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837【棉稻轮作】

第841章 837【棉稻轮作】

跨过黄河至洛阳,这是北方重要的贸易枢纽。

从河套、青海、西域运来的货物,大都要经过潼关直抵洛阳,然后再贩运到更南边。

洛阳人口迅速增多,商业极为发达,出现在李自成面前的,是一座无比富庶的巨城。虽然肯定比不上崇祯初年,但能把崇祯末年甩出八条街,恢复并超越明朝只是个时间问题。

一路东行至开封,这里更加繁荣。

因为开封不仅有来自洛阳的商旅,还有一些来自山西的商旅。在河套蹲了好几年的李自成,乍来开封,差点没被晃花了眼。

“这般日子,真是过得。”李自成迫不及待想去南京,他听张云翼说,南京比开封更富庶百倍。

张云翼得意洋洋道:“莫要只看城里,乡下才是真的兴旺。我大同新朝开国以来,在河南疏浚、开挖河渠一万多条。河南的西北部,还有山西、陕西,不仅修渠,还开凿灌井。便是再遇大旱,也不会如以前那般无着。”

井灌之法,始于明代,主要盛行于北方数省。

鉴于小冰河时期的大旱,清代井灌更加流行。仅在陕西一省,至干隆年间,专门用于灌溉的水井就有13万口。后来左宗棠总督陕甘,突逢大旱,左宗棠赈灾之余鼓励凿井,一口气又挖了几万口灌溉用井。

而大同朝廷,自从上次山陕大旱之后,两省官员都在疯狂凿井。

镇长、村长带头组织,农民互相帮忙开凿,陕西新挖灌井8万多口,山西新挖灌井6万多口,河南的西北部新挖1万多口。今后就算再有大旱,也不会像以前那般绝望,抗击天灾的能力大大提升。

李自成来到河南乡下,这里果然比陕西农村更富裕。

他印象中淤塞的灌溉渠,全都已经被疏通,而且还新开凿不少。刚刚大丰收的农民,喜滋滋的去官府纳税,乡间不时能看到牲畜成群。他肆虐河南的时候,可是把牲畜都抢光了,哪里见得到这般景象?

跟陕西一样,河南的百姓,操着南方各省口音,很多都是近十年移民过来的。

看着看着,李自成不愿再看,感觉自己折腾半辈子没啥意思。

牛金星却买来最新版《大同集》,根据书中的内容,再实地比照乡间见闻,突然就对《大同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辗转坐船,路过徐州。

李自成指着郊外冒起的黑烟:“那是在烧甚东西?”

张云翼介绍说:“蒸汽工厂,南方多见,北方稀少。徐州产煤,又挨着山东棉产地,蒸汽工厂是越来越多。对了,陛下有令,工厂的烟囱,至少得建五丈(16米多)高,免得黑烟熏坏了百姓。哪家工厂敢违抗,立即拆了烟囱停工。”

“能去看看不?”李自成问道。

“当然可以。”张云翼笑道。

来到工厂内部参观,李自成发现这里很多女工,而锅炉工和搬运工皆为男子。

搓好的棉条,被机器带着运转,加捻和绕线一蹴而就,分分钟就变成了棉纱,看得李自成、牛金星等人目瞪口呆。

“鬼斧神工,鬼斧神工!”牛金星连连惊叹。

张云翼笑着说:“这种蒸汽机的作用多着呢。以前朝廷打制银元,须用水利滚压,造出来的银元,还经常弯曲变形,得让工人去锤平。换成蒸汽机之后,不仅速度成倍提升,而且是冲压造币,不会再有弯曲的银元。”

回到船上,继续南下。

李自成找到牛金星,不吐不快道:“南京那赵皇帝,真是神仙转世不成?这等机器也造得出来。棉纱能纺这么快,天下人哪愁没有衣穿?”

