。别打死了,辽东人口不够,还要留着做苦役呢。”

汉人农奴们立即冲上去,对那包衣拳脚相向。

金国珍犹豫一阵,也上前打人。他把这当成投名状,害怕自己不打,就会被“大明天兵”视为敌人。

回到那户满人家里,鼻青脸肿的包衣,带着骑兵入室搜粮,还牵出一头耕牛、两头骡子。

女主人也被搜出来,还有一个女童。

金国珍立即奔跑上前,将那女主人踹倒,骑在对方身上扇耳光,嘴里喊着朝鲜话:“让你打我,让你打我。我就偷吃一口喂牛的豆饼,你差点把我打死!我是人啊,还比不上耕田的牛?”

女主人捂脸哭嚎,金国珍越打越起劲。

“军爷,院子里有一架套车,”刘大章说道,“可以用车把粮食拉走。”

骑兵队长点点头,问道:“哥哥是哪里人?”

刘大章忙说:“不敢称哥哥,小人名叫刘大章,原籍宝坻县。老父亲分家,小人还分到几十亩地,多少也算个小地主,小人的儿子还是童生呢。就是这些该死的鞑子,如今家人也寻不见了,不晓得我那儿子是死是活。”

骑兵队长笑着说:“等回到盖州,就给你们分田,还抽签分婆娘成家。”

“分婆娘?”刘大章没听明白。

骑兵队长指着正在挨打的女主人:“这女人你要不要?”

刘大章愣了愣,随即咬牙切齿说:“要!她男人害得我妻离子散,她今后就得给我生儿子传香火。得勤俭持家,老实种地干活,不听话就往死里打!”

东北人烟稀少,必须尽快恢复人口。

全部从南方移民太困难,本地人必须尽量保留,就连满人妇女也得留下。

金国珍将女主人痛打一顿,随即跑到骑兵队长面前,跪下用蹩脚汉话说:“军爷,盛京那边,还有好多朝鲜人。他们都会种地,小的可以做包衣,帮军爷管着朝鲜人种地!”

骑兵队长忍俊不禁:“哈哈,大同军没有包衣,你今后好好干活,不要想些乱七八糟的。”

不多时,又有骑兵带着包衣和农奴过来,还押着两车粮食。

到了海州地界,人口明显变多。

沈阳周边几座城市,以及城市下辖的乡村,本就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而且被满清经营多年。即便八旗军全部带走,辖地人口抽走三分之二,剩下的人口依旧远远多于辽东半岛。

此时正值春耕时节,胡定贵想学满清的惯用套路,把多尔衮的核心大本营抢空。

人口、牲畜、粮食,全部搬回盖州。

今后盖州就是军事基地,在获得大量人口之后,一两年时间就能实现粮食自给。

至于沈阳、辽阳、海州等城,不管能否攻下,胡定贵都不会留守。他怕满清派遣大军杀回,困守城池无法获得粮食补给,到时候肯定是全军覆没。

盖州则不一样,可以据城死守,粮食不够就走海运。

而且,还可从盖州出兵,去攻打宁远、锦州等城,把满清八旗军堵死在山海关内。

2300多大同骑兵,分成23个百人队,倾洒出去到处劫掠乡村。

砍掉满洲男子的拇指,抢走满洲妇女,带走包衣、农奴、牲畜和粮食。实在带不走的粮食,堆积起来看守,等着大同军步兵前来接收!

海州和辽阳,各有150守军。

大同骑兵带着人口和战利品,大摇大摆从城外经过,城内守军都不敢出来。他们甚至搞不清楚,敌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或者,敌人到底是谁?

至于沈阳,足足800八旗军驻守,果真兵力雄厚得很呢。

盖州与海州相距120里,胡定贵等不及更多民夫,只让盖州城百姓帮忙运粮,带着半个月的军粮就直接出发了。

途中接收大量骑兵送来的农奴做民夫,浩浩荡荡将海州城包围。

海州的满清官员,已经组织好百姓守城。

守城部队,有50满洲八旗、100汉军八旗,1000多满洲平民,3000多汉人平民,还有2000多汉人包衣。其中,三分之一的满洲平民,被斩断了双手大拇指。

海州城墙高八米,称得上雄伟。

胡定贵连粮食都没带够,更别提火炮和攻城器械。

军中宣教官全员出动,还带上许多本地农奴,跑去城外呼喊劝降:“城里的汉人兄弟,黄台吉被多尔衮下毒害死了。多尔衮霸占太后,早就跟跟太后私通,伪清皇帝也是多尔衮的野种。豪格带兵跟多尔衮内讧,我汉人皇帝已经出兵包围北京。满清就要没了,汉人兄弟快快投降反正。给鞑子做包衣的汉人,还有城内的汉军八旗,只要帮忙杀鞑子,今后一视同仁可以分田。大家一起杀鞑子啊!”

不止用汉语在喊,还有会满语的包衣,也跟着用满语大喊。

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惊疑不定,刚刚开春化雪,他们根本不知道关内的消息,还以为满清真的内讧快要覆灭。

不然,汉人大军咋能打到海州?

这可不是什么小股部队偷袭,前两天大量骑兵出现,如今又是好几千的精锐步卒。这么多敌军,肯定是从山海关杀来的,而且出兵速度奇快,导致前线友军都没法来报信。

满清朝廷,肯定没了!

