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713【阉人的志向】

第716章 713【阉人的志向】

皇帝是皇帝,首辅是首辅。

赵瀚给前线将士的封赏定下基调,庞春来却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加法。

老庞这个人,一向表现很佛系,唯独跟鞑子相关的事情极为计较。

王廷臣的骑兵师,曾经重创鞑子精锐骑兵,如今又全歼鞑子的精锐步兵。庞春来觉得,即便违反了军规,只给荣誉称号也太抠门了。

于是,他最大限度使用首辅的权力,让礼部、兵部、都督府给予格外封赏。银子和土地,全部顶格赏赐,甚至还让户部,赏给王廷臣一套南京城内住宅。接着又拉下老脸,给王廷臣的儿子做媒,跟刑部右侍郎的女儿定亲。

说白了,王廷臣的做法让他很爽,庞春来摆明了要罩着这个武将。

这些小动作,自然瞒不过皇帝,赵瀚对此付之一笑:“庞师劳苦功高,他离京前重赏武臣,那就让他做一次主吧。”

庆典定在四月,没选什么黄道吉日,直接选了赵瀚的生日那天。

东北捷报,南洋捷报,诸国来朝,万寿圣诞,功臣隐退……这些凑在一起,有十足理由大操大办,以至于时间还没到,南京城内就开始张灯结彩。

商户和民居张灯结彩,银子也是朝廷来出,这是明代延续下来不扰民的惯例。

城郊,校场。

手刃大玉儿和顺治的吴良辅,此时正跟着众人一起练习礼仪。他被获准参加庆典,虽然只是站在最外围,但已经算拥有无限荣光了。

大同朝廷不养太监,吴良辅又确实立下大功,于是被扔到工部做个九品芝麻官。

“起。再拜!”

礼部官员扯着嗓门大吼,吴良辅赶紧跟着做。

现场还有许多番邦使者,以及少数获准参加庆典的士绅商贾。不管什么来头,老老实实每天到校场,先把各种礼仪练熟了再说。

“好了,休息片刻。”

众人练得腰酸背痛之时,礼部官员终于开恩,全体“学员”直接瘫坐在地上。

吴良辅却跑到校场边上,拿出一本《大同字典》。这是他用赏银买的,一套字典足足六本,吴良辅打算挨个把字学会。

这厮出身将门,家里请人开过蒙,可惜没来得及读卫学(军籍儒校)。做了顺治的伴当之后,一直跟着学满蒙文字,再也没有触碰过汉字。

“先生,这个字怎么读?”

柴绍良正在往肚子灌水,突然听到有人问话。他扭头一看,却是那个“鞑子太监”,顿时好笑道:“你也要学认字?”

吴良辅连忙说:“好教大人知道,小的也是前朝将门之后,幼时家里开蒙认得几个字的。鞑子杀来,小的家破人亡,被抓去做了奴仆,又一刀阉了送到鞑子宫中。小的也不想做阉人,如今圣上开恩,给小的一个九品官做,小的只有努力勤勉,才能做好这个官,才能报答陛下的大恩大德。”

这番话让柴绍良颇为意外,他是负责此次礼仪培训的官员,所有学员当中,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个鞑子太监。

但吴良辅勤奋好学的态度,让柴绍良对其印象改观,说道:“你要识字,可先学拼音之法,如此就能事半功倍。翻开字典最前面,我今日教你几个拼音字母。”

“多谢大人!”吴良辅感激涕零。

这位老兄是个狠人,从他弄死大玉儿和顺治就能看出来。而且,还是个有志向且勤奋的狠人,朝廷赏赐的九品官,让他看到了飞黄腾达的希望。

先学认字,再自学各种课程,努力融入文官群体,兢兢业业完成工作任务。总有一天,能够爬上去。

吴良辅的人生理想,是收养一个儿子,延续吴家的香火。最好再娶一个妻子,长得再丑都无所谓,主要是得贤惠持家,这就能让他看起来像个正常男人。他想做大同新朝的“郑和”,率领舰队扬帆四海,从此青史留名不枉此生。

事实上,早在几天前,他都没听说过“郑和”的大名。

但一起学习礼仪的番邦使者太多,整天聊着南洋的事情,时不时就要提起三宝太监。同样都是阉人,三宝太监那么厉害,为啥自己就不能呢?郑和很快成为吴良辅的偶像。

“啊,哦,呃,咦,呜,吁……”