“是啊,真真是神仙转世。”牛金星同样震撼不已。

他们两个的眼界,都只能看到蒸汽机的好处,还无法考虑到对小农经济的破坏。

等到二人路过扬州,这座仅次于南京的城市,他们已经变得有些麻木,进城之后傻愣愣看着眼前的一切。

二十多个蒙古青年,距离他们不远,也在望着扬州街市出神。这些都是蒙古首领的嫡长子,要去南京读大学,同时也相当于人质。

接下来的路途,李自成和牛金星都不再说话,他们实在不知道还能说啥。

随行的年轻人却更加兴奋,他们的父亲都是大顺将领。他们的童年,多在山陕渡过,少年时代一直住在河套,越往南边越刷新他们的三观。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未来愈发期待,梦想着军校毕业做军官,然后立功升迁做大将,到老了就回南方大城市享福。

……

南京,紫禁城。

劝农司的陈希颂,带着一个年轻人来觐见皇帝。

年轻人叫许进,还不满三十岁,是劝农司江南所的所正。

许进似乎不善言辞,拜见皇帝之后,便一直不吱声,只把一份实验报告交上去。

劝农司江南所的农业研究员,足足在江南观察总结了十年,终于搞出这一份总结性报告。

没有虚头巴脑的词汇,通篇都在用数据说话,总结棉稻轮作的防治病虫害效果。

棉稻轮种之法,明代中后期就已在江南出现。

虽然搞不明白原理,但农民还是发现,两年棉花、一年水稻,这样轮着种植是最合适的。

用《农政全书》的原话来说,便是: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种棉二年,翻稻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多不得过三年,过则生虫。

翻译成白话便是:两年棉花,一年水稻,可以蓄积土壤肥力,还能防治病虫害。

不过嘛,随着明末江南饥荒,以及防治技术的发展,这种水稻轮作已经乱套了。饥荒之后,纷纷改种水稻。而纺织商人,又疯狂诱惑农民一直种棉。

还有一些州县,则是不知道棉稻轮作的好处。

不得不承认,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是真的发达。即便是几百年后,农业专家使用科学方法试验,折腾半天发现还是古代的“两棉一稻”最好(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

且看一组现代科学试验数据:

第一年种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为1.3%—3.8%。

第二年种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为3.9%。

第三年种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激增至38.8%—70.1%。

如果第三年不种棉花,改为种植一年水稻,继续种棉花的时候,黄萎病的发病率又降回去。

不仅是黄萎病,还有其他病虫害,都能靠棉稻轮种来防治。

科学解释为:棉稻轮种是一种水旱轮作,通过改变自然环境,有效抑制昆虫和病菌的滋生繁衍。同时,还能调节土壤,保持土壤的肥力。

许进拱手说:“陛下,这些数据,是近十年来,对江南十多个州县,进行长期观测总结的结果,绝对不会出现错误。如今江南的棉花种植,因为纺织机器的发展,种植方法已经越来越乱。很多百姓不信邪,为了赚更多钱,种了两年棉花还继续种,完全就是在麻着胆子碰运气。还有一些州县,盲目将农田转为棉田,根本就不知道有棉稻轮作之法。还有……”

“还有什么,尽管说出来。”赵瀚说道。

许进低头道:“朝廷对棉田一味征收重税,也扰乱了棉稻轮种。”

额,这个纯属意外,谁让朝中大员不懂怎么种棉花?

赵瀚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对此人更加赞赏,问道:“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许进回答道:“陛下,臣没有在学校读书,以前读的是私塾,后来自学了小学、中学课程。陛下收复江南之时,臣也曾跟随县中士子起义,没有去县里做吏员,而是选择进当时的劝农所。”

赵瀚说道:“你即刻卸任劝农司江南所所长职务,擢升你为劝农司员外郎,先到江南担任劝农使。我会让户部和地方配合,今后不管是山东还是江南,棉田必须遵守棉稻轮种之法。另外,为了调节粮食产量,必须严格约束到每个镇。一个镇的农田,棉稻轮种的时间,必须要错开。不能这两年大家都种棉花,然后第三年又一起种水稻,搞得前两年粮食奇缺,第三年却谷贱伤农。”

这就涉及到政府干预了,得让精通数学之人,合理安排每个镇的棉稻种植面积。

只要最初几年安排好,接下来就不用再去干涉,农民按照“两棉一稻”的规律自己种植便可。

如此这般,即能保证产棉区的产粮红线,又能科学的增加棉花产出,实现棉花与水稻双丰收的局面。

另外,棉田的重税,也可以稍微降低一些,尽量不去干扰棉稻轮种规律。

一切都要讲科学啊,不只是发展工业,发展农业也是如此。

赵瀚继续对许进说:“伱把这份报告,再润色一下。我让礼部印刷成册,印它个几千份,让吏部派人发下去,产棉区的各级官吏必须熟读。”

“遵旨!”