至于黄台吉的死因,确实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豪格害死的,有人说是多尔衮害死的,反正入关没两个月,黄台吉稀里糊涂就死掉。

当然,前几年出过这种事。

满清入关劫掠,一路杀到山东。连战连捷之下,悍将岳托感染天花而死……

一番喊话之后,数千守城的汉人蠢蠢欲动。

主要还是大明军队,已经有20年没杀到过海州。这属于绝对的大后方,莫名其妙被包围攻城,情况实在太诡异。别说汉人,就连守城的满洲八旗,都有些相信满清是真的要亡了。

“杀鞑子!”

率先动手的是汉军八旗。

而且,他们不敢攻击满洲八旗,直接朝着满洲守城平民杀去。

汉人包衣和汉人平民,也紧跟着动手。

汉人皇帝已经派兵杀来,此时若不归顺,等着今后被清算吗?

更扯淡的情况出现了,汉军八旗只敢杀满洲平民,长期养成的畏惧心理,让他们距离满洲八旗兵越来越远。

而那50个满洲八旗兵,竟杀得数千守城汉人狼狈逃窜。

城内打成一锅粥,终于有两道城门接连打开。

“将军救命!”

一个汉军参领带着残兵跑出来,哭喊着大叫胡定贵救他。

胡定贵鄙夷道:“真是一群窝囊废,我总算知道辽东是怎么丢的了!”

50个满洲八旗,带着1000多满洲平民,竟然把100汉军八旗、5000多守城汉人给杀溃。

汉军八旗虽然人数更多,却根本不敢打,看到满清八旗来了就逃跑。

“举铳!”

“砰砰砰砰!”

一顿排枪之后,近战兵冲进城门,大同火铳兵也上刺刀杀进去。

那汉军参领绕到胡定贵身边,惊叹道:“将军麾下皆精锐也,难怪能一路从山海关杀来!”

胡定贵说:“还愣着作甚,杀鞑子啊?”

汉军参领连忙拔刀:“儿郎们,随我杀鞑子!”

有大同军开道,这些临阵倒戈的汉军八旗,突然就变得勇猛无比。冲进城里之后,追着满洲平民一顿乱砍,砍着砍着真把自己当成民族英雄。

(本章完)

第339章 337【跟张献忠冲突】第962章 958【沙皇】第962章 958【沙皇】第105章 103【你以为我只会修滕王阁?】第278章 276【回家】(为双盟主“Hello付先第117章 115【扩军整编】第19章 019【鬼话连篇】第543章 540【大军对峙】第980章 976【皇帝的新装】第516章 513【黄淮水患】第678章 675【火龙烧仓?】第328章 326【三原主义】第206章 204【特殊情况】第753章 750【岛主进化史之终】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调整】第369章 367【瘟疫】(为企鹅大佬加更)第314章 312【湖广水战】第271章 269【军法】第278章 276【回家】(为双盟主“Hello付先第385章 383【女官考试】第430章 428【瘟疫才是大敌】(为企鹅大佬加第771章 768【渎神者?】第562章 559【顺民】第533章 530【大案】第973章 969【四面皆敌】第471章 469【王子复国记——赵瀚的欧洲形象第823章 820【混乱的战争序曲】第586章 583【进口绵羊】第238章 236【故人故事】第558章 555【其徐如林,其疾如风】第293章 291【江西文坛】第852章 848【沙俄贵族】第903章 899【龙诺回归】第857章 853【森林战斗】第460章 458【认怂的钱谦益】第218章 216【游山玩水】(为盟主“飘的风N第860章 856【毛毡换猛犸象牙】第907章 903【阁臣】第347章 345【龙骑兵出战】第614章 611【百废待兴】第863章 859【不简单】第269章 267【不平等条约?】(为企鹅大佬加第441章 439【朝鲜 安南来朝】第1029章 1025【铜壳罐头】第786章 783【不知狼居胥在何处】第50章 049【勤王?闹剧!】第185章 183【虎将】第668章 665【仓颉馆】第918章 914【春风如贵客】第189章 187【欢聚】(为盟主“cry疯子”加第470章 468【商业市场壮大】第554章 551【汉化女真】第135章 133【兵不血刃】第866章 862【孤军深入】第928章 924【中间人】第1071章 【后记一】第825章 822【张献忠的计谋】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244章 242【王之良】第9章 009【献计】月末总结兼十月冲榜第410章 408【越打越离谱】第617章 614【乐不思蜀】第489章 486【思宗刚皇帝】第292章 290【诗才】(为企鹅大佬加更)第989章 985【橡胶与玛雅神庙】第350章 348【白莲教匪】第32章 032【失心疯】第134章 132【战略发展】第805章 802【物议汹汹】第866章 862【孤军深入】第590章 587【死不足惜】第974章 970【躺平的苏丹】第391章 389【赚翻了的郑氏】第905章 901【日落帝国】第263章 261【断粮就能收回澳门】(为企鹅大第149章 147【练兵之才】第174章 172【所见所闻】第926章 922【已经烂透了】第756章 753【流亡的英国王室】第846章 842【志在四海】第700章 697【异国雄主】第955章 951【聪明人】第74章 073【税使】第323章 321【倒戈】第722章 719【大国是什么概念】第1007章 1003【会说汉语的墨西哥总督】第1028章 1024【罐头 橡胶与发电机】第548章 545【奔袭西安】第298章 296【家有贤妻】(为企鹅大佬加更)第59章 058【时装大佬】第579章 576【辽宁 河北与陕甘】更新很晚,别等了第713章 710【乱成一锅粥】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样?】第174章 172【所见所闻】第591章 588【人为财死】第68章 067【农事】第53章 052【乡绅!乡愿!】第121章 119【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