吴良辅抱着字典摇头晃脑,在校场里显得十分另类。

江宁巨富金奕,却在跟番使聊天。他做的是内河运输生意,兼营珠宝玉器,每年都要给学校捐钱,每逢天灾也捐款赈灾,“义商”之名早就传遍整个金陵,如此才有幸受邀参加此次庆典。

“暹罗有没有什么玉器出产?”金奕问道。

金奕说的是标准南京话,暹罗王子却只能说粤语,两人交流还得靠杨东魁翻译。

那莱回答说:“我国盛产各色宝石。”

“真的?”金奕顿时喜上眉梢,“在下是做珠宝生意的,王子可否写封信,我好拿去暹罗认识宝石商人。生意若能做成,在下定有重谢!”

那莱笑道:“好说,好说。”

中国自古喜玉,但宝石同样贵重。比如明代梁庄王的墓葬,就出土了一顶金座帽子,镶嵌有十颗宝石,最上面是一颗200克拉的蓝宝石。

而暹罗卖到中国的物品,却是以象牙、犀角、香料为主,宝石生意如今还是一片蓝海啊。

若能结交暹罗王子,金奕就可获得稳定且便宜的宝石货源。

这些商贾真的无孔不入,借着学习礼仪的孔隙,居然还忙着跟南洋使者谈生意。

不仅是金奕,其他富商也在谈,已经有人跟亚齐使者接洽好。亚齐提供低价胡椒,这位内陆商人负责行销,中间再联系一个闽粤海商运货便可。

亚齐国是胡椒主产地之一,这二十年来,亚齐的胡椒货源被荷兰垄断。邝鸿在南洋的一番操作,打破了这种垄断,中国商人怎不激动?头脑灵活的已经在准备出海了。

……

紫禁城,勤政殿。

赵瀚笑着说:“那些富商,在跟番邦使者谈生意?”

柴绍良回答:“确实如此。本来是学习礼仪的课程,被富商们搞得尽是铜臭味。”

“如此也好,”赵瀚点头赞许,“商贾与南洋诸国联系日深,朝廷对南洋的控制就更稳妥。等哪天国内市场饱和,海商自会把目光投向西方,他们会推着朝廷向西开拓。”

柴绍良说道:“那杀了伪清太后和皇帝的吴良辅,虽是一个阉人,却也勤奋好学,在校场休息时都不忘识字。臣与其聊过几次,他说想做大同朝廷的郑和。”

“哈哈哈哈哈!”

赵瀚听得大笑不止,说道:“有此雄心壮志是好的,也别留在南京了,让他跟着邝鸿去南洋做官。”

“陛下圣明。”柴绍良不知该如何接话,就顺手一个马屁拍出。

赵瀚挥手说:“去吧,继续教他们礼仪。”

柴绍良躬身退下,赵瀚继续翻看奏章,一个来自日本的消息,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

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病死了,比历史上早死大半年。

年仅十岁的德川家纲,继任幕府将军,消息传出之后,江户立即爆发浪人叛乱。

浪人,在室町时代,特指失去领地和职位的流浪人(至少也是武士)。

牢人,特指离开主家失去俸禄的武士。

江户的这次叛乱,导致浪人和牢人直接划等号。

德川幕府建立之后,由于大量削藩,浪人数量急剧增长。而且不打仗了,各家的武士也显得过多,停止发工资的牢人越来越多。

而由于儒家忠君文化的传播,若有武士主动脱离主家,主家会给其他领主写信,这是一种名为“奉公构”的文书。领主之间互相发“奉公构”,渐渐形成潜规则,导致就算被迫脱离主家的牢人,也无法在其他地方找到新工作。

各种因素相叠加,就造成一个很可怕的结果,此时全日本的浪人(牢人)数量已经超过50万人。

幕府将这些人视为不稳定因素,要么直接驱逐出城下町,要么限制他们只能住哪条街,并且禁止他们再次出仕,锁死了浪人(牢人)的上升渠道。

于是德川家光一死,江户的浪人(牢人)就造反了。

没有造反的浪人,很多选择改行,直接从武士变成农民。

也有一些出海当雇佣兵,比较有名的就是山田长政。这货手下有一千多浪人武士,全员使用火器,曾帮助暹罗抵抗缅甸大军,成功守住了暹罗的首都,并被国王任命为大城太守——相当于泰国的京兆尹。