许进大喜,他忙活十年,终于出成果了。不但自己升官,还能惠及万千百姓。

赵瀚又问陈希颂:“你研究农事十余年,在劝农司已经升无可升,是该升去做政务官了。擢升你为户部右侍郎,回去之后便到吏部报道吧。”

“谢陛下!”

陈希颂也高兴起来。

二人躬身退下,赵瀚说道:“让李自成进来吧,我也想看看他长啥模样。”

(本章完)

第283章 281【红尘尼姑】第974章 970【躺平的苏丹】第531章 528【大同神学】第571章 568【逃兵】第875章 871【决战开始】第597章 594【今之澳门】第604章 601【群架】第612章 609【江右派】第193章 191【山水形胜】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声】第679章 676【堕落的武官】第855章 851【守株待兔】第840章 836【遍地桃源】第839章 835【李自成归降】第353章 351【禅位?】第745章 742【大获全胜】第869章 865【弟杀兄】第727章 724【征缅计划】第437章 435【没粮了就抢】第941章 937【中英法葡四国联盟】第831章 828【内讧与战机】第1060章 1056【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第928章 924【中间人】第227章 225【拿下景德镇】(为企鹅大佬加更第5章 005【篦虱子】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种番薯】(为企鹅大佬第934章 930【都水司就是吞金兽】第1032章 1028【股票经纪人】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695章 692【野人女真奋起】第604章 601【群架】第645章 642【安南内战】第1028章 1024【罐头 橡胶与发电机】第956章 952【扩张时代】第1008章 1004【连锁反应】第654章 651【我灭你国,你得谢恩】第751章 748【岛主进化史之三】第1006章 1002【血液净化文书】第597章 594【今之澳门】第681章 678【大难临头各自飞】第266章 264【郑氏父子】(为企鹅大佬加更)第938章 934【吉大港】第523章 520【空心阵和山地游击战】(为企鹅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国王】第200章 198【满地打滚费如鹤】第1079章 【番外九】第95章 093【顺民?暴民?】(为盟主“缁衣第548章 545【奔袭西安】第1008章 1004【连锁反应】第1022章 1018【“聪明”国王】第715章 712【南洋战略】第1045章 1041【虾夷县】第506章 503【水西安氏】第503章 500【一直围到死】第898章 894【远航美洲】第153章 151【诛心】第386章 384【精简内廷】第918章 914【春风如贵客】第350章 348【白莲教匪】第785章 782【皇帝亲自给太子教学】第671章 668【状元】第42章 041【冬至大过年】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遗脉】第563章 560【细作立功】第768章 765【英国的游历之风】第117章 115【扩军整编】第20章 020【少夫人娄氏】第414章 412【猎人】第628章 625【嘉禾祥瑞】第900章 896【热情体贴的西班牙人】第69章 068【国事】第1004章 1000【造反宣传家】第667章 664【麻烦的婚事】第298章 296【家有贤妻】(为企鹅大佬加更)第460章 458【认怂的钱谦益】第618章 615【终极舔狗】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435章 433【惩孔】第118章 116【种田吃饭】第114章 112【零伤亡,破万贼】第765章 762【国不可一日无君】第544章 541【潼关】第237章 235【孽畜】第379章 377【李定国的土工作业】第234章 232【藤甲军团与郑芝龙】第648章 645【逼反地主】第904章 900【岛上生活】第589章 586【云南事】第1007章 1003【会说汉语的墨西哥总督】第1020章 1016【马达加斯加岛的消息】第679章 676【堕落的武官】第748章 745【海难漂流记】第872章 868【奇袭】第89章 087【送来个婢女】第106章 104【两个左秀才】第432章 430【退守辽东】第825章 822【张献忠的计谋】第1077章 【番外七】第205章 203【发展农会】第353章 351【禅位?】