山田长政一度把持暹罗的外贸,然后就死得不明不白。他死之后,暹罗国王,也就是那莱王子他爹,立即驱逐全部日本人。这些日本人流浪到吕宋,成了西班牙的雇佣兵,几年前还跟大同军打了一仗。

这次的江户浪人叛乱,幕府开始大量驱逐浪人。

琉球、方丈二县的县令上报,说陆陆续续有两三千浪人,坐着简易小舢板跑来投靠,请问朝廷是否同意接收这些家伙。

赵瀚仔细想想,批复道:“琉球、方丈二县,各允许接纳五百浪人,给这些浪人分田落户。落户之时,必须改为汉名,三年之后还不会说汉话就驱逐出境。剩余的浪人,安置在台湾、吕宋、马六甲等地,一律改汉名,逾期不会说汉话就驱逐!”

这些全都是武士,能打仗,有文化,将其汉化之后,关键时刻能直接征募作战。

(本章完)

第1001章 997【漠北都护府和北海都护府】第982章 978【军改】第59章 058【时装大佬】第461章 459【日本消息】第571章 568【逃兵】第294章 292【女实习生】第181章 179【宗室投奔】第38章 037【不要脸的】第654章 651【我灭你国,你得谢恩】第195章 193【夜叉天兵】(为盟主“上仙齐天第54章 053【鸳鸯谱】第466章 464【教会分裂】第802章 799【女权主义者】第534章 531【还是个起义者】第332章 330【大同正音】(为上仙齐天大佬加第671章 668【状元】第739章 736【哥萨克的秘密】第656章 653【广南政策】第196章 194【南下赣州】第401章 399【奇袭辽东】第656章 653【广南政策】第257章 255【乡约与工业技术革命】(为企鹅第737章 734【政策调整】第461章 459【日本消息】第702章 699【一收一串】第360章 358【廉租屋与大法院】第347章 345【龙骑兵出战】第775章 772【东宫官】第303章 301【砸烂孔子像,救出孔夫子】第4章 004【杀人越货】第132章 130【刺客也要随礼】第678章 675【火龙烧仓?】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887章 883【出人头地】第605章 602【教书育人】第468章 466【朝鲜变天】第1021章 1017【祖国是中国】第259章 257【军票?纸币?】第605章 602【教书育人】第251章 249【捡漏王】(为白银盟“暖阳131第989章 985【橡胶与玛雅神庙】第761章 758【骑士比武】第125章 123【为了孽种】第801章 798【进献贡品】第25章 025【小少爷】第599章 596【社会状况】第58章 057【退钱!】第1066章 1062【终章一】第451章 449【赵菩萨的信徒】第774章 771【徐颖的新差事】第126章 124【骗上贼船】第917章 913【财政宽裕了】第1066章 1062【终章一】第664章 661【海上伏击】第669章 666【应考士子】第383章 381【国号 年号 内外制度】第153章 151【诛心】第918章 914【春风如贵客】第668章 665【仓颉馆】第499章 496【马尼拉海战】第538章 535【农兵听令】第668章 665【仓颉馆】第454章 452【围魏救赵】第355章 353【历史课本】第676章 673【粮仓】第492章 489【求活军】第184章 182【一堆举人秀才】第394章 392【黄帝纪元与新历】第1048章 1044【西域战事】第419章 417【河南战场】说说争论第601章 598【文明】第963章 959【羡慕啊】第533章 530【大案】第681章 678【大难临头各自飞】第196章 194【南下赣州】第158章 156【内政调整】第437章 435【没粮了就抢】第870章 866【杀爹乞降而不得】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350章 348【白莲教匪】第317章 315【江南农田竟然大面积抛荒】第1071章 【番外一】第744章 741【莫名其妙的战斗】第450章 448【互相伤害】第448章 446【瘸腿的满洲第一勇士】第1038章 1034【江户海战】第455章 453【大军之中,直取主将】第773章 770【使团归来】第164章 162【白罗洲水战】第715章 712【南洋战略】第43章 042【好白菜不堪猪拱】第671章 668【状元】第352章 350【法统】第674章 671【皇命之威】第819章 816【持节使者都是狠人】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497章 494【外交祖宗】月票第八,感谢诸位书友第823章 820【混乱的战争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